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11209300000022

第22章 谈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演进与方略

◎戴政生

中国社会急速变化20年后,在版画界的努力开拓下,黑白木刻版画艺术摆脱阴影,健康地进入21世纪。今天在山城重庆隆重举行“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是版画家和理论家们凭着勇气和毅力,抓住时机,争取八方援助,终于使策划几年的方案有了结果,走出了中国黑白木刻版画艺术在新世纪再上台阶的第一步。聚集全国有关的专家学者来议论和研讨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发展问题,这在解放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也是头一次。这是美术界的大事,更是中国版画艺术界的重大事件。为此,作为一名黑白木刻艺术家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会怎么开,话怎么说,我想与会专家都会说出自己埋藏多年的心里话。机会难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同谋求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的发展之路。

中国黑白木刻的创作与发展,这样严肃的课题,在山城重庆已经引起了圈内和圈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反映了山城人民十分关切中国黑白木刻艺术发展的浓浓深情。我为中国黑白木刻艺术得以复苏,山城重庆能再次成为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创作基地而感到由衷的高兴。会期虽短暂,并且不可能解决大家提出的所有的问题,但大家对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前景还是充满了信心。

我们可以从文献、图录、作品到作者,对中国现代黑白木刻的发展进程进行一番考证。一个世纪以来,几代木刻艺术家创作的黑白木刻艺术作品就像放映电影那样,一件件呈现在眼前。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代表人物江丰、胡一川、黄新波、李桦、古元、彦涵、力群、王琦、黄永玉、石鲁等;50、60、70年代的代表人物赵延年、张怀江、牛文、李少言、丰中铁、李焕民等;80、90年代和进入21世纪的代表人物徐匡、阿鸽、江碧波、宋源文、谭权书、韩黎坤、董克俊、广军、史一、王炜、康宁、代大权、王华祥、戴政生、徐仲偶、杨宏伟等。他们的木刻艺术作品像历史的长河一样,形象地展现了中国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书写了一部悲壮的中国现代史诗,一部经典的百年中国黑白版画艺术史。这些作品虽因年代、作者、主题、形式和手法的不同而面貌各异,但有一个核心贯穿始终,那就是以反映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崇高理想与信念、不屈的奋斗精神和东方的审美情趣为轴线;与木刻艺术家一样,许多文艺理论批评家们著书立说,组织策划工作,对中国黑白木刻版画艺术的健康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王琦、李少言、宋源文、齐风阁、王仲等人功不可没。在新世纪,怎样对中国黑白木刻艺术进行有系统、有见地的理论研究,怎样引领中国当代黑白木刻艺术创作方向,是当前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可以说当代中国版画圈内的学术研讨之味浓烈纯正,黑白木刻艺术家平等对话,发表、讨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追求艺术的多样化、个性化、通俗化和深刻化,坚持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包括做一些实验的艺术,在今天宽松的大背景下,这些都是没有异议的。黑白木刻艺术家们继承了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艺术精神与传统,但在艺术表现和艺术样式上,当代中青年木刻艺术家与前辈艺术家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现阶段各阶层民众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作者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在题材内容、造型方法、审美趣味、技术处理、表现手法、展示和传播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改变。版画界健在的前辈艺术家力群、彦涵、王琦、林军等人宝刀不老,坚持不懈地推出新作品;卓有建树的老版画家李焕民、宋源文、谭权书、江碧波、董克俊、广军、李树勤、徐匡、阿鸽、王炜、郑作良等人继续不断地有精品力作问世。他们的作品立意深刻、造型严谨、艺术面貌自成体系,始终把握着中国黑白木刻的主体面貌;中青年黑白木刻艺术家康宁、徐冰、代大权、王华祥、戴政生、徐伸偶、钟长清、腾雨锋、邵常毅、王文明、隋丞、戚序、黄作林、武海成、向思楼、邹哓萍、杨宏伟等人,也许是对黑白木刻的传统情有独钟,在他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传统木刻和新兴木刻的印记,但更多则是根据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与看法,力图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代表着当今社会面貌、具有很强的个人观念、技术倾向的作品。他们善于独立思考,个性化的艺术探索之路走得更远,因此个人风格更显突出。如果从艺术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一个时期艺术家们的作品能够统一固然重要,但在跨入新的时代后,这种艺术创新和有所突破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黑白木刻艺术作品多样化、个性化显得极其可贵。新世纪中国当代黑白木刻艺术如果不走出千人一面的样式,题材、内容、形式和手法雷同,那么作品会因平庸化而丧失艺术魅力,从而疏远时代,疏远大众,那么也就背离了新兴木刻的精神与宗旨。

