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升古镇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传承与积淀,被赋予多层面的文化内涵。在王家大院视履堡、恒贞堡及王氏宗祠三大建筑群以及周边的多处古迹资料遗存中,书画艺术当为大宗。资寿寺壁画、旌介商墓青铜器铭文、历代碑碣石刻乃至古今书画名人,共同组成了古镇一道古老又现代的亮丽的书画艺术长卷。
资寿寺的壁画
资寿寺位于灵石县城东八里处的苏溪村,俗称“苏溪寺”。根据寺内现存碑文的记载,寺院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该寺主殿和药师殿的壁画,为我国现存明代壁画之精品。这些壁画,风格上既明显带有外来影响,又有浓郁的本土风格,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清淡娴熟,构图豪放,行笔流畅,凹凸感很强,给人以飘逸灵动、欲飞又止之感。壁画分别记述了有关佛主释迦牟尼的传说故事和儒释道三方神圣同台“献艺”等内容,体现着一种多元交融、博采兼收的和睦情怀。
寺内现存壁画多为元明作品,特别是元代时期的壁画,由于受到当时特定的历史大环境的影响,壁画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资寿寺壁画既明显地带有唐代受到外来影响的痕迹,又具有强烈的中原本土风格。壁画的精细之处使用立粉贴金的装饰手法,不仅使画面形成了很强的质感,而且显得十分华丽,凹凸起伏的立体效果体现出壁画所表现的庄严与华美的场景。
资寿寺中壁画以大雄宝殿的壁画保存最为完好。大雄宝殿东西两壁共画有60个人物。西壁壁画描绘了唐太宗携太后共同礼佛的场面。画面中佛祖高坐在整个墙壁的中央,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左下方是前来礼佛的各种人物,包括皇帝、皇后和护法神关公,在中国壁画中,能将民间崇拜的关羽融入佛教之中的画面十分少见。壁画以工笔重彩为主要绘画技法,大面积使用绿色作为底色,用赭石勾线,画面显得富丽华贵,严谨庄重。线条既精确又流畅,变化随意,表现力极强,衣襟处似有微风拂动。画面人物体态丰腴,表情端庄,具有很典型的元代壁画的特征。然而,殿内东壁壁画线条细而刚劲,用笔娴熟,行笔奔放自如,神韵蕴含其中,大有一气呵成之感,豪放而无轻率之嫌。在着色上,将平涂和晕染相结合,虽然使用的是对比强烈的色彩,但是设色十分清淡,更加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同时也更突出其流畅的线条;该殿东西山墙的壁画风格各异,可以明显地看出是出于两个画工之手。
殿内东壁壁画带有很强的少数民族风格特点,其中所绘的具体内容,众说不一,常见说法为药佛(中),日光菩萨(北),月光菩萨(南)。这些菩萨的衣着打扮与西壁的菩萨有很大的不同,带有较强的女真族服饰特点。大雄宝殿东壁壁画菩萨的服饰,与《大金集礼·舆服志》中记载的女真族服饰有诸多相似。例如菩萨所着的云肩,就与西壁的云肩有所不同,东壁菩萨的云肩上加有飘带,使云肩更加飘逸,体现灵动之美,这与金人张禹的《文姬归汉图》中所绘制的云肩十分相似。
除云肩外,东壁菩萨的发式也带有女真族特点。《大金国志》载“金俗好衣白,栎发(亦作辫发)垂肩,与契丹异。垂金环,留颅发系以色丝,富人用金珠饰。妇人辫发盘髻,亦无冠。就是将头发梳成辫子,然后盘于头顶”。东壁菩萨的发式与这种女真族妇女所梳的锥髻也十分相似。除此之外,东壁菩萨两耳边各垂下的一辫,也与河南焦作老万庄金墓出土的壁画形式相同。资寿寺是由村民出资修建的,后虽几经修复亦由村民出资,因此,寺内的壁画也非出自宫廷画师之手,而是由民间工匠完成的,所以,寺内壁画是对当时民风、民俗的反应,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写照。它对于金文化的研究意义重大,它不仅为女真族服装服饰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对研究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提供了依据。
历代书画名家、名品赏介
人类文明的印记——《旌介商墓青铜器铭文》
1984至1985年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静升镇旌介村的三座商代墓葬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出土青铜器鼎、簋、罍、尊等十八种类型共127件。其制作之精湛,品类之众多,数量之大,造型之丰富多彩,无不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其间48处出现的象形装饰文字,更是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这便是我们民族最早铸铭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金文。
