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0924300000058

第58章 博物馆的科学发展(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今后十几年仍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为了减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博物馆事业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使之真正服务和造福于人民和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博物馆学理论,重视博物馆运行与管理模式和建设方向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的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当前博物馆学研究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本章从甘肃省博物馆科学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发展规划、甘肃省博物馆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博物馆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全面审视业务建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与时俱进,推进博物馆学的更新,推动博物馆工作开创新的局面。还结合甘肃省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甘肃省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规划、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对推动甘肃省博物馆事业向良性健康和可持续方向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节)甘肃省博物馆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坚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它的提出必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过去十几年中,我国博物馆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增长,今后十几年仍将是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高峰时期。为了减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博物馆事业良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使之真正服务和造福于人民和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博物馆学理论,重视博物馆运行与管理模式和建设方向普遍性和突出性问题的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这是当前博物馆学研究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一、博物馆理论全面化创新问题

自博物馆问世以来,博物馆理论与实践都是基于文物的收藏、研究与展示,并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体系。长久以来,我们对文物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它是人类文明史及环境的见证物的层面上,注重它的物质性本身,注意其不可再生性特征。博物馆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保护这个物质载体,也就是延缓其存在时间,来保存、展示与传播文物本身记述的人类历史与文化。自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确立以后,博物馆实践与理论都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只有理论创新,实践工作才能有新的、质的飞跃。传统的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文物的收藏、研究与展示,面对新的历史任务,要创新。如何重新界定文物的内涵和外延,成为新时期博物馆理论建设的最根本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冲突日益加剧,为保护文化多样性而提出的。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从文化的完整性方面讲,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只是我们人为认定的文化存在的不同形式而已,是我们曾一度忽视的方面。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是内在相互依存的关系,都是人类记述与传承文化活动的必要方式。因此,是否可以这样重新界定文物概念:文物是人类文明发展及与环境关系的见证物,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必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文物的范畴,使文物及以之为载体的无形文化在博物馆得以全面记述与传播,可以使博物馆站在时代发展的新高度,成为区域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首先,博物馆必须拓展自己的收藏功能,从文化留存与传播角度,参与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工作中。在文物的相关资料采集过程中,在以往注重收集与记述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基础上,必须从非物质文化传承载体的角度,采用声像等现代数字技术全面收集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明文化资料,如特定的文化习俗、工艺流程和技艺传承等内容,使文化的完整性在博物馆得以复原,为其传乘与发展奠定必要基础。博物馆应承担起保护与抢救那些行将消失的弱势文化,记述强势文化发展的过程,在世界文化融合与冲突中留存一定区域主流文化的流变过程的历史任务,从而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做出自己的努力。

其次,提升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其一,注重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利用博物馆特殊的陈列语言,科学地留存、复制与展示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为行将消失的弱势文化提供生动的、较全面地留存、展示与传播的空间。这就要求博物馆从传统的静态为主陈列模式,要向互动为主的动态展示转变,使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在陈列展览中实现文化形态的完整统一。其二,大力发展生态博物馆,活态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服务。近十余年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与实践将中国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推上了新的台阶,也推动了博物馆学理论的更新,使其从封闭式地单纯地保护与展示的庙堂文化走出来,成为开放式的社区文化及区域文化留存、传承与建设的重要方式。在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方式上,其与观众之间从被动的灌输教育方式变成主动参与文化交流、沟通,使人们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整体发展进步。

二、博物馆建设规模合理化与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型博物馆近100座。近年来新建的博物馆投资额度大多在亿元以上,面积多达1万平方米以上,在外观造型、体量空间、内部装修、设施配置等方面,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硬件条件不仅远远超过国内以往兴建的博物馆,就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相比也不逊色。但是,在当前博物馆的建设热潮中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博物馆人主导地位的缺失;不从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出发,盲目攀比,规模过大;不从博物馆文物藏量与展示能力与特色出发,盲目追求建筑外观和设施先进的倾向等。致使博物馆建成后运营维护困难相当突出。在建的国家博物馆面积约20万平方米,将要建设的广州博物馆面积也达4万平方米,在这方面,日本的博物馆建设经验很值得借鉴。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新建了各县府(相当于省)的博物馆,但这些博物馆的建筑规模都在3000~5000平方米,虽然规模不大,但设计现代、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利用充分,每一个博物馆并未因为规模小而感到有什么缺憾,相反,每一个博物馆都因为建得精巧齐全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日本的国立博物馆有政府作后盾,经济实力雄厚,但他们也不因此而盲目建大。东京国立博物馆新建的平成馆,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等各方面要求都是世界一流,但这个馆只有7000平方米。法隆寺馆也是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新建馆,建筑形式之美,装饰石材要求之高,陈列设备之全,灯光色调之讲究都可称世界博物馆之最,但这个馆也不到4000平方米。奈良国立博物馆也是如此,老馆是20年代的建筑,80年代才扩建了2000平方米陈列厅,到90年代才又扩建了2000平方米展厅,该馆前后扩建了几次,面积也不超过1万平方米。最大的日本未来馆面积只有2万多平方米。日本的博物馆建设给我们以启示,他们即便经济很发达,但博物馆建设还是从实际出发,从需要出发,从能力出发,从长远出发。每个馆都建得不大,但功能齐全,标准很高,非常精到,使用自如。

