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歇后语(第二卷)
10929700000041

第41章 dù

杜甫喝水——吟诗哩。

杜甫

杜甫(711年—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省巩县。杜甫七岁就能写诗,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和洛阳一些文人交往讨论文学。和李白一样,年轻的杜甫喜欢四处游历。他到过南方的江苏、浙江和北方的山东、河北,参观、凭吊了许多名胜古迹。在泰山观日出的时候,他写下了著名的五言古诗《望岳》。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天宝三年(744年),杜甫在洛阳见到了李白。李白比杜甫大11岁。这时候,李白已是大诗人,杜甫则刚刚出名。他们志趣相投,一起结伴漫游,正像杜甫诗中所写“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两位诗人虽然相处时间不长,而且以后再没见过面,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杜甫来到长安,碰上皇上想选拔人才,征召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到长安考试。杜甫满怀希望地去参加,谁知应考的举人竟然一个也没有被录取。原来这是宰相李林甫搞的鬼。皇帝下令选拔人才,他不敢不遵照命令行事,但是他怕这些读书人进了宫去揭发他的罪行,就故意一个也不录取,想蒙蔽皇上的视听。发榜的那一天,他反而向唐玄宗道贺,说“参加考试的举人,没有一个是有才能的,可见天下的人才已被陛下招揽到朝廷,为你服务了。”唐玄宗这时候已经很昏庸,听了这话,不但没有怪罪李林甫,反而十分得意,还认为李林甫很能干。杜甫没有考取功名,心情很愤懑。这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艰难。为了求得官职,维持生活,杜甫开始给那些当官的权贵们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但是没有人看重他的才能,得到的是冷淡和白眼。

为了得到用武之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杜甫作了《三大礼赋》献给唐玄宗,唐玄宗非常欣赏,让宰相对他进行考试。可是,宰相就是李林甫。考试完了,就一点消息没有了。后来,杜甫又接连向唐玄宗献了两篇赋,直到44岁那年,杜甫才得到一个地位很低的小官。

那年的十一月,杜甫回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探望他的妻儿。一路上,他目睹了人民的生活困苦,接触到了最下层人民的生活。尽管连年天灾不断,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仍然有增无减,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杜甫穿着又破又单薄的衣服,往家里赶。刚进家门,就听见一片嚎啕嚎啕(táo):形容大声哭。声,原来他那不满周岁的儿子活活饿死了。杜甫心里痛苦极了。他想起一天早晨经过骊山下的情景:唐玄宗正在华清宫避寒,歌舞连绵不绝。这强烈的反差引起杜甫深深的思考。他想,我是个小官,不纳租税,不服徭役,都过得这么惨,一般百姓的境遇就更悲惨了。想到这里,他无比悲愤地写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社会现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千古名句。这一时期,杜甫还写了著名的《兵车行》、《丽人行》等诗篇。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安禄山的军队攻占了洛阳。杜甫混在逃亡的人群里逃离了长安。一路上没有吃的,只有四处乞讨,尝尽了逃难的辛苦。他在投奔唐肃宗的途中,被安禄山的部将俘虏,押送回长安。他看到祖国山河破碎的景象,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反映了他当时悲愤的心情。

至德二年(757年)夏天,杜甫逃出长安,见到了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做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他尽忠职守,认真地给皇帝提意见。其实,皇帝设置谏官,不过做做样子,让别人以为自己善于纳谏,肃宗不是太宗,杜甫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不受欢迎。过了一年后,唐肃宗就把他调到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事务的小官。

杜甫离开长安,又有机会接近下层的百姓,了解到民间的疾苦。征兵、征粮,连年不断的战争,再加上官吏们横征暴敛,强征士兵,弄得老百姓家破人亡。人民流离失所,引起了他深切的同情,他创作了“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许多著名的诗篇。

杜甫对现实生活越来越失望,他毅然辞掉了官职,来到成都,住在西郊外的浣(huàn)花溪。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开辟荒地,建起一座草堂。在这风景优美的草堂边,他种田栽花,养鸡养鸭,生活虽然过得清贫,但是能和左邻右舍的农民交朋友,心情很舒畅。

这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号,草堂顶上挡雨的茅草被卷走了。风刚停,又下起了瓢泼大雨,屋里漏得很厉害。在这难眠的长夜,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想到社会上广大的和他一样受风雪侵蚀的贫民,慷慨激昂地表示,为了天下的“寒士”能够有房子住,免于饥寒,他自己即使冻死了也觉得满足,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后来,杜甫的好朋友、成都节度使严武病死了,他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只好带着妻儿老小到处流浪。他经过夔(kuí)州(今四川省奉节县),走出四川。这时候,北方到处在打仗,江南的亲朋好友又没有消息,他只好以船为家,在湘江上漂泊,吃野菜,穿着破旧的衣服。尽管身患重病,他仍然没有忘记祖国的灾难,关心着战争局势的发展。公元770年冬天,59岁的杜甫病死在湘江的小船上。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了几千首诗,用诗描绘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的生活,杜甫的诗,凝炼概括又生动准确,既通俗又深刻。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称为“诗史”,后世尊他为“诗圣”。

