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我的日记选
10951600000102

第102章 一个独特的贡献——《我的日记选》跋

□徐文华

什么是日记?日记就是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到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对这些事情的感受。

写日记,自古有之,如黄庭坚的《宜州家乘》、陆游的《入蜀记》、袁中道的《游居柿录》、叶绍袁的《甲行日注》,它们或叙事,或抒情;或简短,或琐细;或览山川之胜,或记诗文唱和。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某一人生阶段的行状,袒露了平素难以为人所知的心迹。

然而,在极“左”和“文化大革命”年代,用一位老师的话来说:“我以前也写日记,但想不到日记成了人家整我的铁证。于是,我再也不记日记了。”用作家张曼菱的话来说:“每当搬家迁室,必像查贼剿寇一般,要将余纸剩墨搜得一干二净。这恐怕是两三代人的悲剧了。活着,只是活着,而不能有心灵的记载。”

直到粉碎“四人帮”,才有人提出:失去记忆的人和民族是可怕可悲的。

我之所以要说这些,是由于读了成老师的《我的日记选》有感而发。

当然,成老师的日记选,并非她生活的全部,基本上是“校长日记”,教学日记,教坛日记。但所记内容,同样是“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有的兼记这些事情的感受”,其中,当然也有心灵的记载。

成老师的《我的日记选》,没有按原来的时序排列,而是按内容从横的方面归类,分成五辑,即校长篇、教师篇、修德篇、爱心篇和学习篇。每一辑都有各自的主题,读后,给我们以不同的启迪。

如“校长篇”。我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前不久举办的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也表示:有一位好校长,就会有一所好学校,有一位具备良好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校长,就有一所高水平的学校。当然,这是从“领头雁”的角度上来说,如果只靠一个校长,就是块好铁,也打不出多少钉,校长还要学会用人。用人之道应该是:发现光环,网罗贤才;把握平衡,力求稳定;促成竞争,力创佳绩。于是,有人提出,校长应该牢记十抓,即:贯彻方针抓班子,办学之本抓教师,队伍建设抓优化,推动工作抓骨干,常规管理抓落实,教育工作抓示范,教学过程抓质量,后勤工作抓服务,基本建设抓合格,稳定秩序抓治安。这十抓抓好了,当校长才能当出点名堂。可见,校长难当也,必须学会担当,必须培养“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

从《我的日记选》的全部内容来看,成老师还是有这样的使命感、抱负和情怀的。如“校长篇”的首则日记《我当校长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就谈到了她如何“抓领导班子建设的”,如何“抓教师队伍的提高”的,如何“抓管理制度的改革”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用事实说话”,不能不令人佩服,令人瞩目。正因为他在校长的岗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才收到省教育厅中教处的充分肯定,她不但出席了全省模范校长会议,作了交流发言,而且被评为全省中学模范校长,可喜可贺。

再如“教师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以,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指示:“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老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因为,教师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历史进步、人类幸福而培育人才的重任。人民教师的职业,不但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是最美的职业。于是,才有了新世纪迎来的第一个教师节;于是,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老师们郑重地承诺:我宣誓:我立志做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一身正气,敬业爱生,因材施教,以德育人,乐于奉献,善于创新,不断进取,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于是,在第一个教师节受表彰的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发出了倡议,倡议大家做“三个代表”的实践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力行者,做师德风范的表率。

从成老师的《我的日记选》中,我们同样看到她所在的学校中的老师是如何的敬业,多么的热爱教育事业,并讲究针对性和艺术性的。在这方面,成老师也是下了很大工夫的。如他向教师们提出了《备课的“三寻”与“六忌”》、《课堂提问十戒》、《教师的批评艺术》等。特别是她在《班主任工作的“三心原则”》中,所提出的班主任工作一是爱心至上,二是信心为本,三是责任心为源,对建立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难怪学生们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加减乘除,算不出我们对老师的崇敬,诗词歌赋,颂不尽我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而《修德篇》中的日记选,则启示我们,作为德育工作实践者的老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人格魅力。教师的教德高尚,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我省著名校外辅导员、“治渣英雄”李双良就坦言:“孩子教育,千条线、万条线,思想品德教育是红线”,“培养孩子,这重要,那重要,道德培养最重要。”在这“最重要”的教育上,中华传统美德有着丰富的、系统的内容,含有: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如“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个人自身修养上,如“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且把个人、集体、国家连成一体,即“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些传统美德,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教书育人中,实在不可“缺知”。

我们从成老师的“日记选”中,也可看到了她和她的一班人,为了使自己的校园真正成为对学生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所作出的努力以及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品德共进”的全过程。如“修德篇”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治学必先修德》,下来是《名家论德育》、《培养学生14种永恒的品质》等等,无不反映了成老师和一班人对“治学必先修德”的充分重视。

《我的日记选》中的其他两篇,即《爱心篇》、《学习篇》,也分别记述了“当好一名教师,首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和“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成老师的《我的日记选》的写作和出版,实在可以说是一个独特的、无可取代的贡献,尤其对教坛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