有鉴于此,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在博物馆建设专门会议上明确提出博物馆建设原则,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1)按照数量适当、分布合理、建设有序、发展有力的原则,编制切实可行的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规划,努力构建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符合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博物馆体系。(2)丰富博物馆品类,突出博物馆特色。(3)在政府决策过程中,加强专家论证,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文博界、建筑界平行参与。(4)努力将博物馆建筑的外型美观与内部功能实用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充分体现博物馆建筑外型上的美观大方和功能上的经济实用。(5)在博物馆建设上弃旧建新不可取,卖旧建新和拆旧建新更不可取,而在已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建扩建,才是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方向。(6)使博物馆建筑体量规模与自身实际相符合,树立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量体裁衣,量力而为,不贪大而求用,不贪洋而务实。总而言之,要符合实际,体现特色,科学建设。

在适度控制博物馆发展规模与总量的同时,当前博物馆工作的重点是应加强行业发展的规划性,大力推进现有博物馆结构体系及博物馆展示服务等核心能力的建设,使博物馆资源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实现效益最大化。

首先,发掘潜力,整合现有博物馆资源。在综合实力较好的省级以上重点博物馆深化精品战略,带动博物馆整体水平的提高,提升社会辐射能力。在中小城市博物馆,尤其要促进社会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的县级博物馆展示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县级博物馆近千座,占文物系统博物馆数的63.9%,建筑面积490万平方米,收藏的文物藏品占全国总量的40%。从全国情况看,这些馆最突出的问题是展示水平和服务能力落后,甚至因为经济问题已经成为闲置资源。加大对这些地、县级中小型博物馆的扶持力度,迅速提高广大中小博物馆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它们举办或引进优秀展览和服务社会的能力,这是扩大博物馆展示宣传和服务的社会覆盖面的最合理、最有效的途径。使广大的中小博物馆成为辐射中小城市服务广大农村地区的业务活动的中心,成为地方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知识普及传播和区域性的文化活动重心,进而提高博物馆行业整体水平,扩大博物馆文化的社会和观众覆盖面。

其次,注重专题性特色博物馆的建设。中国目前拥有各类博物馆2400多个,虽然在人均拥有量及类型特色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但是中国的博物馆大多为综合类的历史文化类,约占总数的70%,存在千馆一面、重复建设的情况。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地域特征和独特个性,能与社区发展有效结合的专题博物馆较少,这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缺憾。

随着经济的进步,文化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博物馆建设新高潮中应充分考虑文物藏量和文物特色,尤其是地级和县级博物馆的建设应把专题性的特色博物馆作为发展方向,避免简单盲目地投入。从整体规划方面考虑,客观地讲,无论从文物藏量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方面,以传统计划经济的规划方式普及博物馆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一方面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致使各个博物馆缺乏典型性和独特性。更重要的是势必将现有的重点文物分散,致使博物馆文化厚重性不足,极大地降低博物馆的整体质量,反而影响了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的发挥。

三、博物馆统筹区域合作发挥整体效能问题

从博物馆学角度讲,目前我国博物馆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在政治、经济、历史、艺术、军事、科技、民族民俗、自然、地质、航天航海等许多学科领域,都已建立了专门的博物馆,可谓门类齐全。但从博物馆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来看,目前还存在着区域博物馆种类配套不齐,社会教育辐射力小,社会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博物馆相对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分布少,且种类单一,基本以历史类为主,而在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滞后的广大农村,基本上是博物馆文化辐射的盲区,难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以甘肃省为例,甘肃省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83家,其中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73家,行业博物馆7家,民营博物馆3家。这73家博物馆在省城兰州就有8家专业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为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为历史类博物馆,另外有兰州大学博物馆、西北师大博物馆、甘肃省钱币博物馆、甘肃省地质博物馆、兰州碑林博物馆和兰州地震博物馆。13个市州中金昌市没有博物馆,其它63个博物馆中一处为陇东民俗博物馆,一处为陇东古石刻艺术俗博物馆,一处为肃南裕民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一处为东乡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其它为历史博物馆,以上83个博物馆都能够对外开放,而且现在省市级和大部分县级都已免费开放。

由此可以看出博物馆文化的辐射能力仅限于大中城市,并且因为自身体系不完整又必然减弱文化传播的辐射力。而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广大的农村居民来说,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作为先进文化的博物馆文化的影响力更无从谈起。这同然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问题,但在社会进入小康阶段,如不能迅速解决,必然会成为我国社会整体进步的主要障碍性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的观点,目前较好的途径是通过政府政策指导,发挥博物馆学会职能作用,利用博物馆文物与展示空间优势,广泛开展博物馆馆际问展示工作区域联合,实现整体效能最大化。如此一方面集中博物馆的整体优势,强化交流展览活动,既可降低运营成本,又能丰富博物馆社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打破馆际间人为界线,实现资源共享。集中区域文物精品和财力筹办精品展览,在区域间流动展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第三方面建立流动博物馆,以文化下乡的形式,扩大博物馆的辐射面。重点是把博物馆文化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成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