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10905000000007

第7章 周邦彦

周邦彦(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时为太学生,献《汴都赋》歌颂新法,被擢为太学正。居五年,出为庐州教授,知溧水县,还京为国子主簿。徽宗朝仕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卒。邦彦精通音律,在大晟府审古乐,制新调,对词乐的提高和发展有一定贡献。词风典丽精工,形象丰满,格律严谨。今传《片玉集》,又名《清真集》。

瑞龙吟

章台路①,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②,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③。侵晨浅约宫黄④,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惟有旧家秋娘⑤,声价如故。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⑥,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⑦,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注释”①章台路:借指歌伎聚居的地方。②愔愔(yīn yīn):安静的样子。坊陌人家:即坊曲人家,唐时常指歌伎所居的教坊。③乍窥门户:指姑娘刚开始倚门卖笑。④宫黄:宫女用来涂抹的黄色。在鬓角涂饰微黄,叫“约宫黄”或“约黄”。⑤秋娘:泛称歌伎。⑥露饮:脱帽饮酒,表示毫放不羁。⑦骑(jì):一人一马。

“译文”漫步章台路。又见梅树梢头褪了红粉,初绽的桃花缀上了桃树。繁华街巷歌舞人家一片寂静,往年筑巢定居的燕子,返回到旧日居处。黯然凝神伫足。怀念起痴憨娇小的那人,乍见她窥探门户。大清早浅浅涂了额黄,扬起挡风的红袖,轻盈盈笑语如珠。前次来访的刘郎今又重到,寻访邻里,同时歌舞的姐妹,唯有从前的秋娘,众人称颂声价犹如当初。我吟诗撰文,犹记她知音倾慕。而今不知她陪伴着谁,到名园露天饮酒,东城闲游漫步。往昔乐事已随着孤雁远去。探寻春色满目都是,伤心离别的意绪。官道绿柳低垂着金色丝缕。天色晚骑马归去,池塘里落下纤纤的飞雨。那座令人相思断肠的院落呵,满帘是随风扑飞的柳絮。

“赏析”《瑞龙吟》一调,始见于周邦彦词。此调为双拽头三片(中片字句与上片同)。

这首词虽也是怀旧之作,“不过人面桃花,旧曲翻新耳”(周济《宋四家词选》)。也是唐人崔护式的故事。但描写却十分细腻,结构也缜密,且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第一片写故地重游,景物依旧;暗寓人事已非的感叹。“还见”是说依旧。“愔愔”是楼空人去。燕子归了旧处,她呢,归向何处?由此“寻旧”引出中片的“怀旧”。第二片回忆当年邂逅的情景。着重描绘了她服饰情态。“黯”作“念”的形态,可见伤神。初见的她,给人印象深刻。“痴少”,原是一位活泼多情的纯真少女,她是初次卖笑,因而一颦一笑,动人情怀,至今历历在目。怎不令人怀念。旧地勾起旧情。第三片抒发对昔日的怀念和今日孤寂怅恨的伤感。前度刘郎,当是作者自指。是暗喻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相爱的故事(刘义庆《幽明录》),以此寄托钟情痴恋小女子的旧情,还是以唐刘禹锡自况,来抒发仕途失意的悲愤,都可作联系。应该说二者兼有。既然寻访无着,又便引发思念,想他如何为她谱写新曲;他又如何陪自己宴游纵情极尽欢乐。“事与孤鸿去”,又回到现实的凄清哀怨,显示无恨惆怅。末句写景照应开篇,余音袅袅,令人伤感。

全词今今昔昔,往复回环,离合顺逆相间,虚虚实实,动静结合,足见结构的缜密,叙事的曲折精妙,与所抒缠绵而沉郁的复杂感情达到至臻完美的和谐境界。

风流子

新绿小池塘,风帘动、碎影舞斜阳。羡金屋去来①,旧时巢燕;土花缭绕,前度苺墙②。绣阁里、凤帏深几许?听得理丝簧③。欲说又休,虑乖芳信;未歌先噎,愁近清觞④。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最苦梦魂,今宵不到伊行⑤。问甚时说与,佳音密耗,寄将秦镜,偷换韩香?天便教人,霎时厮见何妨!

“注释”①金屋:原是金屋藏娇中的金屋,这里指闺阁。②土花:苔藓。苺墙:长满青苔的墙。苺,苺苔,青苔。③丝簧:借代管弦乐器。④清觞(shāng):清酒。觞,盛有酒的杯子。⑤伊行(háng):她那里。

“译文”清新的绿波涨满小池塘。风儿吹得帷帘摇晃,细碎的帘影舞动映着斜阴。羡慕那在华丽闺房飞去飞来,旧日的归燕筑巢在屋梁:绿色苔藓又伸延缭绕,在前番长过苺苔的高墙。远望她那闺房里,深深的地方必是绣凤的帏帐。听得到她吹奏丝簧。幽怨满怀,似乎欲言又止,怕误了佳音芳信;未唱歌先已抽咽,连清酒也厌入愁肠。远远知道她梳理了新妆,推开了红窗,该是期待明月照西厢。最苦的是我咫尺天涯,梦中魂灵儿,今夜也不能到她身旁。问啥时才能向她倾诉衷肠,互通情款,互订密约,寄与她明镜,偷换她的异香。天公与人行个方便,叫人霎时间相见又有何妨!

“赏析”这首词抒写的是对往日一位女子思念的深情。南宋王明清《挥麈余话》载:“周美成为江宁府溧水令,主簿之室(也作姬)有色而慧,美成常款洽于尊席之间,世所传《风流子》词盖所寓意焉。‘新绿’、‘待月’皆簿厅亭轩之名也。”传闻虽未必确凿,但周邦彦写此词此事也不会凭空抒发,且其生性风流不无旁证。愚意倒愿其是实,这样可为本词抒情的高超手法提供生活依据。

上片写春日黄昏的景色和对深闺中那情人可望不可及的忧伤。首两句有冯延巳《谒金门》中“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影子和寓意。接着以“羡”字领起四句成八字对偶,写心头的凄苦,一字见深情。后两句情更切,能听到熟悉的琴声,却见不到她的倩影。只一帘相隔,如关山万叠,令人痛苦。最后四句又两相对偶,可有不同角度理解。较合情理的是;前两句写我从琴声中得知情人的徬徨苦闷;后两句是自己有情难表无法排遣的愁苦,都委婉深沉。

下片是想像中的情人,她如何大胆出来与自己幽会偷情。前两句引崔莺例希望她有此大胆。接着两句又写自己知其不能的惆怅。然后一“问”字又领四句,再含两典,表达热切的期望。最后在无可奈何中呼告苍天。相思之情层层推进,抒发淋漓酣畅。虽大胆却又不直露,虽荒唐却又觉纯正情深。

