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会应变
10992400000028

第28章 随机应变(2)

玄烨对权奸鳌拜先是采用“欲擒故纵”的麻痹战术。他给鳌拜父子分别加封“一等公”、“二等公”的封号,以后又分别加了“太师”、“少师”的封号,使他们位极人臣。康熙七年(1668年)九月,内秘书院侍读熊赐履上疏言:“朝政积习未除,国计隐忧可虑,”并引用宋儒程颐“天下治乱系帝相”一语,点明关键在于鳌拜其人。玄烨理解这是满汉大臣的共同心声,但他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便假意斥以“妄行冒奏,以沽虚名”,并声称要给予处分,借以麻痹鳌拜。到康熙八年(1669年),玄烨与鳌拜的矛盾日益激化。鳌拜自恃位高权重,经常借故不上朝,一切政事先于私家议定,然后施行;事无大小,必先向报告,不准备自行启奏,有一次,鳌拜称病在家,玄烨便前去探视。御前侍卫和托发现鳌拜神色反常,便迅速走到鳌拜床前,揭开席子发现一把匕首。鳌拜惊慌失措,玄烨却毫不在意地说:“刀不离身是满人的故俗,不足为怪!”当场稳住了鳌拜。但康熙也进一步看清了鳌拜心怀不轨的丑恶面目,便加紧了除掉他的进程。

与此同时,玄烨在组织上也悄悄进行了安排。当时,皇宫侍卫完全由上三旗承担,但上三旗中,鳌拜势力己占绝对优势,己不足依靠,于是,玄烨特选忠实可靠一批少年入宫,以“练布库戏”(满语:摔跤)为名,另外组成一支更为可靠的卫队——善扑营。这些少年都是贵族子弟,每天和少年皇帝在一起练摔跤,并未引人注意。到此,玄烨认为翦除鳌拜时机已经成熟了。

行动之前,康熙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先后派出京城,以削其势。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十六日,玄烨亲自向善扑营做了动员部署。他面向众人:“汝等皆朕股耆旧,然则畏朕欤,抑畏鳌拜也?”众少年开声回答:“独畏皇上!”于是,玄烨宣布了鳌拜罪状,召鳌拜进宫,“立命擒之”。玄烨未动一刀一枪,除掉了权奸,震动了朝野。后人对年轻的康熙皇帝如此机智果断,由衷赞赏。

康熙除鳌拜,鳌拜当时己是权倾朝野,不仅权力极大,而且朝廷内外遍布眼线,康熙的举手投足都在鳌拜在掌握之中,如措置不当,很可能激成巨变。

康熙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是顺势应变,加封鳌拜父子“一等公”、“二等公”、“太师”、“少师”等封号;二是对鳌拜的倒行逆施视而不见,假装糊涂,故意错解,三是悄悄组织自己的势力:经练“布库戏”为名,另外组织一支更可靠的军队——善扑营。组织这支军队的妙处在:少年贵族子第,在年龄上不引人注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练摔跤,在满族是正常活动,从形式上不引人注意。以摔跤的名义擒鳌拜,胜可进,败可退应变自如。因此,玄烨未动一刀一枪,除掉了权奸。

进退自如,是随机应变的要旨,在处事时一定要谨慎从事。

(第五节)、乘势应变

“势”,表面上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却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势”以一种特定的格局和无形的力推动和制约着事物发展演变的进程,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掣肘着人们办事的逆顺成败。

在办事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事情的发展,不会像预期计划的那样,一切有条有理,顺遂如意。一些突发事件,常常不期而至,如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使我们办事受阻,利益名誉受到损害,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我们的聪明智慧,因势制宜,随机应变,化区为吉,转危为安。

乘势应变,是就目前的形势,迅速地适应,并对当前形势做出相应的措施。

项羽自彭城大败汉军以后,亲率大军长驱直入,向荣阳以南的京邑和索亭之间打来。汉王刘邦见楚军势大,先是坚守不出,后又派精兵突袭楚营,双方互有胜负。结果,两军在荣阳以东,形成对峙之势。汉王采取避实就虚的方略,由刘邦亲守荣阳,以少数兵力拖住项羽;一面采纳韩信的建议,派韩信率汉军主力北上,进攻赵、代,讨伐燕国,并向东平定齐地,向南切断楚军粮道,继而形成对楚军的合围。

这年闰九月,韩信大军首先在瘀与(今山西和顺西北)大败代军,俘虏了相国夏说。赵歇和陈余得到消息以后,立即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屯集20万重兵,严阵以待。韩信破代以后,刘邦把他的精兵调回荣阳,抗拒项羽,这一来使得韩信兵员大减,只有数千之众。井陉口是太行山的险要关隘之一,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路。当时形势不利于韩信。

