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歇后语(第一卷)
10929800000013

第13章 bā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八百个铜钱掉井里——难摸哪一调(吊)。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八尺布剪单衫——只大不小。

八尺布截两下——死(四)吃(尺)一块。

八尺水沟六尺跳板——搭不上。

八寸脚穿双七寸鞋——别别扭扭。

八杆子打不着边——远着哩。

八哥的嘴——学舌。

八哥的嘴巴——能说不能干。

八哥学舌——人云亦云。

人云亦云

出自邯郸淳《笑林》。汉朝的司徒崔烈征召上党的鲍坚为自己的部下。鲍坚在崔烈要接见他时,十分忧虑,不知该怎么过这一关。就问先来的人有些什么仪式。刚好有一个人告诉他:“跟着司仪的人唱和就行了。”

到了拜见司徒的时候,司仪说:“可拜。”

鲍坚也跟着说:“可拜。”

司仪又说:“就位。”

鲍坚又跟着说:“就位。”于是,他又穿上鞋子入席而座。将要离开席位时,他不知道自己的鞋子放在哪儿。这时,司仪又说:“鞋子穿在脚上。”

鲍坚也跟着说:“鞋子穿在脚上。”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

把风吹草动都当作敌兵。比喻疑神疑鬼。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时,中国北方形成了割据局面。其中有一支少数民族氐族的首领苻坚建立的前秦势力最为强大,逐步占据了北方的大部分土地,与统治中国南方的东晋形成了对峙。

当时的前秦皇帝叫苻坚,他仗着自己的势力强大,十分骄傲,想要消灭东晋,统一全国。公元383年,他亲自率领八十多万大军,大举南下,并且很快攻占了寿阳(今安徽寿县)。

东晋得知前秦军队来犯,晋武帝就派谢石、谢玄、谢琰等带领八万兵马去迎敌。由于敌我兵力悬殊,谢石他们就商议说:“苻坚有八十多万大军,而我们只有八万人,我们不能等他们的大军都到齐,那样我们一定会失败。我们必须趁他们大部队未到的时候,乘他们不备去攻击他们的前锋部队,挫伤他们的士气,这样才能彻底打败他们。”

于是,谢石派刘牢之带领五千精兵,先对洛涧的秦军发动突然袭击。秦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晋军取得了这一仗的胜利后,士气大振,谢石他们又指挥大军继续向寿阳反攻,直抵淝水东岸,把人马驻扎在八公山边。

这时苻坚已带了八千秦军赶到寿阳,他听说晋军消灭了他的洛涧守军,大吃一惊,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打了一个冷颤,有点沉不住气,先前的骄气也退了许多。这一天,他登上寿阳城楼去察看对岸的形势,看见晋军的阵营威严整齐,巡逻的巡逻,操练的操练,显得训练有素。

苻坚又把目光移向远处的八公山,突然觉得山上的草木晃动,好像埋伏了无数的晋军。其实,八公山上并没有晋兵,只是苻坚见到晋军的威整,一时心虚眼花,把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晋兵了。

苻坚看罢,感叹说:“晋军确实是很强大啊,怎么能说他们弱呢?”

不久,晋军渡过淝水,大败秦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草木皆兵”就是把草和树木都当成敌兵,误认为四周都是伏兵。形容极度惊恐,稍有动静就疑虑重重。

八股文的格式——千篇一律。

八股细麻拧成绳——紧(劲)在一块。

八卦阵里骑马——闯不出路子。

八虎闯幽州——死的死,丢的丢。

八斤半的老鳖吃秤砣——铁了心的王八。

八斤半的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不小。

八斤半的月饼——废物点心。

八斤面烙个饼——只厚不薄。

八口朝靴几人蹬——四川(穿)

