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典故(下)
10927300000033

第33章 空灵境界故事(3)

“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张释之又问:“东阳侯张相如是个怎样的人?”文帝又回答道:

“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张释之说:“绛侯、东阳侯同为德高望重的人,谈论问题却也显得拙嘴笨舌,哪像这个小吏,说起话来口若悬河,言辞敏捷,善于应付呢?”接着,张释之说,秦朝,就是因为任用善于欺上瞒下的刀笔吏和狡猾奸诈的赵高之流,使皇上听不到事情的真实的情况,所以秦二世(胡亥)才被推翻,搞得天下大乱。如果根据口才而提拔小吏,天下人就会随风倒,竞相表现口才,而不注重真才实干。上行下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汉文帝觉得张释之说得有道理,就没有提升那个小吏。

连篇累牍

“连篇累牍”形容数量很多而内容空洞重复的文章。

此典出自《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李谔是隋朝初年管理文书的官员,他讨厌当时那种只追求词句华丽,内容却空洞无物的文章。于是,他向隋文帝上书,请求明令禁止这种浮华的文风。

他说:“写文章时互相计较用词的华丽,已经成了恶劣的风气。文章不讲正当道理,而只写一些虚幻的枝节,只讲究一个韵、一个字的奇特、巧妙;就算写了一大堆,甚至堆满桌子、塞满箱子,也不外乎什么月哟、露哟、云哟,这又有什么意思呢?”

隋文帝杨坚非常赞赏这种观点,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这种事。李谔说:“皇上不是可以向天下颁布命令吗?要求各种文章,都照实记录下来。”

隋文帝点头称是,决定将李谔的建议颁行各地,让地方官参照执行。

不久,隋文帝便死去了,而隋炀帝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喜欢那种“风花雪月”的文章,因此,李谔的建议很快就成了泡影了。

流言蜚语

“流言蜚语”指制造谣言;也可用以指谣言。

此典出自《尚书·金滕》:“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

周武王生了一场重病。内史周公(姬旦)写册书向先王祈祷。他打扫出一块土地,筑起三座祭坛,又在三坛的南方筑起一座台子,面向北站立,虔诚地向已逝的太王、季王、文王祷告说:“如果三位先王答应我的请求,就让我代替武王去死吧!”祈祷得到了良好的预兆,史官把周公祷告的书简放进金属装饰的匣子里。恰的是,第二天,周武王就痊愈了。

后来,周武王死了。年少的周成王继位,周公摄政。周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哥哥管叔对周公心怀怨恨,便和其他几个弟弟散布谣言说:“周公将对年幼的成王不利。”

周公对太公、召(shào)公说:“如果我不摄政,将无法向先王交代。”所以周公东征,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逮捕了作乱的罪人。

后来,周公写了一首诗送给成王,叫做《鸱鸮》,向成王申述周室危急以及自己历尽艰辛,救乱扶倾的苦心,从此成王再也不敢责怪他。

满城风雨

“满城风雨”原指城内处处风雨交加的深秋景色,现用以比喻某事很快传播开来,人们议论纷纷。

此典出自《冷斋夜话》卷四:“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

这段话意思是说:

秋天来了,这时自然界的景物都是写诗的绝好材料。昨天无事可做,正靠在榻上养神,忽听到丛林中传出风吹雨打的声音,美妙极了,便忍不住起身提笔,在墙壁上题诗:“满城风雨近重阳……”刚写完第一句,忽然催收房租的人拍门进来,破坏了我写诗的兴致。

扪虱而谈

“扪虱而谈”形容举止言谈不凡,态度从容不迫,无所顾忌。

此典出自《晋书·王猛传》:“猛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少游于邺都,时人罕能识也。

唯徐统见而奇之,召为功曹。遁而不应,遂隐于华阴山。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王猛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小时候以卖畚为业,养家糊口。

