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0924300000014

第14章 博物馆建筑(11)

(1)藏品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此系统设计时按照《中国博物馆藏品信息管理规范》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软硬件先进,功能完善,兼容性强,具有可扩展性。系统也有足够的信息量存贮空间,能实现文物的二维平面图像、三维立体图像功能,达到电子出版级标准。并采用磁盘陈列和光盘塔存贮信息;检索等待时间不大于8秒;对系统藏品数据库的访问设置为4级访问权限;采用硬件防火墙技术和软件技术确保系统安全。

(2)讲解、导览及模拟系统。讲解系统具有中、英、俄、日四种语言,采用计算机控制、感应式、遥控式、触摸式四种不同的控制模式,同时实现对珍品文物的灯光、模拟背景与语言讲解同步控制;常设陈列展览应配备数量合适的语言讲解机,对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要实现语言芯片讲解功能。导览系统要满足展览介绍、展览分布、参观路线的声、像及多媒体播放的需要,其导览机可实现脱机工作,并用光盘实现信息备份。展览模拟系统采用现代高新技术,通过声、光、电实现一体化控制并展览陈列,珍品文物实现三维展示,古生物化石、生物标本实现仿生功能,达到动作、声音及环境的部分再现,以上三个系统还可实现流媒体播放功能。

(3)博物馆网站。网站是博物馆在信息时代为观众、社会乃至全球范围内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方式,具备搜集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发布信息功能。甘肃省博物馆网站主干采用了多模光纤,网络结构采用了ATM组网方式:操作系统采用了主流操作系统;局域网到桌面保证100Mbit/s传输速率,具有有限与微波无限多种方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确保2Mbit/s以上速率接入英特网,按每日5000人次访问本网站,确保网站运转正常。

(4)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升华,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全球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主要以信息的捕捉、组织,信息的搜索、浏览和网络信息的利用为主题,信息网络平台、数据库和检索浏览技术为基础,构建客观信息资源共享的“环球图书馆”。

(5)办公自动化系统。博物馆应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以业务流转为核心,以综合信息服务为基础,以电子邮件、信息查询、工作流程及日常事务等内容为综合办公平台,提高博物馆内部的办公效率、决策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达到“无纸化”和“移动办公”的工作模式,整个系统由办公和服务管理、决策支持两个子系统组成,具有领导决策支持、个人事务处理以及各办公部门的办公事务处理功能。

(6)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①藏品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此系统应具有对藏品数据库信息的采集、装库、检查、查询、引导等功能。②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子系统,南该系统实现集中监控、控制和管理;信息集成和综合管理;全局事件的管理;一体化的公共通讯网络的管理。③综合档案管理子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上下级机关及归档部门的文书信息,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组卷、编目,处理案卷变动情况,提供案卷服务。④物业营运管理子系统。该系统主要对建筑物内各类设备的资料、运行状况及维修进行管理。

(7)各系统的软硬件集成。主要实现除信息中心机房工程以外的13个子系统的软硬件集成。

系统集成后的信息系统,为甘肃省博物馆业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提供先进和科学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实现文物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达到现代化博物馆陈列、收藏、保护研究和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创造陈列展览精品,全面展示甘肃的文物资源

博物馆的陈列展品是博物馆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精神产品,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强化以“人”为本的精品意识,不断提高陈列展览的水平,是博物馆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要求。

甘肃位于祖国的西部、黄河的上游,地处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黄河从中部穿过,东部和中部地区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西部则为戈壁、绿洲和荒漠并存的千里走廊。甘肃还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给甘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如何发挥区域文物资源的优势,举办为观众喜闻乐见、富有浓郁西北特色的陈列展览就是新馆建成后的崇高使命。

从2002年开始,为了搞好新馆的基本陈列,我们多次召开由馆内外领导、专家、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进行陈列主题的可行性研究。在甘肃自然富源、古生物化石、历史文物、馆藏书画、佛教艺术、甘肃民族民俗等十多个陈列主题中,反复筛选、论证,并根据甘肃省的经济能力,最终选取了最能体现甘肃古代灿烂文化的甘肃彩陶、甘肃丝绸之路文明以及甘肃古生物化石三个展示主题,作为新馆基本陈列。

