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岁时文化
11418800000004

第4章 岁时文化的四季(2)

上巳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佩兰或杜若。相传周昭王在位二十年时,东瓯越族献来两位女子,一个叫延娟,一个叫延娱,皆美丽纤巧,能言善辩,而且会唱会笑。她们走路不留脚印,太阳下没有影子。一次,她们陪昭王游览长江和汉水,不幸全都随昭王落水而死。江汉一带的人们很怀念她们,就在江边修立了祠堂。十年后,人们经常看到两位女子陪伴昭王泛舟江上,在水边嬉戏。到了上巳节这天,人们都纷纷到祠堂祭祀:有的拿来又甜又新鲜的水果,用杜兰叶包好扔到水中;有的用五彩线包,并把金属系在上面。这样是为了防止蛟龙侵害她们的仙体。后来这个风俗就演变为上巳节这天妇女们佩戴兰花等香草,还有带荠菜花的,宋代赞宁《物类相感志》有:“三月三日收荠菜花,置灯颈上,则飞蛾蚊虫不投。”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有:“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可见带花都是为了驱除虫邪,祈求吉祥的。

8.清明、寒食,追远游春之日。

关于寒食,《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说寒食是从冬至之时算起的第一百零五天。一般人们认为清明的前一天为寒食。寒食禁火,旧时官府管制十分严格,如果某家炉中有温度,便将一根羽毛插入炉灰中,羽毛变焦了,便犯了死罪,因此寒食前一日,各家便将炉火泼灭。人们也往往在寒食前几日制作更多的熟食,以备过节时用。寒食这天,即使皇帝赐宴,也只是冷食。唐代韩翃有著名的《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可见寒食这天不仅不能生活煮饭,连点个蜡烛也不可轻易为之。

下面说说大家熟悉的清明,由于与寒食踵接,两个节日的风俗早已融合在了一起,比如扫墓追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深入人心,清明为何断魂,不外乎是一腔对先人的忆念,而那迫不及待的酒虫,全然不是游赏的杏花春意,含有借酒寄怀的意味,千载而下,读来仍让人黯然生叹。宋代高翥的《清明》诗虽调侃又不失深刻:“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更富有放旷豁达的味道。祭祖扫墓是中华文化慎终追远思想的体现,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盛行于唐,至今已成为清明节的主要习俗,而忙碌的现代人也利用难得的假日与亲人团聚。

古时清明还有折柳戴柳的习俗。妇女和小孩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祭拜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将柳条编成罗圈状,戴在头上,取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清明插柳的风俗传说很多,有的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种说法是,唐末黄巢起义时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后来戴柳的习俗渐被插柳所取代。“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还有种说法: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中国文化中的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受佛教影响,人们称柳为“鬼怖木”,认为可以驱鬼。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柳在人们心目中具有辟邪的功用。于是在柳条发芽的清明,人们自然要插柳戴柳以辟邪了。古谚还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有的地方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

清明既是节日,又是节令,一般在阳历的四月五日前后。“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是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因为气候的春和景明,古往今来,清明的习俗还很多。古代有蹴鞠、打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百草等活动。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是用来训练武士的。“鞠”指的是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因此有人说最早的足球运动在中国。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最早叫千秋,为了避忌讳而改称秋千。古时秋千多用树丫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发展成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成为妇女、儿童非常喜欢的娱乐健身活动。苏轼的《蝶恋花》写得意趣盎然:“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古时逢清明,人们无论白天或夜间都会放风筝。夜里在风筝下或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过去人们把风筝放飞之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如今,清明节依然是人们最重视的节日之一,祭扫、踏青、放风筝、插柳植树都被很好地继承下来。

(二)夏:

夏季枝繁叶茂,团花似锦,生机盎然。这个季节主要的节气、节日有端午、夏至、伏日等。

1.端午,祭龙品粽之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按照历法,五月就是“午”月,因此“端五”就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民间称端午为“一年三节”之一。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的一个节日。如端阳、重五、重午、天中、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五蛋节等,每个名称后面差不多都有一个风俗或传说。端阳,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五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五月初五又有“端阳”之称。重午,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又称端午为“天中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需要驱邪避毒,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有“菖蒲节”之称。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故又称端午为“浴兰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关于端午的起源,有五种说法:一是纪念屈原,这是流传最广的说法,据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此日投江,人们为其悲愤不已,遂在江中投粽并划船搭救,这就留下了端午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二是纪念春秋时晋国功臣介子推,这主要流行在山西一带;三是纪念春秋时吴国功臣伍子胥,这是古时吴楚两地的习俗;四是纪念曹娥,流传于浙江一带,据东汉《曹娥碑》记载,曹娥是当时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五是祭“地腊”,属道教风俗。据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研究,端午节原本是祭祀龙的节日,原因有三:一是端午节的两个主要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是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吴越百姓还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是古有“五彩丝系臂”的风俗,这当是“像龙子”纹身习俗的遗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以龙为图腾,而五月初五就是祭龙圣典最隆重的一天。2011年,国家首次举办“中华龙舟大赛”也是对端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2.夏至,白日最长之时。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一般为每年的6月

21日或22日,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礼记》记载:“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鹿的角朝前生,属阳。夏至阴气生而阳气始衰,属于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感到阴气之生而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木槿此时也开始欣欣向荣,这都说明夏至时阳气至盛阴气始生的特点。农谚说“夏种不让晌”,夏至时节庄稼等生长最快,所以农事要紧跟农时。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古时夏至,人们会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在宋朝时会为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更有节日氛围,“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清朝风俗是“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冬至馄饨夏至面”,在饮食上,北方夏至讲究吃面。从养生角度讲,夏至阳气最旺,宜保护阳气,着眼一个“长”字。因此夏至吃一碗过水的凉面条,既可口消暑也有益健康。

3.伏日,炎热酷暑之日。

伏日就是平时所说的三伏天,即头伏、二伏、三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人们为避暑,通常会饮茶、吃瓜果、冰汁等,还会将绿豆和大米放在一起熬成绿豆粥,以防暑祛病。伏日里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平时消瘦,所以俗称“苦夏”,北方有些地方以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度“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三伏天人们身体免疫力会变弱,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益健康,这也是“夏练三伏”的道理。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从农时上讲,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

(三)秋: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五谷丰登,秋高气爽,人们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同时,秋季也是一年中气候由热转凉的一个时节,“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日又会让人感到低沉和伤感,这也是秋日气质在人类生命情感中丰富多彩的体现。

1.七夕,牛女相会之日。

七夕,即农历的七月七日,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浪漫的一个。传说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女儿,她下凡时与朴实的牛郎相恋,并生下两个可爱的孩子。王母娘娘知道后,大发雷霆,责令织女回天,永不得与牛郎相见。可牛郎锲而不舍,王母娘娘就划出银河为界,将两人阻绝在了河的两岸。这也是晴朗的秋夜,我们看到白茫茫的银河两边,隔河相望、遥遥相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后来王母娘娘为牛郎和织女的坚贞所动,就允许二人每年在七夕相见一次。据说这一夜人间看不到喜鹊,它们都飞往银河去为牛郎和织女搭造相见的鹊桥了。

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荆楚岁时记》说:“是夕(指七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喜子是一种小蜘蛛。《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东京梦华录》说,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所以七月初七又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这一天人们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通过穿针、看小蜘蛛结网等习俗来向织女乞巧,因为按照传说,织女是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妇女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祈祷福禄寿,并期盼美满的姻缘,都是对自由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愿望表达。“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如今七夕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另外,七夕还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古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的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也把七夕叫“魁星节”和“晒书节”。

还有一种说法,七夕源于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称“七曜”,又以“七曜”来计算“星期”。七夕这一天月和日均为“七”,是“双七”,在时间上有特殊意义。“七”又与“吉”谐音,“七七”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2.中元,祭祀祖辈之日。

中元,是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降临定人间善恶。“道场普度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中元节期间要请道士日夜诵经,祝福先人能在阴间过上太平的日子,因此中元节又是鬼节。古人认为冤鬼脱离地狱、苦海需要得到阳间人的帮助。

传说观世音菩萨居住在南海,南海盛开荷花,用荷花瓣做成船,船上点着灯,冤鬼们乘上点着灯的船登上彼岸,这就叫做“慈航普度”。这就形成了中元节一个重要的节目即“放水灯”,传说这水灯是为鬼魂引路的。老北京有举行制法船、祭祖、唱“应景戏”等活动,都与送鬼的说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