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四库全书精编1
10944700000021

第21章 孟子(9)

“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⑤!’——泄泄,犹沓沓⑥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注释】

①离娄:一名离朱,古代视力最敏锐的人。据《经典释文》引司马彪说:“黄帝时人,能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公输子:即鲁班(一作般),鲁国人,名班,春秋末年的著名巧匠。②规矩:规(圆规)是画圆的仪器,矩(曲尺)是画方的仪器。③师旷:春秋晋平公时的著名乐师。④《诗》曰:二句诗引自《诗·大雅·假乐》,颂成王美德的。⑤《诗》曰:二句诗引自《诗·大雅·板》,讥刺周厉王的。⑥沓沓(tà):多而重复。与泄泄意思相近,都是多言饶舌、随声附和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明敏的视力,公输般那样精巧的手艺,如果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强的辨音能力,如果不依据六律,就不能校正好五音;即使有尧舜那样高明的政治素养,如果不施行仁政,就不能把天下治理好。现今有些国君虽有仁爱之心、仁爱之誉,但百姓却未能受到他们的恩惠,未能被后世效法,就是因为不实行先王之道的缘故。所以说,仅有善心不足以用来治理国政,仅有法度不能使之自行实施。《诗》经说:‘不偏离,不遗忘,一切都按旧规章。’遵循先王的法度而犯过错的,还从来没有过。圣人既已竭尽了视力,再加以圆规、曲尺、水准、墨线,画方、圆、平、直是用不胜用的;既已竭尽了听力,再加以六律,校正五音是用不胜用的;既已竭尽了心思,再加以怜悯百姓的政措,仁爱足以遍惠天下。所以说,筑高的山必定要依凭山丘,挖深的池必定要依凭沼泽,治理国政却不依凭先王之道,能说得上是明智的吗?”

“所以,只有仁者才适宜处在领导地位,不仁的人处在领导地位上,就等于把他的劣迹散播给众人。在上者没有行为准则,在下者没有法规遵循,官员不相信原则,工匠不相信尺度,君子触犯义理,小人触犯刑律,国家还能保存下来乃是侥幸之事。所以说,城垒不坚固,武器不充足,不是国家的灾难;土地没有开垦,财物没有积聚,不是国家的祸害;而是在上者没有礼义,在下者没有学习,造反的人兴起,国家的灭亡就在眼前了。”

“《诗》里又说:‘老天正要降祸,不要多嘴附和。’多嘴就是啰嗦。事奉国王没讲道义,进退之间没讲礼义,言谈诋毁先王之道,这种人跟多嘴啰嗦是一路货色。所以说,用高标准责求国君行先王的仁政,就叫作‘禁’,向君主陈说善德、抵制邪说就叫作‘敬’,认为‘我的君主不能行仁政’而不作努力,就叫作‘贼’(有贼害的意思)。”

§§§第二章

【原文】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①;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②;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注释】

①社稷:土地神和农业神,古代在国都建立社和稷的神庙,故亦用来代称国家政权或统治。②不保宗庙:商周朝代有侯、甸、男、采、卫等五服的名称,侯、甸、男、卫称外服的是正式国家。采称内服,封在内服的是卿大夫的食邑。卿大夫有食邑,就可以设立祖先宗庙,失去了食邑,便不能立宗庙。因此不保宗庙,实即失去了食邑。

【译文】

孟子说:“夏、商、周三朝代的开国之君禹、汤、文武得到天下是由于仁,他们的末代君主桀、纣、幽、厉失去天下则是由于不仁。诸侯国家的兴盛、衰败和生存、灭亡的原因也是如此。天子不仁就不能保有天下;诸侯不仁就不能保有国家;公卿大夫不仁就不能保有宗庙;士人庶民不仁就不能保有自身。现在有些人憎恶死亡,但却乐意干坏事,这就好比跟憎恶喝醉酒,但却又偏要勉强去喝酒的人一样。”

§§§第三章

【原文】

孟子曰:“人有恒①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②。”

【注释】

①恒:常。②家:泛指家族。

【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常说的话,都说‘天下国家’。可见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国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则在于个人。”

§§§第四章

【原文】

孟子曰:“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巨室之所慕①,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注释】

①巨室:朱熹《集注》云:“世臣大家也。”指为国人所钦敬、仿效的贤卿大夫的家族,如春秋时晋国的六卿、鲁国的三桓等。

【译文】

孟子说:“治理国政并不难,不要得罪世家大族。世家大族所仰慕的,整个国家就会仰慕;整个国家所仰慕的,普天之下就会仰慕,因此德教仁政就会声势浩大、不可阻挡地充满天下各个地方。”

§§§第五章

【原文】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

“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①。’‘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②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③?’”

