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10904700000031

第31章 无名氏

无名氏,在元散曲中,保存了许多无名氏的作品,它们颇有影响,内容多为揭露和讽谕之作,辛辣质朴,较为生动。

〔正宫·叨叨令〕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①,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②家鹦鹉洲边住。

“注解”

①也么哥:感叹词,无实义。

②侬:我。

“译文”

一条小溪,清澈透明,溪水静静地淌着。登舟横渡上岸,有一条幽静狭长的小路,通往屋舍,屋舍门前流水潺潺,透澈如玉。青翠的高山阻断了通往外面的红尘之路,满地白云缭绕,难寻去处,实在是幽邃缥缈、恍若仙境。说给你也找不到这个地方,确实难找啊!其实那就是我家,居住在鹦鹅洲头。

〔正宫·醉太平〕

堂堂①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②祸根源,惹红巾③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注解”

①堂堂:正大、强大。

②开河变钞:开河,是指借治理黄河以扰民。变钞,元代实行钞法,发行纸币,至元二十四年(1287)正式颁行“至元钞”,强迫百姓使用,到至正十年重新更定钞法,发行“至正钞”。弄得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③惹红巾:指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农民起义军。

“译文”

堂堂大元王朝,从朝廷到地方,专权的都是贪婪奸诈、卑鄙无耻的官吏。借治理黄河以扰民,借改换币钞掠夺民财,这些都是祸患的根源,导致了千万红巾军纷纷起义。贪官滥施枉法,刑法刻苛沉重,百姓怨声载道。人相残食,“至正钞”倒换“至元钞”,何曾见过?贼当官,官做贼,贤愚混浊不清。实在是悲哀又可怜!

〔正宫·醉太平〕

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①里寻豌豆,鹭鸶②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③脂油。亏老先生④下手!

“注解”

①嗉:即嗉子,鸟类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下部,像个袋子,用来储存食物。

②鹭鸶:即白鹭。

③刳:挖。

④老先生;元代称京官为老先生。这里泛指贪官污吏。

“译文”

燕口之泥,针头之铁,琐屑微细,可还要去夺、去削,连佛面上的薄薄一层鎏金也不放过,刮完了还要再去细细搜求,即使没了也要在其中去找。从幼小的鹌鹑的嗉囊里硬要把已吞食的豌豆掏出,还要从瘦骨磷峋的白鸳长腿上劈出块精肉来,甚至连干瘪微细的蚊子也不放过,还要从它的肠肚子里挖出脂油来。真是无孔不入,无所不用其极。亏你这些当朝官员下得了手!

〔中吕·朝天子〕

志感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①倒有人夸荐②。老天只恁忒③心偏,贤和愚无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④。志高如鲁连⑤,德过如闵骞⑥,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注解”

①不晓事:指的是不读书不懂国计民生的道理。

②夸荐:夸奖和推荐。

③只恁忒:只这样大、忒,太、过分。

④运蹇:时运不好。

⑤鲁连:即鲁仲连,战国高士,以排难解纷,功成无所取闻名。

⑤闵骞:即闵子骞,春秋时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以天性孝友,德行过人著称。

“译文”

不读书却有权势,不识字而又有钱财,不通晓世事反倒有人夸奖、举荐。老天就是如此的偏心,贤和愚不分辨,使英雄受挫折而亡,使良善之人无所作为而被沉沦。越是读书明理的高明人越是命运不好。在如此黑暗的社会里,一切志向远大、道德高尚的人,依据善良的本性作人,到头来只落得被人轻贱。

〔双调·水仙子〕

退毛鸾凤①不如鸡,虎②离岩前被兔欺,龙③居浅水虾蟆戏。一时间遭困危。有一日起一阵风雷④,虎一扑十硕力⑤,凤凰展翅飞,那其间别辨高低。

“注解”

①鸾凤:相传为禽鸟之类。

②虎:百兽之王。

③龙:为鳞虫之长。

④一阵风雷:指对社会变革的渴望。

⑤十硕力:形容力量极大。硕,通“石”,古代容量单位。

“译文”