赵国的谋臣、广武君李左车认为,韩信、张耳乘胜来攻,锐不可当,但是井陉口道路难走,车不能并行,骑不能成列。韩信要通过这数百里狭窄山路,辎重必然远远落在后面。于是,他向陈余建议:“如给我三万精兵,从小道截断汉军给养,你则深沟高垒,不与汉军交战。这样汉军欲战不能,欲退无路,不出十日,汉军必败无疑。斩韩信,张耳头颅就在今日,失此良机,我们反为其败。”

陈余原是个书呆子,本不懂用兵之道,他对李左四的建议很不以为然,说:“我本仁义之师,不尚诈谋。韩信所部,号称数万,实则几千,而且远道至此,定很疲敝。这区区敌众,若不敢抵,诸侯一定笑我怯懦,随时会来攻我,”

早有探子报知韩信,他心下暗喜,便大胆在井陉口30里处扎营。时至夜半,韩信开始点兵,先精选轻骑二千人,各带汉军旗帜,抄小路进发,隐蔽在赵军营旁山上,韩信吩咐 这些士兵说:“如果赵军见我军退却,必会倾巢而出追杀我军。这时,你们立即冲时赵军营寨,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号,”然后命令副将给大家分发干粮,让他们先垫垫肚子,并很自信地说:“大破赵军之后,再请大家饱餐一顿。”众将将信将疑。韩信再派精兵一队作为前锋,出井陉口,背临绵曼水,面向赵军阵地,摆开了阵势。

赵军抢占井陉口有利地形,想与汉军主力决战;今见汉军背水为阵,陈余不由得哈哈大笑:“背水为阵,只可进,不可退,此乃兵家大忌。破汉军,斩韩信,就在今日!”传令三军做好攻打准备。

天刚蒙蒙亮,韩信亲率人马,高举大旗,擂起战鼓,杀出井陉口,陈余大开营门,挥兵出战。两下交锋,赵军仗着人多势众,拥上前,来围韩信,韩信急命抛弃帅旗,扔掉战鼓,往回便退,陈余挥兵拼力追杀,就连据守大营的赵兵也想乘势邀功,竟把赵王歇也拥了出来,掠取汉军旗鼓,洋洋得意,哗声如雷。

韩信退至绵曼水边,传下命令:“决一死战,后退立斩!”汉军将士见前有河水,后有追兵,已无路可退,便拼死求生,回头奋力苦战,两军从早晨直杀到中午,仍不分胜负。陈余恐部众饥饿,不能再战,便传令回营。不料到了半途,望见营中全是汉军旗号,他惊叫一声:“怎么大营被汉军夺去了!”赵军顿时惊慌失措,一下乱了阵脚,争相逃命。陈余哪里喝止得住,虽然杀了一些逃跑的士兵,也无法换回败局。汉军两面夹击,越战越勇,一战生俘赵王歇,陈余也被乱兵所杀。

井陉口一战,汉军大获取全胜,将领们纷纷向大将韩信祝贺。他们问韩信:“兵书上明明确写着‘右倍(背)山陵,前左水泽’。行军列阵时,有后方应先靠近山陵,前右方应临近水泽,按照‘背山临水’的原则部署兵力,但大将军不照兵法行事,却让我们背水为阵,并蛮有把握地说‘破赵会食’。结果真就获胜,道理何在?请将军明示。”

韩信笑着回答:“这何尝不是兵法?兵法中有这样的话:陷这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们这支队伍并非训练有素,若放在方便之地,一遇挫折必定溃散,惟置诸死地,使他们人自为战,方能勇气百倍,无人可当。”诸将听了,无不钦佩。一致称赞韩信善于出奇制胜,他采用战术超出了一般人的意料。

“韩信背水破敌”,是根据敌对我双方的形势,采用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乘不利之形变有利之势,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在此战中,韩信方有三不利:一是兵力不利,人员比对方少;二是地形不利,对方抢先占有了有利的地势;三是兵士素质的不利,“队伍并非训练有素”。

韩信此战获胜的原因有四:一是对方统帅不懂用兵之道。二是韩信派精兵隐蔽在敌方营旁伺机而动造成前后夹击的形势。三是韩信背水布兵有利。因为死地布兵,没有退路。摆在士兵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杀死敌人,二是被敌人所杀死。于是地势变成了摧人奋进的战鼓,不利变有利。地势使兵士,个个为战,勇气百倍,弥补了兵员不足和素质欠佳的弱点。四是韩信自信地说:“大破赵军之后,再请大家饱餐一顿”,统帅的自信从士气上为士兵为壮了胆,增强了士兵的必胜信念。

