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欧现代名著导读
11415700000039

第39章 《茶花女》

〔法国〕小仲马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1824~1895年)系著名作家大仲马同一个女裁缝的私生子。小仲马的身份直到7岁时才被大仲马承认,但大仲马仍拒不认其母为妻。这种切身遭受精神上的创伤影响了他的创作,他一生都把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问题作为创作的中心主题。

1848年小说《茶花女》的问世,使小仲马一举成名。1852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演出,引起了更大的反响。从此,他就致力于戏剧创作。一生写过20多个剧本,其中大多以妇女、婚姻、家庭问题为题材,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活。作品真切自然,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抒情气息浓郁。

历史上的茶花女,原名叫阿尔芳辛·普莱希。她12岁就跟着一个卖艺老头四处流浪,随后只身来到巴黎打工,在巴黎灯红酒绿环境的熏染下,她很快便靠卖笑跻身巴黎上流社会,成为风月场上耀眼的明星。这时,她觉得自己的名字太土气了,便改名为玛丽·迪普莱希,成为当年巴黎交际界红极一时的“女王”。

小仲马认识玛丽是在1844年9月,两人互为对方的气质所吸引。然而不容讳言,小仲马的性格中毕竟还有纨绔子弟的一面,他生活的环境是世风日下的巴黎,而玛丽又是一位风尘女子,这一切都决定了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1845年8月30日深夜,小仲马给玛丽·迪普莱希写去一封表示绝交的信。1846年10月,小仲马获悉了玛丽的死讯,这位多情的作家深深地被触动了。在玛丽去世四个月之后,他闭门写作,不到一个月便写出了这本小说,并在玛丽去世一周年公开发表,在巴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玛格丽特·戈蒂埃原来是一个贫苦的乡下姑娘,由于生得花容月貌来到巴黎后,被贵人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总是带着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

茶花女不幸得了肺病。在接受治疗时,受到一位公爵的宠爱,因为她酷似公爵因肺病而早夭的女儿,公爵答应,只要她改变过去的生活,便负担她的全部日常费用。但玛格丽特不能完全做到,公爵便将钱减少了一半,玛格丽特入不敷出,到现在已欠下几万法郎的债务。

一天晚上10点钟,玛格丽特小姐回来后,一群客人来访。邻居勃吕当司带来两个青年,其中一个叫阿芒·杜瓦,是税务局长杜瓦先生的儿子,他真诚地爱着茶花女。一年前,玛格丽特生病期间,阿芒每天跑来打听病情,却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邻居向玛格丽特讲了阿芒的一片痴情后,她只表示感谢。玛格丽特在和朋友们跳舞时,她的病情突然发作,阿芒非常关切地劝她不要这样残害自己,同时向玛格丽特表白了自己的爱情。他告诉茶花女,6个月以前,他捡到她手套上掉下来的纽扣,至今还珍重地保藏着。玛格丽特原以为人情淡薄的心灵再次动了真情,她送给阿芒一朵茶花,以心相许。

爱情激发了玛格丽特的热情,她决心摆脱百无聊赖的巴黎生活,到乡下和阿芒住一段时间。为此需要一大笔费用,她准备独自一人筹划这笔钱,就请阿芒离开她一晚上。阿芒出去时,恰好碰上玛格丽特过去的情人来访,顿生嫉妒,产生误解。但不久,两人又冰释前嫌,并来到郊外过起如梦如诗般的田园生活。为了彻底同旧生活断绝关系,玛格丽特摆脱了公爵的宠爱,背着阿芒典当了自己的金银首饰和东西来支付生活费用。阿芒了解以后,决定把母亲留给他的一笔遗产转让掉,以还清玛格丽特所欠下的债务。巴黎的经纪人来信要他去签字,他暂时离开了玛格丽特。

然而,签字不过是阿芒父亲骗开儿子的一个计谋。他单独找到玛格丽特,恳请她还回他的儿子与家庭的清白。玛格丽特先是痛苦哀求杜瓦先生不要拆散她与阿芒,这等于要她的命。可是杜瓦先生毫不相让。她只好为阿芒和家庭作出牺牲,答应了杜瓦先生的“恳求”,发誓与阿芒绝交。

阿芒接到绝交信,万分痛苦地和父亲回到家乡。玛格丽特回到巴黎后,则重新过起昔日荒唐而奢华的生活。她接受了一位男爵的追求,他帮她还清了一切债务,又赎回了首饰和马车。

阿芒禁受着失恋的痛苦折磨,渐渐地把对玛格丽特的爱转化成强烈的嫉恨,他决心报复玛格丽特的“背叛”。

阿芒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骂她是没有良心、没有情义的娼妇,把爱情作为商品出卖。还当着玛格丽特的面追求放荡的妓女奥林普,并指使该妓女侮辱玛格丽特。

可怜的玛格丽特在一次次无情的打击下,病情越来越重,大家都把她忘了,她失掉了财源。临死前,债主们都来了,带着借据,逼她还债。执达吏奉命来执行判决,查封了她的全部财产,只等她死后就进行拍卖。弥留之际,她几次叫着阿芒的名字,“从她的眼里流出了无声的眼泪”。死后只有一个好心的女邻居米利为她入殓。当阿芒重回巴黎时,她把玛格丽特的一本日记交给了他。从日记中,阿芒才知晓了她的高尚心灵。“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里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了坟,安了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代表作,他率先把一个浪迹于上流社会的风尘女子纳入文学作品描写的中心,开创法国“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作品通过对巴黎名妓玛格丽特生活经历的描绘,真实地展现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生活的糜烂,对他们的虚伪和冷酷的面目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作品从阿芒和玛格丽特的日记角度,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玛格丽特的命运悲号以及阿芒痛彻肺腑的悔恨,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茶花女》于1852年被小仲马改成剧本上演,场场爆满,万人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