旌介商墓青铜器铭的象形文字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即出现次数最多的“丙”形族徽性文字。文字形状如侧视仅见两足的“鬲”形。上横有长有短,有正有侧,基本变化不大。而左右两侧的妆饰性点画却极尽变化。形状或如两耳,或似从器物中溢出而跳跃的水滴,极富动感。
第二类是独体字。如“邑”“戈”等。“邑”是一个会意字,上部是一个代表围墙的圆框,下部是朝左跪看的一个人形,代表人的聚居之地,即“市镇”的意思。
第三类是组合字。“卷父己”,为1号墓铜尊之圈足铭文。右上像人双手执杵,下有一人向左而跪,释为“卷”。左上为“父”字,皆左倾。左下“己”字则端正平稳,墩实而置。此尊当是某部落或人物为纪念“父己”的功德而铸,整体字符一律向左倾斜、差参穿插排列,皆向“己”字。而因“己”取横势,便使整体图案平稳了许多。应特别注意的是:三个字形符号,笔直圆厚且多变化,有矫然飞动之姿,与其他直线形成强烈对比。两个杵形符号有起有收,追求笔趣变化,且结字大小随心率意成文,虽穿插错落却无散乱之感,已初现出后世书法、篆刻之艺术端倪。
旌介商墓青铜铭的意义在于早在商代,静升一代的聚族就与商王朝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个方国在当时已经掌握了较高的铸造工艺技术,它的文化是与中原的“商”等国一脉相承的。在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流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其铭文的遗存证明了静升地区是代表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文字”产生的中心地域之一。足可证明静升一带至少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具有高度的文明存在。
曾经的“辉煌”——《大唐汾州抱腹寺碑》、《金代张壁墓志》的书法
“隋开皇十年,文帝北巡晋阳,傍汾开道,获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为瑞。遂于其地置县治,割平昌(今介休地)西南地以益之。”唐、宋间,静升地区的书法遗存典范,应属《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及《金代张壁墓志》二作。
《大唐汾州抱腹寺碑》唐开元二十年(732年)立石。碑高220cm、宽100cm、厚35cm,碑文为隶书,共22行,满行50字,共960字。额高60cm,额篆“大唐汾州抱腹寺碑”。
碑文所载记后魏年间高僧迪公于介山抱腹崖中建寺之史实,并述四时之景。为孝义县令杨仲昌撰文,霍邑县令张伯曜手书。
赏张伯曜所书隶体碑文及篆额,确应是当时当地书法高手。此书《曹金碑》的遗意颇浓。笔法方圆兼施,以圆为主,技法娴熟。圆笔多浑劲有势,如锥画沙;方笔则写的坚劲爽利,如屈铁折钗。字体结构端庄平正、内敛外拓,字形长扁不一,体势多取横势。不少字横画修长,波磔飘逸。一字之内点画的搭配揖让,笔道的粗细,间架的疏密,都安置的妥贴舒畅。具有较高的书法水平,代表了大唐盛世当年静升地区文化的兴盛繁荣。
《金·张壁村张氏墓志》金大定四年(1164年)刻石,碑高33cm、宽35cm、厚50cm。行书,共12行,满行20字,无书者姓名。
此铭形取扁平,字取倾侧,势呈横逸。点画间,横折及撇之起笔极似苏东坡,而其横画及撇捺之开张又如黄鲁直。细审此书用笔,厚重劲健,中锋直落,笔笔欲动。集颜鲁公之端庄凝重,李北海的翔翥飞腾,杨凝式的虚和逸韵为一体,气魄雄浑,笔势俊逸。
这两件书法遗存,按现今行政区域皆属介休市,然唐、宋时确在灵石县静升界,况灵石本是“割平昌西南以益之”,更有史料证明,一度时期此两处皆属灵石,故录于此。两件书法遗存表明在唐、宋时期,灵石静升地区作为帝国之中心地带,其文化的辉煌,经济的繁荣,在历史上应属空前。
写意的野逸——元代《重建洁惠侯庙记》的书法
现存于静升周边的元代书迹石刻尚有多处,最具代表性者当属至正年间刊立于介庙的《重修洁惠侯庙记》。
《重建洁惠侯庙记》碑高146cm、宽85cm、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立石,普通青石质。碑存县之东乡介庙。书丹者介山南存里学师王绍卿。
碑文字径2cm。颇有北碑写意之风。用笔方圆兼备,以圆为主,中锋行运,故显气势挺拔、骨固筋强。细处亦可见楷行使转之法。结体则刚柔相济,宽正博大,穿插有度。或许正是因为对唐、宋法度森严的规整楷书的传承不够和技法上的生疏乃至渐离的自然甚至是乏法的书写,才呈现出这种不规整的结体、自由飘逸的线条,从无意间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姿美韵。
温润闲雅出山林——阎绳祖《静升三官庙植树碑》欣赏
进入乾隆时,满清已定鼎中原近一百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仅雍正、乾隆两朝静升即出现十数位进士、举人;于书法一道先后就涌现出蒜峪陈思贤父子、静升王梦鹏父子等享誉省内的大家。域中多有以书法名世且水平不俗者,阎绳祖即其中颇俱代表者。
