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圣者为王:王阳明的超凡之路
10948500000004

第4章 意气风发(1)

No.1 智赚继母

自打王华对儿子刮目相看以后,他对儿子的管教就少得多了。他父亲也说:不能像从前我管教你那样管教云儿,大处留心即可。

然而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晴天霹雳落在了王家——由于不太习惯北方的气候,加之思亲情切,王华的元配夫人、守仁的生母郑氏竟一病不起,于这年末不幸辞世。

郑氏出身寒微,为人恭俭孝慈,守仁同母亲的感情很深。突然遭此厄运的打击,怎不令这个才不过十三岁的少年悲恸不已,几近心胆俱裂,肝腑俱摧。乃至于几天之后还不能接受这一事实,还整天泡在医书中为母亲觅求起死之方。

好在少年的守仁生性达观,总算挺过了这一关,尽管他时不时在深夜里还会思念母亲,以至暗自垂泪。

闲暇的时候,为了排遣自己的悲伤情绪,守仁便开始以读史自娱,沉浸于故国之思中……

虽然他很早以前就在祖父的熏陶下熟知了《左传》及《史记》中的历史故事,但其中的人物却好象并没有一个特别吸引自己的。

直到他由于受着《三国演义》的兴趣驱使,在细读过了“前四史”中的《三国志》以后,便愈加视诸葛亮为自己的偶像:非但诸葛武侯的事功,其修为与境界也着实让守仁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他想,如果武侯不是生逢乱世,不是主法家之术以治蜀,他是大有可能成为圣贤的。

不过,他也注意到:虽然《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吹得神乎其神,但事实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却没有那么奇谋迭出,而其军事才能也并不在刘备之上;相反,他可能还是一个一贯坚持用“正兵”的统帅,甚至可以说,奇谋正是诸葛亮所欠缺的。

对此,脑瓜活泛的守仁颇为替诸葛亮惋惜,他觉得,假如武侯能够用兵再灵活一点,其军事成就将绝不在曹孟德、司马懿之流以下。

守仁自己是这样想的,他也是这样做的,诡诈虽不可取,但为达合乎情理的目的而巧施一些手段也无关大节。

话说在守仁的母亲死后,王华便续弦了年轻的赵氏(他原本还有一个侧室杨氏)。不过,守仁由于本能地对赵氏有一种抵触感,况且他的性子也不讨人喜欢,所以身为继母的赵氏待守仁便很刻薄。

有一次,守仁深夜读书有些饿了,到厨房去找东西吃,可是厨房的钥匙却在赵氏手上。于是守仁便打发家里的一位婢女去管赵氏索求钥匙,没想到这个赵氏就是不肯给。守仁怕惊扰了父亲,只得忍下了这口气。

后来,赵氏有些小恙,迷信神道的她便趁着王华不在家的当儿将一位巫婆请至家中,要在宅中“驱鬼”。

守仁心想:你既怕鬼,又容易听信巫婆之言,那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捉弄你一回呢?也好报我一箭之仇!

守仁于是计上心来,他后来便买通了那位巫婆,让她如此这般这般……

几天后,巫婆又来到了王家,对赵氏说道:“你家中不是有鬼,而是你与这宅院中的某个人相克,你且仔细想想,你平素和谁有些不对付?”

赵氏倒也听得真:“婆婆说得是,我与别人相处都还好,只是与这个主儿不睦!”说着,她走到门口往守仁的房间一指。

“这就是了,贵家少公子既是前夫人所出,自然命里与你相克,若是别个还好,只是他,这倒教人为难了。”

“婆婆教我,婆婆教我!”说着,赵氏竟有些着急起来:“谁人不知婆婆是最能救困扶弱的,若是成全了我,还怕今后少了婆婆的好处吗?”

说完,她就拿出了一锭银子硬要往那巫婆手里塞,巫婆先是假意拒绝,后来到底收了。

“我也不敢教人做歹”,接着她俯身在赵氏的耳边说道:“你但凡能使你家老爷让少公子搬出这座宅院居住,我再给你做几天功德,这事也就妥了。”

赵氏信以为真,于是几次三番在王华面前说守仁的坏话,并力劝王华到别处安置守仁,这样她这个新妇在家里也就方便些。

王华虽然心知守仁的为人,但耐不住新妇的软磨硬泡,而且他还真以为这青春正好的赵氏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或者有那难言之隐,并非是气不过守仁。

眼看守仁也一天天大了,王华便只好去跟父亲商量,让守仁搬到附近的一处宅院居住。这做爷爷的当然舍不得宝贝孙子,他当即表态说:“她要撵,就撵我们爷儿两个走!”

