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奇书《山海经》
11395900000005

第5章 《山海经》中的神话(2)

相传在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拜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逢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打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逢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逢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逢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创世神话

1.女娲神话

《山海经·水经注》中,有一位女神,名叫女娲。女娲长得什么样呢?传说她是人首蛇身。女娲是一位善良的神,她为人类做过许多好事。她创造了人类,让男女结婚,还给人类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而使人们最为感动的,莫过于女娲补天的故事。

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给沉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

这时,有一位女神——女娲,在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争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豸跳跃。世间万物已是如此美好,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是为什么。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看着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啊,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她感到很高兴。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动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做“人”。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神态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唧唧喳喳地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

女娲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的,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她不停地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显得太稀少。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样一来速度就快多了。女娲见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就到处都是人。

女娲在大地上造出许多人来,心中高兴,寂寞感一扫而空。她觉得很累了,想休息一下,到四处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得怎么样。一天,她走到一处,见人烟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细察看,见地上躺着不少小人,一动也不动,她用手拨弄,也不见动静,原来这是她最初造出来的小人,已头发雪白,寿终正寝了。女娲见了这种情形,心中暗暗着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却不断衰老死亡。这样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岂不要永远不停地制造?这总不是办法。

结果女娲参照世上万物传种接代的方法,叫人类也男女配合,繁衍后代。因为人是仿神的生物,不能与禽兽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后世人就把女娲奉为“神媒”。

当人类繁衍起来后,共工氏和颛顼却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四处不宁,结果颛顼打胜了,然而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支撑天地的大柱折断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出现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类。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大灾难。

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做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女娲还擒杀了残害人民的黑龙,遏制住了龙蛇的嚣张气焰。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还收集了大量芦草,把它们烧成灰,封堵向四处铺开的洪流。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被补上了,地被填平了,水也止住了,龙蛇猛兽销声匿迹了,人们又重新过上安乐的生活。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天还是有些向西北倾斜,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往东方汇流。

(四)治世神话

1.炎帝的神话

女娲补天之后,又经过不计其数的春秋寒暑,在一个普通的黄昏,西边残阳如血,东边晶莹的圆月已悄悄攀上了柳梢,少典氏的新娘任姒仍在姜水岸边踯躅,她是一位年轻漂亮、多愁善感的女子,她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突然,一道红光自碧波深处激射而出,任姒猛抬头,见一条赤髯神龙升至半空,双目发出两道神光,与她的目光交接。刹那间,任姒只觉心灵悸动,似有所感,她用手拭一拭眼睛,定一定神,再定睛望去,只见暮色渐合,天空河水,都黑糊糊的,哪有什么神龙?神龙见首不见尾,可任姒却怀孕了,足月产下一子,牛首人身,即以姜水之姜为姓。此子乃南方火德之帝,故号炎帝。

炎帝是位极其仁慈、极具爱心的神。他见人口日趋增多,自然资源逐渐匮乏,顿生忧患意识,禽兽、果实自然生长的脚步怎赶得上人类飞速繁殖的规模?一旦野生动植物食尽,天下黎民岂不要饥饿而死?炎帝愁啊愁,想啊想,一直想了九九八十一个昼夜,终于豁然开朗:何不教民种植,用劳动的汗水来换取生存必需的资料呢?刚想到这里,天空中纷纷扬扬飘落下无数黍、稷、麻、麦、豆来。炎帝把这些谷种收集聚拢,命名为五谷,嘱咐百姓季春时节将其播种在开垦过的土里,待其出苗,移栽于潮湿之地,再施肥滋养,拔除杂草,依此而行,必能获得丰收。炎帝见耕作栽插十分辛苦,就断木作耜,揉木作耒,创制农具,令民间依式造用;并委任仙人赤松子为雨师,观测气象,调节晴雨,于是年年五谷丰登。民众鼓腹而歌,感念炎帝的功德,尊称他为“神农”。

炎帝不单单是农业神,同时也是医药神、商业神。他巡视四方,见百姓面多黄肿,有风湿之病,心中甚不安宁,当即踏遍三山五岳,采集天下异草,用赭鞭逐一抽打,药草经过鞭挞,无论有毒无毒,或寒或热,各种性质都会呈露出来。他就依据药草的不同药性,给病人疗疾。