阎绳祖生卒未详,灵石静升村人,生活于乾隆年间,官平定州训导。现存其书丹《静升村三官庙植树碑》一通。
《静升村三官庙植树碑》碑高142cm,宽75cm,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立石,阎绳祖书丹,体为行楷书。
此书浸润了大王《圣教序》的韵致,并承袭赵文敏的柔美清新,以柔美圆润的笔墨写来,溢润闲雅。很细腻的提按,很细致的表现,短长合度。一点一画,一波一磔皆认真对待,慎终如始,毫无草率随便之笔。
整篇安排则疏润淡雅,横有行竖有列,严格恪守字格,少有率真随意之笔墨。《植树碑》是朝着规范、美方向发展的。它的形式代表着这一时期静升地区已走出了自唐以来近千年的文化荒芜,人们的文明水平已不再是元、明间那种初成规矩的草莽要求,那种雍容大方、丰美遒丽的美学思想已被社会普遍地接受、认同,并着意追求。
山花烂漫尽显姿——清代碑石遗存书法
有清一代灵石静升地区社会相对安定,生产发展文化渐兴,书法水平亦不断提升,从劫后余存的数百块碑刻中即可窥得其庐山面目。
《旌介村修道碑记》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立石。书丹者申国佐,灵石静升镇旌介村人。
此记笔墨中规守矩,全呈“馆阁”面目。笔法简练,线条婉转轻盈,似美人阵列,轻歌曼舞。结字有唐禇遂良诸贤遗法,宽宏旷达,秀雅入骨。能收能放,气势开张。
《三清庙重修碑记》嘉庆十四年(1809年)立石,邑庠增生张律撰文,文童燕来春书丹,生卒生平未考。
书者非显赫高官或知名文人,只是普通一位“文童”。其作多从赵文敏而布局和谐严谨,用笔爽朗清雅。字字安置妥贴,笔笔缓行轻施,步履轻盈,似闲庭信步,悠然自在。整体给人以典雅匀秀之感。一位普遍文人,能达如此水平,足证当时静升地区书法的普及程度。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文化及书法的繁荣发展。
《药王神前承戏碑》近年出于静升村三官庙重修工地,已残为数块。书者曹尔炌,字耀天,静升人,约生活于清乾嘉年间。此碑书法庄丽秀劲,效法唐人。气秀色润,意和笔调,合含刚特,谨守法度,柔中见劲,有颜、柳之风骨。用笔精熟圆润,巧拙互见。体势开阔,俊逸洒脱,又显褚、虞之润姿,允称佳作。
《介林禁牧碑》已残。道光二十年(1840年)立石。撰文、书丹者均不可确考。度为马和里间文人笔墨。此作楷中见行,有宋、元人风貌。通篇气息灵动,笔意洒脱,婉转轻柔,使转自如,玉润金生,淳淡婉美。其用笔清劲,结体端庄秀丽,取势长方,特别是顿挫提折处更见情趣。这些特点奠定了通篇气韵和畅的基调,颇有跳动感,体现了师法宋人书法外拓的尚意风格。
《介林禁火碑序》石已残损。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立石。撰、书者王长绶,光绪二十年(1840年)恩科举人,生平不详。此碑瘦挺刮利,用笔入纸不深,点画间顿扭较少,线条劲挺有力。结字中宫紧收,重心偏上,笔画则从字中辐散。疏密有致,整体充溢正气,毫无媚态。
《介庙松涛碑》清咸丰十年(1860年)立石,石存介庙。所述为修葺庙设之事。邑人阎光炳书丹,此书端庄严整,点画精到,运笔雄强,格力天纵,健挺劲利。结字圆满舒展,庄严丰润,平稳端正。整体感觉宽博端庄,雄深秀颖。一派富贵之气。
《集广何氏家祠重整碑记》光绪十三年(1887年)立石,今存集广村何氏宗祠壁间。不刊书者,或应为族中文人手笔。此作法度严谨,用笔点画圆腴,字形峭拔秀丽,结字空灵飞动而不松散。结体妍媚舒展,笔法劲健圆畅,略存晋人遗韵。
此间七件石刻书作,皆为当时静升及周边普通文人所书。多为史所不载,亦非有书名者,然其下笔之精道,书写之娴熟,水准之非凡,终非当下之自称善书者可以企及。时代文化使然也。
余波兴浪亦从容——民国期间的三通刻石
1911年辛亥革命,改制共和。随着军阀割据,战火更起,社会又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地处三晋腹地山区的灵石静升也随即风雨飘遥,宁日不再,文脉渐衰。从这一时期的石刻书法遗存看来,不过偶兴余波而矣。
《莲花池栽柏树记功碑》民国六年(1917年)立石,已残,杨竑毅书。疏瘦劲炼,有唐褚河南《雁塔圣教》之风骨;秀媚多姿,又存颜鲁公《多宝塔碑》之遗韵。运笔灵活生动,行笔转折起伏,鲜明宛畅。笔画纤劲瘦硬,应规入矩。结构方整严谨,中宫紧收,主笔向四周撑开,显得典雅宽舒。
《重修望岭堡墙碑记》民国十二年(1923年)立石,李鸣皋撰并书。秀劲端庄,有师法颜鲁公《多宝塔碑》及欧阳信本《九成宫碑》之迹象。用锋或藏或露,线条清劲腴润,行笔提顿有致。字形四角撑满,中宫宽松。点画安排匀称、开阔、稳当。书者自称“清庠生”,应为清末遗老,似于“馆阁体”有过一番用功。
《傅山“山林埜趣”刻石跋》民国十三年(1924年)立石。是房允升为“介庙”摹真山旧题“山林埜趣”墨迹上石时之题跋文字。房允升,字子猷,灵石静升镇苏溪村人。民国年间有书名。此刻行书布置妥帖,点画精道。自首至尾,气势连绵不断,轻松活泼,天趣流荡。审其踪迹,似有米南宫姿态,更显颜鲁公法式。通厚婉健,骨秀神清,观之令人神明气爽。
静升王氏家族的书法艺术
灵石静升王氏为灵石“四大家族”之一。有清一代,王家共有生员129人,监生211人,有9人中举,4人中进士。且自十三世王攸宁以来,多有喜染翰墨者。