论家认为周邦彦词善于引用前人诗句,融化典故,自然贴切,浑然无迹,本词可见一斑。

兰陵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①,津堠岑寂②,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注释”①别浦:原指银河,这里借指分别的水路。②津:渡口。堠(hòu):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津堠,指码头上可供守候、住宿的处所。

“译文”杨柳的阴影绵延笔直,烟雾里丝丝垂条拨弄着碧绿。隋堤上,曾经几次看过,它垂拂着流水飘绵飞絮,送别那些行色匆匆的旅客。登高遥望杭州故乡,谁理解,我厌倦客居京城繁华的苦涩?十里长亭的道路,年去年来送行者,算起来攀折柳条寄别情总该千尺多。闲来寻思旧日踪迹,曾趁着凄哀的弦音举杯敬酒,华灯照着离别的宴席。梨花雪白,预示着换用榆柳新火,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离愁萦怀呵,航船顺风而驰像一只飞箭,半竿竹篙劈开了温暖的波面,回头顾盼之间便远远地驶过了几座驿站。望一眼送行人就在正北的天边。凄哀悲凉呵,愁恨在心中堆积。渐渐地人已离去,送别的河岸弯弯曲曲,津渡的土堡一片静寂。斜阳渐渐地沉落,晚霞映照得春色绚丽,一望无际。不禁想起明月下,水榭边,携手欢愉,还在夜露凝结的桥头倾听明亮的笛曲。深沉地思念那往事,恰似在梦里,暗暗洒下泪滴。

“赏析”全词分三迭。首迭借咏柳写别离之恨。首句写柳重在“弄碧”,由此推出“隋堤”,继而有了“行色”,进而推出“故国”,全为“京华倦客”出场铺垫。后面二首又回到咏柳上,反复映衬欲归不待的送别他人的“京华倦客”。陈廷焯说:“‘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二语是一篇之主,上有‘隋堤上……’之句,暗伏倦客之根,是其法密处。故下文接云:‘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久客淹留之感,和盘托出……‘闲寻的踪迹’二迭,无一语不吞吐,只就眼前景物,约略点缀,更不写淹留之故,却无处非淹留之苦;直至:‘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遥遥挽合,妙在才欲说破,便自咽住,其味正自无穷。”分析本词的缜密构思是中肯的。二迭写自己的离别。首句“闲寻”是沉思追忆,节前情人送别自己的情景。接着一“愁”字拽回思绪,是岸上送别的情人让他留意,结果只有“望人在天北”的怅恨。三迭写渐远之后凄恻情怀。开头五字两顿,可知心情凄切之极。“渐别浦”二句实写船行的孤寂,时间又渐近黄昏,于是又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往昔与她相聚的欢乐。是乐景写哀,最后以“泪暗滴”收束愁绪。

全词分往昔、她我、送留、想像与现实反复套迭,叙事抒情萦回曲折,似浅实深,耐人寻味。

琐窗寒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①。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②。

“注释”①高阳俦(chóu)侣:好饮酒而狂放不羁的人。②尊俎(zǔ):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也作“樽”,酒器。俎:祭祀时盛放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译文”浓暗的柳荫里乌鸦噪啼,身穿单衣我孤独伫立,那小小窗帘朱红门户令我魂牵梦系。白桐花覆盖了半亩浓荫,静静地闭锁了满院的愁雨。愁雨淋着空阶,夜色将尽还在淅淅沥沥,何时故人重逢,该聚首西窗剪着烛花倾诉知心话语。像漂泊楚江夜宿,江舟灯火在风雨中凌乱地点点闪闪,自少年时代便羁旅艰难。而今年迈已到暮年。眼下的嬉游胜览,还有商店旅舍正是禁火无烟,京城里迎来寒食三天。旗亭的呼酒放纵,都付与高阳酒徒们去豪饮狂欢。我只想念那座东园,春风桃李自然是一派繁花绚烂,不知那樱唇小巧、酒涡秀美的丽人而今是否康健?到我归去时,定还有残春未落的花瓣,她也会携来美酒佳肴款待远方的归客,重温青春的欢悦和温暖。

“赏析”这又是一首司空见惯的抒发羁旅愁苦情怀的词,但有真情实感。周邦彦中年后虽长期在京任职,但仕途并不得意,因而常流露出倦客京华、思归家园的感情。前人译其“前写宦况凄清,后段起处点清寒食、以下引到思家”。确也如此。

上片写客居的凄清。“由户而庭,由昏而夜,一步一境,总趋归故人剪烛一句。‘楚江暝宿,少年羁旅’又似一境。”(陈洵《海绡说词》)感情随景物层层推进,极至凄清。下片以“迟暮”钩转、转入抒发思念故园春色的深挚感情。先从自己迟暮角度写,嬉游处已“老人不宜”,更何况客舍无烟;旗亭呼酒,又是高阳酒徒的事,还留着干什么?接着又从家园角度看,那边桃李竞艳,更有昔日使自己倾心的姑娘,少小朋友,花季未尽,为什么还不回去?

全词情景反复铺写,感情有点微妙。真可说“一步一境”,一境一情。

六丑

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①,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冀②,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③。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④。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⑤,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⑥。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⑦,何由见得?

“注释”①试酒:宋朝在农历三月末或四月初有尝新酒的习惯。②过翼:飞鸟。③楚宫倾国:楚王宫中美人。倾国,容貌绝代的佳人。这里比拟蔷薇花。④窗槅(gé):窗户。槅,窗上用木条做成的格子。⑤巾帻(zé):布帽。汉以来,盛行以整块布幅包头,称巾帻。⑥欹(qī)侧:倾斜。⑦断红:落花。

“译文”正是换单衣尝新酒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抛弃。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哀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吐话语,表现出无限的离情别意。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漂流的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句,还如何能够得知相思情意?

