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10980500000025

第25章 与甘肃诗歌有关的九个关键词

高凯

甘肃诗歌正进入一个空前的鼎盛时期。关于甘肃诗歌的讨论,也日见活跃。

经过仔细索拣,有九个关键词甘肃诗歌无法回避。我想借助它们,表述我对新时期二十多年来甘肃诗歌的一些看法。限于篇幅,也真正为了抛砖引玉,对于这九个关键词,我只想点到为止,不想一一展开。

关键词之一:《雪花》

这是一首诗的题目,作者是栾行健。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呢,全诗如下;“雪花儿,雪花/你在我滚烫的心上融化。/我渴饮你生命的泉水,/在生活中植上爱情的幼芽。”这首今天看来稚气十足的诗在当时西北师大的墙报上出现后,便由校内而校外,由兰州而全国,引起了一场风波不小的文艺争鸣。其实,这是一片很大的雪花。尽管栾行健以后不再写诗,但他作为诗人的地位不容忽视。虽然今天看当初关于《雪花》的风波很幼稚,但它却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即甘肃诗歌的复苏。由此,我们可以说,新时期甘肃诗歌的最初觉醒是从西北师大的文学苗圃开始的,西北师大是新时期甘肃文学的摇篮。这片巨大的雪花,使甘肃文坛瑞雪连年。

关键词之二:《飞天》

“《飞天》是八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阵地,而且是最早的阵地。”这是于坚的话,他还说“后来被批评家称为第三代诗歌的许多重要诗人都在这个刊物发表了作品。《飞天》甚至促成了一种叫做生活流的诗歌流派。《飞天》以其远见卓识推动了当代诗歌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不能忘记的”。

《飞天》的诗歌栏目和诗专号有着广泛的影响。对于《大学生诗苑》专栏,谢冕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在中国诗运中,在一段时间如此集中、专注、大量地选刊大学青年学生的诗作,这确是一个富有远见的行动。这一迹象,已经不仅仅在大学的诗歌爱好者中,而且也在全国的诗歌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甘肃诗人,大都是从《飞天》这个平台上飞起来的。

《飞天》之所以成为一个神圣的诗歌殿堂,是因为一批优秀的诗人支撑着它。他们是李季、闻捷、杨文林、李秀峰、林草、于辛田、段玫、师日新、李云鹏、张书绅、何来、老乡等。他们的文学情怀和诗歌精神,值得我们称道和发扬。

由《飞天》再作以相关链接,甘肃日报“百花”副刊、《当代文艺思潮》、《阳关》、《兰州文苑》、《驼铃》、《敦煌诗报》、《北斗》、《陇南文学》、《西凉文学》等阵地都对甘肃诗歌功不可没。

关键词之三:高尔泰

高尔泰成为这一关键词具有象征意义。之所以选高尔泰,是因为他的“美是自由的象征”这一美学主张对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巨大影响,以及我本人对他所秉持的学术品格和艺术精神的崇敬。高尔泰与甘肃诗歌的关系具有间接性,但也至关重要,他对美学最基础和最上层的理论建设,使我们大受裨益。另外,我想以高尔泰这个名词,唤起人们对一些不该失去但却已失去的人或事物的追问,譬如高尔泰、余斌和《当代文艺思潮》。新时期以来,甘肃的美学研究和诗歌研究与评论,为甘肃诗歌做出了建设性的贡献。在诗歌评论和研究方面,洪毅然、唐祈、孙克恒、高平、谢昌余、吴辰旭、张明廉、常文昌、彭金山、叶知秋、梁胜明、高戈、管卫中、马永强、彭岚嘉、王若冰、肖美鹿、马步升、唐欣、邵宁宁、李鹏、高尚、杨光祖、于贵锋等等,都有各自的理论建树。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甘肃本土当下还没有一位在全国具备话语权利的文学发言人。关键词之四:青春诗会

《诗刊》主办的“青春诗会”,是新时期以来中国诗坛一件盛事,它以推举优秀青年诗人而备受文坛关注,并被誉为诗坛的“黄埔军校”。“青春诗会”与甘肃诗歌有关,是因为自其举办以来先后有12位甘肃诗人出席,他们是:葛根图娅、张子选、第广龙、叶舟、高凯、古马、娜夜、阿信、牛庆国、沙戈、崔俊堂、梁积林等。这个阵容,为全国之最。

