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博览3
10936100000023

第23章 文学与艺术(5)

雅典卫城是祀奉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地方,建于公元前5世纪,反映了古希腊建筑的成就。卫城位于雅典中心偏南的一座小山顶的台地上,总体布局自由,顺应地势安排,山上各种建筑贴边而立,柱廊朝外。西端是雄踞于陡崖上的胜利神庙,布置得体,能满足祭祀仪典和从山下瞻仰的要求。

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建筑拥有着拜占庭帝国的独特风格。

它继承了古罗马的建筑文化,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拜占庭建筑主要有四个特点:屋顶普遍使用“穹隆顶”;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高大的圆穹顶往往是整座建筑的中心;穹顶支撑在独立方柱上;色彩既有变化,又注意统一,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狄奥多西方尖碑

狄奥多西方尖碑坐落在伊斯坦布尔,继承了君士坦丁凯旋门浮雕的衣钵,是拜占庭式建筑融合东西方艺术风格的体现。基座上刻着当时代表着“文化气息”的希腊和拉丁文字,记载了帝国的盛况。其上方是社会显要们的浮雕,其中西罗马的瓦伦蒂娜二世和东罗马的狄奥多西一世正享受着荣耀的浮雕,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下方则是所谓“野蛮人”的粗糙雕像。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建筑主要采用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结构。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以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卓越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纯粹的尖拱形建筑格局已形成。建筑的整个平面呈十字架形。墙壁、屋顶、门窗都有精美的雕刻和装饰。在教堂正立面三座大门的尖拱形墙壁上布满了神像。圣母院西边有两座高耸的巨塔,塔有三层,分别是国王画廊、玫瑰巨型花窗和可穿行的回廊。彩色玻璃大窗使建筑形成一种神话般的境界。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15~17世纪流行千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扬弃了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提倡复兴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元素,特别是古典柱式比例、半圆形拱券以及以穹隆为中心的建筑表体等,建筑类型、形制和形式也比以前增多了。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文艺复兴建筑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从巴洛克到洛可可建筑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喜欢富丽的装饰和强烈的色彩,曲面和椭圆形空间为常用手法,表达了世俗情趣的要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在17世纪下半叶兴起,这类建筑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装饰丰富多彩,样式多为宫廷建筑和广场建筑群。

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最大的教堂,其建筑风格别具一格。主体建筑是两座双层十字形大楼,十字楼的中间拱托着一座高达111.4米的穹隆圆顶。圆顶下有一座两层圆楼。圆楼顶层有一圈石拦围拢的阳台,人们站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伦敦的市景。教堂正门前是一道由六对高大的圆形石柱组成的走廊,人字形墙上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画。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是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作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与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并列,自豪地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国建筑注重群体组合的美,多用对称式的布局,注意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协调,这些特点与中华民族以中和含蓄为美的特点相符合。中国建筑是世界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故宫

故宫为明、清两代皇宫,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殿宇9000余间。城内宫殿沿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南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称“前朝”;北以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为中心,称“后寝”。三大殿以太和殿最高大,重檐庑殿顶,高约33米。故宫凝聚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

伊斯兰建筑

伊斯兰建筑深受拜占庭建筑的影响,样式多为封闭式的庭院,围以拱廊或柱廊,朝麦加方向的一边加宽。伊斯兰建筑的最大特点是穹顶覆盖的集中式形制和在大门上做出巨大的凹陷空间。伊斯兰建筑喜欢用复杂的几何图案覆盖整座建筑的表面,马蹄形、花瓣形、火焰形等各式券拱和各色的马赛克拼图是常用的装饰手法。伊斯兰建筑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建筑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位于西藏布达拉山南侧,从山腰处拔升而起,直达山顶。宫堡占地41万平方米,主楼高达117.19米。宫的主体分为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上部为红宫,白宫位于红宫东面。此宫全为木石结构。布达拉宫与山峰巧妙结合,取得了山即是宫、宫也是山的艺术效果。

