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和网络做个好朋友
11162100000065

第65章 网络依赖心理的形成与亲情缺失有关

张俊杰从小就爱玩游戏机,爱看卡通书。长大后更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是到了晚上妈妈要到街上的各个网吧去找他回来,为此挨过不少的打骂。初中时夜里十一二点才回家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到了高中更是变本加厉,有时一两天都不回家,泡在网吧里玩电脑。

终于,老师找到了张俊杰的家长了解情况,因为他已经好几天没来学校上课了。张俊杰的妈妈很无奈地对老师说:“过去在小学时,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初中成了中等,到了高中成绩变成中下了。他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愿意独来独往,情绪的波动也比较大。”

接下来,老师还了解到:“张俊杰的父亲是一个农转非的工厂职工,平时好在外面打牌,有时能几天在外面打牌不回家。为此,张俊杰的母亲常常抱怨。并且,张俊杰父母的脾气都不好,夫妻常常吵架。有时,张俊杰的母亲也会将对丈夫的不满迁怒于他。”

张俊杰的妈妈说:“我在市公交公司上班,每天都要倒班,早上四五点就要出家门,晚上有时十一二点才回来,孩子从小就跟着他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自从孩子经常到外面玩儿电脑,我就要求他父亲管他,但他对孩子要么打骂,要么就不管。他好像从小对孩子就很少关心,不能说他不爱孩子,但是从来也不多和儿子说话。比如,孩子小时候曾要求父亲带他出去玩,但他父亲总是敷衍,很少正经陪孩子玩儿过。说起这些来,也真的有些对不起孩子。”

听到这,老师终于明白张俊杰沉迷网络的原因了。于是反问张俊杰的妈妈:“您没有意识到上网玩儿游戏,已经成了孩子的一种心理依赖了吗?”张俊杰的妈妈默默的低下了头。

张俊杰依赖网络的背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情感的缺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父母家人的爱和亲情,而在孩子的成长背景里,由于种种原因,他不能从父母和家庭中获得亲情的理解和支持,才转而迷恋网络和游戏,这偶然中其实存在着必然。

因为在家庭中感受不到关怀、感受不到爱而开始在网络中寻找安慰的孩子不在少数,这些情况不能不让人担忧,更不能不让父母们反思。

现如今,许多家长对网络和网吧深恶痛绝,有的甚至把它和“黄、赌、毒”并列为对青少年的第四大危害。面对孩子玩电脑上瘾,有的家长每天四处追踪,只要追到网吧里,不仅打孩子,连网吧的电脑也要砸;有的家长甚至半夜里向派出所报警,请求把儿子带走……那么,孩子上网成瘾,究竟是谁的过错呢?

当然客观上存在一些原因,比如:社会风气不良,家校教育失误,网吧和游戏公司行业管理不完善,网络本身的匿名性、开放性等。但是,同在一个蓝天下,为什么大部分孩子没有“网瘾”呢?究其原因,这些是因家中父母感情不和,有的本身就是单亲家庭,还有的存在着与父母沟通的障碍,依赖网络就是为了远离父母!

还有就是孩子的个人原因我们也不能忽略。不如有一些孩子在性格上存在缺陷,比如:性格内向、成就感低、自控能力差,不能拒绝诱惑,承受挫折能力差,缺少朋友和亲情,在人际交往中经常出现阻碍与困惑等。这是孩子上网成瘾的重要原因;或者某些孩子身心发育不同步:我国独生子女一代生理早熟,心理滞后,性欲望与日俱增,但性心理却极不成熟,因为对性普遍存在神秘感,极易受不健康网站和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拔;或者某些孩子具有消极的学习动机,如:我不得不学习,这就造成了普遍的厌学情绪,再加上某些教育的应试化和非人性化,导致了青少年的学习压力很大,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上网聊天、玩游戏则是获得理解和成就感的一种途径;或者某些孩子受到好奇与从众心理的驱使;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理倾向。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常常抱着好奇的态度介入,如果此时不加以正确引导,常常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沉溺其中。

但说到底,孩子依赖上网的心理的形成,是与亲子沟通不良分不开的。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很多家长忙于工作而顾不上教育孩子,造成家庭和父母责任的缺失,使孩子和父母之间常常缺乏交流和沟通。这些都导致青少年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苦恼期。长期受到的压抑,需要一条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聊天无疑提供了这一途径。

有人说,父爱是孩子的太阳,是成长不可缺少的阳光;母爱是孩子的月亮,帮助孩子在黑夜找到方向。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孩子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既离不开和父亲的交流,也离不开和母亲的沟通,并且如果父母关系和谐,家庭氛围温馨,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更为有利。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迷恋上网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要想拯救那些从心理上依赖网络的孩子,家长首先要从感情上给予孩子关怀,帮助他们一起克服网络的不良吸引,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