中国黑白木刻艺术在传统优势的主导下,多维度、多层面的整体发展是社会进步所决定的。有关黑白木刻的传统性、现代性,涉及重大的、严肃的、生活的、轻松的、现代的、实验的、先锋的题材,具象的、抽象的、唯美的、观念的形式等艺术样式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生存的空间位置,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观众群在关注着他的正常发展。如果有十位版画家往十个方向进行探索与专题研究,那么几年以后,也许会在七八个或更多的方向上有所收获、突破和出成果;也许有十位版画家在相同的一个方向或专题上进行探索和研究,几年之后就会出现一种相近的审美倾向、观念意识和成果,而最终形成一个版画家群体或一个画派(历史上都曾有过)。这应该是在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艺术内部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个生态系统。但目前的确需要在理论上加以研究和引导。

对现当代社会意识的理解、多维度审美的研究,在观念上的突破和技术上的拓展,用深刻、新颖、陌生的视觉语汇如何来表现当代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生动局面以及各阶层人士在社会属性的转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课题,这是当代中青年黑白木刻艺术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当代中国版画界较为宽松的学术氛围中,我们应当提倡那种敢于挑战、敢负责任的有所作为的学术研究与探索。如果要让中国的黑白木刻艺术真正活跃起来,那么黑白木刻艺术家的思维就应该率先活跃起来。让黑白木刻艺术的学术活动具有感召力,来感染这个社会,鼓舞优秀的年青艺术家、批评家来介入、参与,让他们在黑白木刻艺术的领域里施展才能。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从长计议。这样逐步地壮大黑白木刻艺术家的队伍,让黑白木刻艺术的文脉、香火代代相传。

从20年孤寂中走过来的黑白木刻艺术,经历了时间的严峻考验,而今艺术成就斐然。中国的黑白木刻艺术整体生存虽没有大的问题,但真要壮大和发展,黑白木刻作品要有出路的话,的确要有新的思维、新的方略和新的路子。利用当前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和经济与文化联姻互动的有利时机,黑白木刻艺术的整体出场正是时候:主动联姻企业、事业、商业和社会各界来共谋黑白木刻艺术的发展,根据版画展览所具有的特殊优势和中国黑白木刻艺术品牌效应,有计划地推出不同内容、形式、品位、风格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展览,学术上的交流或商业中的运作,共同打造艺术和企业的品牌,最终取得双赢的圆满结果。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良性发展,不但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创作队伍,还需要由著名的理论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热爱此艺术的企业家、事业家、收藏家、国内外画廊、新闻媒体、政府官员、文化机构、学校等单位、群体和个人的参与,并有若干创作基地相互关联、有机地组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关系,并把它逐步培育成为一个有关中国黑白木刻艺术在新世纪良性运作的生态系统。这些是版画界正要做的事,也是今天研讨在21世纪中国黑白木刻艺术能否健康、有序和不断发展的大事。

单一的仅靠政府指令求生存的模式已经被实践所抛弃。版画家、策展人、赞助商的联姻,组织开展相关的正式或非正式,不同层次、规格的回顾展、纪念展、重大题材展、小型专项展和对外交流展览等活动的方式已经初见成效。事实证明企业、事业、社会乐于接纳并愿意投入资金或进行商业运作。2005年西南大学赞助并参与主办“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第一回展”、由多家企业赞助在全国十几个大城市巡展的“毕加索版画展”就是例证。这种艺术与市场联姻双赢的新机制,目前在国内越做越大,越做品位越高,已经成为体制之外文化活动非常重要的形式补充。黑白木刻艺术不是有没有出路的问题,而是版画艺术家或组织工作者愿不愿意花大力气组织最好的展示活动,创作出内容深刻、形式新颖、贴近生活、赏心悦目的优秀的黑白木刻作品来。成功的、高水平的黑白木刻艺术作品展览,肯定会得到社会、投资者和大众的认可,在艺术品收藏热的今天,还可能成为社会收藏的又一亮点。

