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11177400000034

第34章 晏殊质朴

“原文”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覆,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寮,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译文”

晏殊还是少年的时候,张知白向朝廷举荐他,皇上招他到大殿前。正好遇上皇上亲自考试进士,就让他参加考试。晏殊一见到考题,就说:“我十天前就写了这篇赋,草稿还在,请求另外命题。”皇上非常欣赏晏殊的坦白。晏殊在馆阁中任职的时候,天下太平,皇上允许大臣们选不错的地方饮酒作乐。当时在馆阁供职的士大夫,纷纷摆酒设宴,以至于楼阁酒馆都提供陈设帷帐,成了士大夫们游乐休息的地方。晏殊那时家境非常贫寒,不能外出游乐。独自留在家中,与兄弟读书学习。有一天朝廷挑选东宫官员,忽然从宫中批准任命晏殊。当朝的大臣们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第二日进宫回复,皇上告诉他们说:“近来听说馆阁中的臣僚们无不宴饮游乐,夜以继日,只有晏殊闭门与兄弟一起读书。这样谨严厚重的人,正该做东宫官。”晏殊接受任命后,轮到他进宫应对,皇上当面讲了任命他的原因。晏殊的对答质朴无华,他说:“我不是不喜欢宴饮游乐的人,只是因为贫寒而无法去玩。我要是有钱,也一定会去。我只不过缺钱不敢出去罢了。”皇上更加欣赏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主的礼仪,对他逐渐更加宠爱。在仁宗朝时,晏殊终于得到了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