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活在现实里看生路
11088300000042

第42章 不再彷徨 不速之客

一九七六年到一九七九年,国家的教育到了一个非常时期。正上初中的陈启林,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在那个时代的改革浪潮里卷来滚去。当时清水公社的所在地就很大,分东西南北街。原来这个公社的东西街各有一所小学,北街有一所中学,而在这短短的几年里是分分合合,变换不定。

开始时是把原来的中学分到了东西两个小学,分成两个中小学,而把原来的中学改为高中。后来又把东西两个学校的小学合并到西街,挂上牌,叫中心校,而两个学校的中学部又合并在一起,归到了东街。就这样年年的折腾,把教师折腾迷糊了,把学生也折腾疯了。学校一年到头,又是支农,又是勤工俭学,又是采集山野菜,又是搞小秋收,还要交取暖用的劈柴半子等等,学生根本没有正经的上过几天课。

在这分分合合的教育体制改革中,教中学语文的陈启城和当时教小学数学的女教师吕彩娟被分到了一个学校,被分在东街的公社中学。这个吕彩娟是一个退役军人的女儿,有着国家高干和海外关系。她是陈启城最喜爱的一个理想女性。在这之前,有多少姑娘在追求着陈启城,结果都被他最终给拒绝了。原因就是这个吕彩娟,她长得漂亮,圆脸,黑发,还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尽管两只眼睛大小不均衡,明显的一大一小,可在陈启城的眼里,她就是西施。更主要的是,这个吕彩娟是具有国家高干和海外关系的,是一个退役军人的女儿,是个吃卡片的“上层人物”。当然,反过来说,这个吕彩娟她也是因为陈启城这个小伙子长得特别帅气,而且还有才,觉得他无论在哪儿,都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人物。所以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成了恋人。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上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彼此之间关爱有加。

自从陈启城和吕彩娟恋爱之后,陈启城的生活就一直是好运当头。而相比之下,他的弟弟陈启林的命运却一直都没有什么改变,他始终都在为家里操劳,干这干那,忙个不停。而且,从此以后,他的家庭负担似乎更加沉重了。

陈启林在一九七七年辗转的读到了初二,而当时的初二是三个班。由于陈启林受过伤,休过学,再加上繁重的家务活儿而使他的学习成绩排在了同年级的后面,所以他被分到了最差的班级——三班。可他的哥哥陈启城不教三班,他教的是二班。而一班和三班都是老教师任教。但不同的是,一班是重点班。

陈启城对自己的弟弟那极差的学习成绩感到羞愧,但又毫无办法,因为学校的考试制度很严,他自己还要学习,还要谈恋爱,还要经常在学校里辅导他所任教的全班学生。所以说,他此时只能是对陈启林爱莫能助,无心关怀。那么陈启林呢,此时也已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好的学习成绩,在班级里就抬不起头。而学不到真知识,那就意味着自己要落后。所以他决心奋起直追,加强学习,一定要赶上,或超过那些比自己学习成绩好的人。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到了期末考完试,他的总分成绩列在了班级的第二名。后来学校又决定按学生的学习成绩重新分班,也就是通过统一考试,把学习成绩最好的那一部分,分进重点班。

结果,在这次考试中,陈启林的学习成绩被排在了全年级三个班的第十六名。陈启城没有想到他的弟弟在此次考试中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所以他看榜之后非常高兴,为自己的弟弟学习进步而感到自豪。

陈启林进了重点班以后,由原来的班长变为副班长,由原来的班团支部书记变为副书记。而吕彩娟的妹妹吕慧荣,被选为班级的生活委员。至此,陈启林才刚刚知道未来的嫂子还有一个妹妹是自己的同班同学,而他的这个同班同学吕慧荣,还曾经是自己的哥哥在二班教过的得意门生!

到了一九七八年秋,突然有一天陈启林的家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这是陈启林的父母以前在大城市工作过的国家重点工厂里的领导派来的,是在那个工厂劳资科工作的两个女职员。在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国家就落实政策,对当年下放的干部职工施行补助救济或是安置回城。但陈启林的父母却没有再想给国家找麻烦。然而作为陈月生和江俊英工作过的国家重点工厂却没有遗弃这对曾经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老工人。在厂方左等右等也不见他们本人回厂联系的情况下,专门派人来外调核实,看看这对老人是否还存在。经过多次周折,最后在清水公社找到了陈启林的父母,按国家规定,主动给陈月生和江俊英办理拨发了生活补助款。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此,陈启林的父母又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由衷地感谢国家的关怀。

而这时正读初三的陈启林,又由于中学搬迁,到公社的北边高中去读书了。他学习非常刻苦,每天不停地苦读。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班级里,一旦有哪个同学在学习上求到他帮忙,他都全心全意地给人讲解,帮人辅导。同时还要支持老师的工作,帮助维持班级秩序。

很快,时间又来到了冬天,学校又放寒假了。这时陈启林的爹爹陈月生,又突发奇想,想要带着陈启林去他和江俊英工作过的工厂看看,说工厂派人来外调时透露,如果当时本人回工厂里找的话,有可能给办回城。陈启林说:“都啥时候了,你们当时没回去找,现在过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没戏了。再说,我也不是在城里生的,那是不可能的”。而陈月生却还抱有希望地说:“你哥他上班忙,走不开,我先领你去看看,去找找老熟人儿,说不定就能行呢,要行的话,把你和你哥都办回去”。陈启林一想,去见识一下也行,于是就答应等过了春节和爹爹一起去那城里,去碰碰运气。可是当陈月生带他来到城里的那个工厂找到老熟人之后,却彻底的失望了。

那个工厂的老保育院长对陈月生说:“你以前怎么没想着回来,你看看,原来在咱厂看大门的现在都当了厂长了,你那时是团委书记,却放弃了你的前途,你才知道后悔呀!再说前两年国家落实政策时,厂里是缺人,那时候是好办,能办回城。可是现在厂里的各岗位人都齐了,不需要人了,谁还能办得进来。你呀,叫我说你什么好呢!”说完她看着陈启林问陈月生说:“这是你大儿子?”

陈月生赶紧更正说:“不,这是我的二儿子。”

“哈!哈!哈!这小伙子长得可真俊哪!月生,这孩子长得不太像你啊!”老保育院长笑完说。

陈启林一听急忙强调说:“我妈妈说哥哥像大舅,我像二舅。”

陈月生在一旁连连说:“对,对,对。”

老保育院长也点着头说:“嗯,是那样的,噢,要到中午了,跟我回家吃饭吧,我招待你爷俩!走!”说完,她把陈月生爷俩带到家中盛情款待。

吃完午饭后,陈月生一看回城一事确实是没戏了。于是对陈启林说:“城里离你乡下的姥姥家很近,我再带你上你姥姥家看看吧。”陈启林很高兴地答应道:“行!”然后他们又去了陈启林的姥姥家。

陈启林跟着爹爹到了他姥姥家,首先向姥姥、老爷行了大礼问了好,这二老一见这么懂事的外孙,都乐得合不拢嘴儿。说:“这孩子,长得像他二舅,但比他二舅可材料多了,有风度,有气质!”

寒暄一阵,陈启林想起当年那个和二姐一起去他家的姨,他说想过去看看,陈月生就带着他去陈启林的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