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上)
11097900000026

第26章 苏联SS-18洲际弹道导弹

SS-18洲际弹道导弹(苏联命名为RS-20)在60年代末期发展成功,是SS-9导弹的后续型,而且在尺寸上超过任何苏联现今第四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事实上,当1987年美国泰坦二型导弹除役之后,在体积与投掷掷重量上,SS-18导弹都远大过于任何已部署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它在1974年开始部署经整修及升级的前SS-9导弹的掩体中。这些掩体后来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据报导现在已可承受超过每平方英寸5000磅(每平方公分365千克)的压力,美方称之为“超级强化工事”,实当之无愧。

持续的部署直到1982年止,从那时数量就保持在308枚,主要部署于俄中部泰瑞坦导弹试验中心附近半圆地区中6个发射阵地里。一型与三型均配备单一的大当量弹头。二型则有8到10枚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四型则有10枚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弹头。

SS-18洲际弹道导弹已具有携行10个以上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能力。在1978与1979年两次测试中,携带10枚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SS-18导弹投放穿透大气层并改变方向十次以上。

1983年的另一次测试中,据报没有携带任何重返大气层载具的SS-18导弹也投放穿透大气层达14次。有两种可能:要不该型导弹可装载14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不然就是它可以携行10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及4个辅助穿透装置、金属片或诱饵。

所有已部署的SS-18洲际弹道导弹均假定为具有10个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第四型,然而据报导有一部分是较少载具的第二型。

SS-18部署在俄中部六个阵地中的308个掩体,其范围西起卡塔里经多巴夫斯基、依门尼盖斯托罗、张兹托勃、艾里斯克至极东的乌松。最近,美方宣称俄方的SA-12地对空导弹所扮演的角色之一就是协同克雷松斯克雷达提供SS-18洲际弹道导弹阵地的反弹道导弹保护。

如同美国国防部所形容“极具准头”,SS-18洲际弹道导弹是用来攻击美国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及其它强化工事目标。美方认为:现今部署的SS-18四型导弹若以二对一的方式攻击时,美方将有65%到80%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掩体会被摧毁。而且,即使在这种攻击下,俄方还会剩下至少一千颗SS-18导弹用的弹头可用来攻击其它目标。

SS-18导弹绰号“撒旦”;长33米,宽3米;射程(一型)12000千米,(二、四型)11000千米,(三型)16000千米;发射重量78000千克,投掷重量7575千克;发射方式为二节推进,液态燃料,冷射;导引系统惯性;弹头(一型)1枚2500万吨,(二型)8或10枚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三型)1枚2000万吨,(四型)10枚55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圆周公算偏差值2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