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歇后语(第七卷)
10929600000069

第69章 shuǐ

水边建磨房——全靠冲劲。

水边人家——沪。

水兵的汗衫——都是道道。

水冲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水打灯草——留(流)心(芯)。

水到屋边帆到瓦——水涨船高。

水稻田里插苗——灾(栽)殃(秧)。

水滴沙滩——斑斑点点。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水底捞月——一场空。

水底捞月,天上摘星——想得到,办不到。

水豆腐进灰堆——没法收拾。

水堆泥沙——挡不住。

水缸里按葫芦——放不得手。

水缸里的菩萨——定神。

水缸里放明矾——澄清。

水缸里捞菩萨——淘神。

水缸里养螺蛳——只只清爽。

水缸上安辘轳——不成一井(景)。

水沟的泥鳅——成不了龙。

水牯牛的口水——太长。

水鬼找城隍——恶人先告状。

城隍消灾免祸赐福民间

那是在远古时期,农业经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一种潜在的恐惧心理使得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对图腾、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通过一定的祭祀形式求得自然力和祖先的护佑。

在这种“万物有灵”与“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有关神灵的崇拜和祭祀仪式,逐步形成原始信仰。而城隍则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人们认为与人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的存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并对他们进行祭祀。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希望英雄人物死后英灵可以作为地方神来保护自己。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渐过渡到人格神的,在这个过程中,汉初刘邦的部将纪信是最早被神化的人,人们把纪信当城隍神来供奉,在民间也就自然而然的流传了关于他的传说。

相传,秦汉之际,在汉王乡三华山下有个纪庄村,纪信就出在这个村住。秦末天下大乱,身为秦王朝县令的纪信,也脱下官服参加起义,投到汉高祖刘邦帐下当了一员部将。

后来,楚汉相争时,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围困在荥阳,外无援兵,内无粮草,形势紧急。纪信求见刘邦说:“我的脸型很像大王,请大王脱下衣服给我穿上,我冒充大王向敌人投降,你带领人马乘机冲出去。”刘邦依计而行,果然冲出重围,而纪信则被楚兵捉住活活烧死。

刘邦战胜项羽后,建都长安,在庆功会上想起了纪信的功劳,就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献计献策,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我封他为督城隍,把他的家乡改名为我先前的封号汉王,把他的骨灰送家乡安葬,并建庙塑像,永远享受香火。”

后来刘邦还下令全国各县城建城隍庙。故后人称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

除此之外,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城隍的故事。传说在宋代,每当城隍神生日的时候,人们都会去庙里烧香,有求神赐福的,有想消灾解难的,也有去感谢神的恩德的。

在庙会期间,庙堂里香火不断,烧香祈福的人很多,人群拥挤,有时甚至发生踩踏事件,跪下身子拜祭就会被踩脸踩肩,人们只能作揖为礼,有的只好在庙堂外作揖行礼。庙外面有叫卖的、演戏的、杂耍的,更是喧闹惊人。

话说这一年,在城外的小镇旁边有一家小饭馆,饭馆的主人是一位老人。因为老人乐于行善,除了供应饭菜外,还让客人免费喝茶,所以小饭馆生意很好,特别是在城隍庙会期间。

在每次庙会时,早晨就有一位衣着整洁,举止文雅中年客人来小饭馆喝茶,直到晚上才走。天天如此,庙会一结束,就不再来了,而且每年都这样。这个人很有学问,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因此老人觉得很奇怪。

有一天,饭店的客人不多,老人就大胆地向中年客人问道:“庙会期间城里祭神大会有歌有舞,人们都争着去,而你为什么却到城外来呢?”

那个客人听了老人的问话,慢慢地回答说:“我就是那个城隍神,这十几天到城外来主要是不耐烦喧闹的气氛和被灰尘汗味污染的空气。”

“什么?你就是城隍神?”老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说,“正是因为敬仰和感恩神的灵验,才有那么多人花钱为你祝寿,你还躲出去,难道说办庙会上香的人都没有诚意吗?”

客人回答说:“人神之间是靠一片诚心感应的,而不是靠烧香起作用,如果烧香就能得福的话,很坏的人,邪恶的人不也可以靠烧香求到福了吗?那怎么体现神的正直呢?所以,邪恶的人烧香磕头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而积德行善的人不烧香不磕头也会得福报。”

“你说的虽然有道理,可我怎么能相信你这个坐在我面前的人就是那受人们敬仰的城隍神呢?”老人又问。

中年客人微微一笑,说:“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你都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到庙里去,而是独自默默的敬拜我,还不断的省察自己的内心,希望做个好人,并得到我的保护,是不是这样呀?”

老人一听这些话,大吃一惊,怎么这些自己在心里同城隍神说的话,这个客人竟然全都知道,看来这个人真是城隍神!