“赏析”《六丑》,是周邦彦自制的新调,据周密《浩然斋雅谈》载:宋徽宗“问《六丑》之义,莫能对。急召邦彦问之,对曰:‘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昔高阳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此之。’”可见此词音律的精妙。

本词虽也是伤春之作,可能也寄托一些身世感受,但主要的还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抒写了悼惜春残花落的伤感。上片主要写惜花伤春。首三句写久客的怅惘,再三句是惜春的怅惘,接着以自问家(别本作“花”)何在转入正题,写伤花的怅惘,最后以“多情”三句叹惜无人“追惜”。唯有蜂蝶多情,乱撞窗槅,表现出无限悲痛。下片由此转入对花的吊念,抒发自己惜花的情怀。先写绕丛哀悼。“长条”三句用拟人手法写花也恋人。再以人恋花映衬;人哀残英孱弱,不如钗头插花的可爱,再写必将随流漂泊的凄凉。花人合一,缠绵宛转,令人动容。是不必再去深求寄寓了。

夜飞鹊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①。斜月远、坠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②。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③,树杪参旗④。花骢会意⑤,纵扬鞭,亦自行迟。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兔葵燕麦⑥。向斜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⑦,欷歔酻酒⑧,极望天西。

“注释”①凉夜何其:指深夜。凉,也作“良”。②霏霏(fēi fēi):原指雨雪之密,这里形容露水浓重。③津鼓:古时渡口开船,击鼓为号。④树杪(miǎo):树梢。参(shēn)旗:星辰名,初秋时于黎明前出现。⑤花骢(cōng):毛色斑驳的马。⑥兔葵:草名。兔,也作“菟”。燕麦:野麦。⑦班草:把草铺开,坐在地上。⑧欷歔(xīxū):叹气声,抽泣声。酻(lèi)酒:洒酒于地表示祭奠或立誓。这里有祝祷意。

“译文”河桥送别情人的地方,夜天弥漫着凉意。残月曳着余辉远远地向西斜坠。青铜的烛盘里已流尽了蜡泪,征人的衣裳湿淋淋沾了冰凉的露水。离宴将散互相携手难舍难离,顺风探听,前方津渡传来鼓声,遥望见树梢上挂着参旗九星。花骢马仿佛领会我的伤别意,即使扬鞭催促,它还是慢慢前行。前路迢迢,在清旷的原野上弯弯曲曲,行人的话语渐渐归于静寂,空虚地带着忧愁归去。谁料想重经前日送别之地,她遗落的钿钗首饰不见踪迹,偏斜的小径也是昏暗迷离。兔葵、燕麦,向着低照的斜阳,长长的影子仿佛与人相齐。在往日铺坐的草堆前徘徊,斟酒泼地,伤心抽泣,极目远望着西边的天宇。

“赏析”本词调也是作者自创。因此虽也是抒写别情,但曲随人意,自由驰骋。上片用倒叙法写昨夜与情人聚首至凌晨送远的情景。先交代送别的地点与时间,已见凄清。斜月三句,虽景物清美,但情境凄切。“沾衣”一词暗写依恋难舍。“探”字进一层渲染不得不行的无奈。花骢二句是神来之笔,马犹如此,何况人呢!省却万言千语。下片写送客归来的思念。起首三句,将上面所叙情事“尽化烟云”(周济《宋四家词选》),由“愁归”引入怀念离人。何意三句也有物在人去的怅恨。此景与前比增加了萦萦与凄凉,别情随景深化。由“迷”的怅惆自然有了“兔葵”的寂寞凄凉。梁启超说:“‘兔葵燕麦’二语,与柳屯田之‘晓月残星’,可称送别中双绝,皆熔情入景也。”最后“但”字一领,急转急收,在怅恨中遥祝她平安,情由深而真,委婉动人。

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①,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②,飘流瀚海③,来寄修椽④。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枕簟,容我醉时眠。

“注释”①乌鸢(yuān):乌鸦,老鹰。②社燕: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归去,故称。③瀚海:沙漠。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④修椽(chuán):长的椽子。

“译文”暖风吹得莺雏羽翼强健,夏雨润得梅子果肉鲜圆,正午茂密的绿树洒下圆形的阴凉笼罩地面。地势低洼靠近山,衣服潮湿总费炉火烘干。人家寂静乌鸦无惊无忧自乐翩翩,小桥外边,新涨的绿水湍流激溅。久久凭靠栏杆,遍地黄芦苦竹,竞仿佛我自己像遭贬的白居易泛舟九江边。年复一年。犹如春来秋去的社燕,飘飞流浪在大漠荒原,来寄居在长长的屋檐。且不去想那身外的功名业绩,还是怡心畅神,常坐酒樽前。我这疲倦、憔悴的江南游子,再不忍听激越、繁复的管弦。就在歌宴边,先安放一套席枕,让我酒醉时随意安眠。

“赏析”宋哲宗元祐八年,周邦彦任溧水(今属江苏省)令,多年来辗转于州县小官,很不得志。这首词就反映了他对这种官宦生活的厌倦和流放式生活的不满。上片写江南初春景色。首三句美如花鸟屏幅,但在“老”、“肥”中却见春光已去的怅惘。次二句却有不满情意,“费”字包含了对环境许多厌恶。“人静”三句又见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可最后的场景却是白居易式的遭遇,深含许多哀怨。下片感叹身世,抒发长年漂泊的苦闷心境。先以社燕自况,一是年年漂泊无定,二是还得寄居檐下“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作为文人,也只有借酒消愁以求解脱。可一近歌酒,心便又烦躁,不能忍受,于是又想“长醉不愿醒”。这样起起伏伏的情景变化,贯串全词,反映了作者无法排遣的苦闷。以回肠九折的叙写,诉说心中的不平。正如郑廷焯所评:“说得虽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绕蕴藉。”这就是本词艺术价值所在。

过秦楼

水浴清蟾①,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②。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空见说鬓怯琼梳,容消金镜,渐懒趁时匀染。梅风地溽③,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注释”①清蟾:明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为月亮的代称。②更箭:古代以铜壶盛水,壶中立箭以计时刻、定更次。③溽(rù):湿润。

“译文”倒映的明月沐浴在水面,凉风习习树叶飒飒地喧响,街巷里车马嘈杂声已断。闲来我倚着露井的围栏,看着她嘻笑扑打流萤点点,碰破了轻罗彩画的小扇。夜深人静我久久地凭靠栏杆,愁思满怀不想回屋寝眠,一直立到漏尽更残。可叹人生年华苦短犹如一瞬间,而今人隔千里,魂梦深沉音书遥远。陡然地听人传言她相思恹恹,害怕玉梳将鬓发拢得稀散,对铜镜怕看见消瘦了玉颜,渐渐地懒得赶着时新打扮。黄梅季节的风吹得遍地潮湿,夏日的阵雨滋润苔藓,满架翩翩起舞的红花都已凋残。谁能信我情思无聊,全是为她才思消减,像荀奉倩为佳人伤情痛憾。只有银河云影之下,还能辨认几颗稀疏的星光点点闪闪。

