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强秦弱楚:张仪
11395800000010

第10章 张仪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一)时势造英雄

战国二百多年封建割据战争的历史,就其发展历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公元前341年齐魏马陵之战以前,基本上是以东方六国矛盾对立所体现的在东方国家之间无休止的混战,以后便逐步转变为列国间合纵连横的战争。这一战争形势转变的关键,便是齐魏马陵之战,齐国大胜魏国,以及接踵而来的齐、赵、秦三国多次给予魏国的致命打击与楚国的趁火打劫。正如梁惠王对孟子所说:“晋国指魏国天下莫敌的强大国家。及寡人之身,东面败于齐国,长子死焉,向西丧失土地秦七百里,南面受楚国之辱。”这样就根本改变了战国初六七十年间魏国作为天下莫敌的强大国家的形象。

马陵之战后,魏惠王以“军队多次被秦国打败,国库亏空,国家每况愈下,所以派遣使节割让河西之地与秦国讲和,而魏国于是离开安邑,迁都大梁”。因此,在这魏国日削,秦国向东扩张的门户洞开,而且随着东进得势,兼并野心日益暴露,东进势焰日益咄咄逼人的情况下,不仅来自秦国的实力威胁,首先直接关系着韩、赵、魏三晋国家的安危与存亡,也关系到齐楚在中原地区扩张的利益。就是地处僻壤的燕国,也不免有唇亡齿寒的感受。如顿子所说“韩国是天下的咽喉,魏国是天下的胸口”。苏秦也说“韩国和魏国,是赵国南面的庇护”“秦国没有韩魏之蔽护,那么灾祸必中赵国了”,并劝说燕文侯道:“燕国之所以不触犯外敌,是因为有赵国为燕国在南面蔽护着。”劝说楚威王道:“秦国之所以害怕楚国,是因为楚国强大则秦国弱小,秦国强大则楚国就弱小,秦国与楚国二者势不两立。”又周子对齐王说道:“对于齐国、燕国两国来说,赵国是它们的庇护,就好像牙齿有嘴唇保护一样,嘴唇没有了,那么牙齿就感到寒冷,今天如果赵国灭亡了,那么明天就会轮到齐燕两国了。”总之,自齐国和魏国马陵战争之后,随着魏国实力的日益削弱,相反的则是秦国实力日益强大,东进野心日益暴露,这就势必引起秦与东方国家的矛盾日益尖锐,与此同时,由于东方六国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冲突以及东方各国与秦国的矛盾事实上存在着差别,即不同程度的利害冲突,因而也就反映为列国或纵或横的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外交关系和军事行动。这就是战国年间合纵连横出现的基本形势。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大批政治、外交活动家,即当时所谓的纵横说士,时人誉之为“大丈夫”。张仪与苏秦就是这些纵横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有着过人的才智,对于列国纵横战争新形势有深刻的分析,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与历史都有深入的了解与掌握。他们纵横捭阖,游说各国,“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其事迹“亦可喜,皆可观”。他们是列国政治、外交活动的风云人物。正如景春对孟子所说的那样,是“一发怒而天下害怕,他们安居乐业而天下太平”,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对列国割据兼并战争、形势的变化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司马迁说过:“苏秦合纵六国,秦兵不出函谷关者十五年。”

(二)张仪的外交成败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曾两次担任秦国的相国(丞相),主要政绩是在秦国倡导“连横”政策,以对付其余六国的“合纵”抗秦联盟。

张仪连横亲秦的重点在于弱楚,从外交战略的高度来说,这一构想虽然是对合纵战略的必然反应,还算是高明的。然而他弱楚的手腕,主要靠贿赂收买和诡计欺骗,就显得十分卑劣了。“兵不厌诈”是指行军作战而言,外交则重信义。张仪的外交战略固然成功了,而其外交手段却是低下的。