【注释】

①《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大雅·文王》篇第四、五两章。孙子:子孙。②执热:拿了烫手的东西。③《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大雅·桑柔》,这首诗是讽刺周厉王的诗。

【译文】

孟子说:“天下治理得太平时,道德平庸的人供道德高尚的人役使,才能一般的人供才能高超的人役使;天下得不到治理时,小国被大国奴役,弱国被强国奴役。这两种情况都是天意。顺从天意的就能生存,违背天意的就要灭亡。

齐景公说:‘既不能号令他人,又不听命于他人,真是无路可走了。’他只得淌着眼泪把女儿嫁给了吴国。”

“现今小国效法大国享乐却又耻于听命,这就好比门徒耻于听命老师。如果真的感到羞耻,就不如效法周文王。效法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定能统一整个天下。”《诗经》里说:“商朝的子孙,人数上亿万,上帝授命周文王,都向周室把头低。‘都向周室把头低,天命并非不变易。明智通变殷朝臣,来到周都助祀祭。’孔子说过:‘仁者力量的大小是不能用人数的多少来衡量的。如果国君爱好仁德,他便将无敌于天下。’现今有些人想要无敌于天下却又不施仁政,这就好比烫着了却不愿用凉水浇洗一样。《诗经》里说得好:‘谁能手执烫东西,却不用水来冲浇?’”

§§§第六章

【原文】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有孺子歌曰:‘沧浪①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②;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人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

①沧浪:指汉水上游。②缨:帽子左右的丝带,用于系结颚下以防帽子脱落。

【译文】

孟子说:“对于那些不施仁爱的人,怎可用言词去说服他们呢?他们苟安于自身的危险,贪利于自身的灾祸,耽乐于导致自身灭亡的事。如果不仁的人而可用言词说服的话,那世上还会有什么亡国败家的惨剧发生呢?”

“从前有个儿童唱着歌:‘清澈的沧浪水啊,能用来洗我的冠缨;浑浊的沧浪水啊,能用来洗我的双脚。’孔子在一旁听了说:‘后生们听呀!清的水可洗帽绳,浊的水可洗双脚,都是水本身招致的。’人必定是先有招致侮辱的言行,然后别人才敢侮辱他;家必定是先有招致毁坏的漏洞,然后别人才会来毁坏它;国必定是先有招致讨伐的借口,然后别人才前来讨伐它。《尚书·太甲》说:‘上天降灾,还可躲开,自己作孽,无法存活。’就正是这个意思。”

§§§第七章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

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②;为丛驱爵者,鹯也③;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④。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⑤。”

【注释】

①圹:同旷,旷野。②獭(tǎ):吃鱼的水獭。③爵,同“雀”。鹯(zhān):一种像鹞子的猛禽。④艾:是一种可以用来治病的中草药。⑤《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大雅·桑柔》篇。淑:善。载:则。胥:相。

【译文】

孟子说:“夏桀、殷纣两个暴君之所以会丧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天下的百姓,之所以失去了天下的百姓,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取得天下是有途径的,得到了天下的百姓就取得了天下;得到天下的百姓是有途径的,得到了天下的民心就得到了天下的百姓,得到天下的民心是有途径的,他们所需要的,便替他们积聚起来,他们所讨厌的,便不要强加给他们,不过如此罢了。老百姓的归向于仁政,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往旷野跑一样。所以,替深渊赶来游鱼的是水獭;替丝林赶来麻雀的是鹞鹰;替汤王和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殷纣。现今天下若有喜好仁爱施行仁政的国君,诸侯们都会为他赶来百姓,这样仁德的君主,即使他不想统一天下也是做不到的。现今那些妄想统一天下的人,就好像患了七年的久病,需要谋取三年的陈艾来医治一样,假如不去栽培,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的。如果国君对施仁政不感兴趣,那他就会一辈子忧患受辱,以至陷入死亡的境地。《诗》经里说:‘胡作非为又怎能把事办好,到头来还是一块儿陷于深渊。’说的正是这种人。”

