书城政治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
11486200000030

第30章 文化建设篇(1)

长江航道文化强局战略初探

肖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号角,新的形势对长江航道行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航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出了实施文化强局的发展战略。如何确保这一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有序推进,需要正确认识文化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了解文化强局的基本标准,统筹谋划行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彰显航道文化特色,有效发挥行业文化建设在长江航道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内河航道中的积极作用。

一、行业文化在长江航道发展中的地位

先进文化是行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富足,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即使具有相当的物质科技硬实力,也不可能长期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行业也不可能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前景。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之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与经济硬实力一起成为行业发展的两个最主要的支柱,互为犄角,相互促进。随着长江航道发展的不断提速,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在长江航道综合实力构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强有力的积极作用。

二、行业文化对长江航道发展的作用

1.铸魂作用。长江航道文化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长江航道职工的智慧、情感、投入和创新思维,表现出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异乎寻常的魅力,具有浸润职工心灵、鼓舞职工斗志、提高职工素质、形成行业凝聚力的强大作用。长江航道文化这种与生俱来的优秀禀赋,随着行业文化的系统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成为行业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并为长江航道科学发展提供不可替代的精神文化支撑。

2.塑形作用。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源泉是基于一个行业在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能够通过间接的、历时的、弥散的、隐性的文化传播使行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有效地提升行业在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公信度,从而为行业发展营造更加和谐有利的社会环境,获得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

三、文化强局的标准作为一个文化强局,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要素:

1.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人文资源。文化强局首先应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局,它应当拥有长江航道独特的传统文化、价值理念以及能够反映这种文化特色和文化本质的丰富文化产品。

2.拥有旗帜鲜明的主流文化。长江航道主流文化主要表现为长江航道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强局的长江航道文化能够表现出比物质更加强大的力量,政治决策、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能够体现出长江航道的文化品格。

3.职工整体具有较高素质,职工队伍呈现出良好精神风貌。职工队伍在社会具有良好的整体形象,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行业核心价值观成为主导价值观并被职工自觉奉行。

4.行业文化对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对外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长江航道文化能够被职工喜爱和追随,被社会欣赏和认同,行业文明成果能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甚至被研究和借鉴。

5.行业文化激发出强大的创新活力。行业的创新能力包括思想创新、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等。

6.职工文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拥有完善的文化设施、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文化经典和文化人才。

四、实现文化强局的主要任务

1.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着力增强航道文化的凝聚力。价值理念是行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引导职工自觉地奉行核心价值理念是行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建设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加强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

2.健全行业文化建设机制,着力增强航道文化的驱动力。建立健全长江航道文化建设机制是深化航道文化建设、实施文化强局战略的迫切需要,必须准确把握其内在要求,完善制度支撑体系,为行业文化建设提供重要保障。重点要建立完善资金投入机制、人才培育机制、交流合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

3.切实加强行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增强航道文化的感召力。文化基础设施是开展行业文化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全面提升航道文化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行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要以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文化重心向下和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4.不断深化行业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增强航道文化的引导力。深化行业文化阵地建设是加强职工思想建设,实现航道文化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也是行业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实践载体。要弘扬航道传统文化,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的航道文化精品力作,增强以文“化”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5.全力推进行业文化品牌建设,着力增强航道文化的传播力。行业文化品牌是行业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和更高境界,建设航道文化品牌是长江航道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具体实践。要将打造文化品牌与丰富彰显长江航道文化元素相结合,围绕“一切为了畅通”的品牌核心价值,根据行业内不同领域的特点,打造一批具有先进文化理念、强烈时代特征、鲜明航道行色的航道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航道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6.大力倡导行业文化创新活动,着力增强航道文化的竞争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文化创新是长江航道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航道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开展行业文化创新活动要以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核心,将航道文化建设根植于生动恢宏的航道建设发展实践之中,充分汲取营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文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实现长江航道“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五、实现文化强局的重要途径

1.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是前提。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党政推动、政策牵动、社会联动的强大合力。

2.加强宣传,营造建设氛围是手段。要注重把握好舆论宣传导向,为行业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长江航道在行业文化建设中所取得的成绩,展示长江航道人团结、诚信、奉献、卓越的精神风貌,通过宣传造势,达到领导重视、社会理解、行业认同的目的。

3.完善机制,严格监督考核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机制的保障作用,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培训方案,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和激励考核机制,将文化建设成绩与工作绩效实行挂钩,保障行业文化建设顺畅运行,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4.全员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是保障。长江航道文化是长江航道职工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必须依靠全体职工的智慧,激发全体职工的热情,凝聚全体职工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建设合力,推动长江航道由文化大局向文化强局的跨越。(作者单位:长江航道局)