王猛俊秀而高大,又博学多识,喜读研读兵书,性情严谨庄重,态度严肃,气度不凡,志向远大,从不考虑琐事,也不屑参拜天地神灵,更不与他人来往。

因此,那班华而不实的士人都轻视他、嘲笑他。王猛心安理得,从不放在心上。少年时代,他到邺都游历,当时很多人都不欣赏他。只有徐统认为他有杰出的才能,想征召他为功曹。但是,王猛不肯答应,溜到华阴山隐居。他有济世的志向,希望出现一个贤明有为的君主。他收拢着翅膀,以等待展翅高飞的机会。

桓温率领军队进入函谷关时,王猛身披麻布短衣,前去求见。

他一面同桓温谈论天下大事,一面把手伸进衣服内旁若无人地捉虱子。桓温看见王猛在捉虱子,感到很惊异,问道:“我是奉天子的命令,率领精锐部队十万人来匡扶正义,讨伐叛逆,为老百姓扫灭残败的贱人的。

可是,三秦的英雄豪杰都不来见我,这是为什么呢?”王猛回答道:“桓公能不远数千里深入贼寇的境地,可是长安离这个地方这么近,却不肯过灞水,老百姓不知你心中的想法,所以不来拜望。”桓温被说得哑口无言。桓温退兵时,赐给王猛车辆马匹,任他为督护高官一起去江南。王猛回到华阴山同师傅商议,师傅说:“你同桓温怎么能同时在世上存在呢!你留在这里,将来也会得到富贵,何必远行!”于是,王猛没有跟随桓温而去。王猛心里明白,回到高级士族专权的东晋朝,自己不可能有前途,与其帮着桓温来篡晋,还不如留在关中再找机会。

不久,王猛就成为苻坚的亲信人,发挥了他杰出的政治才干。

贫嘴贱舌

“贫嘴贱舌”用以表示爱多说话,言语尖酸刻薄,使人讨厌。

此典出自《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什么谈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宝玉喝多了酒,脸上很烫,王夫人便叫他躺下休息,并叫丫头彩霞为他拍揉。

宝玉便趁此机会,要和彩霞说笑玩耍。坐在一旁的贾环喜欢彩霞,因此心中非常不痛快,便故作失手,将一盏油汪汪的蜡灯推在宝玉脸上。宝玉为此无法出门,只得待在屋里养伤。

宝玉烫伤了脸,黛玉便有机会常和他一块说话。一天,吃完饭以后,黛玉看了两篇文章,又和紫鹃做了一会儿针线活,便出门去观看新笋。

他俩来到园中,看不到人影,惟见鸟语花香,信步便往怡红院走来。二人一进门,便见到李纨、凤姐、宝钗都在屋内,正和宝玉谈笑呢。黛玉笑道:“今日齐全,是谁下帖子请的?”

凤姐见众姑娘都在宝玉这里,便问:“我前日打发人送了两瓶茶叶给姑娘们,可还好么?”宝玉抢先说:“不好。”宝钗说:“味道也还好。”黛玉说:“好。”凤姐见黛玉说好,便道:“我打发人再送些来,只是有一事求你。”黛玉笑道:“你们听听,不过吃了她一点子茶叶,就使唤起人来了。”凤姐马上笑道:“你既已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众人大笑起来。黛玉满脸绯红,回过头去,一声不吭。宝钗见状,赶紧出来解围,笑嘻嘻地说:“二嫂子只是好心诙谐。”黛玉立刻反驳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凤姐当即指着宝玉道:“你给我们家做了媳妇,还亏负了你么!”

