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政论:历代政论专著
10908100000017

第17章 兵法权谋论著——权书

宋明政见

在宋代,封建地主阶级中一些思想家,如苏洵、范祖禹和真德秀等,将传统的儒学与当时流行的佛、道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富有理性思辨色彩的政治哲学,即宋代理学。宋代思想家大多谈理说性,其主要范畴有理、气、义、利、心、情、阴阳、太极等。

宋代理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明代,以程朱理学为主要内容思想,皇帝的集权措施也大大加强。明代张居正、李贽、焦竑等人,以自己的理论著述,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帝王统御之道。

那是在北宋年间,“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苏辙和苏洵被称为“三苏”,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父亲。著名文学家苏轼和弟弟苏辙20岁左右同科中举,而他们的父亲苏洵却游荡到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但在这以后的十多年间,苏洵写了《几策》、《权书》、《衡论》、《六经论》、《洪范论》、《史论》等一系列重要著作,成为蜀中名闻遐迩的学者和散文家。苏轼兄弟中举那年,苏洵跟着儿子一道来到汴京,就是后来的开封,拜见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

欧阳修对苏洵的文章大加激赏,并将其《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献于朝廷。消息传出,士人争相传诵,模仿其文,一时名动京师,使当时文风为之一变。

苏洵在京城时,当朝的宰相韩琦曾和他一起谈论天下大事,韩琦认为即使汉代的贾谊也无法超过苏洵。苏洵曾给韩琦提了很多重要建议,韩琦没有采纳,后来懊悔不已。

苏洵屡试不第,除晚年做过短期小官之外,平生未曾深涉仕途。但他是一位极其关心国家命运、留意政治的人,他一生著述以策论、史论、兵法为主题,以切合实用为目标,字里行间都寄托着他的人生追求,希望当政者能有所革新,使国家走向富强,从而实现他的抱负和理想。

在苏洵轰动京城的作品中,《权书》不仅在苏洵的全部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论述兵法和权谋的一部重要著作。它集治道、兵法、史论为一体,具有广泛而深厚的思想内容。

在《权书》10篇之中,有不少迥异于古人、超绝于时俗的崭新的见解,比如在书前序言中,一开头的言词就表现出苏洵与普通知识分子的不同。他驳斥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不谈论兵法,迷信仁爱正义的军队,不必讲究战略战术就自然会取得胜利。

苏洵认为,假如仁爱正义的军队果真不讲究战略战术就自然会取得胜利的话,那么周武王为什么还要用姜太公的计谋策略呢?而且在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仁义之师还要经多次战斗,最后才能获胜而停止战争,这里如果用的不是正确的战略战术,又是什么呢?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言论,为学子所不敢言。

在《权书》的《心术篇》中,苏洵提出,只有正义才可以激发士兵,士兵出于正义而发怒,就可以百战不殆。因而要想让士兵保持不懈的斗志,就应当使他们在胸中经常聚积着对敌人的愤怒,这就是黄帝打了七十仗,而士兵仍不厌倦的原因。

在《孙武篇》中,苏洵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观点出发,将孙武与吴起做了比较,指出孙武的书语言精练而意思详尽,天下所有的兵法理论都可在其中找到本源,但他带兵打仗却不能每战必胜,甚至最后遭到了失败的结局。

而吴起的书虽然还不及孙武,但他是一位常胜将军,所到之处都能取得成功。所以说书上的理论是不能完全相信的,更何况那些只会背诵《孙子兵法》教条的人,怎么可以让他们来带兵打仗呢?

又如,苏洵在《六国篇》中说,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军队不强、作战失利,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会削弱,这是一条亡国的道路。奉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受到的侵略就越厉害。在这里,苏洵深刻指出:假使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却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情况比当年六国会差得更远。

在《项籍篇》中,苏洵认为项羽有夺取天下的才能,而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曹操有夺取天下的谋略,而没有夺取天下的度量;刘备有夺取天下的度量,而没有夺取天下的才能。从巨鹿之战中就看出项羽的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因此不必对他很晚才死在垓下感到奇怪。诸葛亮放弃荆州到西蜀去,从这个行动看,可以看出他不可能统一天下。

苏洵的这类观点,放在那时的社会条件下来看,确实是标新立异的思想。如果当政者能够认真对待,就会有振聋发聩之效。但那时的现实却是理学方兴,政治保守,对敌妥协,但求苟安。在这样的环境中,苏洵的这种带有离经叛道色彩的思想,是不可能得到当政者青睐的,何况他有些文章确有借题发挥,以古喻今,指桑骂槐的嫌疑。

《权书》中很多名篇,例如《六国》等,议论纵横,气势磅礴,堪称千古文章之楷模,为历代文人学士所传诵,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此外,像《法制》、《强弱》、《攻守》等篇对具体战略战术的论述,其中有许多即使在后来看来,仍然是很有价值的见解,应为学习、研究兵法和谋略的人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