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作文课讲稿(全二册)
10948400000007

第7章 基础篇(4)

同学们,要成为一个善于发现的人,就要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左拉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贝尔纳也说:“那些从来没有受过未知事物折磨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发现的快乐。”我们要张开好奇的眼睛,敞开心灵的门,用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发现的心灵去感知世界,用发现的观念去观照普通的人和普通的事物,这些曾经在你眼里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就会变得新鲜,变得充满情趣和理趣。

下面,我们来看美国作家朱迪·柏克斯顿的《事情并不总是黑与白》:

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我和一个同学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当时,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情,我确信自己是对的,而我的同学确信他是对的。老师把我俩叫到他的桌子跟前,让我的同学站在桌子的一边,而让我站在桌子的另一边。在她的桌子中间,放着一个又大又圆的东西。我清楚地看到那个东西是黑色的。当老师问我的同学那个东西是什么颜色时,我的同学却回答说“白色”。

老师让我俩相互换了位置。我站到我的同学站的那一边,然后,老师问我那个东西是什么颜色。“白色!”我老老实实地回答。从我后来站的方向看去,桌子中间那个东西确实是白色的。这是一个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物体,从一边看过去是黑色的,从另一边看过去却是白色的。

这一天,我的老师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一个人应该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用对方的眼光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洞察别人。”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发现,从而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在写作中,如果从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物,得不到新的发现;那么,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也许从另一个角度会有新的发现。换角度,实际上就是换一种思维方式。往往,换一种方式,就会别有洞天,就会进入另一种新天地。

我们再看著名诗人王宜振的《女人标点》:

我的家∕是一篇大文章∕女人∕是文章的标点

女人的两只眼睛是引号∕女人的鼻子是逗号∕女人的嘴巴呢∕女人的嘴巴是句号

有一天∕女人走了∕引号、逗号、句号∕都走了

家这篇大文章∕全靠这些标点抱住∕标点没有了∕文章也就七零八落

我琢磨着∕这些看似标点的女人∕它的位置∕该是多么重要

这首写女人的诗,你一定会感到很奇特。它奇就奇在把女人比作标点,角度刁钻而新颖。大家知道,标点符号,会把零散的句子抱在一起;家中的女人是标点,会把一个“家”紧紧地抱在一起。写女人的诗太多了,这首诗就有诗人独特的发现,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说,发现的过程,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活动,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醒悟和惊喜的体验,写作者一旦获得独特的发现,便获得创造的乐趣和喜悦。所以,我们说,发现是探索性活动,是创造性活动,发现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和结晶,发现是对自我探索、感悟和创造的表达。

让我们去发现吧,发现语言、发现生活、发现大自然、发现生命、发现自己,发现“闪光点”、发现细节、发现形象、发现情趣、发现创造的乐趣、发现想象的奇妙、发现诗意和哲理,让发现带给我们一个全新的、精彩的世界!

思考与训练:

一、 谈谈如何在生活和写作中唤醒我们的发现意识。

二、 观察春天,写出我们在春天里的不同发现。

三、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写出在社会实践中的发现并体验发现的快乐。

四、 以“星星和月亮”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并在想象中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第五讲 写作文离不开想象力

人类的两种想象力

我们每一个同学,生来就有一种能力,那就是想象力。

如果我要问,太阳像什么?同学们会有一百种回答。如太阳像零、像圆圈、像句号、像苹果、像足球、像鸟蛋、像铁环、像呼啦圈等等。这五花八门的答案,说明了同学们想象力的丰富。丰富的想象力,对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力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对每个同学来说,都十分重要。不论你们长大了从事何种工作,不论是文学家、科学家、还是政治家,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根据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不同,想象力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学家、艺术家的想象力,它是审美的、不实用的;另一种呢?另一种是科学家、政治家、工程师的想象力,它是科学的,实用的。我们说,人类的这两种想象力,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当然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维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论证。”钱学森的话告诉我们,人们的一些幻想往往是科学发现的先导。也就是说,文学的想象力,常常是发明创造的基础。