八面找九面——没见过世(十)面。

八亩田种一棵蒜——是根独苗苗。

八千岁进殿——不称臣。

八擒孟获——多此一举。

孟获小传

孟获是我国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经起兵反叛蜀汉,后来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并降服。《三国志》本传中并未记载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史籍中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七擒孟获”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据《汉晋春秋》有载,蜀先主刘备死亡前后,孟获追随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汉,并诱煽夷人同叛。蜀丞相诸葛亮到南中亲征,百战百捷。闻知有一个名叫孟获的人,向来被本地的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发兵攻打孟获并在盘东擒获了他。

诸葛亮采纳了参军马谡的建议,赦免了孟获来换取蜀国南方的民心。后来南中平定,孟获随诸葛亮回到成都,担任御史中丞。此后直到诸葛亮死前,蜀国南方都没有人敢再次叛乱。

七擒孟获

“七擒七纵”比喻运用策略,有效地控制对方,使对方心服口服。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蜀主刘备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到永安,在病榻前对他说:“你的才学,比曹丕高十倍,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我的儿子,你觉得能辅佐就辅佐,如果不能,爽性你自己做西蜀之主吧。”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敢不效忠贞之节,愿竭尽股肱之力,死而后已。”后来,诸葛亮果真竭尽全力地辅保后主刘禅。

刘备死后,夷王高定元等人起兵,反抗蜀汉政权。这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主少国疑,西南地区的夷帅叛变,可以影响到其他地方,只是用军事力量去镇压是不能彻底解决的。所以诸葛亮采取了对外联吴防魏,对内提倡生产的政策,等到诸葛亮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才发兵攻伐南夷。

诸葛亮采用了分化的战略,使敌人先起内讧。高定元的部将杀了雍闾,然后高定元也被攻破。这时代替雍闾而起的夷帅是孟获。

孟获的军队驻扎在泸水之南。时值五月,泸水险恶而不易渡。诸葛亮找了当地土人做向导,渡过泸水,生擒了孟获。见他不服,又把他放走。

诸葛亮知道,西南地区地远山险,民心不服已久。杀了孟获,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引起南人的憎恨。大军一走,还会再起叛乱。只有使他们的首领心悦诚服,才是平服南夷的好办法。这样,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诸葛亮活捉了孟获七次,又放了他七次,终于使这位强悍、勇猛的首领心服口服,一再表示从此以后南人绝不再与蜀汉为敌了。

八十斤的菜山药——块大。

八十岁老汉不戴帽——白头翁。

八十岁老妈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八十岁学吹打——迟了。

八十老汉吹笛子——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岁学摔打——拼老命。

八抬大轿没底儿——丢人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小传

八仙是汉族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据著名学者华轩居士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

铁拐李,相传名为李凝阳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儿,自号李孔目。生卒年约公元前(418~326)。巴国津琨人。他幼年时天资聪慧而闻名于巴国,李耳骑牛云游巴国机缘识得幼年李玄见其非凡给予点化,巴王多次邀李玄为官均遭其拒绝,公元前三一六年巴国遭秦所灭,当时连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处处饿殍,遭受国破家亡的李玄从此灰心丧气,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去华山学道访仙,晚年修道于石笋山。成仙后,铁拐李精专于药理,并炼得专治风湿骨痛之药膏,恩泽乡里,普救众生,深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八仙中,铁拐李为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汉族民间传说为八仙之首。

钟离权,姓钟离,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权,字云房,一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和谷子,汉咸阳人。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做汉钟离。少工文学,尤喜草圣,身长八尺,官至大将军。后因兵败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授以至道。乃隐于晋州羊角山。道成,束双,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后列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兄简同日上天。度吕纯阳而去。元世祖尊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又尊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张果老(618~907),是唐朝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相传他久隐山西中条山。往来晋汾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以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中条山去。因为他经常手中拿着竹子做的一种说唱用具,所以后世人们就把他看作是“道情”的祖师,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蓝采和,唐朝人,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得道成仙。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

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这个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汉,仅由于他的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因此深得人们喜爱而被神化成仙。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生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可见她不过是一位精于占卜的民间女巫。

