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如何让生意来找你
11114100000019

第19章 股市强人:当所有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1)

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

——李嘉诚,江南春拜访李嘉诚,李嘉诚如是说,2006尽量挤出时间使自己得到良好的休息。只有得到良好的休息,才会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去面对突而其来发生的各种事情。

如果我连一股(长实)股票都没有,若你是股东,相信都会选我做(集团)主席。

假如我持有一间公司一些股票,但感到我无法在友善环境下增加股权,在双方谅解的情况下,我便会卖出我的股权图利。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在一个有危机感的时候,我们更加要冷静、和谐。

我们长江要生存,就得要竞争;要竞争,就必须有好的质量。只有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信誉,才能保证长江的发展壮大。

股市杠杆,以小搏大

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李嘉诚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香港财经发言人曹仁超时有过这么一段话:

《21世纪经济报道》:假设给你重新选择一次,年轻的时候你是否还会选择投资分析?或是像李超人(李嘉诚)那样做实业?曹仁超:……李嘉诚做实业之外也做股票,只是我不能告诉你们。李嘉诚真正发迹是靠地产股市。长江的成长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小地产商借助股市杠杆,以小搏大,层层控股的历史。李嘉诚在股市的作风,一如他在地产一样,“人弃我取,低进高出”。

1973年,由于股民盲目入市投机,恒生指数攀升到脱离实际高位,股市一泻千里。恒生指数由历史新高(1774.96点)迅速滑落到1974年12月10日最低点150点的水平。1975年3月,股市形势好转,开始缓慢回升。在这次股灾中,投资者普遍受到巨大损失,谈股色变,视股票为洪水猛兽。

人,李嘉诚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实利,大大超过了当年牺牲的股息。这就是“低进”。

1985年,香港怡和洋行为了减轻置地公司的负债,不得不断其一指——出售港灯减债。其首选的买家,自然是李嘉诚,只有他出得起理想的价格。但李嘉诚却不做出任何表示,欲擒故纵(一年前就想收购港灯),使怡和大班如坠五里雾中。结果怡和大班按捺不住,主动向李嘉诚抛去绣球。李嘉诚以比前一天收盘价低1元的折让价,即每股6.4港元收购了港灯34.6%的股权。仅此一项,就为和黄股东节省了4.5亿港元。

在这里李嘉诚就是抓住卖家急于脱手减债的心理,欲擒故纵。6个月后,港灯市价回升,涨到8.2港元/股。李嘉诚出售港灯一成股权套现,结果获益2.8亿港元。这就是低进高出,两头赚钱。

在李嘉诚的商战中,“人弃我取,低进高出”的事例举不胜举,他是股海的弄潮儿。李嘉诚每一次大进大出,几乎都能准确地把握时机,正确预测到股市未来的走势。

也许你会觉得这很神奇,很难掌控,其实不然。股市的兴旺与衰微在很大程度上与政治经济因素有直接关系,粗略看来有一定的规律性。古人云“工夫在诗外”。要研究这一规律,那么你就要每时每刻都关注整个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时势变化。李嘉诚之所以能够把时机掌握得那么准,就是因为他不时关注整个国际时势的结果。一些普通的股民坐井观天,眼睛只盯着股价变化表,对大势的变化漠不关心。这样,表象、假象就会很容易迷惑他们,时有被套住之虞,就算哪一天很有收获,也不过是侥幸罢了。

每每李嘉诚都能成为股市和地产大灾难中的大赢家,这其中有什么为是带有冒险性的。但是,李嘉诚的赌博靠的不是运气,靠的是他对形势的密切关注和精确的分析。即使是冒险,也绝不是盲目的冒险。那么,李嘉诚是怎么判断的呢?李嘉诚认为,不管是什么产业,都有它自己的高潮与低谷。遇到低谷时,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放弃,有的是因为老板的鼠目寸光而放弃,有的是因为资金出现问题而必须放弃等。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就要静下心来认真分析一下:这个产业真的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吗?这个产业还会有高潮来临的那一天吗?

