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回望征程:王成忠新闻作品选集
10952300000127

第127章 导航向筑长城聚合力

——中铁二十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推进市场:思想政治工作导航向

作为国家一级大型基建施工企业集团,市场占有空间的大小,占有份额的多少,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与发展。中铁二十局挺进市场,把“宝”押在全员思想观念的更新和领导班子建设上。

1996年12月2日,为期3天的全局基层干部会议在咸阳隆重举行,该局党委书记周玉成慷慨激昂,提出为实现“根本性改变”,必须树立“八个观念”,要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一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讨论。大讨论历时2年多,它使中铁二十局人看到了自身的缺陷和职责,增强了使命感和凝聚力。

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1997年1月3日,在全局生产经营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党委工作重点是抓领导班子建设,主要解决软、虚、浮的问题。该局党政领导形成共识,决定从自身做起,从局机关做起,规定全局召开的各种大小型会议,一律不喝白酒,机关人员不参加就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用公款吃喝玩乐。局处机关和项目工点吃喝风得到遏制,当年仅局本级业务招待费比上年减少开支111万元。

同时,该局党委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加强队伍建设和队伍管理的规定,加大对干部的管理监控力度。对那些职工信任程度低、政绩平平、相形见绌、扭亏无望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果断地进行集体罢免、解职和解聘领导干部职务,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

队伍分散:思想政治工作筑长城

中铁二十局万余名职工高度分散,遍布全国26个省区。因此,如何做好分散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用党委书记周玉成的话说,就是“有创新、有抓手、有载体、有活力,使职工人散心不散”。且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期两年多的大讨论,使全局职工树起了全局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大家主动为企业加快发展纷纷献计献策,职工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管理效益年”活动。1997年酝酿启动,1998年全面运行。这项活动被全局干部职工称为“伟大变革”之举,是对企业经营、项目管理中一切旧体制、旧框框、旧观念的大洗礼,它给该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迅速增长,更重要的是人们认识的飞跃,世界观、价值观的根本性转变,全员市场意识、效益观念的深刻变化。

——“创先争优”、“创岗建区”、“党员塑形”、“双学”、“达标准、创五好、争红旗”、“四有职工”、“六好党员”、“职工之家”、“工地文化”、“文明社区”、文明创建、企务公开、集体合同等活动蓬蓬勃勃地开展,给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内容、新养料,营造了浓浓的氛围。该局1.5万名职工,4222名党员无一人修炼“法轮功”。

企业改革:思想政治工作聚合力

为加快企业发展,实现跻身全国建筑业先进行列的目标,中铁二十局眼睛向内,革新挖潜,推出一系列新举措。

仅以今年头10个月为例,为推进企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他们先后出台了5个“办法”、4个“规定”;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推行成本定额核算,先后推进工程队管理5个“办法”,1个“意见”;为使机关更加高效精干、优质服务,局处两级机关人员减了一半以上。

为确保各项改革方案的顺利实现,局长、书记及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征,组成强有力工作组分片包干,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每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局党委都印发宣传教育提纲,教育活动中先党员后群众,先干部后职工,先挖渠后放水,无情改革、有情操作。如精简机关、撤段强队,该局主要领导都下到基层,亲自动员,摆形势任务,讲观念更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得干部、职工口服心服。

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全局干部职工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企业一系列重大决策,一系列改革措施,代表着全局职工的根本利益。改革为了职工,改革促进发展。

(载2000年10月17日《中国建设报》)

评述

这篇通讯,是对二十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一个较为系统的总结,该文在《中国建设报》三版头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新境界”栏目发表。同时还在2000年9月20日《人民铁道》报三版头条发表,题为《凝聚人心靠创新》,2000年9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八版发表,2000年10月1日《中国铁道建筑报》三版头条发表。由铁道部主管、铁道部党校主办的《理论学习与探索》杂志,在2001年1期以《春雨润物细无声》为题也发表了。

编者按:一条钢铁大动脉,即将跃上莽莽昆仑,穿越“世界屋脊”,直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这就是将要动工兴建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

消息传来,曾以主力阵容出现,三次挺进青藏高原参加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施工的中铁二十局万余名干部职工,群情激昂,感慨万千。广大干部职工以不同形式纷纷请战,企盼再次重返高原,再展铁军风采。

3月22日,受局党委、局领导委托,局党委宣传部邀请原铁道兵十师部分老首长、老领导召开青藏铁路建设座谈会。回顾一期,展望二期,憧憬未来,大家心情无比激动。现将在这次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予以发表,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