黛玉起身便走了。

千里犹面

“千里犹面”指传达意见真切无误。

此典出自《旧唐书·房玄龄传》:“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我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

房玄龄,十八岁中了进士,在隋朝任隰城尉,由于犯了错误被罢了官。秦王李世民起兵到达渭北时,房玄龄求见,并随他征战攻伐,在秦王府供职十几年。唐太宗称帝后,房玄龄任宰相有十五年。

在秦王府的十几年里,房玄龄任记室职务,管理各类文书,每次写军书表奏,文字简练,道理充分,从不打草稿。唐高祖曾对侍臣说:“此人深识机宜,值得信任。每为我儿论事,深懂人心,千里之外传达意见都会真切无误,就像对面讲话一样。”

强词夺理

“强词夺理”比喻硬用语言强辩,把无理说成有理。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均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宋国有一个大夫名叫高阳应,他是一个喜欢强辩的人,即使没有什么理由的事情,他也要争论不休。虽然别人嘴里说不过他,心里是很不服的。有一次,高阳应要建一座房子。一位有经验的木匠看了盖房子的材料后对他说:“现在还不能动工,木头还没有干呢!用这么潮湿的木头做柱子,柱子就会有裂痕的。而木头一有裂痕,就会支撑不住房子,将来房子会倒塌的。

还是等木头干透以后再说吧!”高阳应反驳说:“恰恰相反,用潮木头做柱子,房屋不仅不会倒塌,反而更坚固。你看,木头越干就越有力,砖瓦泥土越干就越轻。现在木头还潮,就能够支持住屋顶,过了些时候,砖瓦的压力减少了,木头风干了,不是更能支持得住了吗?怎么会倒下来呢?”

木匠被他这么一驳,无言以对,只好按照主人的要求去做。房屋很快盖起来了,但是没多久,不出木匠所料,房子果然倒塌了。

巧发奇中

“巧发奇中”形容善于发言而能适合人意。

此典出自《史记·孝武本纪》:“少君资好方,善为巧发奇中。”

西汉武帝时,盛行迷信之风。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觉得求神祭神可以使子孙尊显,使民益寿延年。于是有些以祠灶为业的人就受到皇帝的尊崇。

有一个叫李少君的人,被汉武帝召到宫中。他无妻无子,隐瞒自己的年龄,装神弄鬼,自称能用药物,使人长生不老。很多人就相信了他,争先恐后地向他馈赠。

少君也确实有点小能耐,常常能准确无误地说出上百年以前的事实。有一次,他和武安侯田蚡一起饮酒,有一位九十余岁的老人也在座。李少君对老人说,我曾经和你祖父一起到某地游玩过。老人小时候曾随祖父到过此地,大家都为李少君的话而惊奇不已。还有一次,汉武帝召见李少君,问他是否认识一件旧铜器。

李少君说:“这是齐桓公放在柏寝的那件铜器。”后来证实李少君的话是正确的,宫中诸人都非常惊骇,以为李少君是个神人,很可能已是数百岁的人了。司马迁把李少君这种时时发言并有所中的才能称之为“巧发奇中”。

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伪装和善的样子。

此典出自《尚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传说皋陶和禹曾在舜帝面前讨论过治理国家的事情。皋陶说:“相信并按照先王之道来处理政务,就能实现谋略,大臣之间也能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禹说:“你说得完全正确,但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皋陶说:“唉,这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努力提高品德修养,以宽厚的态度对待同族的人,同时也要使他们贤明起来,共同努力辅助你治理国家”禹非常佩服地对皋陶说:“你说得好啊!”

接着皋陶又说:“另外,怎样用人也非常重要,一定要做到知人善用。”禹说:

“没错!知人善用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才能知人善任。如果能做到这点,又‘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意思是:

何必怕那些花言巧语善于谄媚的人呢)?”

