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学至圣贤
等到守仁携着自己的新妇由江西动身前往浙江时,已经到了弘治二年的十二月。这个时候,王伦已经先行赶回了余姚老家。
就是在途经江西上饶的时候,守仁慕名前往拜见了当地的大儒娄谅。在守仁的一生中,这次拜访对于守仁的影响是很大的。
娄谅少有成圣之志,曾经游走四方,遍求名师,结果他非常失望的说道:“都是些徒有虚名的举子学罢了,不是身心学。”后来他又辗转听说江西临川的吴与弼是个圣人,遂去拜见,这一次他果然没有失望。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吴与弼对于学生也是非常挑剔的,曾经有一个状元徐某想拜吴为师,由于瞧不上对方,结果竟遭他拒绝。而吴与弼一见娄谅,就喜欢得不得了,当即收他为徒。针对弟子个性豪迈、不治细事的特点,老师特告诫娄谅说:“学者须亲细务。”
娄谅自立门户以后,便与自己的弟子们自食其力,过着最勤俭的生活。他曾经感叹儒家经典笺注太繁,容易使人迷惑乃至误入歧途,所以自己不轻率著述。尽管如此,他一生还是著有《日录》四十卷,《三礼订讹》四十卷。娄先生一生拒不出仕,曾表明心迹道:“宦官、释氏不除,而欲天下之治,难矣!便我出仕,又能做什么呢?”
守仁来拜见他的当日,他已快七十岁了,而就在第二年,娄谅便辞世了。他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宁王朱宸濠,有贤声,常劝宁王勿反;宁王叛乱失败后,娄氏自杀,守仁感念娄谅对自己的点拨和教诲,于是将她礼葬。
很多年以后,守仁对于那天拜见的情景,一直历历在目……
守仁是个不修边幅的人,虽才新婚不久,可打扮已显得有些邋遢。
不过娄谅却并不介意,他对守仁说及唐人赵蕤《反经》中的两句话:“故尤妙之人,含精于内,外无饰姿。尤虚之人,硕言瑰姿,内实乖反。”
娄谅为此解释说,世上有两种非常特别的人,即“尤妙”之人和“尤虚”之人:尤妙这种人其精美的地方都蕴含在内心,外貌却普普通通、毫不修饰;尤虚这种人则正好相反,他们言辞浮夸、容貌美丽,内在本质与外表则恰恰相反。
“那么先生认定学生是‘尤妙’之人了?”守仁有些心急地问。
“呵呵,‘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夫子尚有看走眼的时候,何况是我这后辈呢?”娄谅不想过分肯定,免得守仁小小年纪太过自负。
对于观人,娄谅又引了《孟子》中的两句话:“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为此,他又解释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其人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的人,他的眼睛就明亮;而心中不够光明正大的人,他的眼睛就昏暗不明,眼光躲躲闪闪。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也注意观察他的眼睛,此时他的善恶就大致能暴露出来了。
不管怎么说,守仁都能看出娄先生非常喜欢自己,而且丝毫不嫌弃自己年少识浅。于是他便把自己学习的心得都向娄先生做了简要的汇报,并恳求指点。
“你这般年纪,没什么功名之欲,对待圣贤之教能够这般用心,已是难得!”
“先时,学生在京时,遇一位相士给了几句偈语,大意是说学生平生有做圣贤的潜质,故而学生一度以成圣成贤为人生第一等事……想来真是可笑,那圣贤又岂是我这等愚人做得了的,少不更事,少不更事呵!”
“呵呵……”娄谅微笑了半天,然后才对守仁认真地说道:“圣贤自然是要有人做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既有王者,也自当有圣贤……况且这圣贤也非出于天命,你但能对圣人之教身体力行,始终一贯,又何愁做不了圣贤?”
守仁听到这里便顿时来了精神,身子向前倾了倾,兴奋地问道:“圣贤——果真是我这等寻常人做得的?”
娄谅直视着守仁,然后以非常肯定的口气道:“圣人必可学而至也!”他的眼神告诉守仁,他没有半点玩笑的意思。
然后娄谅又拿出《礼记·大学》中的那段经典言论进行说教:“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只要你坚持尽心做好每一件哪怕细微之事,为善去恶,一步步地来,工夫到了,自然水到渠成!当今士大夫就病在空谈道德性命,却没几人能真正身体力行的,诚所谓‘三岁儿童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还成什么圣贤?《中庸》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终归还是要落实到这个行上才好……”
守仁大受鼓舞,他又连忙请教:“孟夫子有言‘人皆可以成尧舜’,想来也是这个意思吧?”
“嗯,然人心不古久矣,圣人不出,其奈苍生何!”
