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集
10902100000124

第124章 思考中忘掉自己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瓦伦达心态”,即专注于工作而不在乎产生的负面影响,这种心态对于欲成大事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你在工作时,也要善于进入瓦伦达心态。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她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索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瓦伦达以前那种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说明在工作的时候,如果给自己一个毫无意义的思想包袱,其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使结果走向反面。

我们会看到那些从事专门研究的人,他们为了一个数据可以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也可以整天不出家门,所以,他们才会在自己的领域屡有建树,一个成果接着一个成果。作为职场中人,面对激烈的竞争,也正需要这样的“瓦伦达心态”。职场也犹如一根钢丝,想成功的人何止千万,大家都在一条钢丝上挤,如果有人被其他的东西分散了精力,那就有掉下去的可能。一旦掉下去,再想上来就要被排在最后了,那他之前的很多努力就很可能白费了。

那么怎么样才能迅速进入“瓦伦达心态”呢?一个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先行动起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尽管可能还有不确定的因素,也必须行动起来。一旦行动起来,就不要总是去想后果。因为,只要方法是正确的,方向是正确的,那结果就不会差得太多。否则,总是考虑后果,就必然影响你的投入程度,导致顾此失彼、犹豫不决。所以,让自己迅速进入“瓦伦达心态”,背水一战,这样反而容易成功。

解除自己的顾虑后,还要对周围的舆论保持较高的免疫力。因为我们的社会环境注定你的行为会遭受周围人的议论,甚至是指责。因为这个世界上爱唱反调的人真是太多了,他们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列举出千条理由,说你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你一定要坚定立场,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先投入战斗,然后再见分晓。”让自己迅速行动起来,迅速进入并保持“瓦伦达心态”是挣脱舆论枷锁的最好办法。

19世纪英国有位叫约翰的船舶大王,早年曾以收捡别人丢弃的生菜为业。他每天将别人丢掉的菜叶洗干净,加盐做成酱菜卖给贫苦的劳工,当时许多亲戚和朋友都看不起他,认为他无异于丧失了尊严而追求的是乞丐,认为他将在碌碌无为和浑浑噩噩中度过余生,并极有可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因为很少有女孩子会愿意嫁给一个乞丐般的男子。然而,约翰并没有被他人的评价所影响,别人越轻视他,他干得越起劲。后来,他不断改进酱菜的味道,成了生意规模很大的酱菜批发商,并在积累了一定资本后向船业发展,最后逐渐成为船舶大王。

行动中的“瓦伦达心态”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量,使人更易通往成功呢?这是因为行动中的“瓦伦达心态”使人心眼中只有目标这样就使人不会左顾右盼,而以直线的方式直奔目标。

在工作中,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思前想后的人,那么请你将思考转移到行动之前,多对工作进行全盘的考虑和综合的权衡,当这个过程完成,你已决定去做这件事的时候,那么,请务必理清思想上的杂念,尽快进入“瓦伦达心态”,全身心地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在其伟大诗篇《神曲》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句千古名言。

诗中,但丁在其导师、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了惨烈的九层地狱后来到炼狱,一个魂灵呼喊但丁,但丁便转过身去观望。这时导师维吉尔告诉他:“为什么你的精神分散?为什么你的脚步放慢?人家的窃窃私语与你何干?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要像一座卓立的塔,绝不因暴风雨而倾斜。”无论是走在地狱、炼狱还是天堂,“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这就是“瓦伦达心态”。向着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这是每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想与做的智慧

“忘我”是一种工作态度,但在现代社会,这已经成了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众多的诱惑和应酬让人们很难把所有的精力完全投入到工作中,更别说达到“忘我”的境界。但是如果一个人一旦能够做到“忘我”的话,那么没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够办到的。