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三皇五帝的传说
11395200000003

第3章 燧人氏的传说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不知道使用火。到了黑夜,四处一片漆黑,野兽的吼叫声此起彼伏,人们又冷又怕。由于没有火,人们只能吃生冷的食物,经常生病,寿命都很短。

有一天,山林中降下一场雷雨。突然,“咔嚓”一声,雷电劈在树上,树立即燃烧起来,很快变成了熊熊大火。

人们被大火吓得到处奔逃,不知如何是好。

不久,雨停了,逃散的人们又聚到一起,惊恐地望着燃烧的树木。

这时,有个年轻人发现原来经常在周围出没的野兽没有了。他想:难道野兽怕这种发光的东西吗?于是,他走到火边,要看个究竟。看着看着,他觉得浑身上下十分暖和,舒服极了。他兴奋地招呼大家:“快过来呀,这火一点也不可怕,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人们听了,纷纷过来烤火。烤着烤着,有人发现不远处烧死的野兽发出了阵阵的香味。

人们走到烧死的野兽身边,分吃烧熟的兽肉,这才发觉从未吃过这样的美味。

人们发现了火的可贵,纷纷抱来树枝点燃,作为火种保存起来。

每天,都有人轮流守着火种,不让它熄灭。不料,有一天守火种的人睡着了,火熄灭了。

火熄后,人们重又陷入黑暗和寒冷之中。

那个引导大家烤火的年轻人见大家十分痛苦,便决心到外面去寻找火种。

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走了千万里路。一天夜里,他实在太累了,就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突然,年轻人发现眼前有亮光闪了一下,接着又是一闪,把周围照得很亮。年轻人立刻站起来四处寻找光源,原来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硬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硬喙碰到树干时,就闪出明亮的火花。

年轻人看到这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心中大喜,立刻折了一些树枝,用其中的小树枝去钻其中的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来。不过,只是闪光而已,无论怎么钻也不起火。

年轻人并不灰心,他又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钻啊钻啊。当他钻到半夜时分,树枝冒烟了。又过了一会儿,终于起火了。

年轻人高兴得跳起来,日夜兼程赶回家乡,将钻木取火的办法传授给大家。

从此,人们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惧之中了。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所感动,一致拥戴他做首领,称他为“燧人氏”。

燧人氏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利用自然火进化到人工取火的情形。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人们从此可以吃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因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钻木取火的办法后,这些东西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燧人氏既代表一个人物,也代表一个氏族或一个部落的历史,有时又代表先民生活的一个时代。“燧人氏”一词多义,这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是很普遍的。

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因此,燧人氏一直受后人的敬重和崇拜,并尊他为三皇之首。

据古史记载,燧人氏不仅发明了“钻木取火”,还发明了“结绳记事”。那时,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会被遗忘。

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

商丘古城西南1.5千米处,有一座高约10 米的古冢,这便是给中华民族带来光明的燧人氏之墓。因燧人氏是传说中的三皇之一,这座陵墓又称燧皇陵。

经历代一再重修,燧皇陵已形成一个占地4 万多平方米的陵园,长达 5 000米的围墙和墙瓦古色古香。陵门三楹,十分壮观。进入陵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神道,神道两边有排列整齐的石雕,庄严肃穆。燧人氏墓冢和雕像矗立于陵区的中心,墓冢高大雄伟,墓前有一通石碑,上镌“燧人氏陵”四个大字。皇陵四周绿草如茵,翠柏环抱。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燧皇陵不但进行了整修,而且还扩建了陵园,供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