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山海经(第五卷)
11187600000074

第74章 女娲炼石补天消除洪灾

那是我们祖先生活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有一天,人们正在劳动,突然间听到一声巨响,紧接着人们感到脚下的大地开始抖动,就连对面两座山也左右摇晃着撞在了一起。

霎时间,两座山由内而外喷出火焰、泥浆,从山顶滚滚而下,环抱群山,还发出“轰轰隆隆”的怪声,飞沙走石,一条山谷很快就被泥浆掩埋了。山顶喷发出的黑色烟雾瞬间淹没了整片山林,变成了漆黑一团。

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暴雨伴着泥石流从山上奔腾而来,洪峰铺天盖地,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那种摧枯拉朽的狂潮,瞬间将人们的生命财产毁于一旦。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幸存下来的人们在女首领的领导下,迅速迁移到远离灾区的山洞里住了下来。然后,女首领组织大家积极想办法进行抗灾救灾,人们紧密团结在一起,终于度过难关。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女首领带领人们面对自然灾难进行艰苦抗争的事情,就把这位女首领与抟土造人且具有无限爱心的女娲联系了起来,创造了一个生动的传说故事。

传说,那是在天神女娲创造人类之后,大地上非常祥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娲的子孙们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为了争当领袖大战了一场。共工战败后,气得用头撞了西方的不周山,结果把这座撑天的大柱撞塌了,天穹的四边也被撞毁了,天上塌陷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于是,天河里的水就顺着窟窿哗哗地倾泻了下来,淹没了田地、庄稼、牲畜和房屋,使得成千上万的人被这场天灾夺去了生命。

女娲眼看着她亲手创造的子孙们遭受如此灾难,是焦急万分,于是她决心炼石把天上的缺口补起来,这样就可以把她的子孙们从灾难中解救出来。

于是,女娲周游四海,遍涉群山,最后选择了东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作为炼石之地,因为只有天台山才出产炼石用的五色土,是炼补天石的绝佳之地。

女娲在天台山顶上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便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了。

天是补好了,可是却找不到支撑四方的柱子。要是没有柱子支撑,天就还会塌下来的。情急之下,女娲想到把背负天台山的神鳌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方。此时,炼石的芦柴已经烟火散尽,天空已经是碧青一色,女娲只好用剩下的芦灰填平地上洪水泛流时冲起的沟壑。

女娲补天之后,天地定位,洪水归道,烈火熄灭,四海宁静。人们终于摆脱了灾难,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大地上又出现了祥和的气氛,人们脚踏着比以前更加肥沃的土地,头顶着比以前更加明朗的晴天,无忧无虑,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这个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讲述的是母系社会女娲作为部落首领率领部落与自然灾害顽强抗击的事件。这则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最早记载于我国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经》之中。此外,在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著的《史记》也有记载。在古典著作《竹书纪年》、《淮南子》、《太平御览》等书中也均有记述。

还有另一个传说:传说伏羲有个妹妹叫女娲,她跟着哥哥一起管理华婿部落,百姓们生活过得非常安心。突然有一天,人们正在劳动,突然间听到一声巨响,紧接着人们感到脚下的大地开始抖动,就连对面两座山也左右摇晃着撞在了一起。

霎时间,两座山由内而外喷出火焰和泥浆,从山顶滚滚而下,环抱群山,还发出“轰轰隆隆”的怪声,飞沙走石,一条山谷很快就被泥浆掩埋了。山顶喷发出的黑色烟雾瞬间淹没了整片山林,变成了漆黑一团。

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暴雨伴着泥石流从山上奔腾而来,洪峰铺天盖地,高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那种摧枯拉朽的狂潮,瞬间将人们的生命财产毁于一旦。

焦急的女娲跑到山顶上一看,原来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他们从天上一直打到地下,闹得大地不宁,生灵涂炭,结果祝融打胜了,但失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

不周山崩裂了,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陷成一道道大裂纹,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食人民。

女娲看着百姓颠沛流离,十分心痛,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补起来。她离开所住的崖洞,爬过无数高山,淌过许多大河,到处寻求补天的办法,可是都无结果。

女娲疲倦极了,坐下来歇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位神仙告诉她,昆仑山顶堆满许了多五色宝石,用大火将宝石炼过,就可以拿来补天。

女娲醒来后,就直奔昆仑山。昆仑山高耸陡峭,更有狮虎等恶兽无数,普通人上不了山。但她一心一意想早日找到补天的宝石替天下百姓消灾,道路崎岖险恶,全不加理会,日夜兼程,来到昆仑山下。

在昆仑山下,女娲举头一望,到处是锯齿似的荆棘、犬齿般的乱石,不但上山无路,山顶更高不可攀。然而她不怕险阻,拨开荆棘,攀过乱石,手脚伤痕累累,仍不分日夜往上爬,正当爬得疲惫不堪时,荆棘丛中突然扑出一只老虎,对她张牙舞爪。

女娲正要躲避,老虎抢先一步一把抓住了她,张开血盆大口,要咬她的头。她镇定地说:“老虎,你先别性急,我这个头可以给你吃,可要等我去山顶找到宝石,补好天上缺口,你再来吃好不好?”

