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曲没有终止符:非正常离世作家非常档案
1099500000019

第19章 作品精选 (1)

绝命书

呜呼我同胞!其亦知今日之中国乎?今日之中国,主权失矣,利权去矣,无在而不是悲观,未见有乐观者存。其有一线之希望者,则在于近来留学者日多,风气渐开也。使由是而日进不已,人皆以爱国为念,刻苦学习,以救祖国,由十年二十年之后,未始不可转危为安。

乃进观吾同学者,有为之士固多,有可疵可指之处亦不少。以东瀛为终南捷径,其目的在于求利禄,而不在于居责任。其尤不肖者,则学问未事,私德先坏。其被举于彼国报章者,不可缕数。近该国文部省有“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之颁,其剥我自由,侵我主权,固不待言。鄙人闻之,恐事体愈致重大,颇不赞成。

然既已如此矣,则宜全体一致,始终贯彻,万不可互相参差,贻日人以口实。幸而各校同心,八千余人,不谋而合。此诚出于鄙人预想之外,且掠且惧。惊者何?惊吾人果有此团体也。帷者何?惧不能持久也。然而日本各报纸,则诋为乌合之众,或嘲或讽,不可言喻。如《朝日新闻》等,则直诋为“放纵卑劣”,其轻我不遗余地矣。夫使此四字加诸我而未当也,斯亦不足与之计较。若或有万一之似焉,则真不可磨之玷也。

近来每遇一问题发生,则群起哗之曰:“此中国存亡问题也。”顾问题有何存亡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

诸君而如念及鄙人也,则毋忘鄙人今日所言。但慎毋误会其意,谓鄙人为取缔规则问题而死,而更有意外之举动。须知鄙人原重自修,不重尤人。鄙人死后,取缔规则问题可了则了,切勿固执。惟须亟讲善后之策,力求振作之方;雪日本报章所言,举行救国之实。则鄙人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矣。

诸君更勿为鄙人惜也。鄙人志行薄弱,不能大有所作为。将来自处,惟有两途:其一则作书报以警世;其二则遇有可死之机会则死之。夫空谈救国,人多厌闻,能言如鄙人者,不知凡几!以生而多言,或不如死而少言之有效乎!

至于待至事无可为,始从容就死,其于鄙人诚得矣,其于事何补耶?今朝鲜非无死者,而朝鲜终亡。中国去亡之期,极少须有十年。与其死于十年之后,曷若于今日死之,使诸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徐以养成实力,丕兴国家,则中国或可以不亡。此鄙人今日之希望也。然而必如鄙人之无才无学无气者而后可,使稍胜于鄙人者,则万不可学鄙人也。与鄙人相亲厚之友朋,勿以鄙人之故而悲痛失其故常,亦勿为舆论所动而易其素志。鄙人以救国为前提,苟可以达吉普车之目的者,其行事不必鄙人合也。

《狮子吼》(楔子)

看官:小子是一个最不喜欢读书的。须知道小子不喜欢读书的缘故,那诗书上每每讲些兴亡事件,小子自幼生就一种痴情,好替古人担忧。讲到兴亡上,便有数日的不舒快,因为把一切书都谢绝了。终日只出外逛耍,陶写性情。又只见飞的、走的、潜的、植的,无非是“弱肉强食”四字。忽而有,忽而灭,所接于耳,所触于目的,无一不是伤心惨目的事,又每每痛哭而返。因此不读书,也不出游,冥心独坐,万念皆灰,如是者半年。有一日,小使拿了一封信函,自外面走进来,递在小子手里,小子比时把那一封信拆开,不是别人所写,即是小子一个至好契友写来的。那时小子一喜不小,忙将信纸展在桌上。据称“前两月入山樵采,有一座石屏,拔地独立,高有数丈,忽然石破天惊,飞出一铁函来。小弟比时吓死在地,醒后拾起,牢不可破,用斧头劈开,乃是一卷残书,字已不大明显。拿归家中,用了好几日的功,才分辨出来,知是混沌人种的历史,混沌最后一个人所做。虽不能细细译出,大略却可知道。今将稿本寄呈,乞赐斧裁,以便行世。庶使世人知以前原有混沌一族,未始非考古家之一助也”云云。

小子把那寄来的书,细心一看,说距今四千五百年之前,有一混沌国,周围有了七万里,人口四万万。他们的祖先,也曾轰轰烈烈做过来,四旁各国都称他是天朝。只有一件大大的不好处:自古传下些什么忠君邪说,不问本族外族,只要屁股坐了金椅,遂尊他是皇帝。本族之中有想恢复的,他遂自己杀起自己来,全不要外族费力。所以这一偌大的文明种族,被那旁边的小小野蛮种族侵制。也非一朝一次。最末之一朝,就是混沌国东北方,一种野蛮人,人口只有五百万,倒杀了混沌人十分之九,占领混沌国二百多年。

末年又来了什么蚕食国、鲸吞国、狐媚国,都比这种野蛮又强得远,便把混沌国一块一块的割送他们。混沌人也不知不觉,随他送情。谁知这些国狠毒无比,或用强硬手段,杀人如麻。或用软和手段,全不杀人,只将混沌人的生计,一概夺尽。混沌人不能婚娶,遂渐渐的死亡尽了。兼之各国自己的教育是很好的,惟对待混沌人全不施点教育,由半文半野降为全野蛮,由全野蛮降为无知觉的下等动物。各国间开起战来,把混沌人来挡枪炮,有工程做又把他们来当牛马。不上三百年,这种人遂全归乌有了。全书共有一百余页,读了一遍,又触动了小子以前的毛病,不觉得悲从中来。想道:这混沌国不知在今哪一块,何以当日的事迹和今日的情形一一吻合也?稀奇得很!想了一回,援笔于后写了几句:

恨事有何尽?悠悠成古今。

优存劣败理,仔细去推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