王攸宁,字尔康,生员,第十世孙。“尤精于书法,好钟繇体,笔力遒劲,堪为后学楷模。”所书《静升村重修文庙碑记》,康熙十四年(1675年)立石,现存静升文庙。此书,露锋下笔,收锋轻出,笔画间多存隶意。转折时委婉温和,笔意纯朴。结体高古,章法自然。点画之中,刚柔皆备,多有异趣。
王福齐,字凝五,第十六世孙。所书《“燕翼”石刻门匾》,现存王家大院恒贞堡二甲司马第大门。此题用笔圆润饱满,点画精妙,线条厚实滋润,体字开合工稳,向背分明。似法乳颜鲁公之浑厚,赵文敏之温润。整体给人雍容大方、丰美遒丽的感觉。
王中极,字会五,号约轩。贡生,十六世。王梦鹏之子。所书《“恢先”门匾题字》,木刻,现存恒贞堡三甲西四院大门。线条劲健,结体开张,有晋人风气。
王者楠,字楚才,十六世,所书《王氏补筑佳城来龙碑记》,已残。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立石。其书全用苏子瞻之法。酷似苏子《归去来兮辞卷》、《前赤壁赋卷》、《次辩才韵诗帖》诸作。通篇以行楷写成,用笔丰润、质朴,字画沉着、稳重,运转自如天成。字里行间方笔圆笔兼用,正锋侧锋齐下。结字精丽整洁,笔笔经意,字字呼应,行行贯气,形成一种清新淡远,朴素自然和雅洁闲静的艺术风貌,给人以超然、恬适的艺术享受。诚为佳作。
王如琨(1767—?)字良玉,十七世。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自题家门《“素心居”石匾》,其字笔多直入,结字端正。从点画间可得知书者闲雅恬淡的心情,所谓“书,心画也”,于笔底流露的坦然自足之情确可为师也。
王如玉(1732—1773)字朴园,又字岚溪,号汾左。十七世。工诗,有《岚溪诗钞》行世。所作《乐清四时歌春宴图》墨迹,见于网上。其书取法米南宫,变欹侧为平正,见唐宋遗韵。筋骨相参遒劲淡雅。笔画或粗或细,有浓有淡,筋骨相参,骨体坚定而不弱,筋脉相连而有势。燥温调匀,肥瘦得所,自然俊秀,恬淡平和。给人以超尘绝俗之感。
王德纯,字粹如,号静庵,十八世。工书,其迹多散见于乡里。所书《重修介庙子孙殿牛王殿碑记》,嘉庆四年(1799年)立石,存介庙。用笔爽利,结奏畅朗,线条明利。构字开合有度,秀美端正,点画呼应,工润流美。整体安排,疏朗清雅,柔美空灵。
王履谦,十九世。道光辛巳(1821年)科举人。所书《重修极乐庵碑记》,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立石,在静升村。露锋入笔,点画开张,线条挺劲,结体润朗,工稳洒脱。
王奎聚,字联五,第二十世。工书善画,精于针灸。《隶书横幅》,拓本,书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后由族人勒石。其书堂堂正正直从汉人入手,骨肉匀停,波磔分明。结体端庄匀实。其末小楷,工整端庄,见晋唐风韵。
王锦绅,字垂厉,号竹轩,静升村人。道光己酉年(1849年)所书《静升村补修关帝庙碑记》,露锋入笔,迥锋收束,挺劲淳厚,圆润秀雅,骨劲神清。因势设位,布局得体,给人以古雅恬润之感。
王荔挺,字芸轩,同治、光绪间静升村
人。书刊《蓄水池动工碣》,多师欧、柳之法。写得静穆安详,神清气爽。笔法瘦硬遒劲,结字雍容婉丽,中和清雅,平和稳实,端庄清俊。
纵观静升王氏一族书法,或精研“馆阁”,或师法唐宋,或随熔时风,多出文人情怀。个中尤以者楠、如玉、德纯、奎聚诸公最为典型,颇可代表这一时期吾县域之书法水平,实是研究我县书法文化的珍贵资料。
来青山馆翰墨香——王梦鹏书法艺术
在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灵石王家大院高家崖(亦称“视履堡”)建筑群西南的桂馨书院内,收藏着一组由十二块青石镌刻而成的二十四面精美碑帖(或称书条石)。这便是著名的《来青山馆帖》,其书者就是静升王氏十五世孙王梦鹏。
王梦鹏,生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殁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享年七十七岁。字六翮,号竹林,又号无逸。以“来青山馆”名其书屋。
《来青山馆帖》(又称《来青山馆藏翰》),为王梦鹏之子、布政司经历王中极遴选其父七十岁以后书法,精刻而成。后有当时名人题跋多种。内阁学士、书法家、碑帖鉴赏家翁方纲跋云:“此六翮先生遗墨。今子勒石以永其传,先生德重乡党。初未尝以书显,晚岁性耽淡泊,而书法亦平淡高逸,无烟火气。即偶临古帖,亦间出已意,超越闲静,如其为人。自是书家上乘,绝去近代蹊径远矣。正不当以疏野目之。”法式善跋云:“……其翰墨和平安易,不染尘俗……”翰林院庶吉士灵石何思钧跋云:“……临池之功数十年如一日,用笔雄健,结构谨严,一皆取法于古而毫无庸俗态,传之弈祀实堪不朽。”太原廪生张彦跋云“笔意高古,绰有魏晋人风骨,信可宝也……翁之书法严正之气见于笔端,其颜柳之嗣欤。”礼部尚书曹秀先跋云“所书深得古人法”等。其他如刘跃云、张朴、周厚辕、胡季堂、彭元瑞、顾宗泰、张埙、祝德王、万承风等皆当时名人、书家。