“赏析”就内容看,本词也是写离别之情的,但艺术手法独特。它用一幅幅画面更迭的方法,来表达思念情深的。上片开头三句,写秋夜的宁静,是故事背景,次三句,写我欣赏她扑流萤的活泼可爱。接下来是第三幅画面,我凭栏不眠,原来伊人已远。第四幅画是“吹”,似面部特写,我无法见她的愁苦在眉间结集。下片首三句是想像中的虚景,她容貌憔悴、神情黯然,独在闺房烦恼。第六幅画面是开头的院落,只是景色俱非,曾惹破她手中团扇的花架,已是落红遍地,一片凄凉。第七个画面又回到我的身上,是第三个画面的重复,但情已从不眠到无聊,到才减,以至情伤。最后一个画面是月下凝望银河(该设身牛郎星吧)。这样,如现代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跳跃往复地展开场景,以思念为线索,八组镜头联成严密的整体,难怪有人赞本词说:“篇法之妙,不可思议。”

花犯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同燕喜①。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熏素被②。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翠丸荐酒③,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注释”①冰盘句:指以青梅佐酒。冰盘,指玉盘。燕喜:宴饮喜悦。燕,同“宴”。②香篝:焚香的熏笼。③翠丸:即梅子。也作脆丸、翠圆。荐酒:佐酒。

“译文”粉白的矮墙边,清艳的梅花映照人眼,旧时的风味依然。露水的痕迹轻轻缀上花瓣,好像美人洗净脂粉风华淡雅,显现出无限美丽的容颜。去年游赏梅花的胜景,我曾独自徒倚冰盘似的月亮映着梅花同宴欢欣。更可爱怜那蒙盖着白雪的高高的梅树,像一床白被将熏香笼覆幔。今年品赏梅花最是行色匆匆,相逢时只觉梅花似含恨怨,依依眷恋憔悴愁颜。久久地沉吟伫望,青苔上,花瓣儿旋舞着飞落地面。不久将会看见,青翠的梅子献上酒宴;我却正在乘船,驶过烟波浩阔的江天。只能靠梦中幻想,一只潇洒脱俗的梅花,在黄昏里斜映着水面。

“赏析”《花犯》也是周邦彦自度曲。“犯”是词的“犯调”,把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写这首词时,他正离任他往。客居孤寂,唯有梅花作伴,如今离她而去,也应依依不舍;而自己宦海沉落,漂泊无定。于是移情入梅,抒发落寞情怀。也有孤芳自赏的慰藉。

本词结构上也颇有特色,时空跨度大,情景跳跃,云断山连,浑然无迹。开端先写眼前的梅。从“依旧”中可知曾有过赏梅。眼前的梅是无限美丽的,这是一层。接着以“去年”引出回忆,可惜没有伴侣。诚然,所见仍是令人爱怜的。这样,上片写了两年赏梅的情景。下片后,又转入今年的情事中来。“匆匆”是暗示自己行将离去。然后以拟人手法,写梅与人两情依依。真比以梅为妻的林和靖更林和靖了,接下去干脆转笔直写对梅的惜别,梅人两憔悴,最后写将来,想像中梅,能与自己形影相随,情和景同样的苍凉。与以上实写相映,摇曳生姿,回味无穷。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①,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弦,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②,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③。怎奈向、兰成憔悴④,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⑤,门外荆桃如菽⑥。夜游共谁秉烛?

“注释”①旆(pèi):古代旗帜末端形似燕尾的垂饰。这里指代旗。②邮亭:古代供送公文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馆舍。③流潦(lǎo):雨后地面的积水。车毂(gǔ):借代车轮。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用以插轴。④兰成:庾信小字兰成,初仕梁,使西魏,值梁灭,羁留长安,后仕周,不得南归,常思故国,作《哀江南赋》、《愁赋》。⑤红糁(sǎn):指落花,糁,本指米粒。⑥荆桃:樱桃的别名。

“译文”夜色将近拂晓天,沉沉夜幕渐渐散去,如同云烟。天地间寂静,听不到鸟声喧喧,只有阵阵急雨,在屋顶上响成一片。新生的嫩竹探出墙头,青碧的颜色如玉制的流苏一般。皮上的粉霜已被冲洗净尽,柔嫩的竹梢在风雨中摇曳,相互碰撞摩缠。雨气潮湿,松了琴弦。寒气阵阵,侵入枕头帏幛之间。风吹着落满尘灰的蛛网,一丝丝粘上竹帘。在寂寥的旅馆,听着房檐的水滴声连绵不断,昏昏沉沉,我独自困倦小眠。怎奈心中太苦闷焦烦,梦境连连被雨声惊断,梦境又是那么恍惚轻浅,醒后难以记住星星点点,幽独的我只有自伤自怜。我这远方的游子,归心似箭,最担心的是满路泥潦把车轮粘连,使我无法把故乡返还。怎奈我现在的情景,就像当年滞留北朝的庾信,苦苦地思念故园;就像瘦弱的卫玠,多愁多病而易伤心肝。困顿清闲,更容易忧愁伤感。难怪客居平阳的马融,听见笛声中的忧怨,就悲伤得泣涕涟涟。更何况在这长满青苔的客馆,萧条冷落,已被凋残的点点红花铺满。门外的樱桃已经结成豆粒大的果实,却没有人与我共同秉烛赏玩。

“赏析”本词也有题作“春雨”的。作者紧紧围绕春雨这一中心物,从雨声、雨色、雨思、雨愁各方面曲折铺叙,且让雨不断地变换场景和形态;先在屋顶发响,再在墙头着色,再去逼、侵、吹,进入屋内;又忽而进邮亭檐下;忽而又在地上成流潦;随之又勾起游子心事,最后又去打落红花,催熟樱桃。令人目不暇接。

上片描写暮春晨雨的景象和孤寂无聊心神不宁的情状。开头六句有急雨的刚烈,又有春雨的柔和。“润逼”三句写春雨的恼人细腻动人。雨越近人,越是多愁,雨意入屋,至邮亭,导致了“自怜幽独”的结果。下片写欲归不能愁闷。当雨中感受幽独急欲回家时,偏又道路积水。在无可奈何之中,作者着重写雨中的愁思,一连用了三个历史人物的典故,类比自己的思归伤情。进而又想像庭院萧瑟,春意将近的景像,烘托羁旅的愁苦。最后一句陡然发问,是绝望中自求解脱。有家难归,人生短暂,何不及时行乐。但是漂泊幽独,无人与共,欲游也不得,岂非逼人潦倒。全词寓情于景,以古比今,反复渲染,结成愁肠九折。咏春雨意境新颖,不愧为大家手笔。

解语花

上元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①,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②,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③。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④。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⑤,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注释”①绛(jiàng)蜡:红烛。浥(yì):沾湿。红莲,指荷花灯。②桂华:月光。传说月中有桂树,故有以桂代月。③耿耿:光明貌。素娥:月中嫦娥。④香麝(shè):即麝香。麝似鹿而小,雄性脐部有香腺,可作香料。⑤放夜:开放夜禁。千门:指皇宫深沉,千门万户。

“译文”春风吹得蜡烛光焰飘摇,烛泪融消,露水浸湿了花灯的笼罩,花市彩灯纷繁光焰映照。桂月的光华流溢于屋瓦。淡淡的云缕消散,天宇空明,嫦娥翩然欲下。衣裳多么淡雅。看南国的娇娃,腰肢苗条恰一把。凤箫锣鼓喧杂,往来的人景杂沓,麝香的气息从满街上女人的红袖散发。因而想起每年元宵节京城开放夜禁,远望皇宫千门彩灯辉煌如同白昼,士女们嬉笑遨游。装饰金花的彩车里香帕传情。多情人相逢,自然会扬起尘埃跟在她的马后。今年光景想必依旧,但只是我旧日的豪情已然衰朽。清晰的滴漏标志着夜色渐深,飞驰着车盖返回我的小楼,任凭人们纵情地歌舞直到罢休!

