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看法
11210100000044

第44章 体育健身是一件奢侈品

名车、名表、名首饰等诸多价值不菲的物品,许多人可以一掷千金,为其挥霍,为其狂野,满足面子,满足虚荣。可是有一件我们共同失去的奢侈品,在成长的岁月中,我们如何来弥补,都无法填补那个越撑越大的窟窿。

体育健身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是一件奢侈品。回首成长岁月,自己与同龄人一同走过的这些日子,感觉我们太缺少体育锻炼。

改革开放30年间,我从1978年背上书包走进学堂,来到农村一所完全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对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小孩子,在第一节课上说:“你们来上学,目的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其他的都不重要,最终目的是考上大学。”这所小学名叫下堰小学,至今已不再招生,那些破旧的校舍依然矗立在风雨中,述说着沧桑的故事。

这所小学仅有个一个做广播体操的广场,有两个篮球架,总面积约有600平方,可以容纳小学5个班的同学课间做做广播体操,其余的体育课上做做游戏。打篮球很少见,学校就一个篮球,体育老师看得很紧,生怕这些苦难孩子抱回家中。打篮球成了老师的锻炼方式,他们即便打得很别扭,缺乏观赏性、竞技性,身体缺乏柔韧性、协调性。我们每次见老师在打球,学生都不愿意回家,给自己的老师加油是一个因素,观赏其次。而许多男同学主要是为了帮老师捡篮球,顺便摸摸篮球,也赶紧拍上几下。在小学三年级以前,没打过篮球,我们看着老师独创的“尿罐球”而高兴,每每进攻到篮筐下,大家都齐声高呼:“尿罐——尿罐——尿罐,”这个独创的投球动作就是双手从胯下握球往上扬。像男子站得更高,尿得更远的架势。老师也顺应同学们的吆喝呐喊声,都展示着他们独有的投篮“绝技”,给我们的童年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

缺乏体育设施,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导致我们这些孩子成天就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体育课基本上是其他老师请假时的一个补充,体育课不受重视,体育老师自感地位低下,收入也是倒数第一,在小学期间,体育老师频繁更换,至今留下印象的不多。

5年的小学毕业,终于考上了初中,来到镇上,条件稍微好一点,体育课被纳入考核的范围,国家开始重视体育教学,学生毕业时要考核体育。但情况也未发生根本的变化,仅有的一块操场,主要功能是做广播体操,有篮球架和3个水泥浇铸的乒乓球台。体育课主要是跑步,做广播体操,其余的都不重要。校长多次高呼:学生们要学好各门功课,考上学校才是最终目的。还讲了很多感情延伸的话,要对得起父母,只有考上大学才不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当农民。课间去打乒乓球,打篮球,以至擅自参加其他的体育活动,被认为是调皮捣蛋,被划入重点监督对象。这里的体育老师依然没有地位,收入也是最少,自觉没趣,体育老师也是频繁更换,最后,没有体育老师愿意来此,学校为了应付上峰检查,应急就从社会上找来一位习武人士,教大家练习所谓的少林武术。

在临近中考的时候,同学们都不愿意报考体育类院校,即使像我这样被招生院校认为条件很不错的体育尖子生,都认为学习体育没有出息。伴随我们一路走来的体育老师就是一个佐证,将来就业没有安全感,没有多大出息,被认为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坯子。

可是很多体育项目对于人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比如游泳,我们应该人人掌握,在应急的时候除了自救以外,还可以救助别人。每次见到许多落水的新闻,围着一大帮人都不会游泳,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在众目睽睽之下陨灭,痛心之余,我们的体育教学如果教学了游泳,这类悲剧就会少发生,造成许多不幸的家庭悲剧。

在高中、大学,我国的教育体制规定,以学习文化课为主,轻体育,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体育项目中乒乓球群众基础好,一般的学校都可以支起一个乒乓球台子,打乒乓球比较方便。足球项目一直搞不上去,屡败屡战,与我国的足球基础有一定的密切关系,也是因为体育设施缺乏所导致。我们真想踢足球,可是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随着我国参加奥运会,许海峰夺得奥运会第一金开始,女排五连冠。国球——乒乓球在世界上崭露头角,继而称霸世界。我国的体育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提高,人们对体育健身越来越需求,国家开始密切重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旨在推动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提供体育锻炼的设施。但是我们依然认为体育锻炼是一个奢侈的活动,像我这样的人如今要每天加紧地工作,投入去挣钱,挑起家庭的重任。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全民健身难觅中青年身影是一个社会问题。除了本身肩负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外,体育健身设施的稀少,不方便,锻炼场所的缺乏,也是制约着社会中坚力量们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一大障碍。缺乏健身指导员的指导,致使很多人的健身流于普通的跑步等方式,没有融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当中。健身活动未能持久,未达到全民健身每周至少两次的标准。还有一部分人思想意识落后,认为自己身强力壮,不需要锻炼,这与我国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有关,基层工作未落实到社区。开展的活动方式单一,未呈现多姿多彩的繁荣景象。

每每漫步街头、公园,映入我们眼帘的,都是鹤发童颜的老人,或翩翩起舞、或舞刀弄剑、或集体腰鼓、或集体太极扇……从学生到中青年的身影却难以寻觅。这些急需要锻炼的人群,都被这样、那样的原因排在最需要健身的圈子之外。

年轻的时候我们用健康换金钱,年老的时候我们用金钱换健康,这是一个可怕的现象。经常听到朋友们说,要健身那只有等到我60岁退休以后做的事情了。

1978——2008,30年,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体质有所加强,健身意识有所提高,人民的平均寿命在逐渐延长。在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对我国综合国力是一次检验,对我国体育竞技项目也是一次检阅,真希望在奥运会举办之后,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变体教结合的制度,让成长的孩子,肩负社会责任的中青年得到体育锻炼,保健他们的身体,减少社会的负担。

真期盼体育健身不再是一件忽近又忽远的奢侈品!

(原载《中国体育报》腾讯网《东方体育日报》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