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10980500000050

第50章 重视文艺理论研讨积极繁荣文艺创作

——对五个系列研讨会的小结

高泽坤

各位作家、评论家,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成功召开了甘肃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为今年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近年来,我省文学事业呈现出可喜的繁荣局面,不仅在诗歌、中长篇小说等我省原有的文学强项屡获殊荣,获得多项全国性的奖项,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凡响,而且,在散文、少数民族文学等方面也成果丰硕。老中青三代作家同时活跃在我省乃至全国文坛,受到了业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好评,为宣传甘肃,弘扬甘肃,讴歌甘肃,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甘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我省的文学创作与其他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缺乏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创作题材比较狭窄等。对此,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和办法,召开五个文学门类的系列研讨会就是重要措施之一。以往我们召开的研讨会往往是针对某位作家或某个作品召开的,涉及范围和题材比较窄,缺乏较大的社会凡响和文学创作理论的阐述和升华,导向和指导作用不太强。为此,省文联于今年初向省委宣传部提出了召开文学门类系列研讨会的想法,省委宣传部对这一想法十分重视,并及时向励小捷同志作了汇报。励小捷同志充分肯定了这一作法,并很快作了批示,同意由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共同主办、省作协承办甘肃省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以总结我省文学创作的成果,推动我省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经过精心、认真的筹划、组织,于今年6月10日,我们首先召开了甘肃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正式拉开了系列研讨会的帷幕。之后,于7月26日,召开了诗歌创作研讨会;11月7日,召开了中短篇小说创作研讨会;11月18日,召开了散文创作研讨会;12月15日,召开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在这些研讨会上,来自全省的作家、评论家、学者以及长期关注我省文学事业的各界人士济济一堂,积极发言,畅谈了我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共同交流和探讨我省文学创作的特点、不足和发展方向。在这些研讨会上,共有四十多位专家、学者、作者认真撰写评论文章,在会上作了精彩、深刻、率真坦诚的发言,为我省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对于这些评论文章,我们准备汇编出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1月1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励小捷同志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加了散文创作研讨会,他不仅认真听取了各位作家、评论家的发言,还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我省文学创作的成就,也对我省文学创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指导,极大地鼓舞了我省作家的创作欲望和创作热情。在会上他强调:

一是坚持文学创作的正确方向,任何时候都要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我们特别要有这样一种意识: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我国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一直坚持以我党理论创新的成果作指导。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号召,这是理想,也是任务。理论创新与文学、文艺不是没有关系的,文学早就有这样一种概念:文学即人学。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注重社会公平,关注弱势群体,向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注重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正是多少年来我们有责任感、有真知灼见的作家们所苦苦思索的问题。怎样借助理论领域新的创新,开辟新的思想深度,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课题和机遇。当然,我们也不能具体地规定散文创作只能反映某一方面,不能一概而论地限制对散文样式等重大题材的探索。

二是搞好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要坚持与时俱进。目前,社会节奏、组织结构、人际关系等迅速变化,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我们的作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创新上,文学相比较于其他艺术门类,理论体系上的变化最为敏感,反应最为敏锐。出现一个发展、善变的态势是正常的,我们应该鼓励发展态势,尊重变化,创设一个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作家,对多彩的现实生活应多一些敏感,评论家对各种文学样式应多一些客观、宽容,对文学、文艺,无论用什么标准强求都是违背规律的,它属于群体消费,也是个体消费,我们必须包容其差异性。这是励小捷同志对我省文学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和要求,希望大家认真地贯彻执行。

各位来宾、同志们:文学研讨的目的是指导作家的创作思想,帮助作家提高创作水平,所以,文学研讨和评论最终应落实到文学创作中,落实到出精品力作中。希望广大作家在认真听取研讨和评论之后,坚持“三贴近”原则,结合自身创作,深刻反思自己的创作特点和缺失,拿出好的作品来回报读者和社会。作为一名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坚持一种精神。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文化知识、文化地位,而忽视文化生态等,那么文化产权就会转移,假如我们的文化记号仅仅停留在莫高窟、伏羲庙、香包上,那么我们发达的经济与文化状况就会形成更大的落差,成为“跛足”。我们文学艺术家的责任就是要通过文艺作品的传播,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了解甘肃人,因为经济可以使人富裕,但是只有文艺才能带来尊严。这就需要我们的作品先有吸引力,然后才有影响力,这样的作品才能使人爱不释手,才能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通过这5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我们充分肯定和客观评价了我省文学创作的特点、成果及在全国文学界的影响和作用;全面探讨了我省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客观指出了我省作家近年来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推出和宣传了我省文学创作和评论方面的新人新作。对于提高我省文学的整体创作水平,把握正确的文学创作方向,促进文学精品的产生,形成我省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互相促进的健康氛围,推动我省优秀文学作品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位来宾、同志们,文学系列研讨会的成功召开,首先归功于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其次是全省各门类文学创作者和评论者的积极参与和撰稿,再次是省文联、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省作协和省文联办公室的精心安排和组织。在此,我代表省文联。对省委宣传部,对各位作家、评论家,对积极组织系列研讨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各媒体朋友们对系列研讨会的关注、报道表示衷心感谢。可以说,文学系列研讨会是每一位关心我省文学事业的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大家,就没有系列研讨会的成功落幕。最后,祝愿各位身体健康、合家欢乐,祝愿广大作家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作者:甘肃省文联党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