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11392200000004

第4章 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与艺术成就(2)

李鱓以写意花鸟画非凡的艺术成就名居扬州八怪的前列,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扩大了绘画题材,将传统的梅、兰、竹、菊四景题材扩大到花鸟虫鱼、四时蔬果,甚至农家墙头之花、野草等。同时李鱓对写意花鸟精神内涵的表现也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在拓宽题材中,发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艺术语言,从而提高了花鸟画表现的艺术感染力。

(三)金农的生平与艺术

金农(1687—1763年),浙江钱塘杭州人,字寿门,号冬心,又号司农、稽留山民、昔耶居士、曲江外史、金吉金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生于杭州学于苏州的金农,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再加上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小得到优良的家族教育,自然为他的成就奠定了物质与精神基础。金农在家族中排行第二十六,所以在后来作画时曾署名“金二十六郎”。因家族经济条件的优越,金农从小就养成愿交友、游历名胜的嗜好,形成了旷达的胸怀。勤奋刻苦再加上灵秀山川的浸染,铸就了金农聪慧而早发的诗才。

金农少年时就才华横溢,佳句惊人,名扬远近。17岁时已在若干地方名人中传阅他的诗作。20岁时他遍访名人,为以后扬名打算,先后拜访毛西河(著名学者,《明史》的编者之一)、王士祯(清初著名诗人),二人为金农的才华所感动,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一次,人称南朱北王的朱彝尊看到金农的诗后,惊诧地说:你不是在某处“赋木兰花钱塘金二十六乎?子之诗吾齿虽衰晚,犹能记而歌之也”。连诗坛泰斗都能背得出他的诗,足见这位少年的诗文极佳。同年师从苏州何义门三年。何义门,即何焯,是当时一位著名的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且收藏丰厚,是康熙皇帝亲点的第三名进士,翰林院士,是皇帝钦命皇八子允祀之师。在师从何义门的几年里,金农在诗、书、画、金石考据等方面均有了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在收藏丰厚的何宅中,有机会目睹了许多珍贵的金石碑版和图轴,这对于金农未来的书法创作及金石研究鉴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金农在从师学习期间,由于对诗学、石碑版的钻研,结交了几位有才学的地方文友,如篆刻领域“浙派”的开山之祖丁敬、清代著名文人厉鹗以及杭世俊等。年轻的金农经常与这些好友交往,得到了很多的启迪和帮助。据称金农在30岁左右时,其金石碑版的收藏已有相当的数量。在一次与友人的会面中,金农就一次性出示汉唐金石拓本二百四十种供人观赏,充分展示了金农对碑版研究的兴趣与广博性。

然而时运不顺,在金农30岁那年,他因八皇子密谋篡位事件而受牵连被捕入狱;同年他的父亲去世,家道突然中落。一连串的打击,使这位身怀大志的奇才顿觉伤感和绝望。带着悲伤的心情,为给自己一点精神的安慰,他取“冬心”二字为别号,表明心痛犹如寒冷的严冬。

而立之年的金农经历了一次次精神创伤后,心情难以平静,于是他开始以游历的方式来调整心灵的伤痛。此后大约到50岁的二十年间,他抛妻别女,以长江北岸的扬州为支点,漫游四方,数年不返家中,并结交了一批浙中名士文人。根据他当时的处境与心情,经过朋友们的劝说,他来到了扬州。他在扬州结识了汪士慎、高翔、郑板桥、李鱓这样一批画人,他们志同道合,常常论经谈艺,相互激励人生。但是当时金农还是一心想成为一位著名诗人,对自己充满信心。于是他立志走遍全国各地,寻找机会以艺求名、求荣,走绘画之路。

金农的博学日益为识者所关注。乾隆即位之时,金农50岁,经归安令袭鲁青及学政推荐到京参加博学鸿词应试。同试者有好友厉鹗,结果二人均榜上无名,只好南归,又回到扬州,从此基本上定居在扬州。其间他的女儿因难产亡故,妻子南归,不久亦亡故。

在金农的一生中,其实用在书画上的精力是不多的,只是应试失败后,他感到在诗坛成名的希望渺茫,意识到将书画作为谋生糊口及追求的事业,也是一条光明之路。金农首先在书法上有了重大的突破。

金农家藏《金石集》千卷,汉唐碑帖也见过很多,因他自幼学的是颜字,厉鹗

称他为“堂堂小颜公”。在44岁时,他写成的《王秀隶书册》,表明书风的形成。在50岁后,他转变书风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漆书”。这古风般的“漆书”,是用刚硬的毛笔书写而成的,给人一种险的感觉,追求的是一种古拙倔强之气,让人遐想远古,仿佛在悬崖峭壁上一刀一凿刻成的岩石铭文,有着浓厚的金石感。晚年的金农主要是以卖字画作为经济来源,曾有一段时期收入颇丰。郑板桥在其《行书扬州杂记》中提到当时扬州卖画人中,有几个是“岁入千金”的,金农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卖画,金农还是一位砚台收藏行家,他请人制砚并自己撰写铭文,这样上市价格可观;另外他还请人改制加工买来的灯,再画上画,题上字、诗,到市上出售,使他的生活更加有了保障。70岁以后,他在书画方面的造诣均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身体的不便,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再加上感伤和思念妻女,金农觉得尘缘已了,于是遣散了童仆和哑妾,住进了西方寺,皈依了佛门。给自己起了别号“莲身居士”“仙坛扫花人”和“枯梅庵主”。在乾隆二十八年秋,77岁的金农于佛舍中悄然辞世。次年,好友杭世俊出资,学生罗聘扶柩,将金农的遗骨归葬故里的黄鹤山。

