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静升古韵
10955300000035

第35章 民间艺术

静升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有百姓喜闻乐见的背棍、抬阁、高跷等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20余种。据考证,从古至今,每逢传统节日,村民们都有自发组织上街表演的习惯。其他诸如剪纸、家具、刺绣、泥塑、厨艺等多姿多彩的具有民俗风情特色的民间艺术门类在当地世代延续,使得这块古老土地成为历史文化涵盖面甚广的重镇。

火星会

是一种古老的自发的自娱自乐的村民组织,该组织在每年的正月组织领导村民举办社火活动,“闹热闹”。或在特殊情况下,如在大旱、大灾之际,举行祈雨消灾等活动。供奉火星娘娘(火星爷祝融)。

清光绪三年(1877年),平遥马富庆带着母亲留下的一根银簪,逃难来到静升,给人打工,后定居静升村麻地。石匠黄庆康住肥家沟口,马黄既为近邻,又为朋友,一日,马富庆和黄庆康商议,为了村里热闹红火,咱们成立个火星会,每年春节农闲时,组织村民闹热闹。马富庆就把平遥闹热闹的一些项目,介绍给大家,村民热烈响应。于是,成立了火星会。从此,静升有了社火活动,当时会长马富庆、黄庆康,后有会计阎承恩,保管张进光,借贷股(借出演行头)王珉。再后来,马来成担任会长。

每年正月十五,会班开会,部署闹热闹事宜,先选值班会长,组织四大家八小家,张贴招募告示,有乐队、后勤、演员等。班会有制度,出演有规定,号令是放铁炮,一次放炮是集中,二次放炮是整装,三次放炮是出动。演出费用向铺家起钱,交钱或交粮(如是粮,卖给粮店变成钱)除伙食开支外,余钱置办器材。

每年的正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活动,头一天演出前,迎火星娘娘出驾,骑马背圣旨,抬轿把执事,乐队奏乐,锣鼓喧天,仪式隆重,规模宏大。

社火活动热闹非凡,万人空巷。

晋剧票友协会

1998年开始,村中戏迷自发组织起“晋剧票友协会”,会员很快发展到40余人。每遇节日,他们都组织晋剧演唱会,或应邀到王家大院为游客助兴。票友会的发起人为吴修康与梁永泉。他俩首先出资近两千元置买了大部分器乐,其他晋剧爱好者或捐钱捐物,纷纷携带自己的乐器相聚一起,自奏、自唱、自演、自乐。票友会相约每周一、三、五的晚7点至10点(冬日为6点至9点)在德和诚饭庄活动。2003年德和诚停业,迁程家巷活动。票友会的活动自觉、自愿、随到随唱,不拘形式,没有报酬,共同磋商,共同提高,共同娱乐。他们演唱传统剧目,演唱自谱自编的曲目。2002年票友任俊萍参加山西电视台举办的“走进大戏台”,获得“戏迷擂台赛第十二期擂主”称号。2004年春节期间,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在“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栏目中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的同时,还拍摄了他们的晋剧票友活动。

民间文艺

组织机构

静升的社火活动历史悠久,由春秋时用以祭祀的周王室“五行(指金、木、水、火、土)舞”演化而来。

静升地近绵山,因介之推死于晋文公火焚绵上神林,“五行舞”向水、火倾斜。旧时,村东社社火活动的主祀之神是三官庙中的水母娘娘,村西社则主祀后土庙中的火星娘娘。元大德七年(1303年)太原、平阳(今临汾)地震,次年重修倾圮的后土庙,东殿再塑火星娘娘金身,村中社火活动的主办机构渐以主祀火星娘娘的“火星会”为主。

火星会是当地群众自发自治的民间传统文化组织。每年正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三天是火星会社火活动闹热闹的时间,二十七这天是火星娘娘生日,一顶大红轿子由八名壮小伙抬上,金冠霞帔的娘娘塑像端坐其中,又有八名精干会员化妆成带刀(木刀)侍卫前呼后拥,称之为火星娘娘銮驾出宫。銮驾之后便是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庞大社火队伍。这时,静升五里长街人潮涌动,红男绿女填街塞巷,邻村之人也蜂拥而至,老人和小孩多由家人照护,或站在临街店铺台阶挤挤擦擦,或登临窑洞顶上居高观看,人们都以此为一年中最热闹火红的时候,或参与其中,或尽情欣赏,从不肯有误。

