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11392200000005

第5章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与艺术成就(3)

黄慎在花鸟画题材方面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扬州画派大都以花鸟画表现而闻名于世,如板桥的兰竹、金冬心的梅花、边寿民的芦雁、黄慎的人物等。花鸟画在当时社会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题材,在书画市场的价格上,便出现了“金脸、银花卉,要讨饭画山水”的民谣,所以花鸟画是画家所主要表现的对象。黄慎的花鸟画大多数为写意或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有着明显的风格特征。他在画面所绘的物象不多,有的一花一叶或一蝶一蝉都可让他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如《墨笔荷花》表现的是一片荷叶、一个花朵和几枝荷叶杆子,画面物象简单明了,用笔、用墨有浓淡、虚实变化,采取的是边角构图形式,使画面有空旷宁静之感,《荷雁图》的画面表现以荷叶和芦雁为主,作者抓住了荷叶种种变化的姿态,以泼墨的形式加以突出主体物象、墨色浓淡层次分明,用笔泼辣。两只芦雁以浓线条勾出,形象准确生动,在做戏水状态,使画面产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和谐美。白描的鸟与荷叶的大笔墨块形成点、线、面的构成对比关系,使画面主体形象更加突出;大面积的草书更加增添了画面的气氛,强化了黄慎的书画一体的风格特征。同时也可看出是在继承青藤、八大笔墨技法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在黄慎的绘画作品中,人物画最能代表他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在他青少年时期创作的人物写生肖像画,对他以后的艺术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黄慎的人物画表现内容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历史故事,多取自小说、历史典故、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如伯乐相马、廉颇负荆、伯牙鼓琴、苏武牧羊、东方朔盗桃、关公读书、陈子昂碎琴、杜甫诗意、李白醉酒等等。其二是民间传统和仙道人物,也占据很大的比重,较多的是洛神、钟馗、寿星、八仙、菩萨、醉僧等等。其三是描绘平民阶层的生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融入画面之中,来表达对贫苦平民疾苦的同情及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丝纶图》《有钱能使鬼推磨》《群乞图》等。

黄慎的绘画艺术,无论是人物、山水或花鸟作品,其画面表现都具有完美的统一性。在构成的物象间,总是讲究一种和谐的美感。同时奇妙地以书法结体的疏密、笔墨的浓淡、枯劲用于作品之中,使作品表现极为生动、鲜活,达到“笔有神”而“墨无痕”的境地。

(五)高翔的生平与艺术

高翔(1688—1753年),江苏扬州府甘泉县人,字风冈,号西唐,又号山林外臣。高翔生于普通的读书人家,父亲高玉桂是扬州府江都县的贡生,能诗会画,是一位手不释卷深居巷内的饱学之士。高翔从小就受到家庭父辈的文章、翰墨的熏陶,涉足诗文尤早。

高翔在44岁前,除去过浙江外,极少远行。有人说他:“避客年来高风冈,扣门从不出书房。”高翔与八怪中的其他画家不一样,其他人大多经历了生活的艰难与漂泊的坎坷,而他则平静地生活在扬州平民巷子中,过着衣暖食饱、不世俗也不浪费的生活,是一位物质生活平淡而精神追求波澜壮阔的人。

高翔在青少年时期虽未远游,但他在扬州天意安排般地结识了石涛,这在他一生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结识了安徽祁门的盐业巨子马日琯,成了他日后的忘年之交。

高翔住在扬州城西北,距离来扬州两年的著名和尚画家石涛的大涤草堂不足一里,这样高翔便成了石涛画家的邻童。高翔的母亲独具慧眼,认为这位和尚画家石涛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于是在高翔十几岁时,母亲便带着儿子再三央求石涛收留为徒学画。石涛无奈,同时也觉得这孩子天资聪颖,于是便收他为徒。从师后的高翔便起手不凡,石涛对于高翔一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艺术法眼和出手宏大的气度。当时跟随石涛学画的,还有洪陔华、程鸣等。石涛对待高翔是一种真诚传授的师徒关系,同时也是一种真挚深厚的友谊。石涛曾给高翔一幅谈论艺术的隶书轴,作为对高翔赠送印章的答谢,足见两人感情之深。

