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奇的针灸疗法
11424100000006

第6章 针灸与穴位

穴位古称输穴、腧穴、俞穴、气穴、孔穴、穴道等。穴位是指人体上适宜于针灸治病的部位,大多分属于一定经脉,位于筋骨、肌肉之间,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借助于经络与体内的脏腑器官相通。实际上穴位是人体的经络、血气聚集和转输于体表的部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 《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穴位160个,到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一下子增加到了349个。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审定采纳的《国际标准针灸穴名》为409个,其中十四经穴名为361个,经外穴名48个。

(一)腧穴的分类

腧穴可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为位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腧穴,简称“经穴”。经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脉的循行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它不仅可以反映本经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的病症,也可以反映本经脉所联系的其他经脉、脏腑之病症,同时又是针灸施治的部位。因此,腧穴不仅有治疗本经脏腑病症的作用,也可以治疗与本经相关经络脏腑之病症。

奇穴:奇穴是指未能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它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因其所居人体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尽相同。有些位于经脉线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经脉线内,如印堂、肘尖;有些有穴位组合之奇穴,如四神聪、四缝、四花等穴。

阿是穴: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一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是最以其压痛点或其他如麻木、感觉迟钝、麻木等病理反应作为针灸部位。阿是穴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

(二)腧穴的命名

历代医家和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各种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他们通过整理、归纳,使腧穴逐渐有了自己的专用名字。

穴位的名称来源于与天文星象、地形地貌,古代解剖名词术语、动物形态、中医基础、穴位的主治功能等多个方面。古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连建筑、音乐、都市、街道,甚至一些杂物名称也都成了腧穴的名字,如眉头的攒竹穴、眉尾的丝竹空、人中旁边的口禾髎等都是以植物的形态命名的。耳门、颊车、大椎、会阴、曲骨等穴则是以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名称命名的。睛明、听会、听宫、迎香、通天、水分等穴是以腧穴的功能和主治作用来命名的。而太阳、日月、上星、天枢、地机、丰隆等穴位则是用天文学的知识和气象学的知识命名的。

关于针灸穴位的命名,民间还流传着不少传说。

据称公元1世纪,王莽在医生和御屠协助下曾切开一名俘虏的尸体,用竹签来研究人体神经系统。无独有偶,一千年后,宋徽宗雇了一个画家,画出一名罪犯肢解后的人体器官。在徽宗之前,宋仁宗叫工匠打造了一个铜人,铜人身上显示出人体的整个神经系统。这个铜人还被用来作医官院学针灸的学生学习和考试的指导实物。据记载,凡针灸科学生考试,须先在铜人体外涂蜡,把水灌到体内,要求被考查者按指定的穴位进针,下针准确,则蜡破水出,否则就没水出来,这成为检验学生技艺的上佳手段。宋仁宗有一次因病昏迷,御医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找到一位民间医生来进行针灸。这个医生用针刺进了仁宗脑后一个不知名的穴位,刚一出针,宋仁宗就苏醒过来,睁开双眼,连声称赞:“好惺惺!”这是在夸赞医术高明,“惺惺”在当时就是高明的意思,“惺惺穴”便由此得名。

相传,远古时有个人,劳动时突然肚子疼痛难忍,在回家的路上又不小心碰伤了小腿。奇怪,腿虽被碰伤了,肚子却不痛了。此后那个被碰伤的部位就被命名为“足三里”穴,并留传下针刺“足三里”可治胃痛的医疗方法。

(三)腧穴的主治作用

1.近治作用: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中具有的共同特点。凡是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疾病。例如在眼区及其附近的睛明、承泣、四白、太阳等穴都可以治疗目疾,耳区及其周围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均能治疗耳病,腹部的中脘、下脘、梁门、天枢等穴可治疗胃肠病。

2.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症,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

3.特殊治疗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例如腹泻时,针刺天枢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又能通便。此外,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如针刺大椎退热,针刺至阴矫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总之,腧穴的治疗作用的基本规律是:所有腧穴都能治疗该穴所在局部及邻近病症,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绝大部分都能治疗本经及表里经循行远端的病症,头面部、躯干部的腧穴大多以治疗局部、邻近病症为主。部分腧穴的治疗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因此,使用针灸治疗疾病具有广泛适应性和相当的安全性。

(四)简便的取穴方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列缺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就是劳宫穴。患者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之处就是风市穴。垂肩屈肘取章门,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等等。这些取穴方法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的取穴方法,如同身寸取穴法:

手指比量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医者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又称“指寸法”。因人的手指与身体其他部分有一定的比例,故临床上医者多以自己的手指比量,但都要参照患者身材的高矮情况适当增减比例。一般有下列几种:

1.中指同身寸:即以患者的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及脊背作横寸折算。亦可用于四肢部直寸取穴和背部横寸取穴。

2.拇指同身寸:即以拇指指间关节之横度作为一寸。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即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为一夫,即四横指相并,以其中指第二节为准,量取四指之横度作为三寸。此法多用于下肢、下腹部和背部的横寸。

手指比量法必须在骨度规定的基础上运用,不能以指寸悉量全身各部,否则将长短失度。另外还可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以及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

比较明显的标志,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二寸取天枢,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俯首显示最高的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等。在两骨分歧处,如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分歧处取巨骨,胸骨下端与肋软骨分歧处取中庭等。此外,可依肩胛冈平第三胸椎棘突,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为标志取背腰部腧穴。

我们还可以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如取耳门、听宫、听会等应张口,取下关应闭口。曲池必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取肩髃时应将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当肩峰与肱骨粗隆间出现两个凹陷,在前方小凹陷中是穴;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是穴;取养老穴时,正坐屈肘掌心向胸,当尺骨茎突之桡侧骨缝中是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