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第九卷)
11120800000027

第27章 东家之丘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近在身边的知名人物。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是不知而曰然者,何?’另据《孔子家语》:孔子的西邻不知孔丘为何人,只要有人问及孔子的,他都称呼孔子为‘东家之丘’。”

东汉时候,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叫邴原,当时跟随他学习的弟子有几百人。邴原既不做官,也不攀高结贵,以学识和品格著称于世,很受人们的仰慕。

邴原年少的时候很苦,十一岁时父亲就死了。家里一贫如洗,他又是孤儿,生活十分艰难。邴家的邻居是一位教书先生,一天邴原边哭边经过他的家门。先生见邴原哭得伤心,便问:“喂,为什么哭呀,快告诉我!”

我非常羡慕其他的孩子跟你学习,但是我没有父兄,交不起学费,不能跟你读书,所以很伤心……”

先生被他的求学精神感动了,便安慰他说:

“只要你有志气,肯下功夫学,我不收你的钱,你明天就过来读书吧!”

邴原学习非常刻苦,一个冬天就背诵完了《孝经》、《论语》,先生非常喜欢他。

几年之后,邴原长大了,便想离开家乡到外地投拜名师。他积攒了一点旅费,背上书袋,投到安丘县的孙崧门下,孙崧推辞说:

“邴原啊,不是我不肯收下你,只是我确实不适合做你的老师,你的家乡就有一位著名的大学者郑玄,他住在高密县,和你家同属青州。郑玄纵览古今,博闻强识,是当今学子的楷模。你却舍弃他而跋涉千里跑到这里来,岂不是像从前孔子的邻居一样,不知道他的名气,只认识他是东家的那个‘丘’吗?如今你不也是把郑玄看做是当年‘东家之丘’了吗?”

邴原辩解说:“先生之言确实是苦口的良药,但您没有理解我的心意。人各有志,因而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因而才会有登山采玉的,有入海采珠的。你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的深浅,入海的人不知道山的高矮吗?先生说我将郑玄看成了东家丘,那一定觉得我是西家的愚夫啦?”

“不,不,”孙崧连忙解释,“你们那里的许多人我都认识,真的没有发现没有像你这样的求学者。你有很高的志趣,我不如你呀,不如我送你一些书,你另请高明吧!”

邴原只好收下孙崧送给他的书,辞别孙崧,另外求学去了。

发愤忘食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十分勤奋。

此典出自《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楚国叶县的县尹沈诸梁去拜访孔子的学生子路,请他谈谈对孔子的认识。沈诸梁满怀希望而去,但是子路一言不发,他只好怏怏而回。过了几天,子路把这事如实地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非常生气,埋怨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说呢,他在研究学问的时候,非常刻苦,甚至连饭都忘了吃,等到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的时候,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衰老将要临头了!”子路面有愧色地说:“老师,我当时糊涂,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现在我明白了,今后如有人再问老师的为人,我一定照老师的话回答。”孔子听后笑着说:“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