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10915900000003

第3章 点支歌给自己

那个学期,学校让我分管“校园之声”广播室。为增强宣传效果、提高收听率,我决定对广播栏目进行调整,新开设了一个点歌台栏目。学生课下可以到广播室自由点歌,也可以以纸条形式,将自己喜欢的歌曲献给自己的老师、同学或父母,或其他最想献给的人。

“只要你需要,我将尽力满足你的心声。”这是广播室点歌台的宣传语。

节目一开播,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每天到广播室点歌的学生络绎不绝,点歌的纸条更是如雪片般飞来,这让我颇有一种成就感。

这天,我正在广播室里整理节目单,在厚厚一摞点歌的纸条中,有一张纸条引起了我的注意,纸条上这样写着:六年级三班的刘黎颖为六年级三班刘黎颖点播歌曲,祝她生日快乐,天天开心。我一看,咿,这一个班有两个刘黎颖?好玩!我笑了笑,就在当天的节目里满足了刘黎颖的点歌要求。

大约一周后,我又收到了刘黎颖的一张点歌纸条,只见纸条上写着:六年级三班刘黎颖为六年级三班刘黎颖点播歌曲,祝她的父亲健康、平安。纸条下面用铅笔写了一句:谢谢老师。又是刘黎颖为刘黎颖点播歌曲?有意思有意思,还谢谢我,真是个懂事的学生。我点点头,笑了笑,在当天的节目里我再一次满足了刘黎颖的点歌要求。

但此后一连数周没有收到刘黎颖的纸条。这天下午课外活动,我在广播室整理材料。重新翻出刘黎颖的那两张点歌纸条,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我这才注意到刘黎颖的字是那么小巧娟秀,那么工工整整。我猜想,刘黎颖一定是个有趣的小女孩。那么另一个刘黎颖会是什么样?这两个刘黎颖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如果是,她为什么自己给自己点歌?这个女孩一定有故事!我私下猜测着、疑惑着,我的好奇心终于被调起来,我决定去找她,当面核实一下。

刚起身,听到有人轻轻敲门,我赶紧过去开门,只见一个又瘦又小的女生站在门外,从她的校服上看出她是六年级的学生,可她的个头要比同龄人整整矮一头。她很腼腆地说:老师,我是刘黎颖,六年级三班,我来向您告别的。谢谢您两次让我点播歌曲。说着,她低着头,两手不停地扯着校服的衣角。

你就是刘黎颖?我正要找你,你们班还有一个和你重名的?刘黎颖摇了摇头,没有,就我自己。果然没猜错,她是自己给自己点歌!这可是点歌节目开播以来第一次遇到。我对面前这个小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不明白她来告别的意思。我请她坐下来,慢慢说。

从简短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原来刘黎颖家在遥远的农村,因为家庭贫困,母亲在她3岁那年跟人跑了。两年前她随父亲打工到了这座城市,费尽周折,才进了这所学校读书。可就在半月前,父亲在工地上受了重伤,干不了活了,她也不能上学了,决定陪父亲回家养伤。说到给自己点歌,她脸色很凄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嗫嚅着说,因为自己是从农村来的,学习又不好,在班里没有人瞧得起她,自己也没有知心朋友。她说,她多想有人能为自己点歌,哪怕是一支歌也行。有人为她点歌是她最大的梦想。可是,没有人在意她……

多么敏感善良的女孩!我不禁长叹一声。我劝她留下,好好读书,并告诉她,假如真的有一天不能回到学校,别忘了经常给自己点一支歌。她点点头,又摇摇头。沉默着走出广播室的一刹那,她突然转过身,朝我深深一鞠躬,然后转身跑了。

新学期开学后,刘黎颖再也没有回来,我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点歌节目中,我噙着泪水点播了一支歌曲,献给刘黎颖,祝她平平安安。我想,她在远方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定会听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