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10948400000008

第8章 基础篇(5)

我常常想,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文?也许有的同学会回答: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也许更多的同学认为,为了应付考试。各类升学考试,作文都是必考的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形成了一套应付考试的套路,这就是应试作文。应试作文把同学们活跃的思维固定化、模式化,走入了惯性思维的死胡同。何谓惯性思维呢?著名诗人顾城说:“诗的大敌是习惯——习惯于一种机械的接受方式,习惯于一种‘合法’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一种公认的表达方式。”那么,习惯又有什么危害呢?顾城又说:“习惯是感觉的厚茧,使冷和热都趋于麻木;习惯是感情的面具,使欢乐和痛苦都无从表达;习惯是语言的套轴,使那几个单调而圆滑的词汇循环不已;习惯是精神的狱墙,隔绝了横贯世界的信风,隔绝了爱、理解、信任,隔绝了心海的潮汐;习惯就是停滞,就是沼泽,就是衰老;习惯的终点就是死亡。”同学们,习惯是多么可怕呀!惯性思维写出的作文,不是千篇一律,便是大同小异,缺乏想象力,缺乏新意。用这种思维写出的作文,不痛不痒。它们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层,并不触及它的内涵。就像我们去逛公园,只在公园门口打转,并未走进去。公园以内的万千景象,便一概不知。这样的作文,又怎能谈得上深度呢?!可见,惯性思维是我们写好作文的大忌,它带来的弊端不可小觑。我们要写好作文,首要一条就是要打破惯性思维。

创新思维带来的是一种陌生化的感觉

自古以来,文人们对创新都很重视。我国古代就流传着“推敲”的故事,说的是唐代诗人贾岛,在驴背上吟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来,他觉得“推”字不好,想改成“敲”字;过了一会儿,他又觉得“敲”字不好,又想改回去。就这样反反复复,在“推”和“敲”之间反复琢磨,以至于出神入迷,撞了官员韩愈出行的队伍。韩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但没有责怪贾岛,反而同贾岛一起琢磨。韩愈想了一会儿,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啊!因为僧人‘敲’着寺门,更显出月夜的寂静,而‘推’字却产生不出这样的效果。”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古人为了出新,真可谓呕心沥血啊!古今中外的文人,无一不想自己的作品留下来,那么,要留下来,就要苦苦寻觅新意。我国大诗人苏东坡有“反常合道”的诗观。什么叫“反常合道”呢?“反常”就是把现实扭曲,为什么要把好好的现实扭曲?扭曲的目的是取得奇异和陌生化的效果。我们衡量一首诗的好坏,首先看它是不是反常。反常了,新异化了,这首诗才能脱颖而出。何为“合道”?“合道”则是要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外国的诗也很讲究“反常”,却不大注意“合道”。我们不妨看看帕斯的《隐约可见的生活》:

海上的黑夜∕鱼群是闪电∕林中的黑夜∕鸟儿是闪电∕躯体的黑夜∕骨骼是闪电∕呵,世界,到处是黑夜∕生活是闪电

诗人在这里把鱼群、鸟儿、骨骼、生活喻为闪电,可谓使人耳目一新。诗人在这里扭曲了现实,从而产生了一种奇异的美。

创新思维,带给读者的往往是一种完全陌生化的感觉。台湾著名诗人洛夫就有许多精妙之作,常常令人瞠目,令人咋舌。如洛夫的《随雨声入山而不见雨》:

下山∕仍不见雨∕三粒苦松子∕沿着路标一直滚到我的脚前∕伸手抓起∕竟是一把鸟声

在山里走,自然到处都是鸟声,但诗人并没有写鸟声如何喧闹,而是写三粒苦松子滚到脚前,上前抓起,竟抓起一把鸟声。这种奇思妙想,真可谓绝妙之极。

我们再看看美国作家李欧·李奥尼的童话《小墨鱼》:

有一群快乐的小红鱼住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其中有一条小墨鱼,他比他的兄弟姐妹游得都快。

可是有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墨鱼逃掉了。他逃进漆黑的深水里,又孤独、又害怕。可大海里充满了奇妙的生物,他游啊游啊,慢慢又精神起来。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他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

他看见了像被看不见的线牵着游的怪鱼……

他看见了长得几乎不知道自己尾巴在哪儿的鳗鱼……

后来,他看见跟他一样小的小红鱼躲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他高兴地说。“不行,大鱼会把我们统统吃掉!”小红鱼说。“可是你们不能老待在这里啊,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小墨鱼说。

他想啊想啊,突然说:“有了,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等小红鱼们游得像一条大鱼以后,他说:“我来当眼睛。”于是,他们在清凉的早晨里游,也在充满阳光的中午游,把大鱼都赶走了。