如果在你精确的分析下,您觉得这个产业仍处在向前发展的阶段,只是因为某些客观的因素导致其处于低潮,就应选择在“别人放弃的时候出手”了。在这个时候出手,你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从而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收益。

做生意当然是有风险的,不可能十拿十稳,多多少少有一点冒险成分。风险有多大?利益有多大?这就需要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有一些商人,自己只要有五成胜算就足够了;而有一些商人,对他们来说没有八成以上胜算就不敢采取行动。

如果在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下,风险与利益是成正比的。前者敢于冒险,很容易倒大霉,也很容易暴发;后者行事以稳妥为准则,却难求快速成长。但如果你比别人分析得更准确,在别人算到不足五成胜算,而你却算到有六七成甚至更高把握时,你不想发财都很难了。李嘉诚正是靠着这种机会快速发展的。当然,这与他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大集资

对于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承诺,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并且一定要能够做到。

——李嘉诚

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股市很是兴旺,恒指连年攀升。到1987年,股市更是火暴,由开年的2800点直线升到历史高峰的3950点。牛气冲天,这个时候不售股集资,待到何时?在股市中,狂升后面往往就是下跌。李嘉诚预计股市将会崩溃,但不太可能发生在年前。

于是,1987年9月14日,李嘉诚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长实系四家公司——长实、和黄、嘉宏、港灯合计集资103亿港元。这是香港证券有史以来最大一次集资行动,对市场影响极大,引起全港轰动。李嘉诚亲自向与会记者及证券界讲述这次供股计划。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李嘉诚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让台下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这次香港证券史上最庞大的集资计划,长实承担约为一半的金额,其他的由包销商及股东负责。其具体办法是:按当日股市价格二成折让,长实以十供一的形式,每股供价10.4元,集资20.78亿元;和黄以八供一的形式,每股供价11.2元,集资37.53亿元;嘉宏以五供一的形式,每股供价4.3元,集资27.78亿元;港灯以五供一的形式,每股供价公众发售。他们分别是万国宝通国际、获多利、新鸿基、加拿大伯东融资及百利达亚洲。如果一切顺利,所有股东接纳供股,长实系公司在市场所吸纳的资金将高达65.06亿元。

但是,1987年,华尔街大股灾突如其来,事发前并无明显兆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狂泻508点,造成香港股市恒指暴跌420多点。10月20日早上,联交所主席李福兆宣布停市4天。四天后,香港股市崩溃,恒指下跌1121点。当初所拟定的供股价高出市价30%以上。按照包销计划,长实系的大股东或控股公司承担一半供股责任,共计50亿元外,其余的由上述五家包销商及数百个分包销商共同承担,为15.06亿元。

这个数字对于香港这五家包销商来说,本没有太大难度。但是此时市况不景气,各信托基金的经营非常艰苦,如果要这五家包销商承担太多的供股额,唯一的办法就是按其股份抛售套现,这将对市场构成强大的压力。因此,外界人士都认为长实系应该取消供股计划,以缓和甚至消除市场压力。

为此,获多利连同多家金融机构上门游说李嘉诚,想让其取消集资计划,但都失败了。这一点我们不难理解。只要站在长实系的立场上,取消供股计划是不可能的事。为什么呢?因为长实、和黄、嘉宏、港灯,他们都是香港的大财团,一向以信誉为重。李嘉诚一旦取消集资计划,就意味着在别人眼里,长实系终于要顶不住市况逆转带来的冲击而低头了,会给人留下话柄。

再说,李嘉诚在还没有宣布供股计划前,就对未来的发展大计做了周密部署。如果取消集资计划,那么那些发展大计将会胎死腹中。对于在游说没有成功的情况下,他们宁愿艰苦地挨过这次难关,也不愿意贸然开罪自己的财神爷。他们放弃了取消集资计划的请求。李嘉诚一直以来都是个说到做到、一承诺就兑现的人。当有记者问:“这次股市大跌,集资计划是否会有改变或暂时取消?”李嘉诚指出:“这次集资,其中50%是由我认购包销的,和其余包销商的正式合同尚未签署,如果要暂时取消在法律上是可以的。但我不想给人批评为不守信用,因为股价跌落就取消包销,以避免损失,所以我个人承担的责任一定照数兑现。……我希望维持长实系的合理股价,老实说,原因之一,也是在求巩固长实系各公司的信誉。”

实际上,按协议规定,长实一半的新股由李嘉诚本人包销,共计现金10.385l亿元。仅是包销长实新股数,李嘉诚的账面损失就达3.5亿元。但李嘉诚没有因个人的利益得失而选择失信于人。在他的努力下,长实系四家公司百亿集资计划按期进行。

