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论:文学评论经典
10908300000006

第6章 艺术百科全书——闲情偶寄

明万历年间的1611年农历八月初七这一天,浙江兰溪夏李村药材商人李如松的家里,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声,一个小男孩来到了人世。

婴儿清亮的啼哭声,使李家的人们想起他们的本家、诗仙李白的故事,他们祈盼这个婴儿是李太白转世,希望担负起光大李家门楣的使命,于是给他取名为仙侣,字谪凡,号天徒。

在李仙侣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李如松,便把家迁往江苏如皋居住。

李仙侣从小就聪明好学,对“四书五经”中的很多名句过目不忘。他五六岁时,便能赋诗作文。少年的李仙侣就立志做大事,他时常警戒自己不要虚度年华,要刻苦读书。

为了让儿子能静心攻读,光宗耀祖,李仙侣的母亲也学孟母三迁教子,把李渔安置到李堡镇上的老鹳楼里,让李仙侣专心读书。

正当李仙侣在书山学海中奋读攻研的时候,他的父亲因病不幸去世,全家人顿时陷入了生活困境。

父亲的去世,更坚定了李仙侣考取功名的决心。崇祯年间的1635年,李仙侣去金华参加了童子试,一举成为名噪一时的“五经”童子。

首战告捷,使李仙侣尝到了读书成名的甜头,他信心更足,读书也更加刻苦。1639年,29岁的李仙侣赴省城杭州参加乡试,但万万没有料到,他竟名落孙山。

科举考试失败的沉重打击,使李仙侣心中非常难过郁闷,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快,还常常以晚唐才高落魄的刘蕡自比。

1642年,李仙侣在明王朝举行的最后一次乡试中,再次到杭州应试。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局势动荡,他不得不中途而返。此时,李仙侣求取功名的理想顿时化成了泡影,他心灰意冷,惆怅不已。

这年的清明节,李仙侣在祭扫父母的墓时,百感交集,内心愧疚,感叹自己不能光耀门庭,辜负了父母的厚望。当时,他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三迁有教亲何愧,一命无荣子不才。

人泪桃花都是血,纸钱心事共成灰。

在清顺治年间的1646年8月,清军攻占了金华,功名不遂、身经战乱的李仙侣只得归隐故乡。后来,李仙侣把自己的名改为李渔,字笠鸿,号笠翁。

李渔称自己为“识字农”,在伊山头父母墓边,新建了一座草堂,构筑了自己的乐园“伊山别业”,也就是伊园,又给自己起了个号,叫伊园主人。

伊园经过李渔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安排,他在园里构筑有廊、轩、桥、亭等诸景,他还自夸说伊园可以与杭州西湖相媲美。这时的李渔想要学唐代诗人王维,在伊园隐居终生。

在村里,李渔还非常关心村上的公益事业。他在村口的大道旁倡建了一座凉亭,取名为“且停亭”,并在亭上题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李渔还倡议村里修水利,积极兴建了石坪坝等4处堰坝,挖了6里沟渠,使易旱的黄土丘陵地带形成“自流灌溉”,改善了农田水利,让村民真正受益。

在清顺治年间,李渔深受村民敬重,被推为家族的宗祠总理。这一年,李渔为兴修水利介入了一场诉讼。这场诉讼使李渔心力交瘁,于是,他便萌发了离开家乡到杭州发展自己事业的念头。作出这个计划后,李渔便卖掉自己悉心营造的伊园,举家迁往杭州,去寻找新的创业之路。

李渔一家来到美丽如画的杭州后,虽然人生地不熟,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李渔没有气馁,他知道这么大的杭州城,一定有他的谋生之路。他开始寻找谋生机会,他走遍了杭州城的大街小巷,所有的戏馆、书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身影。

李渔在不断接触、不断观察、不断了解中,他发现,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从豪绅士大夫到一般市民,对戏剧、小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李渔发现冯梦龙、凌濛初的小说“三言”和“二拍”很畅销,因为他自己正好擅长写小说,于是,他便产生了以写小说为生的想法。这样既可以解决一家人的生计,还可以使自己在杭州城立住脚跟。于是,李渔毅然选择了一条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下贱行业的“卖文字”的道路,开始了他以“卖赋糊口”的专业作家创作生涯。