退了毛的驾凤不如鸡,离开山岩的老虎会被兔欺,身处浅水的龙遭虾馍戏弄。一时间遭受困厄。一旦有一天卷起一阵风雷,那么虎一扑便有十硕之力,凤凰就会展翅高飞。到那时,就要与鸡兔虾蟆分个高低了。

〔商调·梧叶儿〕

嘲贪汉

一粒米针穿着吃,一文钱剪截充①,但开口昧神灵②。看儿女如衔泥燕,③爱钱财似竞血蝇。无明夜④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⑤。“注解”

①剪截充:剪成几截用。

②昧神灵:欺骗良心。

③“看儿女”句:对待自己的几女就像衔泥筑巢的燕子,辛辛苦苦。

④无明夜;不分昼夜。

⑤充饥画饼:比喻钱财再多也是身外之物,到头来只能画饼充饥。

“译文”

一粒米都要针穿着吃,一文钱都要剪成几截来用,他们为了钱财,一旦开口说话,无时无刻都要昧着良。对待自己的儿女,就像街泥筑巢的燕子,辛辛苦苦,对待钱财就如同嗜血的苍蝇,玩命地吸吮。没黑没明地积攒金银,到头来只当做了充饥的画饼。

〔商调·梧叶儿〕

嘲谎人

东村里鸡生凤,南庄上马变牛。六月里裹皮裘。瓦垄①上宜栽树,阳沟②里好驾舟。瓮来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注解”

①瓦垄:即房顶上的瓦楞。

②阳沟:旧时房檐下的浅沟,用于雨天排水。

“译文”

说谎的人口中说道:东村里的鸡生下了一只凤,南庄的马变成了一头牛。六月天里再热,身上还要紧紧地裹个皮衣穿。屋顶的瓦楞适宜栽树,屋檐下的浅沟里行船最好。瓮里出来了大肉馒头,俺家的茄子大的像斗一样。

〔中吕·红绣鞋〕

一两句别人闲话,三四日不把门踏,五六日不来呵在谁家?七八遍买龟儿卦①。久②已后见他么,十分的憔悴煞。

“注解”

①龟儿卦:用龟占卦,以卜问凶吉。

②久:通九,两字谐音。

“译文”

(他)听了别人一两句闲话,就三、四天不来把门登。五、六天还不来,不知他在谁家?买来龟,七、八遍的反复占卦问卜,试求吉凶。九日后还能见到他吗?竟被他折磨得十分憔悴。

〔双调·水仙子〕

嘲谎人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①孤城顾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②,一夜想,过了重阳。

“注解”

①“时节”句:时节,即重阳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只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时有插茱萸、饮菊酒、登高避邪的习俗。

②黄花:即菊花。

“译文”

异乡孤客,登高纵目远眺故乡,可故乡渺远,眼前唯有隐隐青山和茫茫远水。在这孤城孤舟上的孤客,使人更加孤独寂寞,即使是铁石人也会因此愁断柔肠。泪水涟涟,断送了这重阳秋光。黄花虽好,却无。观赏,只有置于梦中,任其香销,已过重阳。

〔失宫调牌名〕

大雨①

城中黑潦②,村中黄潦,人都道天瓢翻了。出门溅我一身泥,这污秽如何可扫?东家壁倒,西家壁倒,窥见室家之好③。问天公还有几时晴?天也道阴晴难保。

“注解”

①这一首失宫调牌名的散曲,被隋树森收入《全元散曲》内。

②黑潦、黄潦;形容积水泥泞的情景。

③窥见室家之好:看到人家的室内情况。室家,指内室。

“译文”

城中积水泥泞,村中也是积水泥泞,人都说天瓢翻了。一出门就溅了我一身的污泥,教人怎能扫掉它?东家墙倒,西家墙倒,可以看到人家的室内情况。试问老天还要有多时才能变晴?老天也说道:阴晴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