守仁夫妇回到家乡以后,见到了对孙子翘首以盼的祖父母,全家欢喜非常。然而就在这不久,王伦由于年事已高,加之前些日子路上颠簸,结果一病不起,遂很快故去。
守仁与祖父感情极好,这一次对他的精神打击也不小。为了聊以慰藉自己的身心,他自然又记起了之前娄先生的那句“圣人必可学而至也”,于是他开始认真钻研起宋儒的格物之学。
朱熹(1130~1200)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位集大成的儒学人物,也是思想界长期无可动摇的权威,地位仅在孔孟之下。但是由于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非常狭隘,对于朱熹的学说也很难窥其全豹,为了能透彻理解朱子学说的大旨,守仁于是竭力搜求朱熹及其考亭学派的所有著作进行研读。
有一天,他读到朱子著作中有“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一句,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想到要做格物的工夫。
祖父竹轩先生由于生性爱竹,所以他老人家便在家里种了很多的竹子。竹是充满了灵性的,于是守仁便默对着竹子认真地“格”了起来。
他一连几天,坐在一副蒲团上,只是对着竹子沉思默想,别人叫他,他也懒得搭理。他明白,圣贤之理就在其中,自己一定要将他“格”出来才罢!
可是没等守仁有所顿悟,他就已经先病倒了,这忽而又令他产生了自我怀疑。
他于是又不能不想到:这样枯坐沉思绝不会让圣贤显灵,又无法让真知呈现,而且自己大概也是没有那个天份的,不如就放弃这做“圣贤”的痴梦吧。
然而等到他病愈后,他又忽而注意到,朱子早年出入佛老,其学问深受佛家华严宗的影响;而自己尚没有这方面的学问积淀,所以此事还急不来;况且圣人之教也不是白白参悟的,关键还是要能行!
这第一步,应该就是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宜再流于自我放纵。
No.2 峣峣者易折
有一天,守仁又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北宋大儒张载少年时无所不学,亦喜谈兵。他的家乡在陕西,当时西夏入犯,于是时年二十的张载便上书求见范仲淹,以从军报国。
范当时正在陕西一带主政,兼及防边备边。范仲淹后来接见了张载,并一见知其为远器;所以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这样一棵好苗子浪费在战场上,于是他便责问张载道:“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并劝他读《中庸》,以导其“入圣人之室”。
张载开悟,乃专心力学,后来果然成为一代理学宗师,并留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壮语。
通过这个故事,让守仁领悟到,其实儒者的事情本不在小,立功却是最下之事,立德、立言是本,立功不过是末而已;但能教化好万民,何愁不能开万世之太平?
渐渐的,守仁就不再像从前那样爱好兵事了;而在经受挫折之后,他追求圣贤的心思也暂时有些淡漠了。这个时候,他有了一个新的爱好,这就是辞章
对于诗文方面的造诣,守仁还是比较自信的,他“自委圣贤有分”,觉得自己好象不是那块材料,乃四处结交诗友,开始随世就辞章之学。
但是,越到后来守仁也越明白,北宋重文轻武之风实在是严重,以至士大夫不亲武事,没能产生出几个才兼文武的大才就是明证,范仲淹说出那种话并不是偶然的,这实在是太遗憾了!立功之事岂可轻?
因为丧父的缘故,王华便回到了家乡守制,期限为二十七个月,这样他就有了足够的时间来督促子弟们的学业。
王华将自己的从弟王冕、王阶、王宫和妹夫等四人,再加守仁,都召集到一处,与他们一起讲析经义,并为将要到来的乡试进行准备。
这样,守仁的精力又不得不暂时转移到圣贤之书上,又不能不对此有所动心。正如朱子所谓“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于是他白天随着大家一起修习课业,晚上则搜取诸经子史读之,每每都读至夜半。
那四个跟守仁年纪差不多的长辈眼见侄子文字日进,自愧不如,后来更听闻说侄子一心求取圣贤之学,便感叹道:“这小子已游心于举业外矣,我辈这等庸人不及也!”
守仁一向待人平和,但是爱开玩笑,喜戏善谑。他一直铭记着娄先生的教诲,不得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痛加反省,忽有一天,竟开始端坐沉默起来,变得不苟言笑,已然判若两人。
叔叔们不知侄子又搞的什么名堂,更不敢相信侄子会就此彻底改变自己:“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晋时的周处祸害乡里,后来翻然悔悟,开始学做好人,你难道也想做周处第二……呵呵,好了,别为难自己了,该说就说,该笑就笑。”
对于叔叔们的置疑,守仁于是正色答说:“我过去放逸太甚,如今知道错了,就请叔叔们监督我吧!”