“赏析”本词牌也是周邦彦独创。以元宵节为题材的词作颇多,本词自有特色。它既描写了当时当地(时作者正在荆南——湖北江陵)元宵盛况,又有对汴京元宵节的回忆,也有自己意兴消沉的抒情,三者有机融合,隐约地流露出去国离乡,今不如昔的感叹。上片写元宵夜街头美景:首三句写灯节之美;次三句写月色之美,以“素娥欲下”映衬人间节日的欢乐;再二句写灯会里人物的雅丽,“楚腰纤细掌中轻”的楚女正在身边,为节日增添了光彩;最后三句以乐声、香气、人影综合成节日的喜庆氛围。写得很集中,几乎置身其间。下片联想到京城元宵的情景以及追昔抚今的伤感。开头“因念”带出回忆。首三句总写盛况,似作背景。次二句推出主画面,情人幽会,把俏女俊男偷情密约的情状写得活灵活现。元宵夜本是男女调情的佳期吆!但作者写此,意在引起今日无可奈何的感叹。最后写观灯归来,妙在末句一语双关:既可说听凭他们去纵情歌舞吧,自己已没有这份热情了;也可说如此欢歌狂舞,迟早要散,还是先回家吧。总之,作者那“时节风物依旧”而“旧情衰谢”之叹是有所寄寓的。

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①,轣辘牵金井②。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③,露寒人远鸡相应。

“注释”①更漏:古代夜间以铜壶滴水计时,一夜分五更,故称。阑:尽。②轣辘(lì lù):像声词,井上汲水器绞动的声音。③阑干:横斜的样子。斗柄:北斗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形似斗柄,故称。

“译文”月光皎洁受惊的乌鸦栖息不定。更声将止,滴漏将静,井台传来轳辘汲水声。唤起她,双眸清亮晶莹,泪花流湿了红棉枕斑斑冰冷。执手相看,霜冷的秋风吹动她的鬓影。临去时意绪彷徨,告别的话语愁深重令人不忍听。回头望她的楼上是横斜的北斗星的斗柄,料想她伫望着披露冲寒的离人消逝于远方,传来阵阵呼应的鸡鸣。

“赏析”这首词也是题作“早行”的,写秋天清晨送别情人的情绪。首三句写送行时间。“月皎惊鸟”,何尝不惊离人!数更漏直到天明。别前之景凄婉动人。“唤起”二句写浅睡假寐被唤起,不是睡眠惺忪,却是满眼晶莹,由于一夜辗转反侧,以致泪湿红绵中,别前之情凄切。下片写送别,“执手相看泪眼”已够伤心了,再加上凄凄的秋风催行。传神妙语还在“别语愁难听”,情状刻划十分细腻,原想互相安慰,却愁上加愁不忍再听,抒写真切,缠绵动人。最后两句写送别之后,独上西楼,四周满目凄清,北斗横斜,伊人已上旅途。尾句也是以景结情,使人倍觉凄凉。黄蓼园曾有评说:“……次阙言别时情况凄楚,玉人远而惟鸡相应,更觉凄婉矣。”

全词写别,层次井然,抒写曲折缠绵,委婉动人,读后令人意想绵绵。

解连环

怨怀无托,嗟情人断绝,信音辽邈。纵妙手,能解连环①,似风散雨收,雾轻云薄。燕子楼空②,暗尘锁、一床弦索③。想移根换叶,尽是旧时,手种红药。

汀洲渐生杜若④,料舟依岸曲,人在天角。漫记得、当日音书,把闲语闲言,待总烧却。水驿春回,望寄我、江南梅萼。拚今生⑤、对花对酒,为伊泪落。

“注释”①解连环:此处借喻情怀难解。②燕子楼空:关盼盼是唐张愔的爱妓,张死后,盼盼念旧情而不嫁,一直空守燕子楼。这里指人去楼空。③床:放琴的架子。④杜若:香草名。折此赠情人,是旧时习俗。⑤拚(pàn):舍弃,不顾惜。

“译文”幽怨的情怀无所寄托。哀叹情人天涯远隔,音书渺茫无着落。纵然有妙手,能解开连环套索,摆脱感情纠葛,双方的情意也会冷漠,像风雨一样消散,云雾一样轻薄。佳人居住的燕子楼已成空舍,灰暗的尘埃封锁了,满床的琵琶琴瑟。楼前花圃根叶全已移载换过,往日全是,她亲手所种的红芍药香艳灼灼。江中的沙洲渐渐长了杜若。料想她沿着弯曲的河岸划动小舟,人儿在天涯海角飘泊。空记得,当时情话绵绵,还有音书寄我,而今那些闲言闲语令我睹物愁苦,倒不如待我全都烧成灰末。春天又回到水边驿舍,希望她还能寄我,一枝江南的梅萼。我将拼掉此生,对花把酒,为她热泪洒落。

“赏析”本词牌原名《望梅》,后因周邦彦词中有“纵妙手、能解连环”句而更名。可见本词影响之大。

上片叹人去楼空情义断绝的怨恨。首句挈领全文,是主题所在。“嗟”字领下二句,是“怨怀”之因。“纵”字三句是由“断绝”滋生的怨,巧用了“解连环”典故,但情味不一。齐王后是难倒了秦使,而自己却失去了情人。接着又活用燕子楼空的典故,是诗人惯用的。最后三句的感叹,不仅仅是物在人亡的怅惘,还在“移根换叶”的悲哀上,暗喻难言之隐痛。下片写对情人的怀念与希望。开句由上片红药引起杜若,它本也是折赠情人的信物,但伊人已在远方,于是产生联想,她已“移根换叶”,旧花新发。怨恨之情勾起“漫记得”的醒悟,决心回去烧掉她骗人的情书。但当眼前“水驿春回”时,却又想旧情重续,“望”,多么痴心!最后还决心“拚今生”为她泪落。痴情凝重,几近“壮怀激烈”。

