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农业:以农振兴经济
10930100000007

第7章 隋代农业的发展与均田制

隋朝统一天下,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又开辟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隋代,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农田面积空前扩大,水利设施得到修复和新的开凿,粮食单产量居世界前列,官仓和义仓遍及全国各地,土地制度方面执行计丁授田政策。

长期积累的播种、施肥、灌溉等农业生产经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隋代的农业生产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南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经过文化整合或汉化,到隋代时形成胡汉融合文化,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融合而成的新汉族,户口数量空前庞大。

隋代以前的户口数极少,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相连,实际户口耗损剧烈。到隋代时期,户口数开始急剧增长,主要是因为课税轻,徭役少,加上世族政治与庄园经济的式微,人民愿意脱离世族的荫庇自立门户。

585年隋文帝杨坚下令州县官检查户口,自堂兄弟以下亲属必须分立户籍,并且每年统计一次,北方因此多出了164万余口。

609年隋炀帝杨广已经拥有南方,他又一次大检查,新附户口64万多。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代各郡分计数之和为全国有907万多户,大体上恢复了4个世纪以前东汉时期的户口数,而人口数达到4450万人。

隋代人口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朝廷整顿户籍的政策所致,另一方面也实际反映了人口的增加情况。隋代人口的迅速增加,也导致了隋代的农业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隋代人口持续增长,为农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垦田面积不断增加。589年耕地面积1940万隋顷,至隋炀帝时期增加到5585万隋顷。每隋亩约折合现在的1.1市亩。耕地面积的扩大,大致可以反映隋代粮食生产广度。

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农田的大量开垦,隋代的水利设施得到修复和新的开凿,而且更为广泛和完善。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大运河带来了灌溉及各种便利。除了大运河之外,隋代大规模地整修河道,从隋文帝杨坚时就开始了。

早在584年,隋朝就引渭水入潼关,长达300余里,命名为广通渠。587年,又沿着春秋时期夫差开凿的运河故道,打通了南起江都、北至江苏淮安的河道,命名为山阳渎。

仅这两项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就在当时灌溉良田万亩,因旱灾而闹荒数年的关中平原成为肥沃乐土,江南至北方的运河航线也因此疏通。

此外,隋朝在山西蒲州和安徽寿州也修建了大规模水利工程,并整治盐碱荒田,这些北周和南陈时期的饥荒“重灾区”,皆因此变成土地肥沃的乐土。隋代农业之发达,正建基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隋朝致力于赋役对象与耕地面积的扩大,使国家有可能从民间征得更多的实物。当时有大量谷物和绢帛从诸州输送到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在粮食充足情况下,为了储存粮食以防治荒灾,隋文帝在全国各州设置义仓与官仓。义仓防小灾,官仓防大灾。

为了保证关中地区粮食稳定,隋代在长安、洛阳、洛口、华州和陕州等地建筑了许多大粮仓,在长安、并州储藏大量布料。

为便于征集物的集中和搬运,隋代沿着漕运水道设置了广通、常平、河阳、黎阳、含嘉、洛口、回洛等诸仓。

585年,隋文帝采纳长孙平建议,令诸州以民间的传统组织“社”为单位,劝募社中成员捐助谷物,设置义仓,以备水旱赈济,由社的人负责管理。由于这是社办的仓,所以又称为“社仓”。

595年和596年,隋文帝命令西北诸州将义仓改归州或县管理。劝募的形式也改为按户等定额征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其他诸州的义仓大概以后也照此办理。义仓于是成为国家可随意支用的官仓。

经过多年搜括蓄积,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和诸转运仓所储谷物,多者曾至千万石,少者也有几百万石,各地义仓无不充盈。两京、太原国库存储的绢帛各有数千万匹。隋代仓库的富实是历史上仅见的。反映了户口增长与社会物质生产的上升。

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502年,隋文帝颁布均田法。隋代的均田制度,是计丁授田的制度。

按照规定:男女3岁以下为黄;10岁以下为小;17岁以下为中;18岁以上为丁。丁受田、纳课、服役。60为老,免役。

均田法沿用北齐之制:普通农民一夫受露田80亩,一妇受田40亩,奴婢受田与良人同。丁牛一头受田60亩,以4牛为限。又每丁给永业田20亩,为桑田,种桑50棵,榆3棵,枣5棵。不宜桑的士人,给麻田种麻。桑麻田不需还受,露田则要按规定还受。其田宅,率3口给一亩,奴婢则5口一亩。

自诸王以下至于都督,皆给永业田。多者至100顷,少者30顷。京官给职分田,一品者给田5顷,每品以50亩为差,至五品则为田3顷,其下每品以50亩为差,至九品为一顷。外官亦各有职分田,又给公廨田。

这一土地制度,使农民占有的耕地有了法律上的保障,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