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化学故事总动员
11161900000009

第9章 化学药剂师格劳贝尔

格劳贝尔,德意志化学家和药物学家。

格劳贝尔,第一个提出盐是在酸与碱作用下形成的清楚概念,认识到所有盐都包含酸和碱的组成部分;提出“亲合力”观点,认为加热氯化铵和氧化锌时,氧化锌同酸化合,是因为氧化锌有较大亲合力,能把氨释放出来;在维也纳矿泉水中发现“奇盐”,即硫酸钠;发现食盐与硫酸混合产生硫酸钠,当时被称为“格劳贝尔盐”,并首次作为泻药使用,后竟成为“万应灵药”;发明用无水硫酸钠除去过油类和无机酸中的水分;认识到所有汞化合物都有毒;改进和发明各种类型蒸馏器和炉子……

格劳贝尔童年受教育很少,在德国各地奔走谋生,主要从事药物制造和出售,并在工作中获取知识,自修化学。虽然格劳贝尔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教育,不是科班出身,但他的研究和发现运用到生产中后,为农业、医学、工业制造等各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他的研究兴趣却是从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开始的。

格劳贝尔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他要逃难去维也纳谋生。可是,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的身体极度虚弱,在穿过一片茂密的古林时,他病倒了。有一位好心的僧人把栽倒在路边草丛中的他救回了家。

当他醒来时,一支随风摇晃的残烛伴着他,小草屋子里几乎是一贫如洗。

“我怎么会来这儿呢?”

“你病得很重,我的孩子。当我们发现你的时候,你正人事不知地躺在路边。”一位穿袈裟的白发老人回答了他。

“那么您是什么人?”

“我是僧人,是出家人。小伙子,你打算去哪儿?”

“我是个做镜子的匠人,现在孤身一人,到处流浪。想去维也纳找个差使,挣钱糊口。”

“到维也纳还远,你现在病成这个样子,先住下来再说吧”。

格劳贝尔刚想说声感谢,却又晕眩过去。

老人采集了许多草药,但他仍治不好格劳贝尔。老人告诉他,他得的是斑疹伤寒病,这种病人身上会出现斑疹,浑身发烧,头发脱落……不过,听人说在诺埃施塔特的葡萄园里,有一种泉水能治这种病,说不准喝一些泉水能治好这种病。

于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和一个身患病痛的青年,就那么艰难地向传说中的“圣水”进发。经过一天两夜,他们终于到达。老人一舀一舀地给格劳贝尔盛着“圣水”,一月后,他居然奇迹般痊愈了。

格劳贝尔思忖着,这种泉水竟然蕴藏着这样神奇的功效!多么神秘的东西呀!究竟包含着什么成分呢?他不得其解。但他却不想放弃,暗下决心一定要弄清楚那泉水到底怎么会成为“圣水”,就像那位好心的僧人帮助自己一样,学习医术,用“圣水”,用自己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解除苦痛。

从这一刻开始,格劳贝尔开始了他漫长的自学之旅。他先后在萨尔斯堡、卡塞尔、巴黎、汉诺城、黑森等城市的药房工作求艺,学得了一手高超的技艺。后来,他有了自己专门的实验室,开始自己配制药品,并进行实验。经过反复实验,他用绿矾石(硫酸铁)制成了浓硫酸,又以此制得了“蓝矾”和“白矾”。从此,他又发明了一系列的药品。当然,他也终于弄清楚了“圣水”起死回生的功效所在,并从中分离出一种“神奇的盐”,拯救了一大批患者。

17世纪60年代初,56岁的格劳贝尔双腿开始麻痹,面部也变得铁青蜡黄,实验室的工作终停了下来,助手们也接二连三地走了,只剩下孤独的老人。八年后,格劳贝尔在孤独寂寞中告别了人世。

格劳贝尔对自己严格要求,扎扎实实地打下基础,一生乐于助人,他热爱祖国,并真挚地追求奉献于他人。在他自己整理的文集和资料中,他曾写下:“要我说,无论是伙计、技师,还是学者都该是高尚的助他的人。为此,就得寻求探索,不管命运如何,都能悟出求索的价值。世上有太多有用的东西,尽管去寻找吧!那就是科学!”

格劳贝尔的一生,可以说是艰难曲折的一生,漂泊动荡的一生。即使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他仍坚持研究,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真是令人深感敬佩。但人们的尊敬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因为他伟大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