现存于王家大院之碑帖已有多处驳落损残。就可识文字看,其内容大致包括:王羲之《得示帖》、苏东坡《前后赤壁赋》、米芾《笤溪诗帖》等前人法书摹本,先生自书格言、诗词,当时名人、书家彭元瑞、胡季堂、刘跃云、周厚辕、曹秀先、何思钧等人题跋三部分。细观所存内容,或有不相吻接者,似非全帙,疑有缺失。
《书傅山介林诗帖》行草,王家大院现存书条石之一。此书虽为仿作,但开合有度,枯润中节。全篇以傅青主为大法,颇得颜鲁公法书之妙,满幅精彩,应为先生存世作品中之杰出者。
通观全篇,用笔扎实老辣,字行间以浓淡枯湿、结字大小疏密巧妙分割空间。虚实对比、中节有律。点画之间,顾盼呼应,血脉相通。行笔结奏明快,动荡摇曳,结体内敛外张,满篇郁勃生资,精彩横溢。沉看痛快中,跃动是情感的起伏。有跌宕开闭,吞吐六合,天马行空,纵横八极之势,堪称人书俱老之佳作。
《摹怀仁集圣教序帖》墨拓本。前后各有“来青山馆藏翰”“乾隆甲戌年秋月竹林居士王梦鹏敬摹于漱艺书屋时年七十五岁”隶书款识,并押“来青山馆藏书”、“王梦鹏印”、“六翮”三枚篆章。帖后分别有当时书家、名人法式善、万承风、虞奕绶、徐昆四家跋题。
对先生此摹本,书画家法式善嘉庆二年之跋评价甚是中肯:“山右竹林居士王先生,性笃学,醇内行,称于乡。故其翰墨和平安易,不染尘俗。”“此帖为先生摹本,内劲外腴,不失晋人遗法,学者苟能虔奉一编,不独游艺有资,将孝友之心日油油于行习间,岂非书教哉!”
观六翮先生书法,由颜、柳入门,后染濡唐宋诸家,又溯源而上窥得魏晋。一生法古不辍,又以其纯孝忠厚、性耽淡泊之人品及学识滋养,故其书能平淡高逸,略无俗态。有唐宋法则,存魏晋风骨,严正之气见于笔端,平和之心留于画中。远非现代众多自封所谓“大师”“名家”可望其项背者。
清代名人题赠静升王氏书法遗存欣赏
在如今的“王家大院”及周边,总能见到不少清代名人大家的手笔,现选有史确考且具典型者,探其艺理及影响。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以善书闻名海内,人称其为“集帖学之大成者”。
《论米芾书轴》,墨迹,绢本。由王氏后人捐献,现藏王家大院民俗博物馆。此作点画丰腴浑厚,结字率意松散,墨色以浓为主浓淡相间,给人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甚至还带有一些慵怠落拓之相的美感。字中点画,乍看似乎拙笨软弱,全无法度,但细细品味,则其点画转折全从古人法帖而来,且能够举重若轻,转化妙用而不留痕迹。丰腴厚肥中藏遒媚之趣。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苏斋,北京人。以书法著称于乾、嘉两朝,与刘墉齐名。
《“孝义”坊题额》,刻石。乾隆五十年(1785年)静升王氏再次得朝廷褒奖,旨准建坊以旌表王梦鹏“孝义”之事,此即翁氏奉旨所题。尽管只两个大字,但其书法师承尽显无遗。点画坚实圆厚,结体严谨匀称,结构紧密收束。全从欧阳询《化度寺碑》来,整体风格端正庄重,不愧大家手笔。
《“规圆矩方”匾刻》,木刻横匾。翁氏此书因是刻造未能审其笔墨细处,仅大处的效果看,温润丰厚似颜鲁公,端正秀雅如虞永兴。循规蹈矩,不急不躁,观之如赏林间晨曦,给人以优美甜润的艺术享受。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罢官后以卖画扬州,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
《“搜尽”“摘来”联》,木刻,郑板桥书赠王如玉联。左书“汾左(王如玉号)年兄”,右落“郑燮板桥”。联曰:“搜尽奇峰打草稿,摘来红叶补烟霞”。以“六分半书”体写成。
此联书法,点画敦厚粗壮。点、横多用顿笔,转折处偃笔翻过,多承东坡道人之法;撇、捺及长横,斜昂取势,间用提按战抖,沉着中时见飞动之趣,学黄鲁直而善化用;字形方扁,多以篆隶法结体,显得古拙不俗。展现了书家过人的才华和不谐时俗的胆魄。
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园,别署畏堂,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乾隆帝钦点为状元。
《“龙章”联》刻石,王杰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张氏“节孝坊”题联,从落款字看,王杰书多尊“馆阁”之体,显欧、柳风貌。大字则点画肥壮,笔力雄放。起收多顿,线条圆润潇洒,开张飞动,多承苏东坡遗法而参己意。王氏未见以书闻世,而此作转运有致,纵横奋跃,确是佳构。
此外尚有进士出身曾任国子监监丞大学士孙嘉淦之弟临泉孙扬淦,罢官后延为王氏西席讲学六年,文章题留多处;三代帝师寿阳祁寯藻等名人所题碑匾多处。
静升王氏之大量名人题留,绝非仅只附庸风雅,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豪族大家对文化的认同和追求。与文人名士的交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灵石县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从这个意义来说,清代灵石静升尊儒重教之风便不难理解了。
支离神迈蕴真性——灵石静升境遗存傅山书迹
《介林诗碑》,内容为傅山先生在顺治四年(1647年)春,游介子庙时所题的一首七言律诗:
青松白松十里周,青白祠堂幽。
晋霸园陵迷草木,绵田香火动春秋。
仙名卖扇传东海,身隐承颜肖故丘。
还虑寒山太枯寂,婉客分到牡丹头。
十二年后,即顺治十六年(1659年)重游故地时乘兴书于介庙后殿西壁之上。并补跋云:“丁亥来,曾有此什。已亥重来,补书留之,即取第六句额其楣。偕来者,榆关白盈采、离石王浯、汾阳胡亮、胡同兄弟。太原傅山题。”又一百三十六年后,即乾隆六十年(1795年),由乡贤蒜峪陈思贤依其家藏双勾本精摹上石。此碑长1.8米,宽1.4米。原存介庙,后为人移在太原晋祠内至今。
总篇观之,其笔法上承颜鲁公,取其质而弃其态。结字则汇诸贤之法于腕下。如“木”、“东”等字的蟹爪勾,显然承米芾而又具变化。而用笔之浑厚遒劲、外拓雄放,结体雍容宽绰、外密中疏,皆苍老劲健,则又尽显鲁公神迈之气。然整篇看来,字形夸张,故意挪动偏旁或部首,打破结字布白的原有规则。故意将颜书写得猛力非常,剑拔弩张,如临大敌,似极力要体现其打破常规安排的“支离”和随心结字布白的“直率”,亦属别开生面。
《“承颜堂”匾》,即上篇跋文所谓“即取第六句额其楣”所指。亦是顺治十六年(1659年)傅山所书。后于乾隆间为灵石时任知县虞奕绶摹刊,上佳青石质,长1.77米,宽0.53米,原在神林介庙,现存灵石县博物馆。
此额虽与前诗同时作成,但却属别样风味。观此三字,整体架构确得颜楷之精髓,有“正大方严,雄健质朴”的风貌,显出一种刚健、豪放、雄厚、磅礴的艺术风格。仔细品析却又非从颜楷直搬而来。其“承”字写法直承《圣教序》之笔势。“颜”字左缩右伸,显然已非“颜家”面目,“产”下三撇连贯,更显真率。“堂”字则取异体,简而行之。其间用笔、结体时出帖意,难怪他自己有“楷书无帖意,摆磊齐整,只是泥塑帝王像耳”的心得。
此匾虽说只三字,但能集楷书的严整、行书的潇洒于一体,确实体现了一种书法艺术的高境界、大手笔。
《“山林埜趣”匾》为傅山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所书,落款署“大明崇祯年太原傅青主题”。悬资寿寺天王殿前。此匾长1.4米,高0.5米。保存完好。
此为傅山50岁时所书,虽略早于前二件,但仍同属一个时期。审之可得见其雄健的笔力,磅礴的气势,点画间尽显“博大庄严、神凝气重”之精神。运笔上粗头乱服、不衫不履、从大处求效果。结字则以颜为基,且熔铸先圣与时贤于一炉,既见二王及米家之风貌,又有董其昌、黄道周之影响。品来一派洒脱萧然之气。先生雄强豪迈之神韵于此可见一斑。
晚明大书家黄道周云:“晋唐后首推公佗,次李燧臣、次王觉斯。”把傅山的书法推崇在李尔育、王铎之上。
作为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医学家、书法家和画家的傅山,留在灵石静升境内的这些题刻、墨迹书法,遗存着他作为反清义士的丰富思想信息,保存着他追求书法真谛的探索足迹,更蕴含着他伟大人格的率真和豪迈。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
耿文光的书法艺术
耿文光(1830—1908),字星垣,一字斗垣。号酉山、苏庵、苏溪渔隐。灵石县静升镇苏溪村人。我国清代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
于书法一道,耿文光并无太刻意的追求,然其扎实于学业,且一生几在藏书、读书、教书、著书中度过,胸藏万卷自然下笔不凡。
耿文光书《赵铭三墓志》。篆书部分,“清故赐同进”五字已泐驳不见,“士出身诰授奉”六字处也有损残,之后“政大夫钦加同知衔特授广东新安县知县调署防城县事铭三赵司马安葬墓志铭并序”诸字清晰未损。如将此书置于唐人之作则足以乱真。似渊源于唐李阳冰《栖先茔记》,且特于近世出土的《崔祐甫志》篆盖绝肖。运笔稳沉,使转坚劲,如屈铁弯金。笔画洗练,结构匀称,布白疏朗。可见耿氏于唐篆特别是李阳冰用功非浅。
楷书款识部分,两段共78字。起笔多用露锋,或尖或方,干净利落。笔画方整中有润泽之感,转角方圆兼备,劲挺而秀丽,有欧书点画工妙,挺劲瘦硬,清和秀润之特点。结字中宫紧收,宽严结合,疏密调匀,大小各适其宜,具柳体之筋骨皆存、开合随形之势。安详工稳,不急不躁,稍显干禄体之风貌,又别出风韵,爽朗端庄。
申宝华的书法
当代静升地区的书法,申宝华可称代表。
申宝华(1923—2001),号村叟,静升旌介村人,高小毕业后在天津南市“戴春林”当学徒,曾任灵石县抗日政府经济局会计,后一直从事教育事业。1984年退休于汾西矿务局二中。先生出身商贾世家,从小即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天津当学徒期间多过往于文人墨客间,眼界大开,加上自己勤奋好学,一时书艺大进,十八、九岁就应邀为一些店铺书写牌匾。归乡后一直热衷翰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传统文化解禁后,先生更是成为县域书界名家为人敬重。由他所题写的“翠峰楼”“常青楼”等为书法爱好者相效仿,许多公共场所一时以能得先生题写为荣。其书丰腴雄浑,结体稳健,温润端庄,多合大众审美。
历代书画篆刻家人名录
