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语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11163500000020

第20章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是个杀狗卖肉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后,沛县县令惊恐万分,打算响应陈胜,就派樊哙去召刘邦来相助。不料刘邦带了几百人来时,县令又反悔起来。于是,刘邦说服城里人杀了县令,带领二三千人马誓师起兵。

夏侯婴与刘邦也早就有了交情。他原来是县衙里的马夫,每次奉命为过往使者赶车,回来时经过刘邦那里,总要与刘邦闲谈很长时间,直到日落西山才走,后来夏侯婴当了县吏,与刘邦交往更密切了。一天刘邦与他闹着玩,一不小心打伤了他。有人告刘邦身为亭长,动手打人,应当严惩,夏侯婴赶紧为他解释。不料,后来夏侯婴反以伪证罪被捕下狱,坐了一年多班房。后来刘邦在沛县起兵,他和樊哙主动参加,并担任部将。

刘邦的势力逐渐发展后,有个名叫灌婴的睢阳人又来投奔他。灌婴,本为贩卖丝绸的小商人。此人后来也成为刘邦的心腹,带兵转战各地,立了不少战功。

公元前208年,刘邦根据各路起义军开会的决定,带领人马西攻秦都咸阳。第二年初,刘邦大军兵临陈留,把营扎在城郊,当地有个名叫郦食其的小吏前来献计。

郦食其对刘邦说,现在您兵不满万人,又缺乏训练,要西攻强秦,如进虎口。不如先攻取陈留,招兵买马,等兵强马壮后再打天下。郦食其还表示,他和陈留县令相好,愿意去劝降;如县令不降,就把他杀了。

刘邦采纳了郦食其的计谋。郦食其连夜进陈留城劝说县令,但那县令不肯起义。于是,郦食其半夜割下他的头颅来见刘邦。第二天刘邦攻城时,把那县令的头颅高悬在竹竿上,结果守军开城门投降。在陈留,刘邦补充了大量粮食、武器和兵员。

接着,郦食其又推荐了他颇有智勇的弟弟郦商,郦商又给刘邦带来了四千人。刘邦就任命他为副将,带领这支队伍西攻开封。后来,刘邦又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即皇帝位,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当皇帝后大封功臣,樊哙、夏侯婴、灌婴、郦商等人也先后被封为舞阳侯、汝阴侯、颖阴侯和曲周侯。

后来《汉书》中评论他们四人时写道:“舞阳侯原来是操屠刀的,滕公(汝阳侯夏侯婴曾出任过滕令)原来是个马夫,颖阴侯原来个商贩,曲周侯原来是个庸夫,这些人因为交给刘邦,好比攀着龙鳞,附着凤翼,以致获封侯之赐,得以与天子在大街上并驾齐驱。(午阳鼓刀,膝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圾,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囊萤映雪

【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车胤传》、南朝·梁·任《为萧扬州荐士表》。

晋代时,车胤从小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不能在晚上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真得好像一盏灯笼似的。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晋朝还有个叫孙康的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消,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被雪映得,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跺跺脚,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

后来人们把这两个故事联系起来,便成了“囊萤映雪”这个成语。

髀肉复生

【释义】髀:大腿。比喻长久处于安逸环境中虚度光阴,对自己以后不能再有所作为而忧虑。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失败,丧失了地盘,只得听从孔乾建议投奔汉皇族刘表。一天,刘表请刘备喝酒聊天。

席间,刘表对刘备说:“上次没有听您的话,失去了一个好机会,真可惜!”刘备安慰他说:“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战事。上次失去机会,怎么知道今后不能再碰到呢!机会是没有尽头的。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后悔了。”

两人交谈得很投机,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回到座上的时候,忽然留下泪来。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道:“怎么啦?您是不舒服还是有什么心事?”