岩石圆顶清真寺

岩石圆顶清真寺被称为宗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地标,寺顶端的大圆顶分外醒目。建筑的平面布局为正八角形,由两个原始正方形的各条边等距离延伸,形成另一个八角形顶点。环绕着这两个大正方形顶点可以画一个圆形,顶清寺八边形外墙尺寸也在这个圆形中得到确定。这种精确的几何施工在当时甚为罕见。

蓝色清真寺

伊斯坦布尔的蓝色清真寺能同时容纳1万人朝拜。清真寺的大圆顶直径27.5米,另有四个小圆顶侍立在旁。六根尖塔高43米,比般五根尖塔的清真寺多根。内墙全用蓝、白两色瓷砖装饰。260个小窗引进的和煦阳光,融入淡黄色的、圆形排列的灯光中,虚拟了一个广阔的小宇宙,将寺内装饰得十分圣洁、神秘。

现代建筑

现代建筑包括20世纪流行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流派的作品。现代建筑于19世纪末随着“手工美术”“新艺术”运动悄然兴起。

创新与变革、情感的艺术个性和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建筑的旗帜,“粗野主义”“国际主义”“高科技”等一大批建筑流派在这面旗帜下呈现出绚烂的景象。

帝国大厦

帝国大厦是美国大萧条之后实施新政时建造的。大厦高381米,共102层,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大厦建造时,3500名工人应用新技术以每周四层半的速度推进,仅用410天便完成全部工程。其主体建筑全部为铆合钢制框架外覆印第安纳石灰岩。顶部是16层高的钢制桅杆。

双子塔

双子塔位于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为马来西亚石油公司所建。大厦高88层,建筑物最高点距地面452米,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双峰塔楼。建筑过程中,为了防止外壁有可能脱落,在1厘米以下的装饰材料缝中均灌注了特殊的药剂;同时,为了防止地震,建造时调动了至今为止一切可能的技术力量。

米拉公寓

闻名世界的米拉公寓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公寓以一组组石质的格墙和柱子为结构,由大窗户、阳台、两个天井及不同高度的顶楼形成。其屋顶高低错落,墙面凹凸不平,整座大楼宛如波涛汹涌的海面,极富动感。在公寓的房顶上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突出物,这是特殊形式的烟囱和通风管道。公寓的独特设计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

摄影

摄影是一项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活动,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作为一种艺术,摄影特别注重光、影、色彩、色调、构图等等重要的表现因素。摄影有着与生俱来的纪实功能,在这一点上其他艺术形式是无法比拟的。许多摄影作品起初还看不出什么价值,但后来都成为了解当时社会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黑白摄影

黑白摄影是只以黑、白、灰三种色调再现自然和生活图景的摄影,黑与白、光与影,以及点、线、面是它的重要艺术元素。拍摄者运用黑白结构对比关系所造成的各种效果,表现被摄体的形态、质感、气氛等。黑白摄影作品容易产生特殊的年代感,在表现人的心理感受方面可以产生特殊的观赏效果和感情效果。

彩色摄影

彩色摄影是运用光线、色彩手段再现自然和生活图景的摄影,它的出现丰富了摄影语言。色彩感觉作为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首先要求彩色摄影具有再现现实色彩的准确性;还要求对色彩有创造性表现,包括对色彩的各种主观表现。彩色摄影对生活真实性的追求不是唯一目的和标准,在某些时候,它更注重用来体现摄影家对世界的思考。

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是以人物为主要拍摄对象的摄影艺术。它要求准确地捕捉所摄人物的外貌特征,努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做到形神兼备。人像摄影既是人物的影像又是关于人物的故事,人像摄影师们在拍下人物外形特征的同时,也拍下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通常的人像摄影有全身、半身、近景和特写几种。

风光摄影

风光摄影以名山火川、农村田野、风土人情、城市风貌、古迹建设等风景为主要拍摄对象。它要求作品情景交融、寓意深刻、画面优美、色彩丰富、生动逼真、令人向往。中国的风光摄影受传统山水画的影响,具有以情写景,追求意境的特点,它虽是纪实的,但更侧重于表达感情。

动物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