就在王华这个孝子有些后悔自己的主意时,守仁及时地出现了。

守仁对父亲和祖父说,自己早就怀疑这是继母和那巫婆串通好的的“阴谋”了,接着他又把那巫婆扭到家中与继母对质;在一阵“威逼利诱”之后,那巫婆终于什么都“招”了。

状元郎一向遵从孔圣人的教导,不妄信什么鬼神邪祟,如今看到愚昧的赵氏竟被巫婆误导到这步田地,内心怎不生出几分寒意!

从此以后,赵氏再不敢在王华面前数落守仁的不好,而且她也再不敢怠慢守仁了。而守仁天性良善,也不是难缠之人,于是母子两个渐渐关系融洽起来。

No.2 长安游侠

王华自从对儿子有了信心以后,对于守仁的管束便放松了很多,这样生性豪迈不羁的守仁就有了更自由的天地。

虽然他也一样爱好读书,但那种循规蹈矩的读书生活是他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渐渐的他学堂也去的少了,反而更加用心于武事。

“少年心事当拿云”,若个书生万户侯?

过去都是些假把式,现在的守仁已经对于那些儿童们玩的军事游戏彻底厌倦了,他的身体也进入了生长发育的快速期,所以蠢蠢欲动的他竟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到了学习骑射上。

王华、王伦父子还是比较支持孩子的,大明帝国危机四伏,内忧外患,哪怕只是学武强身也是好的。于是他们专门聘请了一位武术师傅来教守仁刀枪、骑射的功夫。

由于守仁学习的劲头十足,以至于很快就变得身手不凡起来。

慢慢的,守仁也注意到,“诗仙”李太白其实也是一位侠客,而且还杀过人。

李白所生活的蜀地,自汉代以来便有一种纵横游士与行侠仗义精神相结合的传统,李白受此影响很深;他年十五而好剑术,击剑为任侠,放荡不羁;然而他又轻财重施,遍干诸侯,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李白生平不愿意只是做一个酸腐无用的儒士,曾道“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盖”。他对古时的著名刺客专诸、高渐离等人的评价很高,历史上的那些侠义之士都是他所倾慕的对象;他那首脍炙人口的《侠客行》,正是表达了自己对(帮助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侯嬴、朱亥等人侠义精神的激赏: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平时就一身侠士的打扮,袖子里经常会藏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后来他到了当时的京城长安,因为路见不平,便与当地的流氓集团发生了冲突,几遭不测。这些“五陵少年”有北门禁军给他们做后台,结果李白竟被他们抓到了军中关了起来,这令李白颇感耻辱。幸好他的一位朋友到监察部门告急,才及时地将他营救出来。

魏颢《李翰林集序》中曾根据李白自己的叙述,提道他“少任侠,手刃数人”——“天下已乱蜀未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李白所生活的蜀中地区由于相对偏远,法制疏松,多有强盗等横行不法。有一次,少年李白因路见不平,而至手刃数人。

李白在政治上失意后,常年浪迹江湖,尤混迹渔商,隐不绝俗,“门多长者车”,且与江湖侠客多有来往,钦服于他们“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壮行,而他自己也因此在江湖上留下了美名(他还曾救过大唐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命)。

看来李氏诗歌中的豪放、飘然之气,并不仅仅是他不凡才气的流露,也确实是其真实人生的一种写照。

武艺渐精的守仁开始出没于京城的四周,结交同类,也开始过起了一种半游侠的生活。

古代的那些“纵死侠骨香”的传奇游侠生活是那样令他神往,而除暴安良又是侠士的天然职分。

既然喜欢打抱不平,那自然就少不得闯祸,在这宦官当道、贤良受窘的年月,守仁等一伙人也常被一帮嚣张的爪牙或公差追得四处躲藏……

有一次,守仁用剑刺伤了一位当街行凶的恶少,结果被人拿住吃了官司,若不是守仁下手较轻,判官又念在王华的面子,否则守仁就有苦头吃了。

看来侠客的遭遇都差不多,不过从那以后,守仁的仗义行侠的心思就收敛了很多,因为他不能像李白那样独来独往,他最担心的就是连累家人,“好勇斗狠,危及父母,五不孝也”(《孟子》),而他也渐渐明白:一个侠客不过只能拯救几个小民,他应该学习项羽曾经所向往的那种“万人敌”的技艺,这就是兵法!