火星会会规明确,其组织性、纪律性是一般民间群众团体所难达到的。

火星会从纠首到一般会员全属自愿参加,且无任何经济补助。入会后为终生会员,每年闹热闹社火活动的三天,无论个人有什么理由,都是不能耽误的,违者责罚严厉。

每年正月十五日,火星会纠首会议,安排十天后社火活动的具体事宜,并向邻村的火星会、同乐会、自乐班等相关群众团体发出请柬,二十七日静升村共同闹热闹社火。

火星会共有大小纠首十二名,大纠首四名,俗称四大家,其中总管两名,全面负责,筹划筹资是其本职;管事两名,负责账务与常规服装,大型道具的采办与保管。小纠首八名,俗称八小家,分别负责各节目组具体事项。据村中长者梁长和、王德明、马双根、王松年、王润生等回忆,清末,火星会的纠首有马富庆、黄庆康等。民国间,大纠首有孔志光、马来成、李光柱、邢六子等,小纠首有李铁光、王明、张劲光、郭贵生、阎承恩、阎发生、阎发紫、孔长光、侯来成等。

社火演出之日号炮三声为令,第一声是通知,第二声开始点卯,点卯不到神前者责罚,第三声演出队伍出发,始于村西关帝庙前,至村东三官庙老槐树下卸妆。

还有二十八日,全体火星会会员会议,先是大纠首汇报筹资情况,支出费用,所剩金额;然后总结热闹得失,提出下年活动的方案,最后选举来年的纠首,交接具体财务、事务,优秀者可连任。

火星会的资金以神前布施、商家捐赠、村民随意、会员量力等多方筹集。所筹资金除演出少量花费外,所剩余钱则贷出去,子母环生,备来年增添、修缮常规服装和大型道具、大型鼓乐之用。会员在演出时的一般服饰、小件道具、管弦乐器全都自备或向村人借用,村人都能尽其所有鼎力相助。

社火活动搞得如此庞大,且又有条不紊,说到底是静升人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他们要借闹热闹的形式反映自己的愿望与企盼,使全体村民,无论士、农、工、商都从一年之始,抱成团、拧成绳,繁荣静升,走向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静升的社火活动,就是在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中也未中止。只是闹热闹的时间改为正月元宵佳节前后三天,十四与十六两日在本村演出,十五日赴县城表演。废去了火星娘娘的銮驾仪式,“文革”中以“静升镇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横匾前导。之后,改作“静升镇民间文艺宣传队”,仍代表全镇赴县城压轴。火星会机构已无,大队革委会或村民委员会便是主办单位,生产队和村民小组的支书,队长(组长)就是各节目组的具体负责人。

近年来村委会为社火活动拨专款,购置道具、服装、器乐等,并委派潘双丁等专门负责保管。每年正月村委会领导组织社火活动。从领导到演员,人人尽职,至今不衰。

活动项目

龙灯

用竹片制成龙头、龙节、龙尾,以绘有龙鳞图案的彩布七八丈长,围成粗1.5尺的金色巨龙,首尾各节旧时装以油灯,今以矿灯代替,龙眼用聚光手电灯,光柱远照,表演时壮小伙每人一节,龙身、龙尾随龙头盘旋翻动于沿街牌坊之间,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是夜间社火活动的前导。现今,龙灯白天也参加演出,一般有双龙齐飞、二龙戏珠等。

舞狮

用麻皮制身,染以绿色,狮头彩饰夸张,大狮双人表演,小狮一人作舞,又有一女郎或小生持圆形绣球灯引逗狮子追扑舞蹈,跨凳跳桌,精彩惊险,配合默契。若群狮起舞,则铜铃响声震天,步伐一致,排山倒海。

高跷

是白天社火活动的前导,旧时因街面坑窊不平,夜间多不活动,表演者双腿绑踩木制高跷,化妆成戏剧或反映时代精神等各种人物。技艺高超者如:耿龙龙多表演《张公背张婆》、《猪八戒背媳妇》,王润生、王二小、王育林表演捉蝶扑地,翻身挺立等高难度动作。年幼者紧随队伍,表演中不误学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乔福儿不怕春寒,赤膊上阵舞动一根粗木棒于前开路。双目失明的马三孩,仍踩高跷表演于街头。

背棍

表演时,将一特制铁架固定于艺人上身,铁架顶端再将一小童的下肢绑扎固定,上肢持彩绸随背背棍者的步伐舞动,上下配合默契,以前曾有过老艺人翟克胜、孔长光等一人扛两童的表演,称作“双棍”表演。艺人通过各种步伐与顶端小童配合,一行十余支背棍整齐多姿,或单或双,彩绸飘飘,其内容常变,以使表演精彩。

