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老舍先生大作《四世同堂》的朋友们相信一定不会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剧中人物感到陌生。
四世同堂说的正是北平沦陷后,北平市民们在日寇铁蹄下的生活情景。咱们的故事不过多交代时代背景了,咱们抛弃那些切入点,直接进入主题吧。
话说宁格格跟乌鸦姐妹二人身处乱世,本来想先藏上一阵儿,再图打算。但民族大义搁在眼么前儿,身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青年,面对小日本的横行霸道,这二人又岂能苟且偷生,置身世外?!
好在送她们姐妹穿越至此的那个牛鼻子老道茶炉子此前多次穿越时竟然置办下如此惊人的“收藏”,这让姐妹二人倍感振奋。姐妹二人商量来合计去,抗日杀鬼子咱不能当无名英雄,要干就得有个名号,叫什么合适呢?乌鸦从衣服口袋里摸出一只用黑纸折叠的鸟,把它举到眼前,坚定的说“就叫乌鸦吧。让这种老百姓嘴里不吉利的鸟盘旋在小日本的头顶,直到把小鬼子赶出中国的那一天!”宁格格拍手称好,于是,乱世之中,乌鸦组合横空出世!
首次出战,必须计划周详,装备完善。姐妹二人虽然在后世看过不少关于抗日的电影电视剧什么的,但那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东西,与残酷真实的实际相差甚远,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残酷,她们二人依然缺乏认识。不过,凭着手里的武器,姐妹二人相信,一定会初战告捷。
在21世纪,这姐妹两个别说打枪了,就连普通的五六半自动步枪都抬不起来。女生大学参加军训时,有谁没被步枪击发时的后坐力撞到过肩膀,哭鼻子的大有人在。穿越之后,不但人变得机灵了,就连体能和某些潜在的本领都被激发出来,姐妹二人不仅弹无虚发,而且个顶个儿的都是盖世豪侠……
第一次出动,姐妹二人未免还是紧张。
顺利的离开了密室,在巨大睡佛身后小蹲了片刻,听到外边传来嘈杂的人声,便知道进香还原的香客们陆续进山了。这姐妹二人分别从大佛背后偷偷溜了出来,详装是香客游人,慢慢儿的从墙角的阴影里走出来,低着头走出了大殿。
出了山门,姐妹二人站在小山坡下,惬意的伸了伸懒腰,长长的吸了一大口新鲜空气!
只有老天知道,姐妹二人窝在那小小的密室里,成天呼吸着通风孔里传递下来的空气,倍感度日如年。这下好了,总算可以重返人间了。
先不忙杀鬼子,先进城找个地方祭祭咱这五脏庙。
姐妹两个沿着出山的土路一阵疾行。
在通往市区的一条马路上,姐妹二人举目四望,想着能找个代步的工具,就在这个时候,身边忽然有人喊了一声“哎呀,您不是头些日子坐过我们哥俩儿车的那位公子爷么?!”
宁格格扭头一看,嘿!真是无巧不成书!身边儿就停着两辆洋车,拉车的这二位正是当日把她们送到睡佛庙的那两位车夫。
两位车夫跟见了亲人似的,连忙从车座下面抽出毛巾,使劲掸掉车座上的尘土,殷勤地把宁格格和乌鸦分别让进车里。俩车夫不约而同地问道“二位爷打算奔哪儿?我们哥俩儿这趟不要您使钱,我们白拉了!”
宁格格心头一热,心说这两爷们还挺仁义。嘴上却应着“我们刚从山里收完货回来,听说这北平城里来了日本子,不知道这日本子都是些什么人,咱内些老街坊们都还健在不?”
哥俩一前一后,拉起洋车,边跑边就里一句外一嘴的跟乘客们攀谈起来。
从车夫嘴里,宁格格和乌鸦大致整明白了当前的形势。
日本鬼子进城后,马上找了一伙子汉奸来组建北平维持会,意在让中国人治理中国人,他们好腾出手来继续进犯和蚕食其他尚未被攻占的中国国土。这伙子汉奸里有个名字引起了宁格格的注意:安德海。
宁格格诧异了。这安德海不是宋哲元的干亲戚么?怎么?
其实,那都是安德海那小子拿来糊嘴的瞎话,宋将军堂堂民族英雄岂能有个软骨头的干亲戚?!
安德海这小子现而今居然当上了北平的警察局长,听说成天跟在日本主子的屁股后边,对老街坊们吆三喝四的,耍尽了威风。
还有内俩原本说要秋后问斩的十恶夫妇董老蔫儿和大蜜也被日本人给放了出来。董老蔫儿摇身一变,成了日本鬼子跟前儿的汉奸特务队长,内个一肚子坏水儿的大蜜则重操旧业,成了统领八大胡同儿的妇女领袖。
还有个人,宁格格跟乌鸦并不熟悉,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他叫侯弘冶,据说是日本留学回来的,跟日本人相当熟络,被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任命为北平维持会长。不过,很多都是听说,拉车的这二位啥地位,根本连面儿都没跟这位会长大人照过……
一路聊天儿,很快就进了市区。
路过一亩园儿时,宁格格吩咐停车,她下车来到一处离街面儿比较远的四合大院门前,叫开了那户人家的门。
也不知道她都跟人家说了什么,反正等她走出来,坐上车,继续朝市里头奔以后,大约过了三袋烟的光景,那户大院门口便来了一驾大车,院里的人往大车上装了些箱子被服,然后一家子人把门给锁了,趁别人不注意又把钥匙顺院墙给扔里边儿,之后,大车绝尘而去,不知所终。
宁格格都跟人家说了什么让这一大家子人抛家舍业的就那么跑了?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书说简断,宁格格姐妹两个在离前门楼子不远处下了车。尽管两位车夫死活不肯收她们的钱,但是,以宁格格的做人之道,这车钱还是硬塞给了两位车夫。这两位车夫感动的一塌糊涂。头里已经给了他们那么多的钱,这次又给,平素里受尽汉奸鬼子欺压的车夫们忍不住连声夸赞遇上好人了。
在两位车夫泪眼婆娑的目送下,宁格格跟乌鸦提着小皮箱来到了街边儿上的一个小茶馆儿。
边喝茶边打眼四下里张望。
正这工夫,茶馆儿老板娘笑嘻嘻地站在二人的面前,问道“二位爷可还记得小女子?”