杜甫卖药斗恶吏

沙市中山路中段,有一条石板路的古老狭巷,相传唐代诗人杜甫曾在那里住过。那时的沙市叫沙头镇。

大历三年,即公元768年,年已50的杜甫在沙头镇大街上开了一个叫“百草堂”的小药铺,铺门上贴着一副别出心裁的对联:

独活灵芝草

当归何首乌

当时,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在古时楚国名流宋玉的故宅旁新盖了一座宅院,杜甫借题发挥,希望卫伯玉能像严武一样把他举荐给朝迁,于是写诗一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谁知道卫伯玉听了门客的挑拨,认为杜甫自比宋玉,而把他卫伯玉说成是不识人才的楚王,从此便对杜甫怀恨在心。

一天,卫伯玉衙门里的一个书吏知道卫伯玉不喜欢杜甫,就故意对卫伯玉说:“老爷啊!你晓得有个杜老倌在镇上开药铺的事吗?这家伙可神气了,他夸口说‘百草堂’里天下药材无所不有,一心想把其他药店挤垮。”

卫伯玉疑惑地问道:“真有此事?”

书吏使劲地点点头,然后说:“还有,小人斗胆讲一句,这个杜老倌还自以为才高学深,连老爷您也没放在眼里。他说了些什么,小人就不敢重复了。”

卫伯玉被激怒了,决心要报复。他开出一副药,对书吏说:“你将这个药方拿给社老倌,要他照方发药,如有则罢,如果没有,你就带人砸了他的招牌,要他滚蛋!”

书吏奉命来到“百草堂”,将药方往柜台上一扔,粗声大气地说:“这是卫大人要的药,赶快照方抓药。”

药店伙计接过药方,看后愣了好大一会儿,只见药方上写着:

行运早行运迟

正行运不行运

伙计看不懂,便赔着笑对书吏说:“不知大人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药方?我怎么没见过这几种药?”

书吏不等伙计把话说完,就破口大骂:“他娘的!你们掌柜开的是什么药铺?这种破药铺还配叫什么‘百草堂’!快快叫杜老倌出来,要是他也配不齐这副药,看我不砸了你们的招牌!”

伙计连忙将此事告知了在里屋休息的杜甫,杜甫明白这是卫伯玉故意找事。看罢药方后,杜甫微微一笑,顺手办好四味草药,来到柜台前,不紧不慢地说:“请客官息怒,卫大人要的药小店都有。”

“什么?”书吏一惊,口气稍稍有些缓和,“你先拿给我看看。”杜甫摊开纸包,拿出口味药;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粒新鲜李子外带一颗干桃僵。

杜甫见书吏傻呆呆地站着,知道他不懂,就说:“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12岁就当了宰相,你说他是不是‘行运早’呢?”

“是是”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83岁遇文王,是不是‘行运迟’呢了”你看这红皮李子,正是目前市场上的悄货,是不是“正行运”呢?

“不错,不错!”

“再看这个,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的,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所以说是‘不行运’!”

杜甫见书吏无话可说,就接着说;“这红皮李子好比你家老爷‘正行运’,这桃僵好比我已‘不行运’了。”

书文碰了一鼻子灰,没精打采地回到卫府,交上这回味药,又将杜甫的一番话—一禀明了卫伯玉。卫伯玉直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再也想不出整治杜甫的办法了。

杜十娘的百宝箱——全在此。肚里藏生铁——心情沉重。

肚里吃了萤火虫——心里明白。

肚里点灯——心眼上明着。

肚里行船——量大。

肚里装公章——心心相印。

肚脐放屁——妖(腰)气。

肚皮横门闩——不开窍。

肚脐上挂钥匙——开味(胃)。

肚疼点眼——胡治。

肚痛怨灶神——错怪。

灶神督察人间是非善恶

那是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大自然中发现了火,并学会用火来做熟食物。后来,人们用石头砌成了生火做饭的灶来煮饭,同时,人们把对火神的崇拜发展成对灶神的崇拜。拜祭灶神也就成为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最初,人们把灶神看作是专管饮食的神来供奉。到了秦代以后,灶神被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神。人们把灶神看作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的官。