在晚年多病又孤独的境况下,石涛为自己修了最后的栖身之所,绘有《墓门图》,并题写了一首诗道:“谁将一石春前洒,漫洒孤山雪后坟。”当时他在长叹之余所问的这个“谁”,内心里是茫然不知的,也曾想到会是20岁左右功名未就的学生高翔。在石涛作古后,高翔年年为恩师扫墓、祭奠。数十年如一日,承担了一个传人的责任,不仅仅表达了这位沉默寡言的画家对老师的笃厚情谊,同时也证明了他善良忠诚的高尚人品。这一行为令本地诗人感动。后来诗人闵华在石涛的《墓门图》上补题过一首七古,其中有:

石公之性不可闻,

石公之笔今徒存。

北丘累累多秋坟,

西风何处招孤魂?

可怜一石春前酒,

剩有诗人过墓门。

以此祭奠石涛。可见当时的高翔在同辈心目中,是一个很重信义的人。高翔在15岁时结识了盐商马日琯,并开始交往。两人年龄相同,相居为邻,可谓是志同道合,情谊甚深。马氏崇赏诗书风雅,结交天下文士,家中藏书丰厚。高翔自然也是马宅的常客,而马日琯也为结识高翔而自豪,他写诗道:“举世竟纤靡,惟君摈浮俗。举世尚夸毗,惟君务盹挚。出言每恂恂,持身常惴惴。”敬佩高翔具有高士之风。

扬州八怪由于志趣相同,彼此之间感情越加深厚。高翔、金农、汪士慎三人同是布衣,同擅画梅花,又同住广陵一隅。诗社灯火,砚田生计,同命相怜,三人共嗟技艺,相互勉励。高翔为金农治印,金农每每为高翔题画,题画诗言辞精练、中肯,没有极深的感情是做不到的。当金农返故里时,高翔以作山水惜别。二人一是“布衣雄世”的旷世奇才,一是孤商独秀的“山村外臣”,都是当时画坛瞩目的人物。

高翔与汪士慎关系更加密切,汪士慎来扬州能结识马日琯,主要是由于高翔的引荐,汪士慎生活困窘之时,高翔多方谋求接济。汪士慎嗜茶,高翔为他作《煎茶图》;高翔擅山水,汪氏为之作《西唐先生画山水歌》。两人经常结伴同游,“相交相爱垂垂老,朝朝过从风雨中”。他们互相寻访,成为终生相投契的一对朋友。

高翔有着生性高洁、无意于功名、落拓高怀的品格,其诗画所表现出的是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乾隆七年,在小玲珑山馆诗友雅集,高翔朗诵《雨中集字怀人诗》十二首。乾隆八年冬,与汪士慎合作《梅花帐》巨幅画作,又一次表明汪、高间的真诚友谊。

乾隆十八年(1753年),高翔病卒于扬州故宅,终年66岁。《南斋集》卷四《哭高西唐》有:“衣物兼忘我,如君古亦稀。忽随清气化,空见野云飞。”赞其平生清雅、淡静,其情操高洁,是一位品学才情的高贤之士。

高翔的传世绘画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绘画题材也是很宽泛的,只是花卉比起山水的成就要大一些。高翔的艺术成就得力于他师从石涛艺术风格思想的影响。高翔拜师时,正值石涛48岁,也是他艺术创作逐渐成熟与兴盛时期。石涛是清初四僧之一,在清代画史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一画论“我自用我法”“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思想及创作实践为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崇尚开拓革新独创的艺术风格立于大江南北;同时也是扬州画派形成的先声,几十年后才有八怪的兴起并形成主流画派。