这篇小小的童话故事,也只有几百字,可它却勾人心魄,让人常读常新。一篇微型作品,何来这样强的艺术魅力?原来,这篇小童话的构思不同寻常,作家用独辟蹊径的方式,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感觉和审美感受。这篇小童话,看似写了一个“团结”的主题,实际上它告诉孩子的却远远超出了团结的范畴。它表现的深层意思却永远值得咀嚼和回味。

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和开掘新意

创新思维从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天才人物心灵固有的,而是从现实生活中来的。现实生活是创新思维产生的土壤。创新思维好似一粒种子,植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上,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俄罗斯著名诗人日丹诺夫的《鸟儿死去的时候……》:

鸟儿死去的时候,∕它身上疲倦的子弹也在哭泣,∕那子弹和鸟儿一样,∕它唯一的希望也是飞翔。

诗人写了一粒子弹和一只鸟的故事,一颗子弹击中了正在飞翔的一只鸟儿。如果直接叙述,就显得十分老套。但诗人张开了创新思维的翅膀,使诗歌不但不落套,反而十分新奇。诗人想象子弹会“哭泣”,子弹为什么哭呢?是为死去的鸟儿悲伤吗?这样的理解也不无道理。一颗子弹结束了一只鸟儿的生命,未免使人感到惋惜。但我们要说,子弹是无辜的。真正杀害这只鸟儿的不是子弹而是人,是人真正杀害了这只鸟儿。从这点去写,也许会有点意思,但意思似乎并不大。诗人没有从这方面去写,诗人写子弹哭泣含有另一层意思,那便是子弹射杀了鸟儿,子弹本身也结束了生命。它本来像鸟儿一样,是渴望飞翔的,由于它击中了鸟儿,它也就无法实现飞翔的愿望了!同学们看看,这个“点”找得准不准呀!新不新呀!本来子弹和鸟是对立的一对,毫无共同点,但诗人的天才在于从生活中发现了它们之间的隐秘联系,揭示了生活存在的深刻哲理,这种发现和揭示,使整首小诗长出飞翔的翅膀,可以穿云破雾,翱翔云天了!

诗人王宜振也曾写过一首小诗,叫《蓝眼睛和长睫毛》:

小池塘真蓝真亮∕它是大地妈妈的一只眼睛∕总是睁着

大地妈妈∕想做一个漂亮的梦∕可眼睛∕总是闭不上

我们在它的周围∕栽了一圈小树∕小树长粗了∕小树长高了∕眼睛有了长长的睫毛

现在∕它的睫毛可以轻轻关闭∕大地妈妈∕可以做一个甜甜的梦

大家看,这首小诗是写植树的,写植树最容易同人才结合起来,写什么“我和小树一起长”之类的套话。诗人冲破了惯性思维的束缚,从生活的深处去发现去开掘。他写一个小池塘,像大地妈妈的一只眼睛,由于周围没有树,大地妈妈这只眼睛也就没有睫毛。没有睫毛怎么办呀!眼睛也就无法闭上了,也就不能睡觉了!同学们给它的周围栽了一圈树,问题解决了;大地妈妈的眼睛有了长长的睫毛,它不但可以闭上眼睛,还可以做一个甜甜的梦了!这首小诗,完全张开了诗人创新思维的毛孔,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据诗人讲,在《诗刊》和美国《世界日报》发表后,曾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我们说,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很少,许多事情都是司空见惯的平凡的,问题是我们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和开掘有价值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创新。一旦我们创新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作品也就有了艺术生命。

思考与训练:

一、 为什么说惯性思维是写作文的大忌?写作文怎样突破惯性思维?

二、 创新思维有什么特点?《鸟儿死去的时候》这首诗,创新在什么地方?

三、 说说大诗人苏东坡“反常合道”的诗观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四、 以“变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第七讲 写作文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泛感受是写作文的一大忌

同学们,如果别人在生活中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你也看到了,也是红色的;你就等于什么也没有看到。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它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对观察到的花,从内心进行自我挖掘,使其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这便是艺术创造了!有的同学会问:什么是感受呢?我想,可以不可以这样说,客观世界和你的主观情感相互碰撞,会产生一种火花。这种火花就可以看作感受。

对于同一事物,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看看朱自清笔下的《春》:

春天像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都是朱自清对春天的感受。这种感受是通过朱自清的内心挖掘出来的,自然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我们再看看王宜振笔下的《初春》:

谁也不曾留心/春天已悄悄来到/昨夜,春天伸出一双小手/撕去小河白净的封条

谁也不曾留心/春天已悄悄来到/昨夜,蛋壳里跳出一只小雏鸡/唧唧叫着,吹着春天的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