作为“扬州八怪”的主将,金农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书与画两个方面,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书法艺术方面,由于起初金农对书法并没有强烈兴趣,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只是将写字作为一种文化修养和基本功的积累。谁知无心插柳柳成荫,家藏金石文集和广泛涉猎古代文物、鉴赏使他深受影响,他曾临习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及颜真卿的书体,当时被人称为“堂堂小颜公”,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

金农的书风在他五十岁左右时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原未成熟的隶书体转向另一种书体——“漆书”。这期间的变化不是偶然的,主要是他认真研究了《天发神谶碑》和《国山碑》,这两块碑对他的书体变化影响很大。这种标新立异的书风,是一种头重脚轻、体态肥硕、横画粗长、竖画细短的新的隶书体。按照后人的说法,冬心“有意骇俗”,用一种硬毫毛笔剪掉毫端,像毛刷一般写字,又有人形容像是用竹片写成。这种险绝奇怪的书体,使人感到有古汉魏的遗风,笔笔是从汉隶中来,意味深长。它追求的是一种古拙倔强之笔,不是笔画的规划。从字的结构造型来看,以不稳定的视觉心理醒人耳目,给人以一种斜而不倒,重而不堕的惊险美感。书于乾隆十年的《四言茶赞轴》可算是金农漆书的成熟作品了。在同一幅书字中,笔画之肥各自有态,刚劲之中含婀娜,清新中含有古朴。在他65岁之后的作品中可见其神韵。他的《童蒙八章》《相鹤经轴》均为长篇横卷,可谓是他漆书中典型化的代表。其用笔横画,平直切下横扫至右,如用刷排过一般;而竖画则含蓄,其撇法更加鲜明,形成了漆书风貌完善化的特征。

金农晚年又在“三素书”的基础上,创造了“渴笔八分”。其风格不像“漆书”那样的遒劲、浑厚,用笔多涩拙笔触,笔画中有枯白,故名“渴笔八分”。除了隶书,金农在行书、楷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其行书用笔平直浑厚,朴实无华,字形聚散有致,而有意将隶书的“拙”“厚”等趣味融入其中,取得一种大智若愚的艺术效果。其楷书亦有鲜明的个性,不沾“时俗”之弊。以拙厚朴茂的特点,以“漆书”的笔法,方折规整,返璞归真,有着“拙、顿、生、冷”的感觉,粗看如童稚之描,细察却笔力重厚,乃大巧之拙。这是他追求“独诣”而获得的艺术境界。

金农的绘画艺术,用他自己的话说,“50以后学画,60以后学竹”。据资料表明,他早年也作画,但不多,大量作品是在晚年画的。金农的绘画题材很宽,花卉、蔬果、树林、人物以至动物,但力求不同于他人。他最初作画,从梅花开始,这也是他绘画成就最高的领域。自称早年以白玉蟾(宋代)为师,也受杨补之的影响。他画的梅花常用大片小墨画出老干,圈点花朵,别有一种古雅的风趣。他笔下的梅花不同于汪士慎的繁梅、高翔的疏梅,画的是不繁、不疏之梅,自认为画的是野梅,不是官梅。他画的梅花往往捎带人事,抒发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人之心意,代表作品《玉壶春色图》《红绿梅花图》等。正如丁家桐先生在《扬州八怪全传》书中所记录的那样,金农在画中题写:“闹中取静之梅,东邻满座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只有老夫贪午睡,梅花开候不开门。”(72岁时题句,故宫博物院收藏)

除了梅花图外,金农的人物画也很有艺术特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金农的《自画像》了。该画纯属是白描手法完成的,以简捷的人物造型及神态的刻画,体现出了一位艺术家高超的技法与思想内涵,足以刻画出他本人的性格与内心世界。

金农所绘的佛像与花卉、蔬果等题材的作品,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与特征。用笔雅拙而古朴,题画诗习惯于用楷书长题,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

(四)黄慎的生平与艺术

黄慎(1687—1770年),原名盛,字恭寿,一字恭懋,号瘿瓢子,别号东南布衣。康熙二十六年出生于福建宁化县城。自幼家境贫寒,14岁时,父客死湖南,两个妹妹又相继夭折,其母依靠缝纫、纺织维持包括公婆在内的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十分艰难。作为长子的黄慎自然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奉母命,黄慎从师学习“易谐俗”的写真画(为人画肖像画)。黄慎少年聪颖,经过一年的刻苦学习,他已经能够卖画,帮助母亲维持家里的生活。后又拜同里上官周为师。黄慎经过大量的肖像写生画的训练,仔细观察、研究各种人物形象神态,为日后的人物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岁时,黄慎寄居僧寺学画,长者指点他:“能画但无文学基础,只不过是一画工;有了文学基础,画才能不俗。”于是他发愤读书,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化及唐代诸家诗作无所不读,通宵达旦。知识的日积月累使他逐步从民间画工转变成为文人职业画家。26岁时,他娶张氏为妻,家境有所好转。