推车

用木杆作手推车形,下饰彩画车轮,扮坐车、推车、扶车者若干人,旧时多演《新媳妇回娘家》等内容。20世纪50年代,有人因演《五鬼闹判》受到批判。人民公社期间,多演《喜送爱国粮》。随着时代进步,内容多有变化,然滑稽、逗乐是其特点,常令观者捧腹不已。

旱船

木扎船形,上设船舱船楼,下绘海水波纹。表演时,妙龄女郎端坐船中,老艄翁长髯斗笠持桨划船之舞,随着船开、船行、船停,旱船中女郎走剪花八字,如行水上,又有丑角、小生追随,技巧娴熟,步法多变。《打渔杀家》是其主要表演内容。

竹马、竹驴

用竹片制作骨架,蒙以白纱,饰绘为骏马或毛驴之形。竹马表演者,将分作马前身、后身的竹马挂扎于前后,似骑马状,或表演古时马队驰骋原野,或扮作解放军巡逻边疆。表演者身带铜串铃,奔跑时铃声响起,若万马来临。竹驴表演多为《骑驴拜寿》,称作“跑驴”,风趣滑稽。

翘杆

翘杆村人叫作“发”。用一直径十余厘米粗的木杆,固定于双轮车轴之上,长的一端端坐小丑,另一端数人将其上下翘动,时升时降,惊险中不失风趣,幽默中却也壮观。村民王立柱翘杆剧照载入1992年版《灵石县志》卷首彩页中。

独龙杆

用一弹性较好的木杆或竹杆,两丑角抬着一古装女郎颠动前行,或有小生追随诙谐亲近。村民张继廷独龙杆剧照载入县志卷首彩页中,该节目已选入1986年国家编纂并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山西卷》中,并于2008年3月20日列入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抬阁与颠阁

特制一硬木方案,上设两支或三支铁架,三支者称“抬阁”,两支者称“颠阁”。表演时每支架上绑扎固定女童一名,架前案上坐一人手臂前伸,架上少女若赵飞燕作掌上舞,或横持一刀,架上少女若刀尖舞,桌面坐儿童数名,都化妆成戏剧人物,如《白蛇传》、《仙女下凡》等。案桌上压置石磨一扇,以使重心下移。“阁”由八名壮汉抬起,并有一人案前扶抬杠号呼步伐,一人随“阁”指挥行进起落,“阁”上“阁”下,步调一致,舞姿迷人。“阁”的起落,指挥得宜,并有数人持长木杈杆扶护于架上女童肋肢间,以防扭伤。“阁”是社火的压轴最后节目。颠阁节目剧照亦载入1992年版《灵石县志》卷首彩页中。

如上各个节目组都有器乐伴奏,锣鼓乐铿锵有力,紧随龙灯、狮子、高跷,其他则细吹细打丝弦唢呐伴奏,悠扬动听。

传统社火艺人多为父子相传,如老背棍高手张发祥之子张来柱继承父艺,背棍中仍是高手;王金明、温树福是推车中的老一代,而今其子、媳、孙全家上阵,更胜一筹;曹能吉年已古稀,今仍是旱船节目的导演及演员,其父曹金生曾是民国间旱船艄公的扮演者兼组织者;李宝根、李宝生承继父亲之业,虽年近花甲,仍是高跷、龙灯的表演艺人;孙家沟舞狮先有王定成、孙根生、武马等高手,今有孙金林继续负责。孔庆贵、张天恩各率一家三代参与社火表演,配合默契,生动有趣……

静升地处灵石、介休交界处,昔日这里也流行介休干调秧歌。每年春节期间都有秧歌剧爱好者自发组织演出。剧目主要有《莲花庵》、《九件衣》、《翠屏山》、《十字坡》、《武松杀嫂》、《儿女争婚》、《写状》、《打酸枣》等。演出时观众如潮,村人的秧歌戏也到邻村献艺,请邻村(如南原等村)的秧歌戏来村交流。据村中长者说,清末某年,介休县举行干调秧歌剧比赛,艺名为“红公鸡”的村民郭廷英报名参加,甚为介休名角蚂蚱蚱、白菜心等轻视。谁知郭廷英一鸣惊人,头一个唱段便赢得满堂喝彩,街头的即兴演唱更是轰动一时,赛毕名列榜首,白菜心、蚂蚱蚱反居其后。两县百姓都说:蚂蚱蚱吃了白菜心,红公鸡啄掉蚂蚱蚱。干调秧歌一直唱到20世纪50年代。后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剪纸