全词多用“纵”、“想”、“料”、“望”等领字,表达无法解脱的复杂情怀,抒情逐层推进,由怨恨之深始至爱恋之极至,曲折回荡,写痴情淋漓酣畅,与一般相思怨别大异其趣。

拜星月慢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①。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②,暖日明霞光烂。水盼兰情③,总平生稀见。画图中、旧识春风面④;谁知道,自到瑶台畔⑤。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何⑥、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注释”①秋娘:唐宋时对歌伎的一般称呼。②琼枝玉树:比喻人姿容秀美。③水盼:指眼波。盼: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④画图:借用王昭君的故事。春风面:指容貌美丽。⑤瑶台:原指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借指伊人住处。⑥怎奈何:怎么办?何,语助词。

“译文”夜色深沉催动着更鼓频传,轻尘吸收了露水,露水清洁了路面,狭小幽静的曲坊月色朦胧昏暗。青竹围扎的栏槛灯光透过了窗帘,我认出那是秋娘居住的庭院。她笑盈盈与我相见,只觉得如玉树与琼枝依倚委婉,像暖日与明霞光辉灿烂。水灵灵的眼睛幽兰一样芬芳的情感,总是我一生所罕见。从图画上,往日曾认识她那青春艳丽的容颜。谁料想得到,自从到瑶台边与她幽会,那温润缠绵的欢爱令人眷恋,痛苦的是一阵惊风将鸳鸯吹散。想我落得个荒凉凄寒,寄居在无人的驿馆,重门紧闭,破墙壁里秋虫儿声声哀叹。无可奈何,一缕相思情绵绵,远隔着山川也不断。

“赏析”本词写男主人公在一个秋日的孤馆里,对昔日情事的追忆。上片回忆初识伊人令自己销魂的情景。首三句先创造了初会的幽静环境,次二句由坊入庭,更以竹槛灯窗,创造了静谧的气氛。“笑相遇”之后,那神采照人的感觉不可言喻,就连用两个比喻,简直扫除了月色灯光的昏暗。“惊艳”的感受写得含蓄而深刻。在无法言喻中,主人公对她的美貌和柔顺的性情,只好说“平生稀见”一言蔽之了。下片写今日相思之情的深重。换头一句,是上片的延伸,反复渲染她的美貌和自己的幸运,以及相会的甜蜜。“苦惊风”一转,结束了对昔日情爱的追忆。“念”领起现今的感叹,处处与昔日情景对比。“怎奈何”又推进一层,虽怨怀难释,但此情坚贞不移,此一往情深伊人未必知,令人感动。

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①,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释”①寒声:即秋声,指秋天凄凉的风雨声,落叶和虫鸣声。

“译文”秋日阴霾散空,时而见晴,又渐渐转向日暮昏朦。整个庭院变得一片凄冷。伫立着听到寒空中传来雁鸣,只见厚厚的云层却不见飞雁的踪影。更深人散夜寂静,只有照着墙壁的一盏孤灯和我形影相映。饮酒的醉意已全醒,如何消磨漫漫长夜到天明?

“赏析”这也是首写羁旅孤寂的小令。作者时运乖蹇,常迂徙于寒秋孤馆,时令与遭际俱冷。触景生情,寄情于景,于是就有了这类作品。但本词意境却格外的凄凉。上片写眼前萧瑟的秋天景象。原应天高气爽,现在一片阴霾;天阴又近黄昏,景便显得阴沉凄清。人听寒声,既寂寞又无聊,于是使人联想到孤雁飘零。可天空不见孤雁,使人间的旅人更加孤寂冷清了。下片写孤馆寒灯长夜难消的愁闷。从上片的黄昏伫立庭外,到屋内孤身单影,愁苦在递进。白天清冷到连大雁都不见,深夜里也仍只独对孤灯。原来曾借酒浇愁,到深夜酒意已尽,怎以挨到天亮呢?时间越来越长,然苦越来越深,情和景同时推进,篇幅虽短,仍见构思的严谨。

绮寮怨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译文”被人扶上马时,我还残醉朦胧,凉爽的晨风吹着我,依旧酣然未醒。弯曲的河畔,倒映着绿瓦红檐,垂杨掩映里,突然看见津渡的长亭。当时我曾在残破的墙壁题诗寄兴,而今蜘蛛丝网笼罩着,淡淡墨迹上的青苔晕影。想去去来来的进退升沉,岁月如湍水奔流不停,久久徘徊,叹息声声,愁思盈盈。走呵走已厌倦寻觅前进的路程。荆州往年听歌的旧事最难忘,自此后再没有能够重访歌伎杨琼。她唱着旧日的歌曲声韵凄清,她聚敛着愁眉,谁是知音与听?酒樽前的故友倘若健在,定会想念我,最是关怀动情。何必唱朋友送别的《渭城曲》,她那歌声尚未唱完,我的热泪先自飘零!

“赏析”《绮寮怨》词调,也始见于周邦彦。周邦彦长年漂泊羁旅,深受别离行役之苦,更由于仕途坎坷,因而词颇多凄凉。

本词虽也是一曲离歌,但落笔与众不同,它是自己为自己送行;想能有故人为自己送行,却不能。凄惨之情更深。现代的老舍《茶馆》居本中,临末时,王利发、常四爷等几个老人,围绕茶馆撒纸钱为自己来日出殡作祭奠。也同样的令人欷觑。上片描写自己残醉中走向渡口的情景。首句说是残醉,晨风却“吹未醒”,以醉深喻愁深。“映水”二句,写渡口依然秀丽。而紧接着“当时”二句却是人事俱非,这里暗用魏野故事,表现了不得志的苦闷情怀。之后一“念”二句,对时移事去、岁月匆匆发出深深感叹。下片抒写了对旧欢、前程均感失望的颓唐心情。首三句的“倦问”与“何曾”写对官场、情场的厌倦。即便如此,主人公仍难忘旧情。因此,对着酒杯又想起故人旧事。但又想,即使故人为自己送行,怕也禁受不了离别的凄清,因为昔非今比,愁已到了极限,无以复加了。通篇迤逦写来,情如流水汩汩,纯真自然,入人心田。

尉迟杯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烟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①。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②,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聊,梦魂凝想鸳侣。

“注释”①画舸:采绘的大船。浦,水滨。衾(qīn):被子②冶叶倡条:指歌妓舞女。

“译文”一条隋堤的水路,渐渐昏黄日暮,浓密的雾霭从茂盛的树林里涌出。阴沉沉的夜幕,淡朦朦的月色,笼罩着沙滩,我还是泊舟在河桥深处夜宿。无情的画船呵,全不管浩渺的烟波阻隔了南浦。只等行人,沉醉地拥被酣眠,便栽着行人与离恨上了归途。