世界上的一切创造发明,最初都是从幻想开始的。世界大科学家牛顿,从小就充满了想象力。他想,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掉,而偏偏要掉在地上?他就这一自然现象,开始了科学研究,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同学们都看过小说《西游记》,《西游记》里有一个孙悟空,大家都叫他孙猴子,他就很神奇。神就神在能从身上拔下一撮毫毛,轻轻一吹,就变成许多小孙悟空。同学们看看,这种想象力是不是很荒唐呀!说它荒唐,也很自然,神话故事嘛,谁会当真呀!可时至今天,克隆技术的出现,就把《西游记》的幻想变成了科学,它可以利用细胞,克隆出一模一样的动物和人。我们要说,儿子的年龄比老子大,同学们一定会笑得前仰后合。可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在火箭的速度达到30万千米∕秒,人的生命就会延长。有一种微粒子,经过几十万电子伏特的回旋加速器的加速,还未达到这一速度,生命就延长了三倍。即由1∕48秒到1∕16秒。用不了多久,这一荒唐的幻想就会变为现实。几千年来,人们都渴望返老还童,他们期望有一种仙丹,可以长生不老。我最近看了一份资料,说人类已经可以做到把历经磨损的细胞,使其重新恢复活力,如果做到这一点,人类返老还童也就变成了现实。可见,科学上的发明,最初都是来自于文学的想象。

那么,文学的想象与科学的想象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说,科学的想象是要实证的,文学的想象则不能。如泰戈尔的《同情》,孩子设想自己变成一只小狗或一只绿色的小鹦鹉,来试验妈妈对自己的态度,如果要去实证,怎么实证呀?难道让孩子变成小狗和鹦鹉不成?我们还要说,科学讲的是理性,文学讲的是感情。李白《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桃花潭水的深浅,是科学的理性的。当然,在这里做了适度的夸张。而 汪伦送我的情却是情感的,非理性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又怎么能用尺子来衡量呀!我们最后还要说,文学的想象是特殊的,而科学的想象则是普遍的。我们说,科学研究的是普遍的规律,文学则是关注的特殊的个性化的东西。我们的作文,离不开这两种想象,我们要把事情说清楚,道理讲清楚,离开这两种想象哪行呀!

写作文是在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

我们同学,虽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是应试教育制度,束缚、扼杀、窒息了我们的想象力;电子传媒的出现,在有利于我们的同时,又在残害我们。它使我们的想象力变得类型化、程式化、固定化,这就极大地摧毁了我们的想象力。我们说,我们要呵护我们的想象力,开发我们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知识可以武装想象力、发动想象力。知识从哪里来?从阅读中来。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大量的知识。我还要说一点,写作可以开发想象力。写作文就可以使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我们不妨看看泰戈尔的《金色花》:

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儿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这里,泰戈尔用了假设的手法,假设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然后对金色花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些描写完全凭借作家超强的想象力。生活中,很多事情有缺憾,这就需要我们去补充和想象,通过补充和想象让它们具有艺术味儿。

我们再来看看著名诗人王宜振的《一声鸟鸣》:

一声鸟鸣/把阳光叫得灿烂了/一声鸟鸣/把云朵叫得柔软了

一声鸟鸣/把春天的腰肢叫细了/一声鸟鸣/把蝴蝶的舞步叫乱了

一声鸟鸣/把春天的脚印儿叫绿了/一声鸟鸣/把幸福的衬衫儿叫薄了

一声鸟鸣/把快活的词语叫香了/一声鸟鸣/把春天的纽扣叫亮了

一声鸟鸣/把小草叫得竖起耳朵/谛听春雷/谛听大地的心跳

鸟鸣,对于同学们来说,也许不会特别的关注。可对于鸟儿来说,它们的鸣叫却可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气息:求偶的欢歌、觅食的欣悦、友情的温馨、寻亲的急切……可这一切,又有谁知道呢?毕竟我们不是鸟儿,不能体会鸟鸣对于鸟的意义,正如庄子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然而,王宜振笔下的鸟鸣,不再是现实生活的鸟鸣,而是经过变形变质想象,使之拥有魔法的鸟鸣。同学们看:鸟鸣能把阳光叫得灿烂,能把春天的腰肢叫细;能把小草叫得竖起耳朵,谛听大地的心跳;这不是魔法是什么呀?可是,我要问同学们:这个魔法是怎样产生的呢?同学们自然会说是通过想象产生的。想象后的鸟鸣不再是自然界或我们的生活中一个普通的现象,而是具有葱茏的诗意的魅力。