田恩,生员。见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所书《修三清寨砖门碑记》一种。其书用笔多直锋杀入,行进稳健而显瘦硬。收锋多顿,时有隶意。结字流宕奇特,奇正相生富有变化。
王大化,生员。见明万历元年(1573年)所书《静升里集广村重建道场碑铭》一种。多用圆笔,横、撇收驻处有隶意。
王绥猷,字定宇,号逸翁,静升村人。清雍正癸卯(1723年)拔贡,候补教谕。朝考第一,以知县用,后隐遁林下,诗书自娱,曾协助王梦鹏修族谱。善书法,今见“凤飞斋”额书一种。
王蕙,字齐芳,号南村,静升王氏十六世。监生。工书善画、通医,有《南村诗集》。今见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书《祠堂捐资补修大门碑记》一种,出入米南宫、赵子昂间。
王梦吉,清静升村人,监生,生平事迹不详,生活于乾隆年间,善书法,今存其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书丹《施银碑记》一种。
王会极,静升西王氏十九世,道光辛巳(1821年)科举人,乙未(1835年)科进士,曾任宁武府教授(正七品),工书法,今可见其书作有《陈德沅墓志铭》及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立《陈祥国墓表》、道光十九年书《芝山王公墓志》篆盖三件。
耿伟图,清代静升里苏溪村人。生卒事迹未详。今存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所书“苏溪夜月”刻石,端庄洒脱,有鲁公及东坡遗法。
王尔勄,字敬之,静升王氏十七世,善书法,今存静升三官庙《增建老君殿碑》等。
祁从智,生卒不详,生活于清道咸年间,字慧堂,静升东南堡人。工书法,今存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立静升村《三官庙重修碑》为其书丹。
陈毓良,清静升里苏溪村人,生活于清道光后期,与藏书家耿文光同时代。工书法,今见其书丹《介庙补修碑记》、《苏溪土地庙赈饥碑》(已残)二种。
王际昌,字松轩,静升人,生卒事迹不详,工书能文。今可见多种由其撰文碑碣,书丹碑现存咸丰十年(1860年)所立《辛酉赈济碑》一种。
王乐三,字子有,生卒事迹不详。工书,可见咸丰九年(1859年)书《耿斐然墓碑》(现存苏溪村),咸丰十一年(1861年)书《重整栖隐寺地亩碑》(现存静升后土庙)二件。
王彝铭,生卒事迹未详,清咸丰年间太学生,善书法,今存《静升里重整栖隐寺地亩碑记》一种,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体在欧、颜之间。
阎呈祥,生卒事迹不详,清咸丰年间卒生,善书法,今存《静升龙天庙广静庵地亩碑》一种,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法从柳公权。
王树声,静升王氏,光绪庚子(1900年)举人,事迹未详,工书法,今存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书《介庙伐木动工碑》二件。
王筵宾,字叔恭,静升村人,一生以读书授徒为乐,精文章,善书法。今见所书夏门《梁景南墓志铭》一种。
王俊乂(1892—1966),字百轩,静升村人,毕业于山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山西省教育厅科员,太原女子师范学校教师等。楷、行、隶皆通,擅隶,有隶书条幅和隶体范本,字体端正凝重,笔力遒劲,神韵兼备,书迹遍布乡间。
李叔宏,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灵石静升村,1925年进入山西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习,与董寿平等同窗。1927年在天津学艺于国画大师刘子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天津国画研究会会员,1956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叔宏曾在天津各文化馆、俱乐部多次举办国画讲座,多篇作品在刊物上发表,其中“梅花”参加了全国第二届美术展览,著作《论国画初步》发表在内部刊物《美术研究》上;即兴创作的《松鹤图》留在天津河西工人俱乐部的影壁之上。叔宏的作品宗法新罗、青藤等画法,于写意花鸟画方面的功力尤其深厚,在天津画界享有很高声誉。
戏剧、音乐、摄影
“静升庙会流水板整天不息,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反映了静升人对戏剧的强烈爱好,已经形成一种代代相因的传统风尚。
静升沿河各村,村村有戏台,一年唱数台。仅静升一个村包括庙宇、祠堂、沟巷大小舞台十二座。除了梆子戏,本村就有“自乐班”。在村西关帝庙外有一沟,传说沟名称“中举沟”意思说要出文人当举人。可因南蛮子盗了宝,文气消失。一沟三十多户代代相传成了半专职“自乐班”吹鼓手。因吹唢呐,两腮邦只鼓起来。久而久之,把“中举沟”唤成“肿嘴沟”。为啥唤成半专职呢?因为村大人多,家户多。村里逢年过节、迎神赛社、宗祠祭祖、天旱祈雨、消灾免病、晚年得子还愿、红、白喜事,除唱大戏,就请吹鼓手自乐班,也叫同乐会。