高翔自少拜师于石涛门下,继承并发扬了石涛在绘画艺术中的别开生面、不落俗套的构图;气象万千的墨韵,笔墨的浓淡干湿、纵横变化及以革新意识的艺术思想融入天地山川间的气魄与精神;加之对古代的唐宋元传统绘画笔意的研究,使高翔的绘画艺术呈现出独立表现形式与特点:即以诗境立意,以逸笔作画,追求诗书画的完美结合,是高翔的书画艺术的重要特征。在继承石涛技法的基础上,高翔对于绘画有着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并题诗道:

掷笔跌坐露双时,厚有一言真不朽。

先生作画各书余,两字流传昔未有。

从未画法本书法,曲折淋漓在身手。

他的画作可谓是书意、诗意融入画意的完美体现,这些在他的作品中得到突出的表现。高翔遗留下的作品有许多,《春山云起图》气势磅礴,不仅运笔苍润,山石皴法细腻,而且笔墨韵味十足,有着明显的石涛笔意,是一幅优秀的代表作品。

《弹指阁图》是一幅园林风景写生画。画面的阁前是几棵郁郁苍苍的老树,老树上曲折缠绕着的藤蔓异常醒目。弹指阁作为主体物出现,阁内佛像一幅,香炉一尊、榻案各一。两间简朴的瓦房,屋侧面种有芭蕉,树下老少二人闲谈。此幅让人体验到一种禅意,动与静、生与灭、繁与简、有为与无为组成一幅极富有宗教色彩的画面。这幅画着墨不多,用笔简练,韵味十足,清疏而秀逸,在人物刻画上栩栩如生,可以看出是高翔的优秀作品之一。

《黄园图》描绘的是扬州南方霍家桥畔杨茅堂。画幅中心是一片野水,对岸有无数间小屋,以极简淡的笔墨,描绘了清淡旷远的景色。

高翔的山水作品“广陵逸士高风冈,画笔直欲追倪黄,萧然门巷无堵墙”,说明他善于继承诸家之长,在继承的基础上往往有所创新和发展。

高翔善画梅花,在他仅存的少数诗作中,探梅占相当比重,可见其爱梅成癖。他“画梅皆疏枝瘦朵,气以韵胜”,清人又说他“枝萼不多,俗手莫及”。他还善于画人物肖像,即写真,金农诗集开篇作者47岁时的肖像即高翔所绘,高翔还为汪士慎画过一幅《燕茶图》。

高翔对书法也有很深的研究,《国朝书画家笔录》称他“精八分,工缪篆”。晚年右手残废,以左手作书,字奇古,可惜流传至今的很少。他对篆刻也很精通,陈章曾说:“老友高西唐,铁笔追往轨,……所贻仅数颗,宝若秦汉玺。”他不轻易为人刻印,金农与郑板桥都评价他制印的水平极高。

(六)郑板桥的生平与艺术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理庵,祖籍江西,祖辈世居苏州,在明代初年祖辈做官,后流落到苏北。在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0月,出生在兴化东门外古板桥的一个清寒的书香家庭(在扬州的东南处)。“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二为唐郑,其三为板桥郑”,他是板桥郑一系的,因他喜欢这一名姓,故号板桥、板桥道人、板桥居士。他是中国清代的画家、书法家,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板桥生于书香家庭,祖辈三代都是读书人,生活比较富裕,并有不少良田。到板桥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变得比较清贫。其父以教书为业,幼年的板桥在父亲的私塾里读书,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在他4岁时,其母去世,由乳母抚养,乳母善良、勤劳,对板桥十分疼爱。板桥天资聪慧,在幼小时就表现出来了。在兴化民间有一则传说,说夏甸有个叫夏四的农民请郑先生写一张契据,说明要卖一部风车给郑五,请郑先生在契约上写明风车的情形。先生说要写五六百字,要板桥磨墨。小板桥听了摇头说:“二十字够了,何必五六百字呢?”众人诧异,问他二十字如何立据,这时,只听小板桥脱口说道:“夏四有风车,卖给郑五家,竖起转三转,一件也不差。”众人大惊,叹为神童。在板桥5岁时,父亲娶了继室,继母郝氏夫人是一位贤惠慈爱的母亲,为了让板桥继续读书受教育,将他带到族叔郝梅岩那里,接受写字绘画的训练,学习一些花鸟画和书法的基本技法。板桥16岁时,父亲将他送到一位叫陆震的先生那里学习诗词。陆先生诗词清新疏畅,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对板桥在诗词方面影响很大,以至于后来板桥还常常在诗中提起这位老师。