宁格格心下一惊!“糟了!被人认出来了!”她第一反应就是要伸手去摸枪,但马上被乌鸦有意无意的按住。乌鸦的面相一贯冷漠,但现在,竟然跟变戏法儿似的笑成了一朵桃花儿。
“怎么会不记得呢?哈哈!您不就是红月的老板娘么?”
到底是乌鸦,脑袋瓜就是比宁格格好使。
还真没说错,眼么前儿的这个小女子还真就是当年跟鲜鱼口开茶馆儿的小老板娘。老板娘有名儿有姓儿,姓甘,名叫宝儿。明面儿上是开茶馆儿的,暗地里,是国民党军事统计调查局驻华北地区工作站的交通员。而跟在她身边儿的那个有点儿呆头呆脑的伙计则是她的部下、军统杀手漠然。
这一切,宁格格跟乌鸦一点儿都不知道。
甘宝儿与漠然对宁格格和乌鸦同样不了解,只是先前有过一面之缘,今日又见,觉得亲切,过来招呼一声罢了。全无其他意思。但是,这种亲热却引起了乌鸦的高度警觉。
喝罢茶水,付了茶钱,与老板娘假装久别重逢般地客套了一番后,宁格格跟乌鸦离开了茶馆儿,在街边儿上叫了两辆洋车,坐进去,一路朝奔后海方向而去。她们饿坏了,吃了小一个月的压缩饼干,喝的都是密室中那口战备机井中的深井泉水,连蔬菜的叶子都没见过,小脸儿都没血色了。这俩丫头片子是沟奔后海的烤肉季而去的。说起这烤肉季,这中间儿还有些个说头,各位看官听咱给您接着往下捋……
民国初年,在京津一带还不兴吃烤肉,因为吃烤肉当时全讲究自己拌作料自己动手烤,随烤随吃才有滋味。因此您打算吃烤肉就得自己来动手自己烤着吃。
彼时吃烤肉比较冠冕点的地方,要算前门外正阳楼。此外就是推着车子串胡同卖烤肉的了,早先"烤肉宛"哥儿俩,就是推车子下街混起来的。到了民国二十年左右,民风渐渐开通,一下子吃烤肉大行其道,变成最时髦的吃喝。
专门卖烤肉出了名的,全北京市一共有三家: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的"烤肉陈";宣武门里安儿胡同的"烤肉宛"("宛"音读"满");后门什刹海义溜河沿的"烤肉季"。他们三家各有所长,也各有各的主顾。
烤肉陈地势宽敞,招呼周到。
烤肉宛支子最老,切肉、选肉都特别精细。
烤肉季小楼一角,高爽豁亮,雪后俯瞰后海,景物幽绝,对着雪景,真能多吃几两肉,多喝四两酒。
三家儿里最出名儿的还得是烤肉宛宛氏兄弟。老二有一手绝活儿:一边儿切肉,一边儿算账。
当时北平还用铜子,几吊几,几百几,算得是又快又准,不管有多少客人等着算账,他从来没算错过。后来不知道哪位仁兄替他大大的一宣传,愣说他有一架支子,是明朝泰昌年间的古董,到现在足足有三百多年了,支子老,油吃得足,肉不粘支子,因此肉烤出来特别好吃。大家受了好奇的影响,都一窝蜂拥到烤肉宛来吃,久而久之烤肉宛成了一枝独秀,不但盖过陈季两家,而且变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洋人到北平来观光,如果赶上寒冬腊月,烤肉宛也列为必"吃"的项目。
跟这儿能美美的吃上一顿,耗到夜里,再找机会找目标。
就那么地了。
姐妹两个到了烤肉季门前下了车,付完车钱后,姐妹二人站在飞檐斗拱的酒楼台阶下,仰望着烤肉季三个大金子招牌,感慨万千。宁格格在21世纪的那些日子里,几乎一有腐败活动就往后海跑,烤肉季不知道来过多少回。可眼么前儿这情景,却叫她倍感亲切。
宁格格跟乌鸦刚刚踏进门,打边儿上的耳房里转出一人,笑容可鞠地望着她俩。
宁格格没反应过来,乌鸦抢先一步护在宁格格身前,话里话外道“哎呦喂!这不是西门大官人么?怎么着?西门大官人不开镖局开饭庄啦?这买卖好,以后我们哥俩来您这儿用膳,就不用给钱了吧?哈哈!”
西门大官人不是开镖局的么?怎么改行了呢?
这还得从西门大官人深夜遇鬼和大蚂蚁出事儿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