以党建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王建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实践中所凝聚、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气氛、精神力量和经营境界,是为企业广大员工所认同并付诸实践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当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将其保留和继承,成为激励企业不断进步,员工不断进取的巨大精神动力。企业只有拥有了自身特色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具有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因此,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也是企业党组织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平台和重要载体。一个企业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其关键性、领航性和率先性作用。

一、方向上引路,坚持意识的“先进性”

1.企业党委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是成就企业文化的关键。国有企业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没有党委的重视和引领不可想象,必须把其作为贯彻“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一项具体要求,作为多角度、全方位体现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一项具体工作,认真研究部署,扎实组织推进。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党委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应清醒的认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的人才优势、企业专有资源优势和企业文化优势三大内容里企业文化优势的独特作用,重视将文化变化人的这种功能着力应用于企业,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将其视为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实施的需要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2.企业党委班子成员必须以身示范,体现价值观的“先进性”。优秀的企业文化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企业领导者们有意识培育和建设的结果。企业党委班子成员通常都是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龙头,其职务权力的影响力,对企业文化的总结塑造、宣传倡导、表率示范、创新企业文化起到关键的作用。领导的追求、理念和价值标准将巨大地影响着企业的文化取向。企业主导的价值观,是领导个人价值观的群体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这就要求他们既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更要成为执政党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和示范者,身体力行,表率示范,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这种价值观;要以基层党支部的强力渗透、广大党员的身体力行,使企业文化得到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认同,从而为企业高速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团队凝聚力。

二、价值观上引航,保持国情、企业特色的科学定位

1.坚持辩证思维的价值判断方法,定位中国式的哲理式企业文化。应辩证地看待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在世代传承中合理性的同时,积极地吸收和融合西方合理的价值观念。中国引入“企业文化”是在七十年代末,从长期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期间,企业管理文化正进入积极的探索阶段,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合了美国企业文化和日本企业文化的优点,更多的是借鉴文化本源相同的日本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走理念体系与管理体系密切结合的思路。中国式企业文化应该定位“哲理式企业文化”,即哲理文化。所谓哲理式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哲学为中心,对企业内外部矛盾进行转化的一套思维体系。这种哲理文化的特点是:“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内外兼修,以内主外”。“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就是将管理制度的刚性与管理理念的柔性相结合,并以管理理念来指导管理制度,这就是管理文化;“内外兼修,以内主外”是指管理文化与形象文化并进,并以管理文化指导形象文化。

2.强调企业的发展,更要履行社会的责任。秉承核心价值,履行社会责任,这是企业文化之根。企业组织是存在于社会组织当中,两者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一个国家的公民要对国家履行一定的义务,而企业作为一个国家的经济主体,更要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企业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两者的关系应该是“鱼水关系”,不可分割,企业建立和发展与社会环境休戚相关,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对这个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社会环境,树立自己的形象,使得这个社会整体环境更适合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时企业应承担自己在经济活动中所造成的社会后果。

3.强调集体同时也要重视个人。强调集体而淡化个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征,突出和谐而弱化竞争,形成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现象。因此必须在保持集体观念团队精神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能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文化,增强能力主义,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等级差别的薪酬福利体系,打破平均主义,除去吃大锅饭的思想,淡化“没有功劳也有苦功”的观念,提倡结果导向等价值观。这并不能简单理解成放弃团队精神而强化个人主义,而是个人组成了团队,团队影响了个人的有机结合。

4.强化精神境界但不可淡化物质。企业是有利润才能够生存下来的,但并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存在。而人也不可能只是为了金钱而活着,但没有金钱就很难生活立足。马斯洛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要是有阶段性的,同时,生活现实也印证了非常先进境界的和极端落后观念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始终只占少数,因此不能期望仅仅通过精神导向而要求员工放弃最基本的要求。要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重视企业物质文化,包括重视产品开发、服务质量、产品信誉、生产生活环境、文化设施、员工待遇的健全和改善,使企业具备深厚的实力和诱人的物质基础,吸引和留得住人才,追求物质管理与精神管理的有机融合。

5.强调文化引领,必须强化制度管理规范。企业并不是宗教团体,它不是以感化人类为终极目标,因此不需要以承担社会负责为唯一生存目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制度管理为基础,没有相对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来纯粹谈企业文化建设只会使文化空谈化,而失去制度基础的企业文化建设将使文化精神化、空虚化。重要的是通过制度规范,包括健全规范企业制度文化中的法规、经营、管理制度和理念等,使企业文化理念转化,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规范和培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员工的职业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强化职业责任感,实现形神高度统一的员工自觉行动,促进企业管理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