剪纸是本村民间传统艺术,始于唐,盛于明清。每遇喜庆,村人都要请邻里剪纸高手相帮贴喜字,剪窗花,也有的老太太、老奶奶提前为子孙剪好窗花和大红喜字,到时从箱底取出张贴即可。剪纸工具是用剪刀或刻刀,材料用色纸,今人有用各色塑料布的。剪纸题材丰富,反映现实生活,内容时代性强,技巧人各不同,并依据喜庆之事不同而各有侧重。如:结婚要有鸳鸯戏水,生日满月麒麟送子为主,给老人做寿是松鹤延年,春节吉祥内容广泛,如福禄寿喜、六合同春、瓜瓞绵绵等花样翻新,以增喜庆气氛。剪纸技艺一般是母亲手把手教女,婆婆留式样给媳,有新鲜图案则左邻右舍相互替样,相互传习,一齐提高。村人的剪纸各有特色,精巧别致。杨来香(已故)老太太的剪纸《虎》选入1990年版《灵石县志·文化新闻编》中。2004年春节期间,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在《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栏目中,介绍静升镇历史文化时就有马梅、王姣莲两位老太太剪纸场景与所剪窗花。随着王家大院的开发开放,村人的剪纸走向市场,游客争相购买,常常供不应求。

木艺·彩绘

查资寿寺明成化三年(1467年)至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碑石,可以看到在这五十余年的时间里,该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再建工程。工程的大木作头为王得才、王得云及其子辈王玉、王良、王经,孙辈永让、尚礼、永青、永洪、永淳、公淮、永谦、永湖。他们是静升村东王氏家族第五、六、七世。丹青则为曹代、曹坚、曹厚、曹耐、曹广及其子辈曹纪山、曹纪名、曹纪原、曹纪荣、曹纪戎、曹纪立,孙辈曹惠、曹俭、曹腾、曹世用。曹氏一家先居灵石关厢里玉成村(今灵石翠峰镇玉成村),后迁居尹方里尹方村(即今静升镇尹方村)。

旧时,木构以工代赈。庙宇厅堂的建筑都是“先立木,后上墙”,即先由大木依据礼制规定要求设计制作出一个小样,然后作头率领木匠师傅依小样制作柱、檀、梁、斗拱、飞檐等各个木构部件,并铆铆相扣、根根相连搭设于基础上,方才砌砖上墙,泥顶上瓦,彩饰金妆。这期间的大木作头就有点类似今日的总工程师了。

成化初年,僧人空庵厚大师为资寿寺住持长老。他“提调”门徒圆瑛、圆果为“修造维那”,请王得才、王得云兄弟为“大木作头”,请曹代、曹耐兄弟“金妆丹青”。三年(1467年)“天王殿与山门塑妆完美”,并“建僧室,起方丈,厨库”,随之,东西配殿的西方三圣,药师七佛“营造落成”,庑左造像十二圆觉,十八罗汉,廊右塑妆十殿阎君,更兼四大天王、哼哈二将,使古刹僧人“禅之有堂,复之有禀;丈室崇麓,僧房庄严”。正德十六年(1521年)大雄雷音宝殿工竣,“塑古佛三尊”,依原样重彩“帝后礼佛图”于两壁。一时间,“莲台猊座见妙,庄严宝刹云林”。其间虽有空庵厚大师的圆寂升天,时或资金有缺,然圆瑛、圆果、明全、明宽、立璨、立及空庵厚大师四世师徒与王、曹两家三代合作始终,配合默契,“成就宝坊,庄严金地”,给后人留下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明到清,王、曹两家操旧业不改。清康熙元年(1662年)静升村文庙旁建魁星楼,木匠师傅就是东王氏第十一世王心悦。康熙十三年(1674年)资寿寺如虚长老会香老纠首“集材鸠工,金妆正殿佛像三尊,两壁重绘,东西廊庑,前后殿宇,山门楼阁无不丹丽鼎新”,其丹青手也是尹方里曹氏后人曹景义。

资寿寺以其雄浑的建筑和高超的艺术,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政府的关怀下,1984年进行了全面修复,泥木师傅为苏溪村耿志富等。