§§§第八章

【原文】

孟子曰:“道在迩①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注释】

①迩(ěr):近。

【译文】

孟子说:“道在近旁却到远处去寻求,事属容易却往难处去下手。只要人人亲爱自己的父母,各自敬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治理好了。”

§§§第九章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①,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②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注释】

①获于上:朱熹《集注》云:“得其上之信任也。”②思诚:赵注云:“思行其诚。”

【译文】

孟子说:“身为臣子不能得到君主的信任,就无法治理好百姓。得到君主的信任有它的方法,不能取信于朋友就不能得到君主的信任;取信于朋友有它的方法,事奉父母不孝顺就不能取信于朋友;孝顺父母有它的方法,自身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使自身真诚有它的方法,不懂得善恶就不能使自身真诚。因此,诚心善性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心善性是为人的准则。不为至诚所感动的人未曾有过,而不诚则从未有过能感动人的。”

§§§第十章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①,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②。’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注释】

①北海之滨:指黄河从右碣石入海的地方,在今河北昌黎县西北,离伯夷所在的孤竹国(河北卢龙县南十二里)不远,是当年伯夷避纣的地方。②西伯:即后来的周文王,商纣的时候,为西方诸侯之长,故称西伯;周朝建立后,被追谥为“文王”。孟子称他为“文王”,是后世人的身分;伯夷、太公称他为“西伯”,是同时代人的身分。

【译文】

孟子说:“伯夷躲避暴君殷纣王的统治,隐居在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感奋地说:‘我何不归到那里去呢!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躲避暴君殷纣王的统治,隐居在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感奋地说:‘我何不归到那里去啊!我听说西伯善于奉养老人。’伯夷和太公两位老人,是天下德高望重的著名长者,而他们都皈依到西伯那里去,这就等于是天下的父老归向西伯(即文王)了。天下的父老都归向他,他们的儿子一辈不归向他又归向谁呢?当今的诸侯中如有效法周文王愿意施行仁政的,不出七年,就一定能统一天下了。”

§§§第十一章

【原文】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①,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②!’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③,连诸侯④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⑤。”

【注释】

①求:孔子的弟子冉求,字子有。他是孔门政事科的高材生。春秋时鲁国人。季氏:指当时执掌鲁国大权的季孙氏。宰:大夫的家臣。②孔子曰:这段话亦见于《论语·先进》篇。③上刑:重刑。④连诸侯:朱熹《集注》云:“连结诸侯,如苏秦、张仪之类。”⑤辟草莱、任土地:朱熹《集注》云:“辟,开垦也。任土地,谓分土授民,使任耕稼之责,如李悝尽地力,商鞅开阡陌之类也。”草莱:未开垦的荒地。

【译文】

孟子说:“冉求做了鲁国公卿季孙氏的家臣,没有能改变季氏的德行,而征收的粟米却比过去倍增。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了,弟子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声讨他的过错!’由此看来,凡是去帮助不行仁政的君主搜刮财富的人,都是被孔子所唾弃的;何况对于那些为霸主去强力征战的人呢?争地而战,往往杀人满野;争城而战,往往杀人满城,这就是所谓的为了土地来吃人肉,这种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所以,好战能征的人应受最重的刑罚,搞‘合纵连横’的人受次一等的刑罚,迫使百姓开荒、扰乱田制税收的人受再次一等的刑罚。”

§§§第十二章

【原文】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①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授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授,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者,权也。”②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授,何也?”

曰:“天下溺,授之以道;嫂溺,授之以手——子欲手授天下乎?”

【注释】

①淳于髡:战国时齐国人,先后在齐威王、宣王朝做过官。他是齐国著名的辩士。《史记·滑稽列传》载有他的事迹。②权:凡对事情衡量得失利弊变通办理就叫做权。

【译文】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规定的吗?”孟子说:“是礼制的规定。”

淳于髡又问:“嫂嫂淹入水中,要伸手去救援她吗?”

孟子说:“嫂嫂淹入水中不伸手救援,这是豺狼之心。男女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制的规定;嫂嫂淹入水中伸手去救援,这是变通的办法。”

淳于髡说:“现今天下的人就像淹入水深火热之中,先生却不去救援,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天下的人淹入水深火热之中,得用道去救援,嫂嫂淹入水中,要用手去救援,难道你想用手救援天下的人吗?”

§§§第十三章

【原文】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