民国期间苏溪村的“聚乐园”、马和“红星剧社”,颇有盛名。
解放后,静升晋剧爱好者王翊山又创办了晋剧团,人员四五十人。一星期唱下来不打重台,除了在本村经常演出外,走向外村、外县甚至出省演出。除此还有自编自演的地方剧。
静升人对戏的痴迷在灵石出了名,“三天不吃饭,出门一声唱”,“宁叫跑的丢了鞋,不敢误了程玉英(晋剧名角)的嗨嗨嗨。”
静升人献戏给神灵或先祖时,或请外地戏班,或邀地方梨园。除了中路梆子,还有黎邑庆元公的落子,晋南蒲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孝义碗碗腔、祁太秧歌;本地的干调秧歌是土生土长的剧种,因只在人物出场时有鼓乐伴奏,演唱时不动乐器干唱而得名。演员多系农民,他们师徒相传,父子相传、口耳相传,没有剧本。除苏溪村的聚乐园外,南塬、静升、马和的尽林头村戏班也颇有名气,名角有艺名“大架红”的苏溪张盛长、艺名“红公鸡”的静升郭廷英。据说民国初,灵、介两县干调秧歌比赛,人们都以为夺魁只有介休名角“小白菜”与“蚂蚱蚱”。谁料“红公鸡”登台亮相,嘹亮音腔,声压群芳,立马赢得满堂喝彩,名列榜首。在百姓闲谈中,戏言:这真是蚂蚱蚱吃了白菜心,红公鸡啄了蚂蚱蚱。
中路梆子名角阎登贵(阎贵锁)就是静升人。他曾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须生泰斗丁果仙的“过门”师傅。还有晋中晋剧团艺名“眉毛丑”也是静升富足沟人。阎登贵艺名“十三红”。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随戏班到河北张家口跟师傅学戏,两年后,他登台演出《八义图》饰程婴,他的唱腔和得体到位的扮相,赢得满堂喝彩,观众当场给他披红挂彩。1965年落脚榆次、太原。他在《走雪山》中饰老家人,《空城计》中饰诸葛亮,《潘杨讼》中饰八千岁。《明公断》中饰王彥龄等。在传统剧目中,装龙像龙,扮虎似虎,人叫人绝,当时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须生大王丁果仙及丁巧云、花艳君、张美琴、筱桂芬等晋剧名角都向他学艺,接受指导,尊他为“老前辈”称“过门师父”。1946年马和成立“红星剧社”他应邀返乡教戏。1949年,在新戏《白毛女》中饰杨白劳,《小二黑结婚》中饰二诸葛。1952年去世。
晋剧流派名师范天贞(1887—1957年)范天贞,艺名“大麻黑”,静升村十字瓮门沟人。他与中路梆子名角十三红阎登贵在介庙看戏时,一同私逃出走,跟随太原晋剧二园班学艺唱戏。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唱腔浑厚有力,响彻云天,素有“大麻黑台上一声吼、戏台也要抖三抖”的说法。以唱黑净一举成名,其他行当也不在话下,生、旦、净、末、丑行行通晓,手、眼、身、法、步样样精熟,唱、念、做、打都有独到之处。在当时没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全凭一腔真功夫。
1910年范天贞收马兆麟为徒,艺名“根根红”的马兆麟是马派艺术的创始人。他认范天贞为义父。马兆麟相继培养出其女儿马福仙(艺名十七生),侄女马秋仙(艺名小果只)、次女马玉仙及董云仙等。
《眉毛丑》宋茂林(1905—1965),静升里仁巷人。七岁丧父,被送往张家口戏班学艺。出科后,初演京剧、评剧,继演中路梆子攻须生,因嗓子“倒呛”,改演三花脸,在表演中善于通过眉毛的各种变化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得艺名“眉毛丑”。
1959年,宋茂林任教于榆次晋剧艺术培训班。在一年的晋剧教学中,全部心血倾注在60名学员身上。在榆次晋剧团里,既是教师又是主要演员。《芦花》、《哭灵堂》、《空城计》、《取成都》主演须生;《薛刚反朝》、《走山》主演老生戏;《芦花荡》、《吃瓜》主演二花脸;《柜中缘》扮演三花脸。不论何种行当的戏,他都将所扮角色刻画的性格鲜明、形神俱佳,堪称晋剧舞台的多面手。
刘金春,民国年间人,曾在静升村居住,后搬迁到旌介村居住。在当地演戏很有名气,他扮演旦角,拿手好戏是《走雪山》。
王琳(慎心),1933年生于静升,幼年居天津,毕业于天津洪滨音乐专科学校。爱好音乐、书法、绘画。1953年调入天津市总工会文工团,1954年2月参加天津市文艺汇演,获男声独唱一等奖。1955年3月作为天津市文艺代表队成员,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会,获男声独唱优秀奖(当时最高奖)。会后入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首长和首都各界领导及各国在京驻华使节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其演唱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引发朱德误会,亲上舞台与其认老乡,成为一时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