刘备感慨地叹息着说:“没什么,实说吧。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一晃就是五年,闲居安逸,用不着骑马,髀上的肉复长,又肥又松。一想起时光过得这么快,虚度了光阴,人都快老了,复兴汉室的功业一点也没有建成,因此心里非常难受。”

魑魅魍魉

【释义】魑魅:古代传说山里、湖沼里的鬼怪。魍魉: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用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率军征讨小国陆浑。路过洛阳郊区时,为了炫耀武力,他竟公然在周朝境内陈兵示威。

周定王非常惊恐害怕,急忙派大臣王孙满,带上许多礼品,去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对周定王派来的使臣十分无礼,耀武扬威地向王孙满问道:“你们周朝王宫里珍藏的鼎是个什么样子?大小轻重怎么样?”当时的“鼎”是周王朝最高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鼎,就表明他有夺取周王朝政权的野心。

王孙满含蓄地说:“鼎上铸有妖魔鬼怪等图像,这是为了使老百姓都了解妖魔鬼怪的凶恶形象,即使到了山林水泽之处,碰见魑魅魍魉也能识别躲避。要得到王位,不在于有没有鼎,而在于有没有很高的威望。现在周天子地盘虽然已经不大了,但是他的德望还在,所以,鼎的轻重是不能询问的。”

楚庄王听了王孙满的一番议论,考虑到自己实力还不够雄厚,没有达到“问鼎中原”的程度,特别是威望还不足以服人,便带兵离开洛阳。

乘兴而来

【释义】趁着一时高兴而来,表示高高兴兴地前来。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王徽之传》。

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着名的书法家,他的儿子王徽之也是一个着名的书法家,王徽之曾经当过官,后来把官辞了,到山阴(今浙红绍兴)去过起隐居生活来。

有一天,天上下起了大雪,不久,把四周覆盖成白茫茫的一片。到了半夜,雪忽然停了,月亮出来了。王徽之一觉醒来,从窗口望见一轮明月挂在空中,发出清冷的光芒,衬着四周皑皑的白雪,景色十分迷人。他顿时来了兴致,取来酒食,坐在窗下,欣赏着窗外的美景,饮酒吟诗,其乐无穷。

喝着喝着,王徽之忽然想起了他的好朋友戴逵,顿时来了兴致,想与他一起饮酒。于是,王徽之就备好船,连夜去拜访戴逵。

戴逵住在剡溪(在曹娥江的上游,属今浙江嵊县),离王徽之住的地方很远。天蒙蒙亮的时候,王徽之才到达戴逵住的地方。奇怪的是,王徽之并没有上岸,却叫船夫掉转船头返回山阴。

后来有人问他:“先生跑那么远的路,半夜里专程去拜访戴逵,为什么到了他家门口又不去见他呢?”王徽之回答说:“我当时是乘着兴致去的,到了他家门口,兴致已经没有了,所以就没有见他。”

“乘兴而来”常与“兴尽而返”连用。

割席断交

【释义】指朋友之间因意趣不合而断绝交往。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是东汉末年有名的隐士,他在辽东隐居了三十多年,三国时的魏文帝曾请他出来做官,他一直不肯答应。

管宁年轻时,曾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名叫华歆,他们在一起种地,一起读书,过着很平淡的生活。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地里锄草。忽然,管宁的锄头挖在一块坚硬的东西上,发出很响的声音。管宁以为是块石头,就把它挖出来,却原来是块黄灿灿的金子。管宁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块金子,顺手捡起来丢到了地边。

华歆听见了响声,扭头一看,见是块金子,忙跑过去把它拾了起来,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神色。他正要把金子收起来,却看见了管宁一副不屑一顾的表情,顿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他又看了金子两眼,只好把它又丢到了地上。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坐在书房里读书。那时候,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他们俩坐在一条席子上正读着,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有一位当官的乘着马车路过,前呼后拥,十分气派。

管宁只顾读着书,根本没有听见外面的吵闹声。而华歆却读不下去了,他忍耐不住,就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热闹。他看了好一阵,直到那位当官的走远了才回来。

华歆坐下以后,心里却还是静不下来。他忍不住对管宁说起刚才那位官员来,说他的场面是如何阔气,气派是如何大。他说得眉飞色舞,脸上流露出非常羡慕的神情。

管宁听着,心里非常厌恶。他这时已看清了华歆的真实面目,知道他向往的是荣华富贵,与自己的志向完全不一样,就拿刀把两人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成两截,对华歆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从今以后,我们互不相识!”

“割席断交”又作“割席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