青少年时期的黄慎不能像金农、李鱓那样,拜名师学艺,但他通过书籍及观摹名家绘画作品,吸取了李公麟、倪云林等名家的风格。在此基础上,又不为他们所束缚,力求变更画法,给人以更新更美的感觉。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与诗文名篇或史籍传说的人物,如《洛神》取自曹植诗歌,《东坡事迹图》取自苏轼传记,《漂母饭信图》取自韩信传记,《陶金簪菊饮酒》取自陶渊明诗等等。其作品蕴涵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加之形神完备、笔力劲健、线条流畅,采用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其艺术品味有了极大的提高。

雍正五年(1724年),黄慎第一次来到扬州。这时的扬州,商业繁荣,文化发达,达官巨商云集,更重要的是这里汇集了一批全国一流的艺术家,书画市场异常活跃。初到扬州的黄慎得到了文人马荣祖和长住扬州的徽商吴步青的帮助,于是定居扬州,来往于南京、镇江、淮安、海州等地卖画,以诗会友,以画会友,又结交了李鱓、郑板桥。当时的黄慎由于受到市场的激励,创作的大吉大利讨人喜欢的作品越来越好,技法也越加娴熟,生意也就好了起来。三年后他将母亲和妻子接到扬州,过起了安稳的生活。虽然卖画有了新的起色,但他深感自己的画作还只是在平民阶层流通,而在知识阶层还没有打开局面,没有得到扬州文化界的认可,还属于画匠而非画家之列。于是他一直在痛苦中探索自己追求的形式风格,那就是将作品的表现手段变为工笔和楷书形式来表现。于是他整整花了六年的时间,几乎闭门谢客,用全部的精力完成一次风格上的脱胎换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转变成功,开始得到了扬州画界的承认和青睐,从此跻身扬州的文化圈。

雍正十三年,已经在外游历十二年的黄慎和黄母思念家乡,产生了落叶归根之意,于是黄慎带着母亲离开了扬州返回老家福建,一路上访友问朋,写诗作画。回到老家一边作画,一边奉养老母,照顾妻儿老小,经常卖画于长汀、永安、厦门等地,成了家乡有名的画家。

乾隆十六年(1751年),65岁的黄慎又一次来到了阔别十五年之久的扬州。对于卖画为主的他,扬州不仅具有市场繁荣的吸引力,另外还有他情感依恋的朋友和环境。回到扬州后,朋友、文人、商人为他高兴。画名、诗名更盛,相互交往者除画家外,还有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曾任巡台御史,邀请黄慎赴台未果的杨开鼎,因母葬,辞旧扬州守制三年,黄慎竟成了他家的常客,有好多作品都是在杨府内绘出的。

黄慎在扬州一住又是六年。这期间,所绘的作品除历史人物外,较多画幅兼有动物、禽鸟之类的作品,可见他晚年的绘画题材很宽泛。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年过70岁的黄慎结束旅居生活,再次返回故里。回到家乡后,宁化知县陈鼎主动为他整理诗作,精选了三百三十九首诗,出版诗集。返乡后的他仍作人物画,如《商山四皓图》《渔翁图》等作品,写意多于工笔,泼墨粗笔较多。笔力更加沉雄,气势雄魄,给世人留下了珍贵的书画作品。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黄慎逝世。

黄慎可谓是扬州八怪中一位重要的人物,是一个文人职业画家。他的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作品表现达到形神兼备,是一位风格独特的画家。

黄慎的艺术成就在于其书法与诗是为绘画作品服务的,他对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并有很深的造诣。

黄慎的山水画的一大特征,是强调空间关系的处理,有着“三远”法的画面处理意识,重视空间内形与形之间的气韵变化。在宋元山水画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挥与创造,将山水与人物、寺庙、亭阁、居宅、石桥等有机地融入到画面中,使画面富于人性化,表现出可观、可游、可卧、可居的理想环境。黄慎的山水画不只是重境界,更重笔墨表现。多以勾或勾染为主,注重笔线的长短、浓重、动势之变化。多用秃笔、渴笔技法表现。

在表现真山真水之时,他在画法上多采用单纯以墨色为主,画法简繁得当,粗细、浓淡、干湿等体现山水的幽静,博大之气势。如《归舟图》《携琴访友图》等作品,其中《归舟图》是描写渔民归舟的情景。图中柳树已落叶枯枝,江面苍茫,几只渔船并靠岸边,人们各自忙碌着。画面物象,笔墨浓淡分明,有虚实、远近之变化,使画面表现出一种幽静的感觉。画面的提款与山、水、树、石构成一种和谐宁静之美,有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诗情意境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