接下来,李渔以勤奋的创作能力,在数年之间,就连续写出了《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玉搔头》等6部传奇,以及《无声戏》、《十二楼》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李渔作品,故事新鲜,情节奇特,布局巧妙,语言生动。他的小说重在劝善惩恶,同情下层人物,以歌颂男女青年恋爱婚姻自主,谴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批判假道学为主题,具有反封建进步意义。

这些通俗文学作品,虽然在当时被正统文人所看不起,但由于通俗易懂,贴近市民生活,寓教于乐,适合广大观众、读者的欣赏情趣,所以,他的作品一问世,便被抢购一空。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集,更是受到读者的欢迎,成为抢手货。当时,李渔的作品因为雅俗共赏,通俗易懂,遍行于坊间,不少作品甚至还被翻译传到日本及欧洲国家。

与此同时,李渔发现,明代剧作家的剧本,大多不适合舞台表演。发现这些剧本的缺点后,李渔在戏剧创作上,便更注重联系观众和舞台效果,更重视研究戏曲的演习实践。因此,李渔在戏曲的艺术形式和演唱技巧上,有很大的发展和创新。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使他在当时戏坛上一举成名。

从1651年至1668年,李渔创作了《怜香伴》、《风筝误》、《比目鱼》、《凰求凤》等大量剧本。他还把《风筝误》等10个剧本合称《笠翁十种曲》出版发行。李渔的《十种曲》的题材全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而且喜剧色彩十分浓郁。

因此,这本书一经问世,便“洛阳纸贵”,被人们抢购一空,并被当时戏剧界推为“所制词曲,为本朝第一”。

1662年,李渔告别了风景如画的西子湖,来到文人荟萃、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南京,开始了他文化事业上的全新时期。

李渔在这里购买了一个小院子,并把这个院子取名为芥子园,意思是“芥子虽小,能纳须弥”之意。小小的园庭经过李渔的精心设计,竟也别有情趣,园中有栖云谷、月榭、歌台、浮白轩等景,并都题有楹联。其中,书屋的对联是:“雨观瀑布晴观月,朝听鸣琴夜听歌。”月榭的对联是:“有月即登台,无论春秋冬夏;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西东。”

在金陵芥子园内,李渔与他的文友、戏友经常一起观剧切磋技艺。与他交往的人中,上至位高权重的宰相、尚书、大学士,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艺人,遍及17个省,200多个州县,成为当时交友最多、结交面最广的文人。

众多的朋友,使李渔能自由往来于朝野文人之间,也使他增加了不少知识,懂得了许多人情世故,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文学素材。

李渔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行万里路。在金陵期间,他一方面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走,交结官吏友人,以取得他们的馈赠和资助,另一方面,他每到一地,都要游览山水胜地。

李渔把大自然称为“古今第一才人”。他说:“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还说:“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乐。”

李渔对戏曲情有独钟,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创办自己的戏剧班,能亲自教习和导演自己创作和改编的剧本。

在康熙年间的1666年,机会来了。这一年,56岁的李渔应朋友之邀,从北京前往陕西、甘肃游历。在游历的路上,他先后在临汾、兰州得到了颇具艺术天赋的两位独具艺韵的唱戏演员乔姬和王姬。乔、王二位主角演员的到来,再加上其他一些原有的配角演员,一个初具规模的李氏家班就组建起来了。

由于有了乔、王二位演员出色的表演,以及李渔这样的好编剧、好导演,他的李氏家班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影响波及大半个国家。

在当时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李渔携带着家班不辞辛劳,远途跋涉,四出游历,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李渔每到一处,都以戏会友,很受戏曲名流们的欢迎。

在长期的漫游中,中华大地的奇山秀水到处都留下了李渔的足迹。李渔对大自然也作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李渔对各地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调查,这不仅进一步深化了他对各方面艺术的审美情趣,而且也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素材。

这些素材经过李渔精细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后,创作出了大量的诗、词、曲、赋。这些作品既有写实的、抒情的,也有联想的、议论的,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深受世人的称诵。