因而回想往年我客居京都,经常依靠着稀疏的林木,围着矮小的栏槛欢畅会晤。花枝艳冶的妓女全都相识相熟,依然是看惯了,珠光宝气的华丽歌舞。如今我却乘船转向渔家的水路驿站,度夜如年,反侧辗转,焚起一柱香,孤独地自言自语。有哪个人,挂念我的无聊凄寂,而我的梦魂却专一地凝思着鸳鸯情侣。

“赏析”此词又题作“离恨”,亦见题旨。全词抒写的是夜宿舟中的感怀。上片写系缆处的凄迷景色和离愁。首二句交代时间,十一个字勾勒了一幅“长堤烟树”的美妙画卷。但也是远行暮宿的典型环境。次二句交代系舟独宿,“还”字说明已非首次了。“无情”二句,借以表达前程的迷茫,写得深沉。末二句直说满船全是载“别恨”而见主题。下片抚今追昔,写旅途的寂寞凄清。“因思”总领以下五句,追忆客居京华的繁华与欢乐,目的是与下面“如今”二句的独宿渔村作对比,映衬现今的落寞。最后作无可奈何的幻想,以自我慰藉了。

全词一境一景,不脱离职。抒情直露,虽显得“朴拙浑厚”,格调却不高。

西河

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谁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①,伤心东望淮水②。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注释”①女墙:城上的小墙。②淮水:秦淮河水。

“译文”好一处佳丽胜地,可南朝时的繁荣景象,如今还有谁曾记忆?青山依旧环绕着故都,江畔有美人发鬓般的双峰对峙而立。怒涛拍打着寂寞的孤城,高高的船帆正在驶向遥远的天际。枯木老枝,还倒挂在悬崖峭壁。昔年莫愁女的游艇,如今还有谁往这里拴系?空留下许多遗迹,苍苍郁郁,半壁古营垒沉睡在浓雾里。夜深时月光越过女墙,望着东流的淮水,令人感伤不已。当年热闹繁盛的酒楼戏馆,如今又在哪里开市?想象那些寥落的里巷,曾经是东晋王谢贵族的故居。燕子也不知什么时代,飞进寻常百姓的家里。它们在斜阳里呢喃细语,仿佛在叙说历史的兴衰更替。

“赏析”这是首怀古词。作者即景抒情,追怀古昔,抒发了人间沧桑和物是人非的感叹。它分三段:第一段写金陵的山川形胜。首两句是全词怀古的主题所在,有无限苍凉之感。以下四句化用刘禹锡《石头城》诗意,写金陵的壮丽景色,为下面感叹张本。第二段写历史古迹。先叙莫愁的美丽传说,次写半截营垒的悲凉,今昔对比强烈。最后写明月伤心秦淮的今不如昔。第三段写眼前景物。从上段寂寞悲凉的气氛,突然转入歌舞繁华,“甚处市?”无疑而问,引人沉思。“想依稀”以下,又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对历史兴衰深为感慨。最后也用拟人手法,写燕子也在说兴亡,真是鸟兽如此,人何以堪!全词主要隐括刘禹锡二诗的诗意,却不弄典故,依然写自己目见耳闻之感。情和景、历史和现实、他诗和己词,全部有机融合浑然天成。在周邦彦的抒情词作里,能对大宋王朝的衰微作感叹,也算关心国家大事了。

瑞鹤仙

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余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①,过短亭②、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惊飙动幕③,扶残醉,绕红药。叹西园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④。

“注释”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②短亭:古时于城外五里处设短亭,十里处设长亭,供行人休息。③惊飙(biāo):狂风。④洞天:道家称仙人所居之地。这里指自家小天地。

“译文”静悄悄的郊野环绕着城郭。大道迢迢,客人去了,奔驰的车马带起尘埃弥漫昏浊。夕阳斜辉映山而落。残余的晚霞在渐渐收敛,还依恋地挂在高耸的城角栏杆。凌波般步态轻盈、娇软。过短亭,邂逅一面,何必有旧约在先。她用流莺般圆美的话语将我劝,重新解掉绣鞍,慢慢地酌酒留连。不记得回到家时间早晚,也不记得是谁扶我跨上马鞍,醒来只见我躺在朱阁里面。骤起的狂风将帘幕猛烈摇撼。我扶着残醉的身躯,巡视着红芍药花栏。可叹西园呵,厚厚的花片已堆积得看不见地面,东风为什么又如此凶残?哎,流逝的春光挽不住就任随它过去,可喜的是在这神话般的洞天自乐安闲。

“赏析”据宋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美成以待制提举南宗鸿庆宫,自杭徙居睦州(今浙江桐庐县),梦中作《瑞鹤仙》一阙,既觉犹能全记。”还说以后的经历与梦中词意一一相合。虽不可信,但能说明本词有他一定的生活基础。

这首词写送客以后的事和情。与一般送别诗迥然不同。上片写客去以后的邂逅。首二句写送客,环境和情绪都是宁静的。“斜阳”三句也不见孤寂,反觉静谧和幽美。在这样的背景下,艳遇了“‘凌波步’弱”的娇妮子,怎不令其喜出望外。而她竟又盛情相邀,殷勤劝杯,更令人销魂。送客变成了遇艳,似小说情节。下片换头又似电影中蒙太奇手法,“不记”三句省却许多赘述,留下许多空白任人想像,但肯定是一醉方休的欢谑。“惊动”三句突起波澜,地换时移,醉眼朦胧中去赏花。与昨晚春酌之事隐隐相连,令人扑朔迷离。接下去感叹起西园的花事来,并责问东风作恶。令人费解的是“东风”与他如何作对?不至于就是风吧。最后是自我调侃。有人评它“自斟自酌,独往独来”似庄周般的洒脱,怕周邦彦未能忘俗吧。下阙写的是东风无情、芳菲难驻的感叹和自慰。女人诗词中风花雪月、美人香草常作比喻,既实不虚,多有寄托。联系他仕途上的忽明忽暗,曲曲折折,怕也不无关系吧。

浪淘沙慢

昼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①。南陌脂车待发②,东门帐饮乍阕③。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④、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⑤。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注释”①堞(dié):城上如齿形的矮墙。②脂车:以油脂涂过的车。③东门:指京都汴京东门。帐饮:在郊外设帐饯别。阕(què):终了。④红泪:这里指妇女的眼泪。⑤耿耿:烦燥不安的样子。