1999年,流失海外6年之久的资寿寺十八罗汉头像回归故里,其复原工程也由土生土长的雕塑家郭成保承担。他拿出师传古颜料,施展师承绝技,历时4月有余,使遭劫的罗汉身首合一,天衣无缝。经专家鉴定一致首肯,四方游客更是赞不绝口,家乡人则戏称他为“神医”,给“神”医疾疗伤,“神医”当之无愧。

张根旺和旺盛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张根旺,1964年5月生,静升村人。随着王家大院的修复和对外开放,他敏锐地感到了其潜在的巨大文化开发价值和商机。之后他南下北上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著名旅游景点,请教了他能联系到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通过缜密论证,2001年10月,他注册成立了“旺盛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个集食宿、家具、茶饮与旅游产品为一体的文化开发实体。为了建厂,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为了保证古镇文化产权的开发,他注册了“王家大院”29类、“静升”41类两个商标。

红木木雕工艺品、家具和刺绣是公司最具文化特色的两个系列产品。

红木木雕工艺品、家具。依托王家大院“三雕”艺术遗产,采用圆雕、浮雕、镂雕手法,运用贴雕、嵌雕等多种工艺,将王家大院“三雕”艺术的题材和各色图案淋漓尽致地再现于工艺品、家具上,并在此基础上吸收古徽州以及江浙一代的工艺手法,在继承中掺入现代美学元素大胆创新,深得业内专家同行和消费者的好评。木雕厂被吸纳为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理事会会员单位,2004年王仕牌木雕系列产品获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名优特产品金奖”,远销欧洲、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手工刺绣。在王家大院遗存的刺绣精品的启发下,公司引进了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艺术。产品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柔和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在种类上,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2002年公司的扶残助残工作得到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先生的亲自视察和充分肯定,2004年山西电视台“黄土地”栏目专门采访报道,2006年公司被晋中市评为“守合同重信誉企业”。2005年被灵石县政府授予“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被吸收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会员”,2009年获全国“质量信科过AAA级品牌企业”称号,同时得到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

经过几年努力,公司总资产由原初的100万元,发展到500余万元,年销售额达到500余万元,年实现利润80余万元。2007年投资300万元,修建了旅游观光购物中心,使企业形成了以支撑集前店后厂、观光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基地,走上了立足文化旅游、多方位发展的轨道。

“隆聚和”泥塑与20代传人李福年

隆聚和泥塑创建于明景泰年间(1450—1457年),始祖李文让,到李福年已传至20代,为静升古镇保存最古老、最原始、最具民居特色的手工制品之一。它是用当地特有的红粘土、上等棉花、糯米水等天然材料配置而成。其制作工艺及表现手法以取泥、提炼成和面粉一样细腻的红粘土,俗称泥精。然后放制棉花、糯米水等天然材料反复进行锤打。然后开始捏塑,其造型要求逼真、细腻、传神,内容多以花鸟、鱼虫、祥禽瑞兽、喜庆寓意、民情风俗、神话人物为主,手法以捏塑和圆雕、浮雕为主要表现形式,种类达上百种,规格有30余种,有大到寺庙宫观之塑像,也有袖珍毫厘之把玩,反映了劳动人民纯朴的生活场景,作品憨态可鞠,注重精神追求和写实性。

隆聚和手工制作以创作泥稿、制模、翻坯、粘合而成型,经阴干、精抛、粉底、施色等十余道严密的工序方可精制而成。产品大众化,深得老百姓喜欢。

第20代传人李福年,1935年4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自幼酷爱学习,喜爱琢磨各种动物形态。九岁那年巧遇19代传人李有明,便拜他为师。从此,他跟随师傅勤学苦练,与泥塑结下不解之缘。李有明师傅把口口相传的泥塑传统制作技巧毫不保留地传给了他。聪明好学的李福年在师傅的细心指点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技艺日益提高。

花甲之年后的李福年为了使这传统的手工艺能代代传承,收了一名精明强干的徒弟。随后,师徒二人先后刻塑了王家大院、孝义祠堂的大型柱雕,参与了享誉海内外的资寿寺十八罗汉头像的修复,在介庙又完成了8尊神像的雕塑,他们精湛的传统工艺受到各界专家的好评。2012年《山西画报》第一期的“艺术人生”栏目,对他进行了专门介绍。2013年,在首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隆聚和创作的《资寿寺十八罗汉精品彩塑》获得山西省工艺美术精品奖“神工杯”铜奖。

如今,78岁高龄的李福年老人仍然精神饱满,身强力壮。近期,他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