李渔还把从游历四方获得的素材移植到小说、戏曲创作和造园艺术中去,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金陵芥子园和苏州百花巷的李渔寓所,也成为当时戏曲名流交流艺术的场所。1671年端午节前后,李渔两次带家班在百花巷演出经他改编的《明珠记》等剧,并与著名戏剧家尤侗、著名诗人余怀等一同观演,共同切磋。那时,经常是夜间上演,曲未终而东方已白,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李渔的家班作为李渔自己的实验剧团,使他在戏曲创作、导演、演出等实践活动中如鱼得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李渔的家班不仅成为李渔谋生手段之一,而且在普及戏曲文化,推动昆曲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就在李渔家班声誉鹊起、蜚声海内的时候,一场变故发生了。1672年,年方19岁的李渔家班台柱乔姬,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祸不单行,第二年,李渔家班的另一台柱,也是正19岁的王姬,又因病去世。这对李渔的戏曲事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李渔的家班从此一蹶不振,逐渐瓦解。

在李渔60岁时,他决定开始系统地总结自己一生生活的所闻所见所得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写成文字,形成理论。

1671年,李渔写成了《笠翁秘书第一种》,这本书也叫《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寄》。

《闲情偶寄》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他把《闲情偶寄》的内容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8部,共有234个小题。在书中,李渔谈论了戏剧的创作和表演、妆饰打扮,还有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烹调、养花种树、医疗养生等许多方面,内容相当丰富。

李渔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主要谈论戏剧的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在《演习部》主要谈论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在《声容部》中的《习技》则详细叙述如何教女子读书、写诗、学习歌舞和演奏乐器的方法,这些内容都和戏剧有关。

《闲情偶寄》的后6部包括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在这几部里,李渔全景式地谈论了清初我国人民的世俗风情,包括日常生活娱乐和养生之道,以及当时的人们如何美化生活等内容。

李渔对这6部的写法,和一般生活知识读物不同,他在行文中往往结合抒情和说理。李渔希望人们读了他的书对美化生活有新的认识,能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李渔还希望通过对草木虫鱼、修身养性知识的论述,以及广泛的引证和婉转的比喻,来帮助社会规正风俗,或警惕人心。

其中的“饮馔”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李渔的饮食观与饮食美学思想。李渔对饮食养生之道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闲情偶寄》卷五《饮馔部》的《蔬菜第一》中分别有笋、蕈、莼、菜、瓜等14篇。在《菜》这一篇中,李渔一开头就写道:

世人制菜之法,可称百怪千奇,自新鲜以至于腌糟酱腊,无一不曲尽奇能,务求至美,独于起根发轫之事缺焉不讲,予甚惑之。

对于一些菜蔬的食用方法,李渔也讲得既通俗易懂,又生动精彩。他说:

瓜茄瓠芋诸物,菜之结而为实者也……贫家购此同于籴粟。但食之各有其法,煮冬瓜丝瓜忌太生,煮王瓜甜瓜忌太熟;煮茄瓠利用酱醋而不宜于盐;煮芋不可无物伴之,盖芋之本身无味,借他物以成其味者也;山药则孤行并用无所不宜,并油盐酱醋不设,亦能自呈其美,乃蔬菜中之通。

这段文字便是一则膳食小品,清新优美,趣味盎然。在《闲情偶寄·声容部》中,李渔还分别介绍了肌肤、眉眼、首妇人之衣,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肌肤近腻者,衣服可精可粗;其近糙者,则不宜精而独宜粗,精则愈形其糙矣。

李渔对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也很有研究,诸如房舍的向背、高下,界墙及窗栏的制作、形制、取景等都有生动详细的介绍。在《闲情偶寄·颐养部》中,李渔还教给人们祛病养生之法:

病未至而防之,病将至而止之,病已至而退之。

李渔的《闲情偶寄》堪称是生活艺术的大全、休闲的百科全书,是我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因此,《闲情偶寄》在我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

李渔还是我国戏剧史上第一个专门从事喜剧创作的作家。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分别对戏曲的创作、导演、表演、教习,直到语言、音乐、服装,都一一作了论述。这几部分是李渔在汲取前人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经验,对古代戏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具有民族特色的戏剧理论体系。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戏曲论著。它是我国古典戏剧理论集大成著作,是我国戏剧美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中关于导演的论述,是世界上最早的导演学。因此,李渔被后人推为“世界喜剧大师”,也有评论家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在《闲情偶寄》中,李渔从亭台楼阁、池沼门窗的布局,界壁的分隔,到花草虫鱼、鼎铛玉石的摆设;从妇女的妆阁、修容、首饰、脂粉点染,到穷人与富人的颐养之方,等等,无不涉猎,表现了他广泛的艺术领悟力和无限的生活情趣。

因此,李渔的《闲情偶寄》对后人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有极大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