版画大师丢勒、柯勒惠支、李桦、古元等人的作品,无不是以深刻的思想性、精湛绝伦的技巧、独特的艺术面貌,代表着一个时代人们的理想与追求,征服了观众、超越了时空而写进了人类辉煌的文明史。今天的黑白木刻艺术家以当代的审美取向为基础,在使用最为古老的工具材料――木刻雕刀直面木板的时候,那份创作的原动力和构思的情怀与2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初期、50年前的解放初期、6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就有了巨大的区别,即所谓旧瓶装新酒。当代的黑白木刻艺术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样的挑战当然也包括所有传统艺术门类的创作。尽管今天各种新媒体、新材料、新艺术层出不穷,虽然也吸引了大量观众,但它们决不可能替代这些传统艺术样式,其中也包括黑白木刻。这是因为:首先黑白木刻艺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是今天人们多元化审美的需要;第二、新的艺术也非常需要传统艺术的营养,并且黑白木刻艺术也是构成这些艺术样式的基本元素之一,所以我们并不担心黑白木刻艺术会死亡,但又必须正视现实,找到对策,尽快走出20年来所处的困境。肩负重任的黑白木刻艺术家要把握时代的机遇,用智慧和眼光洞察社会现实、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提出当今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直面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用属于新时代的观念、艺术语言、技术手段来构建新世纪艺术创作的构架。

艺术的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黑白木刻版画其实就是艺术家们所使用的一种语言。艺术家用这种语言准确无误地述说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创造性地表达其独特的构思、塑造震撼人们心灵的视觉形象。艺术家的思想境界决定了他的艺术的品位,艺术家的技术水平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才华,艺术家的知识、阅历、思维、技术等长期的充分的准备,成就了他的事业,艺术家的执著、敏捷与聪慧铸就了他的艺术,是他自己的面貌而不是别人的,是今天的艺术而不是昨天的艺术。艺术家思考的宽广度与深刻度是可持续地长期保持创作的活力、不断超越自己的保证。应该讲,今天这个时代的艺术家特别需要修炼,去掉浮躁。社会的飞速发展,给艺术家提供了许多新鲜的事物,可思、可考、可利用。在知识经济、信息世界、科学与人文学科相交叉的时代,开阔的眼界、丰富的想象、新观念和新材料的变革会丰富艺术家的思想,改变艺术家的思维、影响艺术家的行为与研究方式,这些因素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作品中去。昨天,老一辈黑白木刻艺术家身体力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世界大师级的作品。今天,中年黑白木刻艺术家,经历了多年沧桑岁月的洗礼而沉淀下来,他们的艺术语言趋于成熟,风格凸显。他们是黑白木刻艺术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在继续修炼自身的同时顽强地锤炼自己的艺术语言,部分代表作已经成为新中国文化艺术的经典。在大有可为的新世纪,相当部分的中年版画家不甘于现状,他们的艺术可能继续产生嬗变,富有活力的创作会持续得更长远。年青的黑白木刻艺术家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作品中既有被传统浸染的元素,但更多是现代观念、意识所赋予的时代品质。他们利用知识经济时代开阔的视野、浓厚的学术氛围、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本土文化乃至世界整个人类社会的深层领域进行素材发掘、资源获取,用今天的解读方式、图像式样和绘制技术进行梳理、变异、组合、重构,使作品更具时代特征,让人耳目一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们的木刻版画艺术作品在与大众平等的交流中,明确表明了对当代许多严肃话题的思考。这些作品既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也得到了大众的喜爱。毫无疑问,他们是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传承人、生力军。他们的学术锋芒将指向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未来走向。在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艺术家的创作群体里,有大量虎虎有生气的年青木刻艺术家的参与、集聚,他们的活力、锐气与新知识、新观念,将使中国黑白木刻版画艺术充满新的生命力,似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后浪推前浪,永不停息。

以上种种论述表明:中国黑白木刻艺术的演进确立了在这个伟大时代历史的地位,更有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艺术家们充分施展聪明才智的宽广舞台。只要艺术家们卧薪尝胆、不断关注社会、体会人生、努力奋进,那么,这种与时代和人民同在的艺术,没有理由不走向新的繁荣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