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0924300000015

第15章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1)

所谓的博物馆信息化,就某个博物馆个体而言,实际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藏品的数字化保存和研究;博物馆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运用。信息化工程是现代化博物馆的灵魂工程,信息化建设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章从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概念、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信息化技术在甘肃省博物馆中的应用、博物馆藏品信息资源建设、博物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权利和义务、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数字化博物馆、博物馆网络综合布线智能化、甘肃省博物馆建筑智能化、甘肃省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甘肃省博物馆网站建设、博物馆信息化安全、博物馆信息化的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甘肃省博物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实际情况,阐明了信息化工作贯穿了收藏、研究、教育这三大功能,对博物馆的影响是全面性的,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化式的配合、辅助工具,更是指一个能够整合资源、服务与人等各因素的环境,以支持资料信息、知识的创造、传递、使用、保存等形成完整的信息循环周期,并加速循环过程,使知识能以更快的速度成长。只有建设好、应用好信息化系统,才能使博物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第一节)博物馆信息化的概念

所谓的博物馆信息化,就某个博物馆个体而言,实际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藏品的数字化保存和研究

即将藏品的信息(从内容上讲有藏品基本信息、藏品研究信息、藏品保管信息、藏品修复信息、藏品收集信息等等;从形式上讲则有二维、三维、流媒体等的区别)通过数字化方式予以保存,经过整理编目,以数据库的形式呈现在研究者面前。其优势主要在于:资源保存的长久化;资源利用的便捷和无损复制等。另外,还可借此对单位内的各类藏品资源进行整合,也就是说,从管理的层面上,更容易体会到它的好处。

二、博物馆信息传递的网络化

这里实际包含两层内容,其一是博物馆内部的网络化,即我们常说的内部局域网,它可将上述经数字化保存后的资源置于网络,让研究者容易通过网络找寻到所需的资料,同时也为学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网络环境。此外,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它也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创造了可能。其次更为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构筑于国际互联网基础上的所谓网络博物馆。互联网的出现,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是全面性的,从知识接受的意义上说,它扩大了整个社会获取知识的机会和途径。在此背景下,网络博物馆(或称数字博物馆)的出现就是很自然的了。网络博物馆充分利用了博物馆的资源优势,跨越了传统的建筑藩篱,没有了空间和数量上的限制,是博物馆在形态方面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成为人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一个良好范例。

三、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运用

所谓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或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它包容了我们所见过的报刊、画册、广播、电影等,并具有自身特有的功能——交互性,只要是能用来传播信息,任何媒体资源都可以把它加入系统中。它不仅改变了我们学习和理解问题的方式,而且还改变了我们传播信息的方式。如今,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多媒体技术也已开始逐渐地渗透至博物馆领域,尤其在博物馆教育方面的应用更为突出、有效。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电脑对各类信息媒体的超强处理能力,来传达、表现各种文物或展品的信息。如用多媒体技术来诠释展品,就比光用说明牌更为生动有效;又譬如现已运用的较为广泛的多媒体导览系统,其广受欢迎的程度已足以说明了一切。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信息化工作对博物馆的影响实际上是全面性的,可以说是贯穿了收藏、研究、教育这三大功能。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化式的配合、辅助工具,更是指一个能够整合资源、服务与人等各因素的环境,以支持资料信息、知识的创造、传递、使用、保存等形成完整的信息循环周期,并加速循环过程,使知识能以更快的速度成长。