自此以后,守仁基本上做到了“一本正经”,而叔叔们也日渐敛容,不得不变得跟侄子一般严肃了。
在当时,理学尤其是朱子的学说已经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完成于淳熙四年(1177)的《四书集注》是朱熹一生的主要学术成果之一,也是他自己非常看重的,经过了他的反复修改。
《四书集注》在朱熹的思想之路上,是划分其前后半生的一块理学巨碑,它意味着朱熹既批判佛学思想又吸取其思辩精华的排佛体系的建立,更标志着宋代儒学由古典经学向理学转变的思辩化的最终完成。
《四书集注》先是经朱熹的门人大肆鼓吹而广为流传,后来又为元朝官方钦定为科举考试的读本,因而取得了正统地位。
永乐十二年,明廷又发布“上谕”,提出要编撰《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性理大全》。后经过十个月的努力,三书编撰完成。
《五经大全》经注的主要依据便是朱学,其中有的是朱熹本人的著作,有的是朱熹弟子的著作,还有的则是朱熹所推崇的理学家的著作。《四书大全》则可谓是朱熹《四书集注》的翻版和扩大。《性理大全》也不例外,其中所收的“先儒”著作,除两篇外,其余的不是朱熹所作便是朱熹所注。
三部大全正式确实了朱学的官方权威地位,明朝的学子学的是大全,考的也是大全。
弘治五年(1492),是乡试之期。明朝的科举每三年举行一届,其中分为乡试、会试、殿试等。
在每一届,全国大约录取举人一千至一千五百名,录取进士三百人左右。由于乡试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中了乡试成了举人就等于有了“功名”,即有了做官的初步资格。
就在二十一岁的守仁参加乡试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有两个巨人,各衣绯绿,东西分立,对守仁道:“三人好作事!”说完,就消失不见了。
守仁一直清楚地记得这个梦,直到他的晚年。当时他与孙燧、胡世宁都中了这一科举人;二十七年后,宁王举兵反叛,正是胡世宁首揭其阴谋,孙燧则在这场变乱中死难,而守仁更是镇压叛乱的首功之人。
至此,他才略如所悟:三人一齐平叛,原来那梦验在今日!
守仁的叔叔们则都落了第,不过在次年举行的会试中,守仁也首战失利。
当时王华守制已满,也回到了京师,他已经由翰林院修撰迁为右春坊右谕德。这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职,一般无实职,却往往可以兼任皇帝的侍读、侍讲。
为了向守仁表示慰问,王华的很多同僚便相约来到了王家,这其中就包括当时的诗坛领袖、“茶陵派”的开山李东阳,同时他也是一位知名的古文家和书法家。
李东阳从小跟随做官的父亲住在京城,还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居然就能写大字,作径尺书。当时的景泰帝闻听此事后,于是便把小李召入宫中亲自面试,结果皇帝对他非常满意,乃至将小李抱置膝上,并赐果钞。
李东阳也是未来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时为礼部侍郎。在弘治后期,他有幸成为了大学士,与刘健、谢迁形成了密切配合的内阁权力三角。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时、商辂,后称刘、谢,庶乎以道事君者!
孝宗皇帝对三大臣的意见颇多采纳,并常召入宫中议事,常呼先生而不名。“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一时传为美谈。
李东阳早已听闻守仁之才名,于是他笑着说:“伯安,你此科落第,是你才气未舒所致!下科你必当同你父亲一样,中个状元!”
“谢西涯先生吉言,小子敢不努力!”西涯是李东阳的别号。
“伯安,那你就现场做个来科的状元赋吧,扬一扬你的志气!”于是众人跟着起哄道。
此时的守仁心里确实有些为落第而不平,他眼见这班人中既有今科的会试考官,又必有下科的考官,今日正是自己施展才华让诸公刮目相看的时候。他一时来了兴致,于是欣然从命。
但见守仁展纸提笔,逸兴遄飞,一挥而就,不出半个时辰,一篇洋洋数百言的《状元赋》就写好了。
待李东阳等人接过来看了一下,乃由衷叹道:“天才!天才!”
守仁才学深厚,写赋确实是他的拿手,李东阳并非是恭维他。不过,当这群人一出王家,他们就议论开了:“这小子太目中无人了,若他果取上第,那我辈就都不在他眼中了!”
原来是守仁不知谦虚、锋芒直露的表现令他们产生了不快,事后守仁也颇为自己的狂傲而悔疚。
想那国初时,大才子解缙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见于他为官器量不足,洪武二十四年,太祖皇帝遂召解缙父亲进京,对他直言道:“大器晚成,今天你把儿子领回家,让他在家修行十年,将来再大用不晚!”
难道这也将成为自己的命运吗?
更有,解大才子好臧否人物,无所顾忌,乃至廷臣多害其宠,令他在成祖面前站不稳脚;后他又参与储位之争,为汉王朱高煦所诬陷,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No.3 风流雅士
守仁的功名欲本来就不强,这一落第更让他消减了很多;闲暇、无聊之余,他便重操旧业,又开始了自己对辞章的爱好。
京城是个不能让人安心的地方,于是王华便命儿子回家乡安顿,以待来科再举。而守仁也不喜欢京城的那种文人士绅的习气及浮华氛围,自然乐得从命。
回到余姚不久,在守仁的倡议下,于是一帮风流雅士在龙泉山寺中结成了一个诗社。诗社不拘年龄,只要有些才华,想参加的都可以进来。
这些人过得基本上是一种名士派的生活,他们的主要活动无非是切磋文艺、以文会友,诸如吟诗联句、相互品评、比较书法、对弈下棋等,乃至游山玩水、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