想象的常用手法是联想

我们说,文学作品和写作文都离不开想象,那么,又怎样进行想象呢?我们通常用的方法便是联想。

我们看看泰戈尔的《榕树》:

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就像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

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前,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

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满罐的水去,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好像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

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像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

两只鸭子挨着芦苇,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树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做一只鸟,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

这里孩子的联想,不论是做风,做影子,做一只鸟,做一只鸭,都离不开那株大榕树,是由大榕树生发出的联想。我们设想,如果孩子没有看见那株大榕树,会产生如此丰富的联想么?如果把孩子的联想比作枝杈和叶,那么,大榕树就是树干和根。

我们再看看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将秋霜打过的枫叶与二月花相比,形象地将枫叶的红艳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句诗出奇制胜,展现了诗人超强的想象力。但大戏剧家王实甫的想象,似乎比杜牧更胜一筹。

晚来谁染霜林醉,都是离人泪。

枫叶为什么红呀?不是秋天的气候造成的,不是花青素造成的,而是离别时一对情人悲伤的眼泪染出的。可谓出奇制胜,无怪乎成为千古名句。

为什么这两个想象能够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主要原因是作家掌握了联想渠道畅通的要领,那便是相近和相似。同学们看,霜叶和花是不是一对相近相似的事物呀!霜和泪,也是很相近和相似的呀!我们说,想象的要害是什么呀?是发生变异,发生变异不再是近而是远。先有了近和似,就有了飞翔的两只翅膀。有了翅膀,就可以向远方自由地飞翔了!

还有一种联想不是相近相似的联想,而是相反的联想。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种相反的联想,往往产生的对比效果更为强烈。

我们说,相近相似的联想,都是一种近距离比喻;还有一种比喻,是两个事物之间看起来毫无联系,我们却把它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远距离比喻。这种比喻用不好,会使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用得好,却能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我们来看梅绍静的《日子是什么》:

日子是散落在泥土里的小蒜和野葱儿/是一根蘸着水搓好的麻绳

是四千个沉寂的黑夜/是驴驮上木桶中撞击的水声

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忽明忽暗地转动我疲惫的梦境

日子是一个含在嘴里止渴的青杏儿/是山塬上烈日下背麦人的剪影

日子是那密密的像把伞似的树荫/正从我酸痛的胳膊上爬向地垅

日子是储存着清甜思绪的水罐儿/正倒出汗水和泪水来哽塞我的喉咙

在这首诗中,日子是小蒜和野葱儿、是杨木门轴、青杏儿、树荫、水罐儿等等。日子是一个抽象的事物,跟这些具象的事物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相近相似之处,但诗人却把它们联系起来,收到了奇妙的难以言说的效果。

我们说,写作离不开想象力,它好像一根鞭子,轻轻一挥,即使一堆石头也会被点化,变成一群雪白的羊群,在蓝天下活蹦乱跳起来。

思考与训练:

一、 说说科学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二、 为什么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为什么说想象力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三、 读《四月的墙》这首诗,指出这首诗的想象在什么地方?并以《四月的墙》为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写一篇作文。

四月的墙

王宜振

四月的墙很薄很薄∕只消捅一个小洞∕就会漏进夏天的气息

夏天的气息很美丽很生动

有一只春天的蝴蝶∕有一只夏天的蝴蝶∕碰在一起∕握握手∕告别

它们看见夏天很顽皮∕顽皮得像一个孩子

夏天在皮肤上种植珍珠

夏天用它的珍珠∕把春天买走了

四、 谈谈我们在作文写作中,怎样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第六讲 写作文要有创新思维

惯性思维是写作文的大忌

我们评判一篇作文,怎样才算好呢?它的标准自然有许多条,但归根结底可以用一个字概括:新。我做过编辑,后来又做了近二十年的主编,担任过全国和地方各种作文大赛的评委,看过的中小学生作文可达数十万计,也从中发现了不少写作的人才。几十年间,我用什么标准来评判它们的优劣呢?只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位学生有没有创新思维,在自己的作文中有没有体现“创新”二字。我以为,只有体现创新思维的作文,才真正具有阅读价值和审美价值,才真正具有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