此外,《诗刊》2000年创办的另外一个重要专栏《每月诗星》。至今也有9位甘肃青年诗人先后被推介。他们是:古马、阳飏、高凯、娜夜、阿信、林野、梁积林、谢荣胜、沙戈等。

关键词之五:甘肃诗会

甘肃诗会,由我和老乡发起,由省文学院、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承办。在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里,老乡是主任,我是副主任兼秘书长。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我们的职责,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并没有把这一头衔作为一种待遇或荣誉。此外,我想借自己的这一身份,呼吁诗人们在埋头写作的同时,也关心诗歌活动的组织工作。我想,这也是作为一个诗人应尽的责任。甘肃诗会已成功举办两届,成为甘肃诗人的最大集会,产生较大影响。我们的希望是,通过甘肃诗会,集体守护文学理想,将其操办成甘肃诗人的节日。

关键词之六;《敦煌》

《敦煌》诗刊的悄然出现,显示了诗歌和诗人无比强烈的生存和发展欲望。《敦煌》诗刊是在诗人的声音越来越小的情势下诞生的,一开始就充满了风险。可以说,至今我们还为它的艰难生存捏着一把汗。不难看出,林野虽然团结了高平、彭金山、冷冰鑫、马步升、娜夜等实力人物,但却承担着主要经营风险。我认为,《敦煌》诗刊的前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体现出来的一种向上的诗歌精神。至于《敦煌》诗刊“擎起西部诗歌旗帜”这一志向宣言,我认为无可厚非,一群人在艺术原野上长途行走,总有人要走在前面,而且擎着旗帜,喊着口号。但是,支撑这一志向的力量还嫌单薄,应团结更多的诗人。诗歌事业是需要胸襟的。另外,理论建设还需加强。

关键词之七:诗歌之夜

诗歌之夜,是甘肃省文学院和兰州晨报叶舟工作室主办的一个文化沙龙,策划者是叶舟和我。不定期,已举办7期。目的是活跃兰州地区诗人、作家的夜生活,交流学术,传播诗歌。诗歌之夜已产生品牌效应。诗歌之夜倡导的是:在恪守和尊重艺术个性的同时,加强精神上的联络和凝结。诗歌之夜的关键词是:宽容、正派、健康和大气。只有这样,诗歌之夜的篝火才不会熄灭。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着名诗人高洪波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瑞民等领导曾参加诗歌之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鼓励。关键词之八:鲁迅文学奖

作为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之一,鲁迅文学奖可以说是万众瞩目。经中宣部整顿后公布的四大文学奖依次是: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和少数民族骏马奖。在鲁迅文学奖三届全国优秀诗歌奖评奖中,我省已有四位诗人榜上有名。他们是第一届获奖的军旅诗人王久辛和辛茹,第三届获奖的老乡和娜夜。每届只评5部诗集,三届15部,我们几乎占了三分之一,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此外,还有高凯、沙戈分别在第二届和第三届中入围。这也值得一提,因为每届入围的只有十四部。我有幸担任了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初评评委,亲眼目睹了竞争的激烈和入围、获奖的不易。在第三届初评工作中,我体会到甘肃诗人强大的竞争力。

这一关键词,还应该包括其他两个全国和几个大刊诗歌奖项:高凯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汪玉良获少数民族骏马奖,以及老乡获《人民文学》、《十月》诗歌奖,高平、陈默获《诗刊》征文奖,小米,蝈蝈,古马,叶舟、人邻获《人民文学》诗歌奖,阳飏获《星星》跨世纪诗歌奖,等等。我们不能把获奖看得很重,但也不能蔑视,因为获奖对于一个诗人毕竟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鲁迅文学奖对于甘肃诗人的意义应该是:自信,自豪,自强!

关键词之九:诗歌大省

这个关键词的关键性是近几年甘肃诗人争论不休的话题。归纳有两点:其一,甘肃是不是诗歌大省;其二,争诗歌大省有没有意义。

我个人对诗歌大省这一话题的观点是,其一,种种事实表明,甘肃不是惟一的诗歌大省,但的确是一个诗歌大省;其二,从扩张文化势力、掌握诗歌话语权力的角度来说,创建诗歌大省是有积极意义的。

究竟如何,请大家见仁见智,发表高见。

(作者:甘肃省文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