1.甘肃古生物化石展

甘肃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极其丰富,埋藏量大,种类繁多。尤其在新生代第三纪这一时期临夏地区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与内蒙古通古尔和山西保德并列中国之最。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变的气候区划,揭示其地质历史时期的多变、复杂环境,古生物化石就是这些变化的见证。在甘肃迄今所发现的丰富而门类庞杂的古生物化石,出土了亚洲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的化石,世界保存最完整的黄河剑齿象(黄河古象)化石,完整的古鳄鱼化石,还有许多已灭绝了的远古珍稀罕见的古动物化石,如鱼类、铲齿象、剑齿虎、巨犀、古长颈鹿、大唇犀、库班猪、巨鬣狗等。古生物化石展对普及科学知识,认识甘肃史前生物与环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2.甘肃远古彩陶展

甘肃的远古先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史前文化。距今8000年的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彩陶、黍。仰韶文化晚期出现的原始殿堂式建筑,标志着甘肃东部地区已经迈进了文明的门槛。考古成果表明,甘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丰富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及青铜文化。这些文化大多含有多彩多姿的彩陶,这是数千年来甘肃绵延不绝的独特文化传统。随着制陶工艺的日趋成熟,彩陶优美的造型、缤纷的色彩、绚丽的图案融汇一体,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又体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和追求。彩陶的使用最初仅局限于甘肃东南部,继而扩展到中部及青海东部,随之传人河西走廊乃至新疆。开始的彩陶是单色红彩,尔后被光亮的黑彩代替,进而发展到红黑、黑白复彩共用。肇始阶段彩绘仅施于钵盆等饮食器具,接下来延及到瓮、壶等大型储藏器,后期扩展到大部分陶器种类。甘肃彩陶历经五千多年漫长的发展岁月,其数量与种类、制作水平与艺术成就,都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甘肃彩陶谱写了精彩华美的篇章,展示出我国古老、绚丽的彩陶文化,反映出甘肃东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3.甘肃古丝绸之路文明展

地处丝绸之路东段的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也是东西方交往的主干道和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东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在甘肃留下了无数璀璨瑰丽的历史文化艺术珍品,谱写出辉煌的古代文明。独特的地理位置使甘肃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必经通道。东西方的交往南来已久,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一直进行着接触与交往。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并开通西域之后,在古代长安和罗马之间形成了一条以丝绸贸易为特色,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中国与遥远的西方世界之间冲破地域的束缚,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极大地丰富并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将其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推动世界历史车轮的主轴”、“世界文化的母胎”、“世界文化的大运河”。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开始了南国家力量组织的对丝绸之路的开拓和保障,从此西方的宗教、艺术、技术源源不断传人甘肃,经过消化、吸收,推广到内地,内地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也通过甘肃源源不断地远播亚欧,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保持了一千多年的繁荣。

甘肃省博物馆现有藏品35万余件,其中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彩陶、丝绸之路汉唐文物和佛教文物以及古生物化石标本是馆藏主要特色,也代表了甘肃文物藏品的品位和优势,充足的藏品是举办这三个基本陈列坚实的物质基础。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的交通大动脉,在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曾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在当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趋势的时候,举办一个关于丝绸之路文明的陈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持续的恐龙热以及文明起源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也正方兴未艾。甘肃省博物馆作为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多年来通过与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联合进行考古发掘和课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广河地巴坪和兰州花寨子半山墓地,永昌鸳鸯池马厂墓地,永靖大何庄、秦魏家和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以及四坝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遗址和墓葬的考古发掘,揭示了甘肃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诸文化的基本面貌;武威《仪礼》简、《医药简》和《王杖十简》都是重要的汉代文献;1972—1976年居延汉代烽燧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简牍19000多枚,全面反映了汉代西北边塞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1978—1984年秦安大地湾遗址的发掘,在原始农业的起源、建筑成就、彩陶艺术以及文明起源等专题上都取得显著的成果。我们无论在陈列框架结构的搭建、展品的选择,还是在多媒体、场景和模型制作的过程中,都充分吸收甘肃五十多年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的成果。

博物馆的建设,事实上在实践中会遇到项目论证、方案设计、资金运筹、建设规范、功能需求等诸多问题。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的博物馆,不仅在现在,在将来,都是博物馆建设者永远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