(第二节)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

一、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信息化的工作也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各先进国家无不投入巨资,支持与此有关的各项计划,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业已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如美国国会图书馆自1990年开始设立的“美国回忆”(AmericanMemory)项目,进行馆内文献、手稿、照片、录音、影片等典藏品的数字化工作以及编辑成反映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的主题产品。它在建立数字博物馆的构建程序、解决知识产权问题、数字资料传播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皆建立了一套典范。该计划准备把国会图书馆和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研究图书馆中收藏的文献资料、手稿、绘画、照片、乐谱等转化为数字形式,使之成为网络上最广泛与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加拿大也有一些较著名的数字计划在进行中,例如:“魁北克CHIN项目计划”(CanadianHeritageInformationNetwork,CHIN),计划成员包括98个博物馆。该计划目标是:以大众教育与欣赏为目的,提高加拿大各博物馆的整体利益,并成为促成加拿大与国际间人文资产的有效利用的渠道,计划同时提供馆藏管理与国际网络的培训。在欧洲地区如著名的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英图书馆等机构都各有其数字化典藏计划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与研究团体。罗浮宫以绘画数字化为主并重视多媒体展现技术;大英博物馆则南各部门挑选精美典藏进行数字化并强调出版教育主题。欧洲尚有众多中小型博物馆,他们信息化的工作则多依赖产业、研究机构与大学支持,欧盟赞助法国信息与自动化研究院,进行了一项名为“图像化(Aquarelle)”的计划,该计划拟实现欧洲各国博物馆与相关机构在网络上能共同分享各自的数字典藏,其主要目的是进行文化传承工作。英国的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ofSouthampton)于1998年完成了“虚拟博物馆项目(TheViseumProject)”,此计划以数字影像、储存与压缩等技术支持处理博物馆馆藏,并在ATM宽频网络提供典藏目录服务器并连接至各博物馆数字典藏服务器,以便参与机构之间影像文件的共享,并促进参与研发者之间的团队合作。参加此项计划的有英国国家艺廊、法国罗浮宫以及加拿大与德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在亚洲,则以经济发达的日本做的最为出色,其中最知名的是南IBM东京研究所与日本民族学博物馆(NationalMuseumofEthnology)合作的“全球数字博物馆计划”,参与的机构还有大英博物馆与康奈尔大学。计划的内容主要是支持网络上检索不同的数字典藏资料,同时支持交互式的网络浏览、编辑,并以支持博物馆教育为重点。该计划从1978年就已开始,目的在运用信息科技,建立一个研究者、大众皆能透过国际网络对其藏品做出更大利用的环境。在我国的台湾,近年来,在隶属“行政院”的“国家科学委员会”的下面设立了“数位化博物馆专案推广办公室”,从事“数位博物馆”项目计划的推广工作。参与这项工作的主要有台湾大学、台湾“国家图书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历史博物馆、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等,如台湾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约5万件,目前已有部分古代器物实现了数字化。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馆藏偏向自然标本、古生物化石等,目前也已经有部分馆藏品实现了数字化。根据这项计划,还建立了如“淡水河溯源”、“搜文解字”等网上博物馆,其目的是希望能充实中文网络资源,加速资源共享。

二、甘肃省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理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也是全世界关注和竞争的焦点。因此,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中明确地把信息资源建设列为当前和今后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

博物馆是一个地区甚至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表明,现代博物馆不再是简单的藏品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而是应该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料咨询机构。随着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博物馆工作逐渐贴近,人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寻找计算机技术与博物馆的契合点以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甘肃省博物馆是全国大型地志博物馆之一,新馆改造扩建工程受到了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投资1.5亿元。此工程被甘肃省列为“九五”期间重点工程,也是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要办的“10件实事”之一。其信息化建设采用了先进的4C技术(即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控制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并与分布式系统结构相适应,按照“全面规划,总体设计,优选方案,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做到硬件设备共用,软件资源共享,器材优选组合,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安全,并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付诸实施。

1.智能建筑系统

建筑是为了一定的使用目的,人为地用物质手段构筑限定的,供人们进行特定的生产生活的物理空间。建筑物一旦建造完成,功能和结构就被同化。因此,建筑的本质是机械的、静态的。而人类的生产生存是一种活动,是变化的、动态的。于是,智能化就应运而生了。智能化工程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和动态运行功能,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使用要求。

作为21世纪的博物馆建筑,甘肃省博物馆新馆不仅要展现历史,还必须着眼人类的未来,从人文、科技、环保的角度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它又是一处公共文化设施,还应该具备普及性和大众性。