张仪的为人,从他如何处理同事关系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与张仪共事的秦国名臣,有陈轸、公孙衍、樗里疾和甘茂等人。张仪为了排挤陈轸,竟暗地里对惠王说他奔走于秦楚之间,极得楚王赏识。尤其恶毒的是,张仪诬陷陈轸经常把国情告诉楚国,因此不能与他一起共事,请求大王驱逐他。等到他到楚国,请大王杀他,逼得陈轸不得不离开秦国。张仪与公孙衍都是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县东南)人,但他对公孙衍毫无乡谊,而是心怀妒忌,以种种卑劣的手段迫使公孙衍出走。他死后,公孙衍回到咸阳,一度为秦相。

张仪与樗里疾有过节,也是想要除去樗里疾才甘心。樗里疾原是王族显贵,也是屡建战功的封君,张仪已居相位,竟不惜谗言中伤,设计陷害。他派樗里疾出使楚国,却又暗地里告知楚王留樗里疾为相。同时对秦惠王说,因看重樗里疾才委以重任,不料他到了楚国,竟对楚王说,如果要使张仪在秦失宠,愿为之效劳。楚主自然愿意,所以派人来要求将樗里疾留为楚相。若是答应了,樗里疾必以国事楚。秦惠王因此非常生气。弄得樗里疾不但完不成出使楚国的任务,而且不得不出走逃亡。张仪与甘茂也因争高低而失和。

司马迁为张仪立传,也说张仪为人比苏秦恶劣,苏秦之所以独蒙恶声,与张仪揭露苏秦的短处来扶持自己的学说有关。张仪死在苏秦之前,不可能在苏秦死后诋毁苏秦,对苏秦极尽谩骂之能事,显然是张仪的门徒。司马迁说张仪是“倾危之士”,的确是盖棺定论。

谋略,中国古代文化又称为纵横之术、长短之术、勾距之术。战国中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盛,不再甘心居于一隅之地,遂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东方。马陵之战后,齐国代替魏国成了中原地区的霸主。这样,秦、齐都以向中原地区扩张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已有的混战局面更为错综复杂。处在东西二强夹缝下的韩、赵、魏三国为了图谋自存,联合起来,并且北连燕、南接楚,东抗齐或西抗秦,称为“合纵”,也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如果弱国被齐国或秦国拉拢联合,进攻其他弱国,就被称为连横,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战国晚期,乐毅破齐,齐国一蹶不振;长平之战,赵国严重削弱,秦国取得了对东方六国的绝对优势。合纵连横政策也就包含了新的含义:即东方六国并力抗秦,称为合纵;秦联合东方某一弱国对付其他弱国称为连横。于是,一批对当时各国家政治形势非常娴熟、善于辞令和权术、从中获取功名利禄的说客应时而生,史书上称他们为“纵横家”“谋略家”。而纵横也好,长短也好,勾距也好,策士也好,谋略也好,统统都属于阴谋之术,以前有人所说的什么“阴谋”“阳谋”,并不相干,反正都是谋略,不要把古代阴谋的阴,和“阴险”相连,它的内涵,不完全是这个意思。所谓的阴,是静的,暗的,出之于无形的,看不见的。

张仪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外连衡而斗诸侯”,与秦国的耕战政策相配合,运用雄辩的口才、诡谲的谋略,纵横捭阖,游说诸侯,建立了诸多功绩,在秦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上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风云多变的险恶环境中,凭借外交手段,采用连横策略,使秦国的国威大增,在诸侯国中产生了巨大的威慑作用。张仪凭借着高超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在他死后,虽然六国背离连横,恢复合纵的情况,但是已无法持久。可以说,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对于张仪的一生,历来褒贬不一,其不讲信义、气量狭小的人格为人所不齿,但其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出色的才能和过人的勇敢又被人所称道。张仪虽然用阴谋欺骗了楚国,可是在战国时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又无可厚非,因为那本来就是一个“贵作力而少信义”的时代。反倒是贪利忘义的楚怀王,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笑柄。见利心喜,不识大体,无论是个人交往,还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等人最终只能是自求其败,古今一也。张仪的历史作用在于为秦最后统一中国排除了楚国这一大障碍,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史家称张仪“瓦解纵约势如破竹,组织连横节节成功”,“为秦国逐步统一中国的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