1987年度长江实业除税后之综合纯利为15.89亿港元,和1986年相比,增加了23%(1986年为12.829亿)。因此,在1988年元旦聚餐会上,李嘉诚满怀自豪地说:“在过去两个月来,香港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经历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的波动,但我们公司和联营公司,整个集团都做得很好,以智慧和辛勤争取得来的业绩,比去年更为有利,更为稳定。1987年的纯利,有一个良好的数字,而集团的一切,前途都是非常美好的。”

投资家与投机家

当生意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绝不可有贪心,更不能贪得无厌。

——李嘉诚

1987年,大盘崩溃,当时长实系约占香港总市值15%的上市股票,下跌3成。依常规,这正是长实向社会廉价收购本系散股的好时机。当然,李嘉诚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10月23日,李嘉诚向香港证监会提出了一个“稳定股市”的方案:用15~20亿港元收回长实系在市面上的散股,以便“协助本港股市的稳定”。收购及合并委员会接纳了李嘉诚的“救市建议”。但规定,李嘉诚所购入最高限额之股份,必须在一年内以配售方式出售;同时购入股份时必须每日公布详情。这意味着,若在一年限期内,股价继续下跌,李嘉诚收购的股票必蚀本。

一般来说,股灾之后,必有两至三年的低迷。结果大出人意料之外,1987年年底香港股市就开始回扬上冲,到1988年4月14日,恒指收市报2684点,和1987年年初相差无几。结果,李嘉诚未蚀本,反而赚取了一点小头。

李嘉诚不仅是股市上的高手,也是投资债券的高手。众所周知,购买债券是一种极保守的投资,持有人只能享受比定期债券有1~3年的期限,若认定该公司业务有可靠的增长,可以用债券换成该公司股票,从而获取更大收益。若不看好该公司的未来,也可在债券期限界满内,连本息套回。所以这种债券不仅风险小,还比较灵活,能转换为股票。可以说这种债券是将债券和股票的优势合二为—,较为稳健。

1990年,李嘉诚购买了约5亿港元的合和债券。加上另外购买了爱美高、熊谷组等13家公司的可兑换债券,总额高达25亿港元。结果是胡应湘的合和债券表现十分出色。李嘉诚抓住机会,马上把合和债券兑换成股票,使其价值大幅度上升,由当初价值5亿升值到3年后的9亿,账面溢利达3亿多港元。当然,李嘉诚购入的其他可转换债券,获得的利益也不差。

幸运成全不了股市常胜将军,李嘉诚之所以能成为股市强人,靠的还是他是一个投资家。因此,他在每一次股灾之中都能够安然度过,而不至于翻船落水。和黄集团的行政总裁马世民在会见《财富》记者时说:“李嘉诚是一位最纯粹的投资家,是一位买进东西最终是要把它卖出去的投资家。”

马世民的话,揭示了李嘉诚在商场上的角色优势——这种优势,或许很多人都明白,但在急功近利心理的驱使下,许多人都不愿做这种角色,而宁可做投机家。

投资家与投机家的区别就是,投资家对一家股票的着眼点是看它是否有潜质,通常作为长线投资,既可趁高抛出,又可坐享常年红利。虽然获得的股息不怎么高,但持久稳定;投机家一般只会作短线投资,借暴涨暴跌之势,大炒一把,牟取暴利,运气好就会一夜暴富,运气不好对一个聪明的商人来说,他看到的应该是:只有赢利的业务,而没有永远的业务。不管什么业务,当它走过自己的成熟阶段之后,衰落就是它的归属。而这个时候,如果不进行自我调整,还把它抱在怀里,不肯松手,那么你必将随着这项业务的衰落而走向失败。

骑牛上市,借熊退市

对我自己来说,股东相信我,我能为股东赚钱则是应该的。

——李嘉诚

按证券条例中的规定,公司上市必须拨出25%以上的股份挂牌向公众发售,也就是说一家家族性的上市公司,其实质仍然是公众公司。

在商场上有“进取”和“淡出”两种说法。所谓“进取”主要包括公司上市、收购公司以及供股集资。而将公司私有化,取消其挂牌的上市地位,即是“淡出”。这里所说的“私有化”是一个专门名词,是指改变原上市公司的公众性质,使之成为一家私有公司。

其实“淡出”也就是收购,即大股东向小股东收购该公司的股票,使其成为大股东的全资公司。只不过取消挂牌后的私有公司,不能再从社会集资,也不再具有以小搏大、以少控多的优势。

在李嘉诚的一生中,共有三次将公司私有化。这三次分别是收购国际城市、青洲英泥和嘉宏国际。为什么李嘉诚要将自己麾下的公司私有化呢?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