灶神除了掌管人们的饮食,赐予生活上的便利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责是监督一家老小的善事、恶事、功劳、过失,定期上报天庭。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个捧着“善罐”、一个捧着“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

因此,灶神得到了老百姓的顶礼膜拜,希望他能“上天言好事”。而关于“灶王爷”的故事,在民间也流传得丰富多彩。

古时候,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有兄弟俩人,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垒灶台,街坊四邻无所不知他的手艺,有需要垒灶台的都找他帮忙,并且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日久天长,方圆百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张灶王的性格和气善良,还爱劝架,不管到谁家垒灶,遇有人家有纠纷,他就去劝和。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张灶王活到70岁,在那年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去世了。

由于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原来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他离开人间,家里变得一团糟。弟弟只会吟诗绘画,从未管过家务。儿媳妇们都吵着要分家,弟弟被搅得无可奈何,整天愁眉苦脸。

有一天,张灶王的弟弟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去世一周年的祭日的深夜,他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并把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带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弟弟说:“我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时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全都知道,你们闹分家,他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然后赶紧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大哥饶恕。从此以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闹事了,全家和平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传到大街小巷,闹得沸沸扬扬,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之后便让张灶王的弟弟为大家画灶王像,然后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这样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贴上了灶王像。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上天向玉帝告什么状,天帝就会给人定下什么惩罚。在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写的《抱朴子》中说:

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

也就是说,谁要是做坏事被灶神知道,严重的要少活300天,轻微的也要少活100天。人们认为平白无故地丢掉几百天的寿命,这种惩罚实在是让人害怕。所以,人们祈福禳灾的时候,对灶王爷都是恭恭敬敬。

随着岁月流逝,腊月二十三贴灶王爷像,摆供品祭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习俗,人们以此祈求合家平安。自周代开始,皇宫就将祭灶风俗列入祭典当中,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人们还为此规定了许多行为规矩:不能用灶火烧香,不能击灶,不能把刀斧放在灶上,不能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能将污脏的东西放进灶内燃烧等等。而且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禀报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叫“谢灶”。

谢灶的日期也分阶层,按民间习俗,官绅权贵在腊月二十三谢灶,一般平民百姓在腊月二十四谢灶,水上人家会在年腊月二十五举行谢灶仪式。但是老百姓大部分会选择腊月二十三谢灶,希望有贵气。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即甜而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意思是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俗话说的“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在祭灶君的时候,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然后第一次进酒,这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了以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把旧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这样“送灶神”仪式便完成了。

送走神明后,在第二年的正月初四,有的说是除夕夜把灶神接回来,叫“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灶神。

对灶神的崇拜,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警戒人们要遵守世间罚恶赏善的道德规律。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肚子里打架——饿了。

肚子里的寄生虫——知内情。

肚子里订亲——前世姻缘。

肚子里划船——度(肚)量大。

肚子里怀了个地球——知晓天下事。

肚子里生肿瘤——心腹之患。

心腹之患

“心腹之患”原指体内的疾病,后用来比喻严重的隐患。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又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居二年,吴王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

秦秋时代,有一次,吴、越两国正在交战时,越王勾践伤了吴王阖闾的手指,而且伤得很厉害,吴王将要死的时候,便吩咐他的儿子夫差不要忘记这次的仇恨,夫差便点头答应了。

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当了国王,用伯嚭做太宰,他天天训练军队,打算复仇。过了二年,吴王出兵伐越,把越国打败了。越王勾践,带残兵躲避到会稽去,一面派大夫文种,带了许多东西,送给吴国宰相伯嚭,他请求讲和,情愿用臣子的礼节服侍吴国,伍子胥劝吴王应该乘胜消灭越国,免除后患,可是吴王不听,却听信伯嚭的话,和越国讲和了。

过了五年,齐景公死了,因新立的国君昏庸懦弱,夫差便派兵去伐齐,伍子胥又向他说:“越国的勾践,刻苦砺,慰生死,很得百姓的拥护,将来必然是吴国的心腹之患;你不先去讨伐越,却去攻打齐国,不是大错特错了吧!”

肚子里头长牙——心狠。

肚子里玩杂戏——怪主意多。

肚子里有半斤,嘴上倒八两——有啥说啥。

肚子里长笋——胸有成竹。

肚子疼埋怨灶王爷——瞎怪。

肚子痛上眼药——点不到痛处。渡口的路——此道不通。镀金的佛像——华而不实。

华而不实

比喻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

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卫国,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赢,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一直都没有找到。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随他。”

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

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很是纳闷,问道:

“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跟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

“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随他没有好日子过,所以就回来了。”店主说。

在店主的眼里,阳处父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