老虎似知人意,就放她走了。女娲再往上走,山越来越陡,雾也越来越浓,累得走不动了。她跌跌撞撞,爬爬滚滚,始终不停步。突然一阵狂风吹来,一只金毛雄狮从林中跃出,一口咬住女娲的头发。老虎从后面赶上来,对着狮子咆吼说:“这人是我先抓到的,说好她补完天后让我吃,你竟敢抢先?”

狮子听了放下女娲,和老虎厮斗起来。结果狮子不敌,被老虎赶跑了。但老虎生怕女娲再让狮子抢去,就尾随女娲,一直跟到山顶。

女娲在昆仑山的山顶上终于找到五色宝石。她捡了许多,堆在山顶上,烧起一把大火,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宝石炼成熔浆。眼看熔浆炼成,女娲高兴极了,一次又一次用双手捧起熔浆拿去补天,直至天上缺口滴水不漏,她才舒了口气。

这时,地上的百姓见天河水不再漏下来,纷纷重整家园,再过平安的日子。女娲知道大功告成,完成了心愿,于是履行诺言,满心欢喜地对老虎说:“你现在可以吃我了!”

说完,女娲伸长颈项,等老虎来吃。说也奇怪,老虎并不来吃,反而和气地说:“像你这样一个为民造福、舍己为人的姑娘,我怎么能吃?况且,你将天补得完整无缺,我看了也开心。只是你还有剩余熔浆,多补一些,不是更牢靠吗?”

女娲听了,觉得老虎的话有道理,于是把剩下的熔浆全捧起来,高举双手,预备将缺口再加填补。眼看就要到天顶了,哪知突然从南海刮来一股狂风,吹得地动山摇,女娲手中捧着的熔浆也吹掉了。

女娲一急,竟哭了起来。老虎见她这样,就对她说:“姑娘先不要哭,快骑到我背上,我们去把熔浆追回来。”

女娲果然止住泪,立即骑到老虎背上。老虎飞身跳下山崖,脚踏彩云,向光彩夺目的熔浆追去。

老虎背着女娲飞过三山五岳,飞过黄河长江,因为风太急了,始终没有追上。其后风渐渐平息了,他们加快脚步,哪知色彩斑斓的熔浆又慢慢向茫茫的大地落下去,他们唯有加一把劲儿向下追去。追到洞庭湖上空,眼看就要追上了,老虎一时高兴,吼叫数声,慢了脚步。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女娲来不及接回熔浆,眼看着熔浆直泻洞庭湖。熔浆一落到湖里,霎时间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照得湖水通明透亮,不久熔浆就变成了七十二座形态不同的山峰,在水中半沉半浮,为那白玉盘似的洞庭湖添上了迷人的景致。

女娲虽然惋惜,但又觉得熔浆落入人间,也是好事。她落下来,站在还没有凝固的山峰上,脚下踩的是绿宝石熔浆,留下了一双深深的脚印。她再行几步,原来还软的山峰就凝结了,成为一个小岛。

经过女娲一番辛劳整治,苍天总算补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天补好后,女娲担心天塌下来。这时有一大龟从东海游来,献出了自己的腿。女娲过意不去,将自己的衣服扯下来送与它,从此龟游水不用腿而用鳍了。

女娲用龟的四腿做擎天柱,因西、北两面的短些,故有“天倾西北”的说法,也因此太阳、月亮和众星辰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又因为大地向东南倾斜,所以一切江河都东流入海了。

女娲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歌颂的对象,是民间恒久崇拜的创世女神和始祖神。在我国,民间传说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有多处。

在山东日照的天台山上,有女娲补天台的景观,在补天台下有被斩了足的神鳌和补天剩下的五彩石,人们称之为太阳神石。

在陕西平利还有一座女娲山,山上建有女娲庙,气势宏伟,殿宇众多。据当地人们讲,当时女娲在炼石成功后,她奋力举石补天,第一脚踏力过猛,将此山踏歪偏向山南一侧了,故得名“偏头山”。

在山西晋东南的太行山,传说还留下了女娲炼石补天的遗迹,还有娲皇庙、娲皇宫等古老的纪念建筑。其中平定的东浮山,传说是女娲炼石灶的地方,周围还堆积有许多五颜六色和布满孔隙的浮石。据当地人们传说这就是女娲炼石时所产生的石渣。

在甘肃有一些地方,传说女娲补天时间为农历的正月二十。每逢这一天,人们就要家家烙煎饼,并在上面插上针,穿上红线,摆在地窖、水井、厅堂等地方,以纪念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的神话,为我们中华民族塑造了一个具有奇异神通而又辛勤劳作的母亲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母爱,她的创造精神和坚韧意志力,激励了中华儿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精神的不竭动力。

同时,这个传说还歌颂了女娲为了人类的生存,冒着生命危险而拯救人类,这种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使得我们中华民族千秋万代是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