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有说他是京兆人,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至今在河南睢县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为祭祀吕洞宾而建的袁家山吕祖庙。

韩湘子,字清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有说法称他是唐朝韩愈的侄孙子韩湘。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韩愈过生日时他回来了。韩愈一看,那天是大喜的日子,也不好骂他,看他穿一个道士这个样子,邋里邋遢的回来了,又喜欢又不高兴,结果就问问他,来给叔叔拜寿总不错,你做什么不读书不考功名,去外面学这个当道士。看这个牡丹花跟诗句不相关嘛,倒是那两句诗很好记住了。后来韩愈反对唐宪宗迎佛骨回宫,写了一篇奏表,皇帝一生气,大为恼火,就把他贬到潮州,他刚好路过秦岭,此时此景正是他侄儿写的那句诗。此时想起他侄儿告诫他的即是贵为王侯将相也如过眼烟云。

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他:“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呢?”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门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当时正当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

曹国舅,名佾,亦作景休,为八仙之一。《宋史》因他为慈圣光献太后(河北正定县人)之长弟,故称国舅。

曹国舅乃北宋开国王曹彬之孙、吴王曹玘之子,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在宁晋,曹芸的父亲及以上曹氏诸人死后均葬于其原籍宁晋县延白村曹氏祖茔,后世迁徙灵寿,遂灵寿成为籍里,但曹彬却让其第五子曹玘居住宁晋,守护宁晋县之曹氏祖坟,以示不忘根本之意。曹玘后被仁宗封为吴王,曹玘之女应诏入宫被宋仁宗册封为皇后,而后曹皇后之长弟曹佾成为曹国舅。根据此历史记载,曹国舅为邢台宁晋人,曹皇后之弟。后世被尊奉为道教八仙之一。

曹国舅是道教八仙中地位最尊贵的人物,尽管地位很高,被封为国舅,而且天资聪明,但是他并不喜欢享受富贵的生活,不喜欢利用特权,而是喜好道教的修行。

曹国舅有一弟自恃为帝室的亲戚,逞强行恶,抢夺百姓的田地据为己有,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门。国舅自始至终竭力规劝他,都不能使其改过自新,最后竟被其视为仇人。国舅说:“天下之理,积善者昌,积恶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积阴功,才有今日之富贵。如今我弟积恶至极,虽然明里他能逃脱刑典的制裁,但暗里却难逃天法。如果一旦祸起,家破身亡,到那时想牵只黄狗出东门,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耻辱又害怕真的会发生此事。”

于是他散尽家财,周济贫苦之人。最后,他辞别家人和朋友,身着道服,隐迹于山岩,修心炼性。数年之后,他已达到心与道合、形随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游至他修道之处,问他:“你闲居时修养什么。”国舅答:“其他的无所作为,只修道而已。”二仙问:“道在哪里?”国舅指着天。二仙问:“天又在哪里?”国舅指着心。钟离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于是授他《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曹国舅事迹见于《纯阳帝君神化妙通记》、《宋史》、《陔余从考》、《历代神仙史》、《神仙通鉴》等记载。

八仙过海

这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上聚会饮酒。八仙每人准备一道菜,以当地的大虾、海参、扇贝、海蟹、红螺、真鲷等海珍品为主要原料,加工了8个拼盘、8个热菜和1个热汤。拼盘各自用自己的宝物拼成图案,造形生动别致,盘盘都有神话典故,不仅味道鲜美,还可观赏助兴;热菜烹饪更为精致,呈现蓬莱多处名胜景观,巧夺天工;热汤以八种海鲜加鸡汤制成,味道鲜美奇特。

酒至酣时,铁拐李意犹未尽,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激情四溢,齐声附和。

吕洞宾说:“我等既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意下如何?”众仙听了,欣然赞同,一齐动身而去。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

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清婉动人的何仙姑步其后尘,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众仙谁也不甘落后。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瞬间,百舸争流,各显神通,逞雄镇海,悠然地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