总之一句话,韩信取胜的原因就是因为能够因时、因地、因人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战略战术。

(第六节)、化解生活中的矛盾

人与人之间交往、办事,免不了磕磕碰碰,对于那些做法失当,让人厌烦的人或事,运用顺势制宜的处理方法,往往会避免冲突,化解矛盾。

有件事特别发人深省。有一位妇女抱着小孩上火车。车上位子已经坐满,而这位妇女旁边,一位小伙子却躺着睡觉,占了两个人的位子。孩子哭闹着要座位,并指着要他让座。小青年假装没听见。这时,小孩的妈妈以理解小青年的口吻说他只是累,等一会儿就会让座的。果然应证了小孩妈妈的话,几分钟后青年人起来客气地让了座。

这位妇女之所以能成功,妙就妙在她因势制宜,对那位年轻人采取了尊重礼让的方法,给他设计了一个“高尚”的角色: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过度劳累,而无法施善行。趋善心理使小伙子无法拒绝扮演这个善良的角色——确切地说,他也是乐意接受这种方式的。

春节前,上门到各家各户推销“对联”、“财神”画像的人一拨接一拨,扰得心烦。有人对朋友说出这一烦心事。不料,朋友哈哈一笑:“这好拒绝,管保让他痛快走,还不得罪他。”那人一愣,问他:“什么高招?”他说:“你就说你也是推销这东西的,他一听,保证回头就走。”

可见,顺应形势有许多好处,它能恰当地因势利导,委婉地拒绝,于己对方都自然和谐。运用这种方法的办事成功率往往很高。

逆应形势就是在交际、办事过程中,因对方的有意刁难,或恶意相向,使我们自己处于了窘迫、尴尬、受辱和不利的地位,这时候,就应该逆势而行,针锋相对,以牙还牙。

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出使楚国,就是采取这种方法,面对侮辱,反唇相讥,赢得人格和尊严的。

春秋时,南方的楚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楚王自认为是“南岭虎”,想咬谁就咬谁,所以,齐国虽则是个大国,楚国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为了疏通国与国之间的渠道,和善关系,齐王又派晏婴出使楚国。

晏婴到达楚国。楚王想借晏婴解气,就传令下去,尽量羞辱晏婴。

晏婴远远地过来了。前来迎接的礼宾官员见他那么短小,就命令士兵打开城门旁边的侧门,瞧他进不进。

晏婴仪表堂堂地站在正门前,一声不响。

嘻皮笑脸的兵士过来了,晃悠着脑袋指了指小门儿,说:“先生,您请进吧!”

晏婴冷蔑地笑了笑,指了一个侧门儿,打了比喻,反击道:“这纯系狗洞!出使狗国的人,才走狗洞!”

礼宾官员反被侮辱了一通,只好命令士兵把正门敞开。

楚王接见了晏婴,但傲眼朝上,他不屑一顾地问晏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么?”

晏婴听了这话暗想: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嘲笑,主要的是对国家尊严的侮辱。

于是,他连眼皮也没抬,夸张地赞颂自己的国家道:我的故国齐都,名唤临淄,说大,确实不大,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把袖子甩开,能盖住偌大的太阳!如果每个人挥一把汗水,无异于下一场大雨!国都的大路上,人如潮涌,摩肩接踵,怎能说没人呢!”

楚王也想夸奖一下自己的国家,又苦于没有辞令,困窘了半晌,才接上了晏婴的话茬,冷嘲道:“齐既然人多势众,为什么选你来出使我国呢?”

晏婴也顺流而下,接着楚王的话音讽刺道:“是的,诚如您所说,齐国派出使者,是经过谨慎选择的:水平高上的,出使上等国家;水平低下的,出使下等国家。我晏婴水平低下,不消说,就出使到贵国来了。”

楚王还想反唇相讥,可又觉得自己无理、无礼,只好吞下了这颗“苦药丸”!

上述例证反映了晏子利用聪明才智,对于楚王的污辱,给予了有力还击,维护了自己及国家的尊严。这是人的智慧,也是语言的威力。

人世间事情纷坛复杂,变化莫测,让人难以捉摸,而且更有许多怪脑袋的人想尽办法耍小聪明。对于这种人,心地宽广者一笑了之,然而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惩治他一下,让他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