通过对兵法的初步学习,为少年的守仁打开了一个新奇的天地,他发现大明事实上并没有几个真正懂兵法、谙韬略的帅才,这既是文武分途的必然结果,也是崇文抑武的世风所致;所以即便是有,也多受压制。

曹子建的那首《白马篇》如今又成了守仁最喜爱的篇章: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豪情万丈之余,守仁于是更加用心,此起彼伏的内患尚且不说,当时大明的北部边防也并不稳固,不知何时中原又可能要生出一场大的变故,家国再次惨遭浩劫。

因此,守仁十分希望自己能像前朝的于谦于尚书那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建立一番不朽的功业。于谦所领导的“北京保卫战”自然令他心驰神往,所以守仁便怀着崇敬和观摩的心情,围着北京四周实地查看了一下当年的战场。

想当初,在明英宗被俘、大明上下群龙无首,而蒙古瓦剌部大军入犯的危急形势下,身为兵部尚书的于谦力排迁都南京的消极众议,力主在北京城下与敌决一死战,最终奇迹般地支起了大明的新一片天空……

在拜祭过于尚书的祠堂后,守仁更题下了这样一联: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

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但守仁明白,仅仅纸上谈兵是不够的,自己还需要实地去探访山川形势、地理险易,将天下都装入自己的胸中。

就在十五岁这年,守仁带着一位仆人风风火火地出了北京城。他们先是一路去到了山海关,接着又出游居庸、倒马、紫荆三关,守仁还没忘探访当地的一些有识之士,听他们讲述当年明军出关作战的辉煌事迹。

洪武二年六月,开平王(常遇春)与岐阳王(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自北平出塞直取元顺帝所在的开平,明军斩获颇多,顺帝闻风北奔,明军追北数百里,于是蓟北悉平。

洪武三年三月,中山王(徐达)在定西一带大破元将王保保,俘敌将校士卒八万四千五百余人。

洪武五年五月,明军三路大军出塞,中山王率军深入沙漠两千余里,岐阳王亦率军直捣元廷腹心……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凉国公(蓝玉)率十五万大军出塞,由于出敌不意,明军在捕鱼儿海一带大败敌军,战果空前。

洪武二十三年三月,时为燕王的成祖皇帝率颍国公(傅友德)等出古北口,出敌不意,迫使敌乃儿不花部投降。

……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

这是隋朝大将杨素的诗,杨素本人既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猛将,所以守仁也特别喜欢他的这首《出塞》。当他纵马驰骋于边塞时,口中不断吟诵的就是它。

此外,守仁又不断询问关于诸夷种族及部落的详细情况,还留心听取大家对于防边、备边的各种策略,此时的他已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

之后,他不顾家仆的再三劝阻,执意纵马出塞。

居庸关不远处已经是蒙古人经常出没的地方,当守仁大胆向此地深入时,半路上他突然发现一个蒙古少年正骑着马溜达,他顿时来了精神,准备会一会这个靼子,结果当人家看到他飞马过来时,竟吓得仓皇而逃。

不过守仁还是很得意,因为这一带的汉人几乎都是谈“虏”色变。

就在几天前,守仁还曾听到这样一件让他气愤难平的事:前一阵子,有两个蒙古骑士,驱赶着掳掠来的几百名汉族老幼和上千头牛羊,从容地度过结冰的黄河,附近戍守的数千大明将士站在城头上观看,居然无一人敢于主动出击。

一个月后,当守仁回到家后,他就对着父祖感慨道:不是蒙古人的胆子太大,而是我们汉族人的胆子太小;假如这种事情让我遇到,我一定不会便宜了那帮靼子……

另外还有一件让守仁兴奋不已的事,就是他在返京途中,他竟然梦到了自己前去拜谒东汉名将马援的庙。

马援一生渴望建功立业,曾以“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自勉。他一生南征北战,为东汉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受封为“伏波将军”。他老当益壮,晚年还在为东汉的边境安宁出生入死,最终死在了南征的途中,实现了自己“马革裹尸”的壮志。

马援诚为一代名将,为此守仁后来便为自己的梦游一事赋诗道: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磻。

云埋铜柱轰雷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想当年,自己的六世祖王纲身死增城,五世祖王彦达便缀羊革裹父尸以归。尽管祖先死得是那样悲壮,但守仁还是甘愿继承这种忠烈的家风。

为国为民,只要死得其所,纵是粉骨碎身,也当再所不惜;纵是如马援身后受谤,但公道自在人心……

No.3 上书请缨

“父亲,我要上书向朝廷请缨!”

当王华听到儿子给他郑重地说起此言时,他先是心里一惊,继而才慢慢反应过来:“请——缨?请什么缨?”

“父亲,近日来京畿不宁,四处都有乱民,而以石英、王勇为首;湖广贼寇扰乱地方已逾二十载,至今未彻底平灭。儿愿替君父分忧,领军出征。”虽然守仁也深知官逼民反的道理,但是平乱也是士子之职分,只是有些人手段过于严厉、粗暴,有些则宽和、明智罢了。

“你能想到为朝廷分忧这固然难得,只是如今你年轻识浅,且羽翼未丰,还是先等几年再说吧。”

“替君父分忧正在此间,岂容他日再议!孩儿已经拟好了上疏,请父亲大人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