在板桥22岁左右,他才开始进入绘画创作时期。从作品自题中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创作活动,在乾隆二十八年一幅《墨竹图》自题为“今年七十有一,不学他技,不宗一家,学之五十年不辍”,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从二十多岁开始绘画创作的。他23岁时与同邑徐氏结婚,婚后生二女一子,这时板桥所追求的是一名知识分子所向往的仕途生活,第二年他参加乡试,中了秀才。在此后十多年中再未能中举。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设立私塾,赚钱养家。几年的私塾先生的生活,使他感到厌倦。赚钱不多,地位地下,自觉伤感,于是他把兴趣转移到研究书画上,开始了书画艺术的创作。

郑板桥30岁时,父亲去世,生活更加困苦,教书所赚已难以养家糊口,于是他开始以卖画为生,成了职业画家,与当时扬州的金农、黄慎、李鱓等画家在一起探讨书画艺术。雍正九年,妻徐氏病故,其子犉又不幸夭折,家庭的不幸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在板桥40岁时,赴南京乡试,得中举人,但怀念亲情之心难以表达,常常在诗中表现出来。在乾隆元年二三月,中第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中进士后,板桥盼望朝廷尽快授以官职,以施展抱负。但一等就是六年,这期间生活来源自然还是靠卖画为主。由于身价提高,求画者也多起来,由此板桥与达官贵人、书画名家交往日益密切,也为他日后步入官场奠定了基础。

板桥在50岁时才任山东范县县令,这个官职与他的才能相差甚远,使他大为失望,但毕竟进入仕途,可以为民做点实事。他上任后,体察民情,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深得民心。54岁那年被调任山东潍县知县。上任之时,遇到灾荒之年,数十万百姓挣扎在饥饿的死亡线上,他请求朝廷赈粮救济灾民,并决定开仓放粮,以各种办法迫使粮商、富豪捐资振粮,并带头捐资,令大户轮流开厂煮粥,救活数万灾民,深受百姓的爱戴,被潍县人民称为“郑青天”。然而,种种爱民措施,却得罪了当地不法高贾、劣绅,又因长期任小小七品芝麻官,使他成了山东年纪最长、在县知时间最久的老官吏。他自知再不能有所作为,再因年迈花甲,体弱多病,于是再三辞官,终于得到批准。郑板桥辞官归里,离开潍县时,百姓再三挽留。他为官十二年,临走时只有三头毛驴,自己一头,书童一头,另外一头驮着一筐书。走后老百姓将他的画像贴在家中供奉,还为他立了生祠以示纪念。

回到扬州后,他重新过着二十年前“旧板桥”的卖画生活,前来求画的是王公大人、卿士大夫、山中老僧、豪商富贾,都以得到他的书画为荣耀。盐商们更是不择手段地想得到他的书画作品。板桥平生对那些贪婪吝啬的富商豪绅十分厌恶,无论他们出多高的价钱也难买到板桥的画,他为自己定了一条准则:“索我画的不画,不索我画的偏要画。”他曾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供天下之安享之人也。”他经常为穷人百姓、文人作画,并且用卖画得到的钱施助百姓。晚年的板桥一边以作画为生,一边以书画会友,饱览名山大川,有好多文人、画家、儒贾成了他的知己朋友。晚年归兴化,与李鱓相邻而居,于乾隆十三年(1765年)逝世,终年7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