清谈挥麈

“清谈挥麈”形容善于言谈辩论,谈起来兴高采烈。

此典出自《世说新语·文学》:“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论,往反精苦,客主无间。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脱落,满餐饭中。宾主遂至莫忘食。”

晋代人孙盛(字安国)喜好《老子》、《庄子》、《周易》之学,擅长谈论经义玄理。当时的中军将军殷浩(公元?~356年,字渊源)也喜好老庄之学,擅长清谈。孙盛到殷浩那里去清谈,不辞辛苦,客主亲密无间。二人清谈起来兴奋得连饭都忘了吃,仆役们送来饭食,凉了又热,折腾了许多次。互相争论不休,每人都奋力挥动着用驼鹿尾做成的拂尘,尾毛都甩脱落了,掉到满桌的饭菜之中。宾主一直谈到日暮时分。殷浩善于清谈,在当时名声很大,能以清谈与他相抗衡的,只有孙盛一人。殷浩对孙盛说:“您不要做狂傲不驯的烈性马。我要像对待牛那样,穿住您的鼻子。”孙盛说:“您有没有想到,牛被穿住鼻子,也常常会挣断逃脱。

对于人,应当穿住面颊,这样就无法挣脱了。”

鸲鹆效声

“鸲鹆效声”讽刺那些毫无主见,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还要到处吹嘘的人。

此典出自《叔苴子·内篇》:“鸲鹆之鸟生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南方有一种鸟叫八哥。人们训练它学说话,天长日久,八哥就能学舌了,但也只能模仿几句而已,一天到晚它所唱的也只是那么几声。

有只蝉在院子里叫,八哥听到后便嘲笑它。蝉对八哥说:“你能学人说话,这很好。但你说的都不是自己的话,所以等于你什么也没有说,哪里比得上我说的都是自己的心里话呢?”八哥羞愧地低下头,从此再也不学舌了。

人言可畏

“人言可畏”形容舆论对人的压力。

此典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全诗共三段,第三段的原文是:“将仲子兮,无窬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大意是说:仲子,仲子,求求你呀,不要将我家墙击垮,也别踩断檀树杈。我不是心疼这檀树,而是怕人多嘴杂。仲子,仲子,我想你呀,但是人多嘴杂更可怕。

三缄其口

“三缄其口”指说话谨慎或尽量不说。

此典出自《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

春秋时期,孔子列游到东周,参观周天子的祖庙。庙堂右边台阶前有一尊铜像,它嘴上贴着三层封条,背上还刻有铭文说:“这是古代说话特别谨慎的典范。要引以为戒啊,要引以为戒啊!不要多说话,多说话就多败亡;不要多管事,多管事就会多祸患。安乐时一定要警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更不能去做使自己后悔的事情。别认为当时没什么祸患,其祸患将会很长久;别认为没有什么损害,其祸患将会很大;别认为没什么残害,其祸患将会蔓延;更别认为没有人知道,老天将会惩罚你。小火微光扑不灭,对怎能奈何熊熊大火;涓涓细流不堵住,就会汇成滔滔的江河;绵绵的丝线不剪断,就会织成罗网;不砍伐青青的幼树,枝繁叶茂之后,将需要更大的斧头。如果不能做到谨慎行事,就会酿成祸患;口有什么坏处呢?它是招祸之门。强暴蛮横的人往往死得很惨,争强好胜者必然会遇上对手;盗贼怨恨主人,百姓妒忌显贵。君子深知不可能压倒天下的人,所以甘落人后、甘居人下反而使人敬慕。取柔弱之势,居低下之位,谁也不能与之抗争。人们都趋向彼方,我独坚守此处;众人都盲目跟从,唯独我不肯随波逐流;内心蕴藏着自己的智慧,从不与别人比试技能高下;这样,即使身份尊贵,地位显赫,也没有人加害于我。大江大河之所以比众多的溪流更加源远流长,就是因为它地处低下之位。上天行事不分亲疏,常常保护好人。要以此为戒啊!要以此为戒啊!”孔子看后,回头对弟子们说:

“你们要记住这些话!这些话虽然粗俗,但却切中事情的要害。《诗》上说:‘小心谨慎,如面临深池,如脚踩薄冰。’能做到这样立身处世,就不会因说话而导致灾祸的发生了!”

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表示反复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

此典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