“译文”拂晓时天色阴沉,寒霜使河岸的秋草凋谢,城头的矮墙在浓雾中隐灭。南去的道路上膏油的车马等待启程,东门帐幕的饯饮刚刚终结。正当拂面的依依垂柳能够收揽,折枝送别。遮掩着泣血的泪眼,伸出白玉般的嫩手亲自折下柳枝一截。想他像汉江水滨的离群孤雁去到了哪里?经过长久时间还是音书断绝。情思切切。企望中只感觉离得地远天阔,向着露冷风清的无人地界,耿耿不寐地倾听着铜壶滴漏的泣咽。哀嗟呵世间万事皆难忘,最难忘唯有那轻易的离别。翠玉杯中美酒尚未枯竭。请把那几缕扯断的彩云挽留住,还有西楼将坠的残月。腰上的罗带已掉光彩,锦纹被抛在床上空叠。玉连环已然解开,旧日的香气顿时消歇;哀怨的歌儿缠绵不尽,击节歌吟将玉壶敲得残缺。恨春光悄然离去,不与人预约归期,而今赏玩这春归的夜色,空剩下了遍地梨花似茫茫白雪。

“赏析”这首词是写离别相思的怀人之作。在结构的缜密、内容的丰富、音律的和谐上,历来评价较高。清万树评此词“精绽悠扬,为千古绝调”。全词由三片组成上片倒叙,写送别情人的情景。首三句创造了典型的送别环境和氛围。次二句写饯别。“正拂面”看似一般,由于加上了情人采折柳枝的一“掩”,情景顿异。“念”字领起二句,写水边临别时的怅惘和凄苦的心情。中片写离别后寂寞凄清的伤感与割不断的相思之情。“望”,写难以相见,“向”写难以安眠,“嗟”写难以忘怀。最后表达一种朦胧的愿望,让缺月挂西楼,陪伴她同样的思念,是想像中事。下片写别后的怨愁和思念。首二句写时光飞逝。但怨愁渐近忧愤,既“歌”又“敲”,心中离愁不消反长,最后又泄恨春天。春天又去了,却不让人有一次相见。感情绵绵相联,怨情层层递增。清人陈廷焯有云:“上二叠写别离之苦,如‘掩红泪、玉手亲折’等句,故作琐碎之笔;至末段蓄势在后,骤雨飘风,不可遏抑。歌至曲终,觉万汇哀鸣,天地变色……”可作定评。

应天长

条风布暖①,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台无月②,沉沉暗寒食。梁间燕,前社客③,似笑我、闭门愁寂。乱花过、隔院芸香④,满地狼藉。长记那回时,邂逅相逢,郊外驻油壁⑤。又见汉宫传烛,飞烟五侯宅。青青草,迷路陌。强载酒、细寻前迹。市桥远、柳下人家,犹自相识。

“注释”①条风:春天的东北风。②夜台:坟墓。③前社客:指燕子。社,祭社神之日,有春秋二社,立春后五戊为春社,即前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④芸香:香草。⑤油壁:车壁经油漆涂饰的车。

“译文”春风散发着暖和,飘浮的云雾戏弄着晴空,碧绿的池塘充满盎然春色。然而幽深的墓穴不见月光,在暗沉沉的冷寂中将寒食度过。屋梁之间的燕子,春社之前的来客,似乎都在讥笑我,闭紧门愁苦寂寞。一阵缭乱的花片飞过,从隔院传来花草芳香,洒得满地纷乱零落。我永远记得那回寒食节,邂逅相遇,情意谐和,在郊外,她停住油彩涂绘的轻车。此刻黄昏时际,又看见皇宫燃起灯烛,传送薪火,飞散的轻烟在五侯权贵的宅院出没。青青的春草遮盖了当时的路径,重寻已迷惑。强打精神载酒祭奠,将先前的踪迹细细寻索。市桥的远处,柳荫下一户人家,却还认得。

“赏析”此词又题作“寒食”。寒食节是游春的日子,也是上坟祭扫的时节。周邦彦原自风流,平生多钟情女友。因此写了不少与之别离的怀人词作。本词可看作是对曾邂逅相遇竟成永诀的那位女子的悼念。

上片写寒食节的天融融春光和自己的孤寂怅惘。首三句从暖、晴、色三方面极写春光的明媚,原应是踏青游冶的时光。次二句时空与氛围突变。因为原应同去游春的伊人已长眠地下,又是无月相伴,怎不令人伤心。“梁间”三句以拟人手法写孤寂。连燕子都笑自己锁住春光的违情悖理。最后,时间又回到白天,写院里鲜花被风儿吹落,乱红纷飞。这句从时序上说不应有如此大的跳跃,只能从它隐含的联想中去理解。她就像那春天的鲜花,被无情的摧折了。下片写当年邂逅情景和如今物是人非的忧伤。开头从上面落花片片中引出回忆,似电影镜头中的淡出、淡入,相逢种种尽在不言之中,但绵绵的情思足可从今日的怅恨中窥见。“又见”二句重提寒食,又是此时了,但此人已故。最后写自己寻访旧踪的痴情。末了见柳下人家,留下无限空白,让读者自去想像。

全词结构曲折多变,转换似云断山连。一般情理却写得扑朔迷离,而又深挚动人。

夜游宫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①。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②?

“注释”①酸风:凄凉的风。吹人眼酸流泪,故称。②萧娘:女子的泛称。

“译文”树叶下透过斜阳余辉映照着水面。细浪轻轻卷起,一直流向沉沉千里。桥头上刺眼的寒风吹得我双眸酸极。久久伫立,看着黄昏里,街市的灯火点点燃起。走进破旧的房屋,坐在寒窗下心劳意悲。听到几片,天井的梧桐叶飘飞、凋坠。不留恋单被孤眠的滋味,再三地掀被坐起,有谁理会,只为萧娘,寄我一封书信,搅得我辗转不寐。

“赏析”这首词是为思念情人而作。上片写秋日黄昏景色。落叶、夕阳、流水,是盛后衰败,一去不回的典型事物,在暗淡的景物中看流水沉沉,心情定当忧伤。为什么去“桥上”,受酸风射眸子?为眺望远方的情人。当夜幕降临时,不能望远了,只能看街市灯火。为什么移目灯火?那闪烁的灯光中,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吧!下片写长夜不眠的孤寂凄清。“古屋寒窗”写凄凉。“井桐飞坠”写萧索。一个“听”字把不眠的愁思写得活灵活现。“再三起”原来为一封情书。全词没有正面直接的写相思愁苦,作者是通过典型环境的创造,主人公传神的细节来表现的。特别是傍晚桥上的翘首企待和若有所失的复杂感情,都能得到形象而含蓄的表露。而且这种相思情,是由傍晚到黄昏到深夜,由水滨到桥头(室外)到窗底到单衾(室内),层层渲染、步步推进的。末句一语双关,既是因为萧娘寄来的书信,又是因为自己有无限情思要向萧娘倾诉。为此而“再三起”,尽供读者想像。这是本词艺术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