八仙遨海,顿时海面如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东海龙王急派虾兵蟹将出海查巡,方知是八仙各显其能,兴海所为。东海龙王恼羞成怒,率兵出来干涉。八仙据理力争,与之抗辩,东海龙王下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蓝采和不甘示弱,与之争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抓住关进龙宫。众仙见状大怒,个个奋勇上前厮杀,在海里打起一场恶战。众仙连斩东海龙王两个龙子,吓得虾兵蟹将魂飞魄散,屁滚尿流,纷纷败下阵来。

东海龙王怒不可遏,急忙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不制服众仙誓不罢休。于是四海龙王催动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惊天巨浪,杀气腾腾地直奔众仙而来。

正在一触即发之际,忽见金光闪烁,浊浪中闪出一条路来,原来曹国舅白云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怀抱云板在前开路,众仙在后紧紧跟随,任凭巨浪排山倒海,却奈何不了他们。四海龙王见此情景,十分恼火,又调动了四海兵将准备再战。恰巧南海观音从此处经过,便喝住双方出面制止,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各持宝物,乘风破浪、遨游而去。

八仙施法——都是上天的本领。

八仙桌盖井口——随方就圆。

八仙桌上摆夜壶——不是个盛酒的家伙。

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八月半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的桂花——到处飘香。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八月的栗子——爱张口。

八月的藕——正摊嫩的时候。

八月的石榴——合不上。

八月的石榴——龇牙咧嘴。

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

八月的柿子——红透了。

八月的丝瓜——黑了心。

八月的月亮——好缘(圆)。

八月的葫芦——该下架啦。

八月间的生姜——越老越辣。

八月里的黄瓜棚——空架子。

八月里的葡萄——一嘟噜一串。

八月十五吃年饭——还早呢。

八月十五吃元宵——认错了节。

八月十五吃月饼——有缘(圆)。

八月十五的月亮——分外明。

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如此。

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圆又满。

八月十五过年——差了节气。

八月十五桂花香——花好月圆。

八月十五卖门神——太早。

八月十五杀兔子——有没有都过节。

八月十五生孩子——赶到节上了。

八月十五送月饼——赶在节上。

八月十五种豆子——晚了三秋了。

八月十五捉兔子——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

八只脚的螃蟹——横行。

八字不见一撇——没眉目。

八字才写了一撇——差一半。

八字胡子——两撇。扒了墙的庙——慌神。

扒在磨子上睡觉——想转了。

扒着锅沿喝粥——等不得成(盛)啦。叭狗咬月亮——不知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

本义指天地广大辽阔。后人以此句斥责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比喻不知任务艰巨、事理复杂。也有比喻恩情深厚的。出自春秋·佚名《诗经·小雅·正月》。

传说在远古时期,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就好像鸡蛋一样,里面是混混沌沌的一团黑暗。古来大力神盘古开天,轻清之气上升为天,并以一天高出二仗左右速度上升,并有日月星辰出现;重浊之气下沉为地,一天比一天加厚一丈,灵气汇为山川河流。天能覆盖万物,地能载重苍生。但天地万物苍生以人为万物之灵尊。

过了1万8千年,天地仍在增高、加厚。但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谁也说不清,却只能说天很高地很厚,而“盘古氏”劈开气团,立了开天辟地之功,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创造精神的象征。

叭拉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了。

叭拉狗钻灶坑——一身娇(焦)毛。巴狗子朝着城墙咬——哪块砖是你的?

巴掌里画佛——收手。

巴掌捧生姜——辣手。

巴掌削铅笔——快手。

巴掌心里长疮——毒手。

巴掌心里长毛——老手。疤上生疮——原来就坏。

疤子上长疮——坏到一块了。芭蕉结果——一条心(芯)。

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芭蕉树做的桩子——经不起敲打。

芭芒做屋梁——无用之才(材)。粑粑吊在梁上——眼饱肚中饥。笆壁挂团鱼——四抓无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