新馆是一个“工”字形的现代建筑群。南普通展厅、珍品展厅、临时展厅、大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电化教育室、文物鉴赏室、贵宾接待室、服务区、商品区、休息区、办公区、休闲区、文物库房、文物保护中心等组成。另外还有大门、售(领)票室、警卫室、停车场等辅助设施。因此,在甘肃省博物馆新馆建设中智能化工程的设计必须符合博物馆的建筑特点,必须围绕提升博物馆的同有功能进行。

(1)文物安全。文物安全是博物馆的首要任务,因此,文物安全环境监控是博物馆智能化工程的第一要素。文物安全环境监控功能包括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消防监控与自动灭火系统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等三个子系统。前两个系统是防止文物因为人为因素而受到损失,后一个系统则保证建筑内恒温恒湿,延缓文物的自然老化而受到损坏。

(2)公众服务。甘肃省博物馆既是一个社会公众的重要文化艺术殿堂,又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客厅或城市名片。随着对内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甘肃省博物馆举办大型礼仪与公众活动必将越来越多。智能化工程的礼仪与公众活动功能包含大屏幕信息发播系统、音响灯光联动控制系统等两个子系统,切实保障礼仪与公众活动的组织秩序和艺术效果。

(3)现场服务。博物馆是人类终生教育的课堂,也是公众休闲的高雅场所。甘肃省博物馆智能化工程中的观众现场服务功能包括了售票验票系统、参观导览系统、虚拟陈列系统、音视频点播系统等。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网站在电脑上自由地查询浏览甘肃省博物馆以往举办过或正在举办的各类陈列展览;利用信息技术将以往的音视频资料数字化,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等。

(4)安防系统。安防系统是博物馆的重中之重。根据甘肃省博物馆的特点,在安防系统设计中,特别注重了三个方面:一是安全监控在展厅内要实现“无缝隙连接”,绝对不留死角。二是注意开放场景展示区的安全防范。场景式陈列采用多种探测技术对开放空间的零星展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控,既允许观众参观,又要保证文物的安全。三是对照明系统的控制。照明控制的实际功能不仅是节能的时间程序控制,更多更主要的是及时响应安防联动,因此,在智能化工程中把照明控制与安防系统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5)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是甘肃省博物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线系统在主干线采用了光纤传输,分支线采用六类双绞线连接馆内的局域网和所有信息点,桌面数据传输量可达100兆,整个综合布线与多媒体信息传输拓扑相匹配,从而在技术结构上防止了信息瓶颈的产生。

(6)功能设计。按照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功能的定义,博物馆已从原来的“文物收藏、研究、陈列”的学术机构,演变成为“保管、研究、陈列、休闲、礼仪”综合的社会公众活动和终身教育的场所。因此,从博物馆人流、车流、物流、信息流管理的要求出发,确定了智能化工程中大厅、多功能厅、陈列室、文物库与搬运文物的通道、停车等重点区域的功能。多功能厅会议厅设综合性电子发言席和正视式主席台。综合性电子发言席配有话筒、三维投影仪、幻灯、录像机、触摸式电脑。正视式主席台设有强弱电、信息点插座和若干分体式嵌装电脑、显示屏等。会场前10排设有固定的强弱电、信息点插座,后5排采用无线网络方式,以便与会人员记录和组织发言、对外沟通。

(7)车辆管理。在一个文化气息很浓的场所中,停车场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甘肃省博物馆停车场分为出入管理、车辆流向管理和车位管理三部分。出入管理是车辆停车的秩序和费用管理,采取感应IC卡方式,区分内部车辆和外部车辆、长期车辆与临时车辆。车辆流向管理则侧重车辆在停车库内移动、停放的安全管理,包括红绿灯指示系统和摄像记录系统。车位管理系统是为了提高停车的效率和安全性而设置的,南车位探测及入口处的停车位指示屏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