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精明女人理财全集
10913800000165

第165章 越早投资,越早获益

很多年轻女性说,薪水太少,没“本金”何谈投资理财?其实,年轻本身就是资本,越早投资,收益越高。

(1)要早富,投资先人一步

假如你25岁时投资1万元,每年挣10%,到75岁时,你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了。其实,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只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固定的投资、追求高报酬以及长期等待。因此,投资要趁早,笨鸟要先飞。只要你比别人早飞上几年,就是再能飞的鸟也很难赶上你了。

从各种资料看来,一项中等风险程度的投资工具,长时间统计下来,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0%只能算是普通的成绩。假如你每天存2元,投资到平均报酬率10%的理财工具中,大约五十年后,你就是百万富翁了!说来简单,然而据一项调查显示,年龄在38岁以上,还没有做理财规划的人中,高达四成以上的人自认“钱不够”而没有进行理财活动。很多人将“努力赚钱”作为理财的第一步,不过钱不是“努力赚”就有的,如果要等自觉收入够宽裕了才开始理财,只怕会遥遥无期。“每个月先将15%的收入拿去投资,剩下的才用来支付长短期开销”,这是许多理财专家的建议。

再看一个例子:某甲从19岁就开始投资,分八年,每年2000元,报酬率为10%,总共投入16000元,之后不再投入,只是放着生复利。某乙则是27岁了才开始投资,每年2000元,65岁之前三十多年不间断地投入。到了65岁验收成果,某乙连本带利不到90万元,而某甲只靠年轻时的投入,竟累积了103.5万元!

(2)教育费用庞大,早投资早受益

教育经费是每个家庭的一项重大开支。专家粗略估算,目前北京地区的一个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大学毕业约需要30万元左右,如果留学欧美国家,则至少需要60万元人民币。在教育经费不断上涨,通货膨胀预期明显的状况下,你预备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经费准备得越早越好,早投资早受益。在一开始,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去投资基金和保险,可以从银行产品开始,一点一点滚雪球,越滚越大。

(3)基金定投——趁早“零存”,日后“整取”

“本金”少的女性可能会说:“等我攒够钱了,再投资吧。”这种观念对理财是很不利的,其实,你完全可以趁早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购买基金。这样,每个月只需几百元,你就可以获得专家理财带来的高于银行和国债利息的分红。

所谓“基金定投”,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你可以每个月投入固定金额。在固定时间。以委托银行划账的形式购买指定开放式基金。与传统购买基金方式相比,“基金定投”每月最低申购额仅为100~200元;由于其投资期限一般规定为3~5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是一种长期投资行为。

相对于一次性买入基金,“基金定投”除了经济负担小、省时方便以外,还具备平均成本、分散风险的优势。每月领取固定薪酬的上班族和“月光一族”最适合此投资方式。对她们而言,工资在扣除日常生活开销后,所剩余的金额往往不多,单独投资意义不大。加之工作时间一般严格固定,缺少交易买卖的时间和精力。而选择“基金定投”,只需办理一次手续就能搞定未来几年的投资交易。定投的基金多数都可以随时赎回,并不影响后续的投资计划。

(4)收入不同,教育投资策略各异

①普通家庭可选稳健型投资

如果一个家庭每月家庭收入3000多元,结余1000元左右,孩子刚一岁多,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读国内一流的大学。那么,该给孩子怎样做规划呢?

对此,专家建议把投资资金拆成两部分,一部分投入到教育保险,另一部分投入到基金当中。按照合计10%的回报率计算,家长从孩子上初中开始领取收益一直到孩子上大学,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孩子的教育费用了。保险收益分成学费和生活补贴两个部分,建议在孩子初中时期领取学费部分,高中时的学费和生活补贴由保险产品来承担一部分。

孩子短期内的费用可以选择投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基金和保险是一个长远的教育资金。发行时间比较长的基金,它的团队会经营得比较稳定,过去业绩波动也不大,比较适合经济不是很宽裕的家庭投资。

②中等收入家庭可选进取型投资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不该等孩子出生后才做理财规划,而应在打算要孩子时就开始规划。这类家庭可以一次性大笔投入教育类保险产品和基金产品,滚动效应更大,复利带来的生钱效果更佳。

例如,夫妻两人月收入2万元以上,每个月可以拿出5000元作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投资方式还是长期的保险、中期的基金、中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三个渠道,产品可以灵活选择。你可以使用组合式的理财方式,从理财产品到保险到基金,都建议进行组合。

③高收入家庭可以更激进

资金雄厚的家庭可以做一个更大的理财组合。你可以购买激进型、偏股票型的基金和风险比较大的理财产品。因为你有比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在牛市情况下,你的利润会比较高。那么,原来在十年内要准备的教育资金在五年内就可以完成了。你可以与专业理财师进行有效沟通,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更加个性化的理财规划。

理财箴言

理财原则应该是分散投资,不要集中在一个渠道。投资单一渠道风险会比较大。你可以基金、保险和理财产品三者兼顾。理财专家还提出了多渠道分散投资、短中长期产品结合的理财思路。一至五年之内的费用建议你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五至十年的费用建议你用基金来准备;十年以上的费用你可以选择保险来准备,保险多集中在长期投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