为了进一步辨识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便于救死扶伤,炎帝又亲尝百草,以身试药。他先尝甘草,味甘性平能泻火解毒;次嚼乌梅,齿酸生津且涩肠敛肺;啮花椒而气开,啖辣芥则涕泪;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平均一天之内,中毒七十二次,幸亏他的身体玲珑透明,从外面即可看清五脏六腑,所以能够马上知晓中毒部位,找到解救的方法。炎帝试毕百草药性,将温、凉、寒、热的药物各置一处,按照君臣佐使之义,撰写成医书药方,以造福人类。医学一科,自此建立。

炎帝还辟市场,倡贸易,鼓励大家互通有无,调剂余缺,以提高生活质量,开了经商的先河。炎帝的夫人所生的男孩名叫炎居。火神祝融就是炎居的后代。共工的儿子术器生有异相,他的头顶平整如削;共工的另外一个儿子叫后土,乃土地之神。后土生下时间神噎鸣,噎鸣有十二个孩子,他们是困敦(子年)、赤奋若(丑年)、摄提格(寅年)等十二太岁神。

炎帝的四女儿是姐妹群里最美艳、最时髦、最多情的,她好憧憬,好做花季少女粉红色的梦,几度在梦中,英俊的公子已经骑着马来接她了,却屡屡被灵鹊儿惊醒。常言道天妒红颜,佳人薄命,四姑娘竟无端地缠绵床塌,患了无名的绝症,花园里、小河边,再也听不到她银铃般的笑声。炎帝虽是医药之神,但药能医病,不能医命,姑娘最终香消玉殒。她的尸身葬在花团锦簇的姑瑶山上,香魂化作芬芳的茎草。茎草花色嫩黄,叶子双生,结的果实似菟丝。女子若服食了茎草果,便会变得明艳性感,招人喜欢。

茎草在姑瑶山上,昼吸日精,夜纳月华,若干年后,修炼成巫山神女,芳名瑶姬。大禹治水,一路凿山挖河,来到巫山脚下,准备修渠泄洪。陡然间,飓风暴起,刮得暗无天日,地动山摇,飞沙走石,层层叠叠的洪峰,像连绵的山峦扑面而来。大禹措手不及,撤离江岸,去向巫山神女瑶姬求助。瑶姬敬佩大禹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哀怜背井离乡、倾家荡产的灾民,当下传授给大禹差神役鬼的法术、防风治水的天书,帮助他止住了飓风;又派遣侍臣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鸟木田,祭起法宝雷火珠、电蛇鞭,将巫山炸开一条峡道,令洪水经巫峡从巴蜀境内流出,涌入大江。饱受洪灾之苦的巴蜀人民终于得到了拯救。

2.鲧和禹的神话

相传在尧的时代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大家一致推举鲧去治理洪水,他首先奔赴天庭,央求天帝收回洪水,还给人们安宁的生活,可是没有奏效。于是他采用“堵”的方法治水,把高地的土垫在低处,堵塞百川。然而治水九年,洪水仍旧泛滥不止。正当他烦闷之际,一只猫头鹰和一只乌龟相随路过,告诉他可以盗取天庭至宝“息壤”来堙塞洪水。鲧深知此举的罪责,但是看到受尽煎熬的人民,他义无反顾排除万难,盗出了“息壤”。“息壤”果然神奇,撒到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高山挡住洪水,并随水势的上涨自动增高。天帝知道鲧盗“息壤”的事情后,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郊,取回了“息壤”,洪水再次泛滥。鲧死不瞑目,尸体三年不烂,天帝知道后怕鲧变成精怪,再次派祝融拿着天下最锋利的“吴刀”剖开鲧的肚子看个究竟。可是奇迹发生了,从鲧的肚子里跳出一个人来,他就是鲧的儿子禹。他是一个精明能干、大公无私的人。大禹请来曾经治水的长辈总结过去失败的原因,并且经过实地考察,制订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一方面加固并继续修筑堤坝,另一方面,用“疏导”的办法根治水患。大禹亲自率领二十七万治水群众,全面进行疏导洪水的劳动。大禹除了指挥外,还参加劳动,为群众做出了榜样。他手握木锸,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在治理洪水中,大禹曾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而不入。在他的领导下,人们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劳动,终于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沿着新开的河道服服帖帖地流入大海。在治水的同时,大禹和治水的大军还大力帮助老百姓重建家园,修整土地,恢复生产,使大家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对于大禹的功绩,人民歌颂他,感谢他,怀念他,当时人们把整个中国叫“禹城”(意为大禹治理过的地方)。在浙江省绍兴市嵇山门外,人们修建了夏禹的陵墓——禹陵,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禹的父亲鲧不计生死、为了拯救百姓而触犯天庭的大无畏精神,堪与希腊神话中为了将火种带向人间而冒犯宙斯的普罗米修斯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