老人赶忙跪下给城隍神磕头,城隍神拦住老人说:“请你把我刚才说的话的意思转达给本地的人们,如果他们明白了这个理,城隍庙的现状就会有变化。如果真能这样,那你就帮助我了,你自然会得到福报的。”

老人连忙不停地点头答应:“是是,我一定要告诉大家。”老人正说着,发现城隍神突然不见了。

于是,老人赶忙跑到街上,把刚刚发生的神奇的事向人们叙述了一遍。众人听了,有的睁大眼睛惊喜的样子,有的默默不语,也有的面露怀疑的表情,不相信老人所说的会是真的。

后来,老人总是回想着城隍神所说的话,并一一如既往地老实做人,诚信做事,店铺的生意也一直不错。后来,这个老人在晚年时衣食无愁。

据记载,在周代时,人们每到收获之后,到了每年的除夕,人们都要祭祀八神,其中第七位神就是水庸神,也就是后来的城隍神。

三国时期,东吴曾经建有城隍庙。剧《搜神记》、《搜神后传》等史籍记载,三国时广陵即今扬州人蒋子文,汉末为秣陵尉,至东吴初年,有人看见蒋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左右跟随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样。于是,吴帝孙权为蒋子文立庙堂,并将钟山改名蒋山。白马村、蒋王庙遗迹留作为地名,保存至今。

到了唐代,城市崛起,经济发达,凡有城市的地方就建有城隍庙,庙里供奉着城隍神。因此,城隍的信仰深入州县,民间祈雨求晴、祈福却灾都要求城隍。

也就是在唐代时,道教把城隍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人们多把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苏缄等。

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正式规定各府州县必须祭祀城隍神灵。城隍信仰被提升,得到了国家祀典尊崇,城隍被封为“王、公、侯、伯”4个等级,国家级的城隍封为王,省市级城隍封为公,地级市城隍庙封为侯、县级城隍封为伯。

这样,全国各地的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修了起来,城隍也由民间俗神演变成为天下通祭的高级神祗。由于城隍庙内多供奉道教神像和民间俗神,所以人们也习惯将城隍庙归属于道教寺庙。

因此可见,城隍信仰是人们把美好理想和愿望寄托于神灵,希望他们能像生前一样公正无私,造福于民。千百年来,城隍的道德教化一直发挥着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源远流长。

水过地皮湿——经手应得三分利。

水过地皮湿——印象不深。

水浒传里的石秀——拼命三郎。

水浒上的时迁——贼星下界。

水晶瓶里装清水——里外全看透了。

水库开了闸——滔滔不绝。

滔滔不绝

“滔滔不绝”形容话多,连续不断。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唐朝,有一个大臣叫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他中过进士,当过右拾遗。当时,吏部要选拔人才,都是由他和赵冬曦负责评定等第。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议不依仗资格用人,设十道采访使。

张九龄不但尽心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还是位很有才能的诗人。他擅长言辞和辩论,和宾客们讲书论经时,总是滔滔不绝,像顺着斜坡滚弹丸一样,畅通无阻。

开元二十四年,由于遭到奸相李林甫的陷害,张九龄罢相。

水来开沟——趁势冲。

水里按葫芦——此起彼落。

水里插棍——拔了没印。

水里的浮萍——没有根儿。

水里的蚂蟥——粘上便难脱。

水里的油——浮在上面。

水里泡雪花——下去就没影儿。

水里石头——雷打不烂。

水里照影——倒过来看。

水里抓泥鳅——滑不溜丢。

水淋鸭背——不入心。

水流东海——不回头。

水流乱石滩——净钻空子。

水龙头失灵——放任自流。

水面砍一刀——毫不损伤。

水面上打一鞭——无伤痕。

水磨石地板涂蜡——滑上加滑。

水母——没眼。

水牛打架——全靠角硬。

水牛的肚子——草包。

水牛长毛——彻头彻尾。

水泡黄豆——自大。

水盆里扎猛子——没个深浅。

水瓢捞饺子——汤水不漏。

水上打一棍——深不进去。

水上的浮泡——无依靠。

水上的油珠——轻浮。

水上的鸳鸯——一会也离不开。

水上点灯——上下明亮。

水上分别——游离。

水上飘擂槌——浪荡光棍。

水蛇投鱼网——胡搅蛮缠。

水蛇学黄鳝——耍滑。

水獭守渔场——越守越光。

水桶烂了底——两头空。

水桶里扎猛子——回不过脖儿来。

水桶没把——不成体(提)统(桶)。

水推菩萨——妙(庙)绝了。

水仙不开花——装蒜。

水仙不开花——装聪(葱)。

水淹田园再筑坝——晚了。

水银落地——形影全无。

水中的鱼,天上的鸟——自由自在。

水中看木桩——变了形。

水中捞月——可望而不可及。

水中捞月——淹死了自己。

水中龙王庙——这神顾不上那神。

水中投石——试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